為什麼不把5g基站設計為手機?

阿凡達157555281


我認為有這幾點:

1.系統簡單,但優化複雜

要造出一個手機系統,並不是什麼難事,但要設計一個優秀的系統,而且令其越來越好用卻是一件複雜的事情。事實上,早期的安卓系統並不好用,它通過接近5年的持續優化,才擺脫了卡頓的用戶體驗。而蘋果IOS系統就是由於初期優化出色,所以才建立了巨大的用戶口碑。正因為手機系統優化難度很高,所以華為不敢輕易嘗試。

2.國產手機陣型不夠團結

另一方面,華為小米魅族oppo等國產手機不夠團結,也是一個問題。眾所周知,小米魅族OV其實屬於高通和安卓陣型,華為如果自己搞一個手機系統,那麼估計只有華為自己用,難以實現規模效應,也就難以建立生態,實現盈利。所以目前的情況對於華為而言,並不太適合自己單獨做手機系統。

3.安卓IOS市場份額太大

最重要的一點是,安卓和蘋果IOS系統已經佔據了全球最大的手機系統市場份額,而且其涵蓋了高中低端的所有機型,形成了一個難以打破的堡壘。連微軟實力那麼強的公司,研發出來的WP系統都難以成功,可見難度有多大。對於華為而言,研發手機系統遠不如賣手機賺錢那麼舒服。


張先生帶你看裝修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5G基站,和手機的功能完全不同,可以說是無法兼顧的。

5G的基站,分為覆蓋室外的宏基站,以及作為熱點覆蓋和室內覆蓋的小基站、

現在三大運營商部署的5G基站,室外部分,大家比較常見的BBU+AAU組合的宏基站,當然了在一些非業務熱點地區,依然會有一部分BBU+RRU+天線的5G宏基站。

宏基站是整個5G網絡之中,覆蓋室外以及室內淺層部分的基站,而覆蓋室內部分需要引入小基站。

由於未來的行業應用絕大部分會在室內,所以小基站將在5G網絡中大量的存在,未來的數量將要遠遠的超過宏基站。

目前已知最小的小基站,是愛立信的小基站。

愛立信的小基站是當前市場上最小的小基站,大小見下圖:

不過這些小基站,需要通過網線和一個類似於Hub的設備連接,然後再和DU相連。在5G之中,BBU被重構為CU和DU兩個功能體,CU設備主要負責處理一些實時性不強的無線高層協議棧功能,並且支持部分核心網功能的下沉以及一些邊緣計算功能,DU主要負責處理物理層功能以及一些實時性的層2功能。

基站的功能要遠遠的比手機要強大,使用的一些定製化的芯片組以及專門的軟件系統。

基站是依靠軟硬件的強耦合來實現它的強大的通信性能的,技術的複雜度要遠遠的超過手機。可以說,當前我們的任何一款手機的軟硬件都無法支持基站的性能。而且,基站耗電量也要遠遠的超過手機,對於手機這種需要使用鋰離子電池供電,而不是外置電源進行供電的電子產品來說,也無法作為基站使用。

5G手機其實也可以對外提供WIFI熱點,間接的讓其他的手機通過WIFI接入5G網絡。

我們的手機,可以開啟熱點功能,這樣的話,其他的手機可以接入這個熱點,來間接的接入5G網絡,但是接入終端數量也非常有限,而且也比較耗電,就是現在的4G,你把手機作為熱點使用,你也會發現手機電量消耗的非常快。

總而言之,手機無法作為基站使用,這是因為手機的軟硬件資源不足以做為基站使用,而且基站的耗電量也比較高,手機電池也不夠用。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5G基站,和手機的功能完全不同,可以說是無法兼顧的。

5G的基站,分為覆蓋室外的宏基站,以及作為熱點覆蓋和室內覆蓋的小基站、

現在三大運營商部署的5G基站,室外部分,大家比較常見的BBU+AAU組合的宏基站,當然了在一些非業務熱點地區,依然會有一部分BBU+RRU+天線的5G宏基站。

宏基站是整個5G網絡之中,覆蓋室外以及室內淺層部分的基站,而覆蓋室內部分需要引入小基站。

由於未來的行業應用絕大部分會在室內,所以小基站將在5G網絡中大量的存在,未來的數量將要遠遠的超過宏基站。

目前已知最小的小基站,是愛立信的小基站。

愛立信的小基站是當前市場上最小的小基站,大小見下圖:

不過這些小基站,需要通過網線和一個類似於Hub的設備連接,然後再和DU相連。在5G之中,BBU被重構為CU和DU兩個功能體,CU設備主要負責處理一些實時性不強的無線高層協議棧功能,並且支持部分核心網功能的下沉以及一些邊緣計算功能,DU主要負責處理物理層功能以及一些實時性的層2功能。

基站的功能要遠遠的比手機要強大,使用的一些定製化的芯片組以及專門的軟件系統。

基站是依靠軟硬件的強耦合來實現它的強大的通信性能的,技術的複雜度要遠遠的超過手機。可以說,當前我們的任何一款手機的軟硬件都無法支持基站的性能。而且,基站耗電量也要遠遠的超過手機,對於手機這種需要使用鋰離子電池供電,而不是外置電源進行供電的電子產品來說,也無法作為基站使用。

5G手機其實也可以對外提供WIFI熱點,間接的讓其他的手機通過WIFI接入5G網絡。

我們的手機,可以開啟熱點功能,這樣的話,其他的手機可以接入這個熱點,來間接的接入5G網絡,但是接入終端數量也非常有限,而且也比較耗電,就是現在的4G,你把手機作為熱點使用,你也會發現手機電量消耗的非常快。

總而言之,手機無法作為基站使用,這是因為手機的軟硬件資源不足以做為基站使用,而且基站的耗電量也比較高,手機電池也不夠用。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深漂毅哥


5g基站和手機的功能完全不同。可以說是無法兼顧的。5g的基站分為覆蓋室外的宏基站,以及作為熱點覆蓋和室內覆蓋的小基站。目前已知最小的小基站是愛立信的小基站,基站的功能要遠遠比手機功能要強大,使用的一些定製化的芯片組以及專門的軟件系統。總而言之,手機無法作為基站使用,這是因為手機的軟硬件資源不足以作為基站使用,而且基站的耗電量也比較高,手機電池也不夠用



潛游在深海里的小魚


這個是悖論,首先我們瞭解下什麼是基站,其實歸根他是屬於通訊設備,並非是終端設備,主要是提供信號接口,雖然目前有家庭的5G產品出現,但是他也是把無線網絡轉為寬帶網絡,而且本身他起到接收信號作用,當然裡面可以嫁接路由器路由轉移信號這個是沒有問題,但是要讓他實現到手機上,通訊信號是無法保障的!

5G基站是5G網絡的核心設備,提供無線覆蓋,實現有線通信網絡與無線終端之間的無線信號傳輸。基站的架構、形態直接影響5G網絡如何部署。在技術標準中,5G的頻段遠高於2G、3G和4G網絡,5G網絡現階段主要工作在3000-5000MHz頻段。由於頻率越高,信號傳播過程中的衰減也越大,所以5G網絡的基站密度將更高


新華互聯網記者


2019年是全球5G啟航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加快5G商用步伐”,這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全局、審時度勢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賦予移動通信行業的重大使命責任。

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正式拉開了中國5G商用發展的序幕。加快5G商用步伐意義重大。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2020—2025年,中國5G發展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經濟增加值3.3萬億元,創造直接就業崗位超過300萬個。加快5G商用步伐,將給中國移動通信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為培育打造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增強國家綜合競爭實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天潞雄鷹


想法很不錯,但是目前很難實現:

原因:

1、設計成集成研發 週期太長。

2、產業鏈不允許,基站都是通信運營商建設的,不生產手機;

3、因手機失去接入點組網條件無法滿足。

基站不單單是個發射無線電波的天線塔,它要傳輸數據、信令,進行語音(VOLTE後它就是個數據,和之前的握手傳輸不一樣了)數據的封裝轉發,對終端的接入控制等等一系列的功能。

基站集成進手機,等於手機的接入層變成了有線的,傳輸層變成了無線的,看似終端都是靈活的,但是組網的安全層次,接口量等都是不符合我們的組網設計合理化的。而且有線的接入網,無線的傳輸網也並沒有解決您上面說的5G建設帶來的問題,更是引發了一系列的其他問題。

所以面對無線網絡需要的覆蓋要求,5G網絡的高帶寬低時延要求,增加基站和高頻段是合理的,且是目前的優解。

而未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如何帶來更佳的無線體驗且能降低成本,也許是6G後的演進了,也許會用衛星,也許有新的方式,或者新的編碼,或者量子後不再因為二進制傳輸處理的拖累。


悠享光年


近期有最新市場消息稱,華為已經拿下30份5G合同,它的基站技術得到全球用戶的高度認可。事實上,華為5G基站是公認最先進的產品之一,它結合了最先進的微波技術和基站技術,能夠做到不需要光纖就可以用微波超寬帶回傳,經濟實用性極高。有業內人士認為,採用華為基站比傳統基站效率高80%,而且成本節省大約60%左右,的確是相當有競爭力的產品。

然而,早前傳出的華為的自主研發系統麒麟OS,卻遲遲未見蹤影。有分析師認為,其實安卓和IOS這些手機系統並不複雜,比基站設計要簡單得多。因此,這就令不少國人感到困惑了:華為能造出最複雜的5G基站,但為何卻搞不出簡單的手機系統呢?

系統簡單,但優化複雜

要造出一個手機系統,並不是什麼難事,但要設計一個優秀的系統,而且令其越來越好用卻是一件複雜的事情。事實上,早期的安卓系統並不好用,它通過接近5年的持續優化,才擺脫了卡頓的用戶體驗。而蘋果IOS系統就是由於初期優化出色,所以才建立了巨大的用戶口碑。正因為手機系統優化難度很高,所以華為不敢輕易嘗試。

國產手機陣型不夠團結

另一方面,華為小米魅族oppo等國產手機不夠團結,也是一個問題。眾所周知,小米魅族OV其實屬於高通和安卓陣型,華為如果自己搞一個手機系統,那麼估計只有華為自己用,難以實現規模效應,也就難以建立生態,實現盈利。所以目前的情況對於華為而言,並不太適合自己單獨做手機系統。

安卓IOS市場份額太大

最重要的一點是,安卓和蘋果IOS系統已經佔據了全球最大的手機系統市場份額,而且其涵蓋了高中低端的所有機型,形成了一個難以打破的堡壘。連微軟實力那麼強的公司,研發出來的WP系統都難以成功,可見難度有多大。對於華為而言,研發手機系統遠不如賣手機賺錢那麼舒服。


用戶3985196799


這個是悖論,首先我們瞭解下什麼是基站,其實歸根他是屬於通訊設備,並非是終端設備,主要是提供信號接口,雖然目前有家庭的5G產品出現,但是他也是把無線網絡轉為寬帶網絡,而且本身他起到接收信號作用,當然裡面可以嫁接路由器路由轉移信號這個是沒有問題,但是要讓他實現到手機上,通訊信號是無法保障的!

5G基站是5G網絡的核心設備,提供無線覆蓋,實現有線通信網絡與無線終端之間的無線信號傳輸。基站的架構、形態直接影響5G網絡如何部署。在技術標準中,5G的頻段遠高於2G、3G和4G網絡,5G網絡現階段主要工作在3000-5000MHz頻段。由於頻率越高,信號傳播過程中的衰減也越大,所以5G網絡的基站密度將更高。

創業者李孟


手機基站並不能節省大量資源。

基站本身兼有發射和接收的功能,即使是微基站,其功耗也是遠高於手機的,將基站功能附加在手機上面,會導致手機續航下降,甚至難以保持正常的日常使用。另外基站之所以為基站,是因為其具有定向發射、高分辨率信號接收以及後續的光路網絡傳輸功能,手機信號並不完全是在無線信號範圍內傳輸的,而這些功能手機都不具備。

因此採用手機作為基站不僅損失了手機本身的性能,也無法提供與目前基站媲美的信號效果,不是一個明智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