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業士官選擇什麼公益事業單好?

用戶24898044381


轉業士官是政策性安置,能進哪些單位就要看自身條件一是國家承的本科交憑二是是否有過硬的專業技術及特長三是安置地有何過硬關係四是立功等次(檔案分特高,排名在前),若具備上述條件可選擇當地提供的事業單位(相對對口的工勤崗位),若無一技之長又無國家承認的本科文憑那隻好服從安置,就沒有多少選擇餘地,在說地方研究生,本科生人才太多,好的單位都是百裡挑一,如果不是政策性安置地方單位根本不會要,就是硬下指標壓進,接收單位根本不當一回事等於多一個閒人,所以要面對現實,你有多少機會選擇。


遠方735887388997


士官轉業是政策性安置。按照目前各地的慣例,士官轉業原則上不能選機關,只能去事業單位或國企,且一般安排在工勤崗位,身份是工人,不經過考試原則上不能轉幹,也不能提拔到領導崗位,但符合條件可以轉到管理崗或專技崗,享受相應的工資待遇。不過轉崗不轉身份,轉崗後其人事檔案中的工人身份不會發生改變。

基於穩定性考慮,士官轉業遵循的選擇順序,一般是先事業後國企。而在事業單位之間選擇,一般是先選全額撥款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再選差額撥款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在2020年底前要求全部完成改革,能不去就別去,因為去了很可能馬上就會被改企,從事業人員變成企業人員。沒有事業身份的加持,以後隨時有下崗失業的風險,雖然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可選範圍比較廣,比如中小學、圖書館、博物館,以及各大機關單位的二層機構,如民政系統的福利院、救助站、福彩中心;衛生健康系統的疾控中、防疫站;自然資源系統的土儲中心、信息中心;市場監管系統的食藥檢驗中心;文旅系統的旅監所;住建系統的質監站、牆辦;工信系統的散辦、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人社系統的就業服務中心、人才市場、勞動仲裁院,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由於公益一類均由財政全額撥款供養,工資待遇基本一致,如何選擇主要取決於組織安排和自己的興趣。

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相對較為複雜,有的單位因為具備經營或收費職責,效益比較好,收入相對較高,有的單位經營職能較弱,收入自然就低,不熟悉情況很容易選到不如意的單位,因此在選擇上難度相對較大。像醫院、高校、商品房交易所、產品檢測中心、體育中心、文化館、少年宮等等,很多都是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每個單位的經營情況不同,待遇差別比較大,選擇尤要慎重。

至於到底哪些單位好哪些單位差,小公在此就不具體解釋了,有興趣的可私信,小公有時間會逐條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