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中的程英一生未嫁,她最終的歸宿如何?

歷史茶坊


程英是金庸武俠中,最賢惠溫柔善解人意的女子,也是隱藏愛意最深的可愛女子。程英在《神鵰俠侶》中著墨並不算多,但是金庸先生用巧妙的隱現手法,寫出了程英對楊過的暗戀之情。

程英最終的歸宿,其實金庸在《神鵰俠侶》,程英遇見楊過的片段中,早已交代清楚。

原來紙上寫的是“既見君子,雲胡不喜”八個字。既然見到了這男子,怎麼我還會不快活?但見紙上顛來倒去寫的就只這八個字。

程英是一個至情至性之人,又被黃藥師收入門下,必有其獨特的個性。程英對楊過的一見鍾情來得非常突然,或許她被楊過的英俊灑脫,和對小龍女的一片痴情所打動。可惜她和楊過朝暮相處,自己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她知道楊過的心裡,根本就沒有自己。

程英被情所困之時,不像郭芙那樣魯莽野蠻,遷怒於楊過自身。而是通過不斷寫詩詞歌賦,來抒發自己心中的不快。程英的美不僅是外在美,還是內心善良的美,她通過蕭聲音律詩詞,來讚美楊過的英俊和氣質,如琢磨的美玉一樣雅緻和潤。

從種種跡象表明,程英是一個內心善良,善解人意,通情達理的絕世女子,不僅會一手好菜,還會包可口美味的甜鹹粽子。更最為重要的是,程英會暗隱告知楊過,她自己內心對楊過的相思之苦。

楊過見那錦帕也只半邊,質地花紋與陸無雙所給的一模一樣,心下詫異,抬起頭來,目光與她相接,燈下但見她淚眼盈盈、又羞又喜,正待相詢,程英斗然間面紅過耳,低聲道:“千萬別讓我表妹知道。”說罷翩然而出。

當生命遇到威脅,程英第一想到的是,保護情郎楊過的安全。那半截鴛鴦錦帕,也正是李莫愁和陸展元的定情信物。

程英傷心落淚,又羞又喜之時,早已暗中決定終身非楊過不嫁。試問情為何物,只教以身相許。程英最終的歸宿,必定終老孤獨一生,但是她的內心深處,始終祝願楊過和小龍女白頭偕老幸福一生。

我是晶晶大叔,閒聊文學獨特分析,堅持原創文章,喜歡就關注我。(圖片來源網絡影視截圖)


晶晶大叔聊文學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一般認為後來大名鼎鼎的楊逍,是程英的傳人。

程英和陸無雙表姐妹用於終身暗戀楊過,一直沒有結婚,孤獨終老。

程英在射鵰俠侶最後出場的時候,是30多歲,並不算老。

隨後沒多久大宋就滅亡了,元朝建立。

程英是武功高手,壽命不斷短,估計活到元朝初期才去世。

而楊逍在元朝末期出現,已經40多歲。而20歲的時候,楊逍的武功已經卓絕,被稱為少年高手,曾經擊敗過峨眉派第一高手孤鴻子。

楊逍的武功很有意思!

範瑤自認為大大不如楊逍,然而他已經是光明使者,武功地位應該在四大法王之上。

可見,楊逍武功極強,是明教僅次於張無忌的第二高手。

楊逍曾經被崑崙派何太沖偷襲刺傷制服,他能夠一招之內踢斷兩人的寶劍。

可見,楊逍武功比崑崙派掌門強得多,很牛逼的。

如此高明的武功,楊逍又是20歲就成為大高手,肯定不是自創的武功,而是學來的。

奇怪的是,楊逍武功如此僅深,他的門派當然是很牛的。

然而,楊逍卻從不說他的門派,但我們可以從一些細節看出來。

楊逍會彈指神通,造詣還非常深厚。

眾所周知,彈指神通是桃花島的武功。

同時,楊逍的武功非常華麗,招式多種多樣,在少室山營救金毛獅王謝遜的片段中,楊逍將兩枚聖火令當成劍、刀、短槍、判官筆、匕首、水刺、鋼鞭、鐵鞭等二十二套兵刃使用。

這也符合桃花島武功的精要。

另外,楊逍精通五行八卦,這也是桃花島的絕學。

由此基本可以斷定,楊逍是桃花島的傳人。

但是,桃花島傳人中,梅超風、陳玄風、曲靈風和後來的馮默風都是橫死,沒有留下傳人。

唯一的陸乘風,兒子陸冠英武功平平,始終沒有學會上乘武功,連尹志平都打不過,算不上高手。

至於傻姑,還是算了吧。

黃蓉呢?黃蓉其實沒有學會什麼桃花島武功。

她跟著父親學習武功時間太短,只會落英神劍掌等比較粗淺的武功。黃蓉十幾歲就嫁人後,黃藥師就離家出走,幾乎不和女兒見面,當然也談不上傳授武功。

所以比如彈指神通,黃蓉根本就不會。


那麼,剩下唯一可能的就是程英了。

程英自己武功雖不是登峰造極,也是第一流的好手,把黃藥師的武功都學全了,包括奇門八卦。

可以說,程英作為關門子弟,才是桃花島唯一傳人。

更有意思的是,楊逍也姓楊,楊過也姓楊。

我們合理分析,程英年老寂寞,就收養了一個孤兒,也就是楊逍的父親或者爺爺,將桃花島所有武功傳給他。

由於相思楊過,程英給孤兒也取姓為楊。

所以,楊逍其實也是桃花島的傳人。

但為什麼楊逍從來不說呢?

很簡單,後來蒙古人攻破了襄陽,黃蓉自殺殉國。黃蓉既然是著名的反元頭領(其實她比郭靖還重要),黃蓉本來的門派桃花島自然是元朝追殺的對象。

當時黃藥師早已死去,程英為了自保,不敢在江湖上自稱為桃花島傳人。

由此,桃花島這個名字就消失了,但武功還是傳下來。

所以,程英晚年應該是同表妹陸無雙,師姐傻姑,一起終老。最後時刻,程英應該還有這個姓楊的徒弟養老送終,也算不錯了。


一見楊過誤終身。


薩沙


程英一生未嫁,她最終的歸宿,自然是和陸無雙一起,在桃花島終老。

程英與楊過的感情

程英與陸無雙,是對錶姐妹。想不到會在多年後,愛上同一個男人。

楊過的確品貌雙全,長得又是少年英俠,頗為帥氣。

僅僅這樣,還不夠上程英,對他如此傾心。

和陸無雙一樣,程英最看重的,是楊過對小龍女的那份深情。

我相信,在程英心裡,肯定把自己當做小龍女,無數次。

程英愛慕楊過的深情,也深陷這份深情之中。

程英和陸無雙,對待感情都不是白痴。她們二人,都知道自己的這份愛,對楊過來說,是負累,是枷鎖。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飛蛾撲火換取短暫溫存。

最後,還是楊過起的頭。

楊過道:“咱三人相識以來,甚是投緣,我並無兄弟姊妹,意欲和兩位義結金蘭,從此兄妹相稱,有如骨肉。兩位意下如何?”

楊過如此,是希望斷了程英與陸無雙的念想。只是他哪裡會料到,他對小龍女情深義重,程英和陸無雙對他又何嘗不是呢?

程英、陸無雙,終身未嫁,桃花島終老

楊過在這十六年裡,懲奸除惡,對著大海練劍。

程英、陸無雙,在這十六年裡相思,芳華不再。

三人再次會晤,是在第二次襄陽大戰。

眾人打退蒙古大軍,在華山之巔觀賞奇景,還見到了少年張君寶和覺遠大師。

最後,楊過和小龍女,神鵰緩緩下山,不見蹤影。

而程英結局卻沒提。不過我們猜也猜得到,她總不能出家當尼姑吧,那還能去哪呢?

當然是桃花島了,黃藥師不愛和女兒女婿相處,自然是會到桃花島。

程英作為他的關門弟子,順利應當地應該侍奉其左右,直到黃藥師歲終。

所以,程英的結局,應該就是和陸無雙、黃藥師,也許還有柯鎮惡,一同在桃花島終老。


十點歷史君


楊過,從小父母雙亡,寄人籬下,但他最終為國為民,俠義江湖,又深情不渝,難能可貴,可謂完美了。

話又說回來,其實楊過個性人生的成長與書中的這些女子有著重要淵源。


一、

小龍女是冷峻清寂的,郭芙是刁蠻霸道的,陸無雙古靈精怪,還有剛烈又柔情的公孫綠萼,以及“一見楊過誤終身”的郭襄,她們都不是俗世中人,她們個性鮮明,情感熱烈,如同飛蛾。

相比起來,似乎只有程英是屬於俗世的,是寧靜平和,與世無爭,淡極始知花更豔的女子。

只有程英會為楊過裁衣裳、裹粽子,只有程英會問楊過“你想吃什麼東西,我給你做去。”她的情感如同水一般流淌,雖無波瀾,卻長流不息。

然而她即使默默地喜歡,也只是不作聲地一遍遍書寫“既見君子,雲胡不喜”,或是獨自吹奏一曲讚美男子神采的《淇奧》,而當楊過當面請求她吹奏一曲時,她則很客氣地奏出賓主酬答的《迎仙客》。見面時,她開心得很,但不會一驚一乍地表情達意;分別時,她難過得很,也只會強忍酸楚的淚水。

她的愛無法說出口,因為她知道楊過的心中不可能有她的位置,她和楊過在不對的時間相遇,只能錯過。


二、

絕情谷一役後,小龍女重傷離去,楊過與程英陸無雙結義兄妹,程英的那聲楊大哥卻是實心實意的,她的“楊大哥”只有小龍女這般清麗絕俗的女子才能配上。 她的情和愛,只是她內心的一個秘密。不說不表,是她對楊過最解意的體貼。

楊過終是不辭而別,陸無雙大慟,程英勸慰:“三妹,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離合,亦復如斯。你又何必煩惱?”說著忍不住流下淚來。 終究連難過都這麼剋制。


金庸先生去世後,很多紀念文章引用這句話“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而這正是程英說的,金庸將這俗世中最直白最淺顯卻又是最深刻的哲理交由程英說出,程英是俗世中最通達的人。

所以她只要她喜歡的人沒有煩惱,她便放心。

三、

她不是超凡脫俗的仙子,也不是大膽愛恨的精靈,她就像俗世中的每一個你我,平凡而沉默,她深沉而含蓄地愛,即使愛而不得也寧可獨自療傷,而不會去打擾對方。

或許直到最後,楊過也不知道程姑娘對她的感情有多深摯。而於程姑娘而言,這已不重要,“既見君子,雲胡不喜”,在認識你的這些日子裡,我是高興的、幸福的,我付出了我的真感情,這一世就足夠了。

最後,她和陸無雙歸隱了。

一城風絮,滿腹相思都沉默,只有桂花香暗飄過。這俗世凡塵,不驚不喜最好。


北風未歸


作為陸家莊的表小姐,程英的結局其實還算不錯的,至少與黃蓉等人相比較,能落得一個全身而退的下場,也算是挺幸運的了;程英喜歡楊過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陸無雙知道、楊過知道、與楊過相熟的很多人都知道,可礙於主角小龍女的存在,楊過只能用個義結金蘭的幌子,來掩蓋倆人內心裡面的情愫。

楊過並不是程英的最佳夫婿

很多人都喜歡將程英與楊過放在一起,然後很迫切的希望他倆能組成一隊CP,而實際上這二位本就不合適,並非程英配不上楊過。

  1. 自從當年梅超風夫婦叛出桃花島之後,黃藥師就一直沒有收過徒弟,隨著黃老邪心性的轉變,外加伴隨著程英的出現,不亞於是桃花島親傳弟子的存在;

  2. 而且再武功上的造詣,更是不能小覷,幾乎是將桃花島主的絕學,全部都歸納了一個遍,玉簫劍法、蘭花拂穴手、彈指神通、奇門術數等等,不光學的多而且學得精,曾與李莫愁對決而不敗,要知道程英學武要比李莫愁晚多了。並且輕功方面更是非常了得,與黃蓉不相上下。

所以從武藝、地位、出身來講,程英確實配得上楊過,可倆人之間的感情,更多的反而有點“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要說楊過沒有對程英動情,也不對,至少包括黃蓉在內的很多人,都知道倆人有點意思,可偏偏楊過與小龍女相識較早,而小龍女又生死未卜,當時楊大俠的心情,其實也能理解,所以乾脆就將倆人的感情藏了起來,用個義結金蘭的拙劣藉口,掩蓋了相愛的事實。

與楊過相比較,筆者倒是更加的看好耶律齊,明眼人都能瞧出來,耶律齊對程英是有愛慕之情的,並且耶律齊的出身也不錯,可反觀程英卻對這位蒙古漢子並不怎麼鐘意,也或者當時心裡只有楊過一個人吧;

程英是為數不多結局比較完美的

程英的結局在《神鵰俠侶》中算是比較讓人中意的,至少做到了全身而退。書中劇情是以宋朝末年為背景,所以蒙古大軍的勝利是必然的;

  1. 周伯通、黃老邪、郭靖等人,又都是中原武林的泰山北斗,所以斷然不可能看著大宋江山破滅,只能與敵人抗爭到底,那結局就顯而易見了,縱然功夫再怎麼厲害,在面對那麼多軍隊的圍攻時,活下來的希望也不大。

  2. 而程英與其表妹陸姑娘,並沒有摻和到“江山一統”的泥潭中,反而在桃花島過著隱世的生活。

不過程英畢竟還年輕,相信只要能放下心中對楊過的情愫,日後找個好男人還是很有可能的。


文史瀟湘閣


程英是一位江湖奇女子,自從襄陽城大戰之後再沒露過面,她的歸宿如何?真的一生未嫁嗎?

程英人淡如菊,端莊嫻靜,她和陸無雙兩個人從小一起長大,本來快樂無憂,不幸慘遭赤練仙子李莫愁血洗陸家莊,小小年紀家破人亡。陸無雙被李莫愁擄走,程英的遭遇還算好一點,被恰巧路過的黃藥師救下還收為關門弟子,傳授一身桃花島武功。

長大成人後與楊過萍水相逢,從開始的對他心生愛慕,慢慢變成芳心暗許,最後發展為非君不嫁。一見楊過誤終身這句話好像魔咒一般,不僅誤了郭襄,也誤了程英陸無雙的終身。小龍女跳崖後楊過和程英陸無雙義結金蘭,結拜為異姓兄妹,楊過是為了小龍女定下的虛無縹緲的十六年之約,卻沒有考慮過程英陸無雙的感受。

楊過明明知道程英和陸無雙都喜歡自己,卻只能裝作不明白,和她們結拜為兄妹也是告訴她們自己的想法,讓她們死心,也讓自己的心裡不再盛下任何人,這份痴情讓程英不甘心又無可奈何。程英最後露面是在襄陽城大戰中與楊過並肩作戰,從此銷聲匿跡再無音訊,連第三次華山論劍都沒有她的身影。

程英最後去了哪裡呢?到底有沒有嫁人呢?

楊過和小龍女隱居古墓,程英去了哪裡呢?我分析會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程英真的沒有嫁人,和陸無雙一起又回到了與世隔絕的絕情谷,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一直到老。第二種可能是程英痛苦過一陣子,然後在合適的時間遇到合適的人,然後和普通人一樣結婚生子,白頭終老。無論是哪種結局也好,並不代表她不再愛楊過,只是有緣無分罷了。

不過不管程英最後有沒有嫁人,她都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把桃花島一脈武功傳承下去。自從襄陽城破郭靖黃蓉犧牲,桃花島一脈武功怕是就此失傳,只能靠程英傳承。程英已經深得黃藥師真傳,雖然功力尚淺,但是她的悟性極高,假以時日一定會把桃花島一脈武功發揚光大。

由於《倚天》距離《神鵰》只有短短百年時間,很多人和事都是有關聯的,我大膽猜測一下《倚天》中的明教光明左使、逍遙二仙之一的楊逍就是和程英有關,因為楊逍會使彈指神通,彈指神通是桃花島招牌武功絕技,只有桃花島的傳人才會被傳授,所以程英很可能為了傳承桃花島一脈武功,才故意留下的一脈傳承。

綜上所述,程英可能守身如玉一生未嫁,但是她為了桃花島絕技不至於失傳,收徒楊逍也是很有可能的。


流浪歌手黃老邪


程英估計一生未嫁,和陸無雙相依為命,後來可能收了弟子,楊逍的彈指神通有可能就是程英傳下來的,即楊逍可能是程英的隔代傳人。


 【那晚楊過和黃藥師並肩離了襄陽,展開輕功,向南疾趨,倏忽間奔出數十里之遙,卯末辰初,已到宜城。兩人來到一家酒樓,點了酒菜,共敘契闊。黃藥師說起程英、陸無雙姊妹十餘年來隱居故鄉嘉興,以傻姑為伴。他曾想攜同兩人出來行走江湖散心,兩姊妹總是不願。楊過黯然長嘆,頗感內疚。】


【那四人抬了兩名給點中穴道的同門回來,正待設法為他們解治,只聽得嗤嗤兩響,兩粒小石子射將過來,帶著破空之聲,直衝二人穴道,登時替他們解開了。卻是楊逍以“彈指神通”反運“擲石點穴”的功夫。】


星空一煒


如果說金庸筆下的痴情女子,哪幾位最讓人難以忘懷,那麼有三人不得不提:程靈素,木婉清和程英。

程靈素為自從第一眼見到胡斐開始,就認定他就是自己的心上人,於是她千方百計幫助胡斐,無論是治病救人,還是獻計獻策,程靈素都是不遺餘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只是程靈素生來就不是美人坯子,面黃肌瘦的模樣,又天天與劇毒打交道,並沒有讓胡斐對其動心。並且在遇見她時,胡斐內心已然裝著漂亮的袁紫衣,故而胡斐就選擇與之結拜兄妹,胡斐此舉卻讓程靈素大為傷心,甚至絕望,以至於她後來會不惜放棄自己的生命。對於程靈素而言,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

木婉清是一股清流,她不像王語嫣那般沉魚落雁,也不像鍾靈這般俏皮可愛,但是她卻是天真爛漫,如出水芙蓉一塵不染。她不通世俗,卻敢作敢為,只因段譽是她自願揭開面紗讓其看面容的第一個男子,她就一心決意嫁給他,即便是後來得知二人是兄妹,她無比絕望,甚至希望一起去死。當然,木婉清是幸運的,後來陰差陽錯發現她與段譽不是親兄妹,最終也嫁給了段譽,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相比程靈素,程英是幸運的,至少沒有過早離世,也有一個表妹陸無雙相依為命;相比木婉清,程英又是不幸的,她一生也未能得到自己的愛情,只是把那份執著的愛默默埋藏於心間。

程英可以說是金庸筆下最適合做妻子的女子,她外柔內剛,知情達理,聰明伶俐,又低調深沉。

自從在幫助表妹陸無雙躲避李莫愁從而再次遇見楊過後,她就被楊過帥氣的外表和狹義心腸所吸引,在後來她救下重傷的楊過時,就按捺不住內心的欣喜,在楊過養傷之際,她就一直再寫字,寫來寫去就是《詩經》裡面的一句: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就是這一個細節就將程英內心對楊過的愛戀展露無遺,即便是後來為了救楊過把她的半塊手絹送給楊過,感覺也沒有她寫的這四個字更讓人感動。

其實,楊過身邊雖然女子不少,除去小龍女,還有程英,陸無雙,郭芙,公孫綠萼,以及後來的郭襄,這些女子之中,最讓楊過認可的還是程英。在小龍女跳入絕情谷底時,楊過怒不可揭,誰的話都聽不進去,最終黃蓉就讓程英去勸導,也只有程英才讓楊過平靜下來。可見,在楊過內心,除了小龍女之外,他最相信的就是程英了。

在小龍女離開以後,為了化解體內的情花之毒,楊過就在絕情谷待了一個來月,這段時間就是程英陸無雙照顧著他。其實,楊過內心何嘗不明白這兩位女子對自己的心意,可是自己此生卻無以為報,更不可能與二姝走到一起,於是楊過就提議結拜為兄妹。程英和陸無雙其實內心都是五味雜陳,卻也心知肚明,楊過無非就是用這種方式斷了彼此的念想。

最終程英和陸無雙就忍住內心的翻湧,表面很開心與楊過結拜為兄妹。也徹底埋葬了內心的那份感情,隨後楊過離去,給陸無雙留下《玉女心經》,而程英陸無雙就回到嘉興老家,二人相依到老。

程英作為黃藥師的小徒弟,之前跟隨師父四處遊蕩,可是後來大宋面臨著蒙古大軍的強壓,已然山河破碎。

郭靖和黃蓉雖然一直堅守襄陽,可是襄陽在楊過歸隱以後十三年還是被蒙古大軍攻破,而郭靖黃蓉都已殉城而死。黃藥師估計也在城破之前黯然離世,程英陸無雙雖然極少在江湖上露面,可是征戰不休的世道她們也是憂煩不已。所以,二人面對如此環境,可能是一起去了桃花島,很重要的原因也是侍奉師父黃藥師終老。

桃花島也就剩下柯老瞎子,傻姑,以及兩位女子,後來她們也都在桃花島定居,至少可以眼不見心不煩。二人晚年就一直在桃花島生活,桃花島也算得上是一個頤養天年之所。

在程英暮年之際,有一次來到嘉興,卻偶然救了一個少年,隨後程英就將其帶到桃花島,傳授武功,本來她所學武功也是桃花島武功,五花八門,又有《玉女心經》上的一些武功,她就將這些武功全部傳授給他,而這個少年在武功學成以後,就離開桃花島,開始回到中原行走江湖。

這個少年正是後來的明教光明左使楊逍。他所學的武功也是五花八門,還會桃花島的一門絕技“彈指神通”,正是他師父程英所傳授。

程英陸無雙在桃花島也算是相對安定,她們也基本上不再理會江湖之事,最終就在桃花島安然度過夕陽歲月。


忠肝義膽嶽老三


《神鵰俠侶》中的男主楊過是一名萬人迷的角色,劇中各色女子,對楊過一見傾心,再見傾情。楊過雖然輕浮,但對待愛情卻也忠貞不渝,以致這些江湖女子黯然神傷,蹉跎了青春歲月。

程英也是“一見楊過終身誤”的女子之一。

程英出身悲苦,頗有女版楊過的影子,自幼父母雙亡,好在被姨夫陸立鼎夫婦收養膝下,可嘆李莫愁因當年情遷怒陸二爺,全家被滅門,小程英也被捲入紛爭。若不是東邪黃藥師出手,小小程英可能就命喪當場。

程英被黃藥師收在門下,成為關門弟子。桃花島歲月跟隨脾氣古怪的東邪,程英居然能夠做的妥帖,以柔克剛到恰到好處,不由得讓人憐愛。

再入江湖也是為了救助楊過與表妹陸無雙,攜手並肩共同抵抗李莫愁,雖然明知不敵,卻也泰然處之,果然有東邪之風度,一曲《淇澳》暗表心款,卻不知楊過以心有所屬。後入絕情谷爭取絕情丹,義助楊過小龍女,為了心愛之人過的好甘願付出生命。小龍女十六年之約後,程英與表妹留在絕情谷,陪伴楊過共度悲苦的歲月。義結金蘭後楊過雲遊四海,程英與陸無雙回到故土嘉興,隱居而去。

見過了世間至堅至寶的男子,再也沒有其他男子能夠走入程英的心理。十六年後,黃蓉感慨程英這些年香閨空度,顏色宛如十六年的少女,側面說明這些年程英一直雲英未嫁,待字閨中。

襄陽大戰中,程英與陸無雙北上,共助郭靖黃蓉力抗蒙元,不愧為東邪門人。華山論劍後,就沒有程英的聲音,想來一切塵埃落定以後,程英與陸無雙可能又返回嘉興,繼續在故鄉的原風景,平淡度日。

女中君子,可惜了美貌與氣質。





北望大坡灘


首先對於這類的問題,基本上是沒有正確答案的,畢竟原著上並沒有交代,因而所有的答案,都是以金庸小說的相關情節為依據,甚至是憑空所作的暢想。程英的最終歸宿,究竟如何?羽菱君曾在以前的“羽菱君扯金庸武俠前後傳系列”中,扯過她是在小龍女死後,跟楊過一起歸隱了古墓。這裡羽菱君藉此機會,談談為何要扯程英是和楊過歸隱古墓的一些原因。



程英最後之所以能跟楊過一起歸隱的前提,是小龍女已逝,並非楊過移情別戀。

在羽菱君個人看來,小龍女再與楊過歸隱終南山之後,應當只過了幾年就去世了。因為她體內的情花之毒,不大可能會徹底的清除掉。斷腸崖底寒潭中的白魚,配與蜂蜜,能夠有效緩解情花之毒帶來的痛苦,但也只是暫時抑制了情花毒的發作而已。當她與楊過歸隱終南山古墓之後,由於沒有寒潭的白魚食用,體內殘存的情花毒得不到抑制,也就慢慢再發作出來了。

由於小龍女犯病,楊過於是帶她出墓,尋醫問藥而去,但他知道情花之毒,世間尋常的名醫皆無法可解,因而他夫妻倆不斷到各深山野林,去尋找世外的高人求治。這也是後來郭襄曾到古墓探訪,他們夫婦出外未歸,更未說明歸期,而且郭襄走遍大半個中原,也沒有楊過近訊的原因。郭襄找不到楊過,不僅僅是楊過有意避她那麼簡單,不然當日華山之巔分別之時,他也不會跟郭襄承諾,以後再有難事,不用金針也能到古墓去找他辦到了,楊過不是言而無信的人。

郭襄自和楊過、小龍女夫婦在華山絕頂分手後,三年來沒得到他二人半點音訊。她常自思念,於是稟明父母,說要出來遊山玩水,料想他夫婦當在終南山古墓隱居,便徑往古墓求見。墓中出來兩名侍女,說道楊過夫婦出外未歸,招待郭襄在古墓中住了三天等候。但楊過夫婦未說明歸期,郭襄便又出來隨意行走。她自北而南,又從東至西,幾乎踏遍了大半個中原,始終沒聽到有人說起神鵰大俠楊過的近訊。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第一回》


不過,小龍女最終之死,情花之毒只是誘因,真正讓她離世的原因,是她高齡產子。小龍女定然是有跟楊過誕下至少一子的,不然不可能有後世的黃衫女子。黃衫女子也一定是小龍女的後代,不然張無忌問她芳名時,她不可能會說“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這樣的話,來表明她是神鵰俠侶的後人。

在羽菱君個人看來,事情的發展應當是這樣的。幾年的尋醫問藥無果之後,小龍女知道自己毒病難解,終會先於楊過離去,不忍楊過往後人生孤單一人,也不想楊家無後,更知道楊過痴情於她,在她死後,不要說再娶妻生子,直接就會作出殉情的舉動。為了讓楊過心有所牽,不會貿然殉情,小龍女像當初以十六年之約哄騙楊過那般,再次哄騙楊過,說她身體無礙,想要小孩,最終就不顧高齡之危,為楊過產下了一子。


但是,此事卻讓她元氣大傷,產後不久便撒手人寰了,只留下了楊過父子。楊過因為兒子幼小,心中有牽顧,確實沒有殉情,但卻因此陷入了數年的情傷之中,不能自拔。這也是後來的襄陽城破,他沒能及時救援的原因。假若不是楊過陷入情傷,對外界之事充耳不聞,他斷然不會棄大義於不顧,他雖人在古墓,但一直有關注襄陽的戰事,不然他也斷然不會在襄陽之戰,戰火重燃之初,差人將“玄鐵重劍”與“君子淑女劍”三柄兵器送往襄陽,助郭靖夫婦守城。

其實,小龍女是必死的,金庸先生當年本來就是想寫死她的,只是後來引致讀者不滿,以不買《明報》為要挾,金老才將小龍女復活,畢竟當初小龍女跳崖前的狀態,那是神仙都難救的。不過,也正是小龍女之死,才程英有了與楊過終老的可能。



程英雖與楊過一同終老,但兩人應當沒有逾越兄妹之情,她只給古墓留下了桃花島一脈之學。

羽菱君認為程英最終是與楊過歸隱古墓,一同終老,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黃衫女子的作風疑雲,第二個原因,則是黃衫女子所練《九陰真經》的來源。

黃衫女子在《倚天屠龍記》中的兩次出場,解危救難,妥妥地一個世外高人,最後張無忌請示她芳名之時,她卻表明了自己是“神鵰俠侶”的後人。但是對比黃衫女子出場,八女相隨,載歌載舞,琴瑟和鳴,排場隆重的行事作風,許多讀者卻認為她不可能是小龍女的後人。因為古墓一派,講究清心寡慾,不好聲樂,風格截然不同。但是黃衫女子不可能會說謊,假如她的先祖母不是小龍女,她不可能會提起“神鵰俠侶”。


在羽菱君個人看來,黃衫女子的確是楊過與小龍女的後人,但是她的作風卻是當年的程英留下的。這點我們從黃衫女子第一次出場時,她的八位侍女的站位就能看出一個大概。小說中寫得明顯,八女的站位是四白四黑,交叉而立,這明顯就是按照八卦的方位而站的。當年林朝英所傳下的古墓一派,根本就沒有“五行八卦,奇門遁甲”這一門,楊過也不會,那麼神鵰俠侶的後人為何會懂得“五行八卦”之學呢?最有可能的,就是繼承了黃藥師桃花島一派之學的程英,在與楊過歸隱古墓之後,所傳下的學識。更何況,程英本人也是精通音律,以蕭見長的東邪門人。

四白四黑,交叉而立。八女手中的瑤琴、洞簫似均為金屬所制,長短尺寸,可作攻防兵刃。八女站定方位,四具瑤琴上響起樂調,接著洞簫加入合奏,樂音極盡柔和幽雅。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第三十三回》

除去“五行八卦”的學識與音律,黃衫女子所練的《九陰真經》,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因為《神鵰俠侶》小說中交代得很清楚,楊過與小龍女當年所學的《九陰真經》,乃是從王重陽為破解《玉女心經》的石刻而來,但並非全版,而且可以肯定的是,石刻上根本沒有“九陰白骨爪”這門武功的功法。但是為何他們的後人,卻有完整的《九陰真經》,黃衫女子卻會“九陰白骨爪”呢?在羽菱君看來,這也是程英所傳下的。


看過新修版的《射鵰英雄傳》就知道,最終擁有完整版《九陰真經》秘笈的就只有黃藥師,郭靖和黃蓉是記在了腦中。當年馮蘅在周伯通手中,騙閱了完整的真經,憑藉過目不忘的本領,回去之後就抄錄真經的副本,從此《九陰真經》也一分二脈,流進了桃花島。後來雖然抄本的下卷被陳梅二人盜出桃花島,但上卷一直在黃藥師的手上,再後來在歸雲莊,梅超風將當年偷走的下卷經書還給了他,因而東邪手上又有了完整的《九陰真經》。再加上週伯通在騙郭靖學會之後,離開桃花島時,將原版的真經完全撕毀了,因此,世上擁有《九陰真經》秘笈的人,就只有黃藥師。

梅超風大喜,不住在地下磕頭,雙手呈上真經抄本,說道:“師父,這本書我一直帶在身邊,我眼睛瞎了,再也瞧不見,一心是要繳還給師父的。”黃藥師接過,放入懷中,緩緩地道:“這部《九陰真經》,害苦的人當真不少。這下卷前面所記的武功,是用來給人破解的,你和玄風不知,當真練了起來,可吃了大苦,就算練成了,也會給後面的武功一一破解打垮。這道理只要研讀上卷,便可領悟。你們練的什麼九陰白骨爪、摧心掌、橫練功夫、白蟒鞭,歸根結底,其實完全無用。倘若有用,玄風又怎會給個小孩兒殺死。”新修版《射鵰英雄傳•第十四回》


而且在新修版的《倚天屠龍記》中,還交代黃藥師,曾改良過“黑風雙煞”所練的“九陰白骨爪”和“白蟒鞭”等幾門武功,使之練了沒有後患。後來的黃藥師就只有程英一個弟子,女婿女兒郭靖和黃蓉,對於《九陰真經》又是熟透的,那麼在他後來仙逝的時候,就有可能的就是傳給程英了。而程英在與楊過終老古墓之後,又將真經傳給了楊過的後人,因而黃衫女子會“九陰白骨爪”也就不奇怪了。

羽菱君個人認為,程英後來能跟楊過一起歸隱,應當是兩人獲悉襄陽城破,趕往救援時,再次相遇的,後來又遭遇了一些變故,在陸無雙死後,程英一生未嫁,孤獨一人,而楊過的兒子幼小,又須照看,因此楊過便邀她一同歸隱古墓。不過,因為當年楊過在絕情谷為了斷了彼此的念想,兩人與陸無雙結拜在前,名分早定,也因為楊過對小龍女用情太深,因而與程英,此後還是以兄妹之情相處,並未有其他逾越。但程英卻將楊過之子視如己出,將自己繼承的桃花島一脈之學也傳給了楊過的後人,並終老古墓。


當然了,以上這些,純屬羽菱君個人胡扯之言,不必當真。羽菱君之所以會希望程英最終與楊過一同終老,主要是因為《神鵰俠侶》中的女子,羽菱君最喜歡程英,認為她必須有個好歸宿,乃是個人私心的表現。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