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長期宅家,如何做好心理干預?

調元蜀手


宅在家裡,

第一:就是要讓自己有事情做,

運動就是最好的釋放

第二:看一部有正能量的電視劇,讓自己思想不懈怠,

第三:最好讀一本書,讓自己沖沖電


喜洋洋老師


第一、正確認知,直面現實。

通過權威官媒,主流媒體瞭解疫情動態,掌握有關疫情基本常識、基本知識。檢視自身及同住人員,近期對外接觸史,是否與確診、疑似患者有過接觸?是否與來自疫區的親友熟人或來路不明的陌生人有過接觸?是否參加過群體聚集?(如聚餐,會議,遊樂等),自我隔離安全居住有多久?是否有明顯的疑似症狀(按照官方公佈的方法做判斷)?

按上述方法對自身作出客觀如實的判斷,不管情況如何,都要接受面對,要相信科技的力量、政府的力量、人民的力量,要多配合,不添亂,要堅信疫情是暫時的,人類必定戰勝疫情!

第二、適度關注,切勿恐慌。

選擇有代表性的主流媒體來了解疫情動態,不接觸非法的、充斥負能量的媒體,有限瞭解正面信息,不接收、轉發小道消息和‘陰謀論’,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不宜過度瞭解疫情災害場景、傷感細節信息,以避免誘發負面情緒、耗損心理能量。

即使聽聞重大災變消息,也要儘快平復心緒,不可被恐慌綁架。須知,極度恐慌會引起高度應激,快速透支身體,會使人心智混亂、思維凝滯、反應愚鈍、誤判誤斷、行動遲緩、慌不擇路、毀物傷人,甚至誘發驚恐障礙!當你感覺快要恐慌時,連續幾次深呼吸,同時反覆默唸:沒事!沒事!冷靜!再冷靜!

第三、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疫情容易產生負面作用,導致次生災損,這種不可抗力容易引起廣泛負面影響。因為疫情,也許親友離世,也許因災致殘致貧,也許打亂規劃,也許事業凋零,切勿怨天尤人,切勿自暴自棄,須勇敢面對:事已至此,無法挽回,逝者已已,生者堅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錢沒了可以掙,事業毀了可從頭再來;疫情終退去,生活還繼續,振作起來是對逝者最好的緬懷,重新出發是對家人最好的報答!

長期宅家,百無聊賴,孤獨苦悶,度日如年。此時,須轉移焦點,把注意力從關注疫情移開,把時間耗在做事上。為所當為,就是去做應當做的,能夠做的事情,不虛度光陰。拉家常,做家務,玩遊戲,網上學習,儘可能填滿睡覺以外的時間。網上教學已成現實,建議可上網絡學習平臺,比如得到APP有各類知識內容,你會感到宅家沒虛度。做事有計劃,作息有規律,你會覺得離群不孤寂,宅家也充實。

第四、自助他助,平安復出。

但凡疫情,或有煩憂,宅家也難免不被襲擾,該有的原則要堅持,政府的規定要遵守。自律很重要,管好自己和家人,要遠離各種聚集,要謝絕親友登門,確需出門須做好防護。如果有接觸史,須主動報告,如果有自感症狀,須主動到定點醫院診治,主動做好自我隔離,積極維護家人健康。

如果自己或家人不幸染疫,請按前述‘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泰然處之。

個人力量有限,積極尋求幫助。如果你始終無法排解糟糕的情緒,你可以向家人,朋友傾訴,或者上網尋求心理諮詢,或者到當地醫院看心理門診。

不管你是學生,還是員工、業主、創業者,疫情帶來損失在所難免,你不必總是為損失而糾結,你需要做的是先止損,先自救,再積極尋求救助。政府會在疫(災)後出臺諸多惠民政策,須積極關注,爭取救助,盡力減少損失。

髮膚乃父母所生,你只有愛護它的責任,你沒有傷害它的權利!

如果你在應激狀態,精神瀕臨崩潰,你務必堅決遵守‘安全三不原則’:

我不傷害自己!

我不傷害別人!

我不被人傷害!

接著付諸行動,平復情緒,為所當為!

天生我才必有用,疫災面前自保重!

忘卻煩憂忘卻痛,重整旗鼓真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