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職場上很多從領導崗位上退休下來的人都有很深的人走茶涼的失落感?

南飛雁134223595


人走茶涼,再正常不過。雖然對當事人來說,這種轉變之突然,讓人沒時間去適應。人,最擅長的事,就是無法很快從舒適區走出來。

01

每天一句“領導好”,可以快速讓你找不著北

沒當領導可能不覺得,當了領導才會有那種感覺。就是,人真的特別容易飄。

當別人對你的稱呼,從“x經理”到“x總”之後,雖然實質沒任何變化,但內心卻會泛起波瀾。

可能別人只是隨口一句話,但在自己這裡的分量卻會格外重。

這倒不是說自己多麼的虛榮,而是人的需求就有這麼一層。

你想一想,你作為領導,每天別人見到你都客客氣氣,領導前、領導後的,自己就會暗示自己說:嗯,對,我就是領導,我就該有這種享受。

這種轉變是在不知不覺間進行的,一旦認為理所當然,就不會覺得有什麼奇怪。



可突然某天,沒人這麼呼前擁後了,頓時會覺得少了點什麼。

這就像一個陪伴了你很久的人,突然離開了你。

原本,你的生活裡,有很大一部分時間就是和他在一起去。

他的消失,讓你這部分時間空了出來,是不是就會感到很失落?

02

從個人心理生理需求來說,被尊重與自我實現,是很高層次的,突然沒了,落差會更大

人的需求是被分為五個層次的,安全和生理的需求是最低層次,往上,就有愛與歸屬、自我實現等需求。

這就是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這個理論表明,為什麼大家都喜歡當領導。

因為當了領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實現了“愛與尊重”的需要。

雖然實際上,之所以有這種主觀感覺,是因為自己處於這樣一個位置,別人才會靠近自己,可這些並不是個人會去思考的問題。



這個理論還表明,如果高級別的需求在滿足後,突然不再出現,人就會出現很大的落差感。

因為需求層次的行為降低了,但需求感官並未消失。

這種落差會導致自己一時無法適應。只有等到時間久了,自己慢慢接受這個現實,並將其淡化出生活中時,才不會覺得是個多大的事。

實際上當人說“看透了”、“醒悟了”的時候,只是因為當初的那個感情不再那麼強烈,而不是真的看淡了。

03

不論怎麼說,建立在權力之上的“愛與尊重”,終究會隨著權力的消失而消失

說不好聽點,別人之所以對你客客氣氣,不是別人有多麼的愛你,也不是你對別人有多好,單純只是因為別人對你有所圖。

“官大一級壓死人”的職場裡,和領導拉關係,總比和領導對著幹要好太多。

可能一句“領導好”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十句呢?一百句呢?

總會有那麼一個時候,讓領導有意或者無意肯定了你的存在。

這個時候,有些什麼事情或者需求,領導很有可能就會想到你。你就有了表現的機會。

別人對你好的理由就是這麼簡單,你能幫到他。



當你從領導的位置上下來了,所有的權力和優勢都不在,那些圖這些的人,又怎麼可能還會圍著你轉。

從這個層面來說,人都是自私的。我圖你能讓我有領導的感覺,你圖我能在職場上幫你一把。

所以,既然雙方所圖的基石“權力”已不復存在,這種“互惠互利”的消失,就顯得很合情合理了。

只是人嘛,剛剛也說到了,得到後不在乎可以,但得到再失去,那就不行了。不過,時間再拖長點,也無所謂了。

我是@次等大叔,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擅長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專業書籍《從零開始學招聘》全網售賣。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因為那些領導在位時目無群從,眼睛只向上看。好像他一輩子都會做領導一樣。所以當他退休無權後,群眾就不買他的帳。甚至對靣相遇招乎都不打一下。例如:我單位一個領導退下和我在一起打牌,他仍然像在位的那樣訓人。我就對他說,×書記現在我們都是牌友,你不能再拿在位的那一套對待我們了!說得他啞口無言。所以作為一個領導在位時對民要親近,退下來後群眾自然會親近你。否則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順慶手機13862445


我是2018年退休的,退前是機關科員,三十多年在機關工作,離開單位時是有點失落,畢竟工作了那麼長時間,但是,該退還得退,直面現在和將來,把過去清零,讓自已的心安靜下來,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再把名利得失看得太重,煩惱自然也就少很多。尤其是回老單位,我退休二年沒回去過一次,我覺得回去沒有多大意義,因為上班的人還要上班,你去了人家要放下手頭的事情來招呼你,多麻煩啊,至於人走茶涼的說法,我覺得欠妥,我的理解是:大家都是在同一個單位上班,沒有誰有義務對你好,根本沒必要有心理失落,單位的領導也好,同事也好就是一個平平凡凡做事的人。


楊寧


這各在人。老朽2011年從市直單位一把手位置上退下來,當時我就提出三個不:"一是不佔用公共資源,辦公室、公務用車均移交給接崗領導。二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禁止任何人向我透政、議政。三是不爭福利待遇,單位逢年過節想到我很感謝,想不到我也理解,一樣感謝。”此後感覺很好,很享受生活。


用戶111380351728


單位上的關係都是工作關係,你管的事多,找你辦事的人就多。退了,不管事了,工作關係不在了,找你的人自然就少了。在職的人有一大攤子事要做,還希望人家天天圍繞你轉,或見到你就要笑臉相迎,熱情招呼,真不現實。

我退休前就很明確,從退休之日起,與工作單位就沒有任何關係,工資也轉到了社保局,沒事絕不打擾原單位的同事。一句話,我是社會人啦,與所有領退休金的人才是一個戰豪裡的戰友。

我退休後搬到了幾十公里之外早已準備好的養老房,與老家那邊的退休人員建立了聯繫,大家平時相處,以兄弟姐妹相稱,不再稱原來的領導職務。

有失落感的人,一般都是過去權重位顯,也很在意自己過去權力地位的人,而且沒有極時調整好自已的心態。

建議有這種感受的人,調整心態,看透社會和人的本質,重新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重新安排退休生活,讓自己的餘生過得健康充實快樂有意義有價值。


特級在線


離開領導崗位的前五年就要開始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可去可不去的應酬一定不去,人情往來只出不進,節假日和家人外出遊玩,家裡的吃穿用度,除開單位福利儘量自己買,因為這些所有的一切退休後都要自己花錢,為什麼不早花自己的錢呢,在領導位置上所有的往來基本是虛的,早建立好退休後的圈子[呲牙]



緣來如此53412547


領導,從前被拍馬屁拍慣了,下了臺,失去了權利,當然沒人當你那顆蔥那頭蒜了,平時擺架子想批評誰就批評誰,逮誰發火就逮誰,多威風!去問問工人退休有這種感覺嗎?沒有,工人退休只想著開開心心享受退休後的悠閒,從此不必早奔夜忙的疲於應付幹不完的工作,不知有多輕鬆,多滿足。當領導的,在崗位上“一言九鼎不容反駁”,在家裡沒人聽了,就失落了,真是把工作家庭搞不清了。


紫藤微醉


因為領導崗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好東西隨著退休而丟失了。有它的時候,備受注目,備受尊敬,倍受青睞。很多人千方百計親近你,吹捧你,討好巴結你。願意為你俯首貼耳、兩肋插刀、肝腦塗地,並不一定是因為你個人特有能力,很有魅力,德高望重……主要是因為你有那個退休前還在的好東西。當你退休了,永久失去了它,你就一下子變成了一個普通人,頓時黯然失色。所以有很深很深的人走茶涼的失落感。大家說是不是這樣啊?


其樂在衷


在位時,耀武揚威,高高在上,目中無人,唯我獨尊,頤指氣揚,盛氣凌人,作威作福……你真心替員工想過沒?你真心徵求過員工意見沒?你踏踏實實為員工謀福利沒?你到底平等對待過員工沒?如果有人走茶涼之感,很遺憾,你確實不是好領導,也是罪有應得,自作自受,怨不得別人!其次,如果有人走茶涼之感,也說明你在意的可能只是一些馬屁精,沒人拍了自然心裡不舒服!


大胖二胖和小胖


這是必然的結局,無論你在位時表現好壞都是如此。一是官場的規則和位置決定的,位置高低都有上下級,應對上司和部屬不能同一個面孔態度,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一一保留,對上對下都不能實話實說,只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你尊敬上級,並不是敬重其本人,而是那個位置。同樣下屬對你溜鬚拍馬屁,跟你出去絕對不敢逾越半步,你的一個眼色,一個手勢都有人領會馬上辦好。這些下屬並非真正敬佩你,死心踏地忠於你,而是你的位置關係到他們的發展,利益,說不好其中一些人巴不得你早點退休或滾蛋,他們好取而代之。所以官場上的你我他,永遠不能真心相處,防火防盜防同事實在天經地義,官場無朋友,更不能有知交。一旦退下來,不要等茶涼才走,開什麼歡送會(那比你提前自己的追悼會還難堪)才走,越快越遠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