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老當益壯”的經典武器依然在服役?

哨兵小虎


這樣的武器相當多,略舉一二。不過AK47之類就不說了。



美軍的勃朗寧M2大口徑重機槍是一款典型的“老當益壯”武器。從1921年被裝備至今,美軍是用得不亦樂乎,比較大的結構修改幾乎沒有,大部分都是基於工藝和材料、減重的修飾。



這款武器威力強大,配合現代新型彈藥技術,拿來打裝甲車都沒問題。美軍對M2重機槍的使用相當廣泛,地面載具、直升機、坦克、軍艦都有大量的裝備。



可以預見美軍還將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繼續使用M2機關槍。它是美軍輕武器火力的一大特色。



另外M2機關槍的12.7*99mm勃朗寧機槍彈(.50BMG)也是個比較出彩的老漢,這款彈藥開頭伴隨著勃朗寧M2機槍,後來又被巴雷特反器材狙擊槍看中,那種一槍兩斷的實力想必不用多說了。



德軍的另一款機關槍MG3其實也是個老兵,也許很多朋友不熟悉,但聽到MG42的大名大家都能明白這是啥了。



總體上二戰的MG42是款非常成功的、久經戰火考驗的通用機槍。當年納粹德國極具前瞻性的裝備了這款劃時代的武器,所以它即便放在今天也不落後。MG3其實只是基於MG42的口徑修改版,原先的德式7.92mm毛瑟彈被取消,換上了北約標準的7.62*51mm彈。



同樣的作為當年納粹德國的一部分,奧地利人也對MG42機關槍情有獨鍾,他們也在戰後略微修改了MG42繼續使用,這種改款MG42擁有能控制射速的快慢機,被稱之為MG74。

這些改款MG42的後代在今天有30多個國家使用,擴散的相當廣泛。



布倫式機槍(或作“勃然”)也仍在服役,這種源自二戰捷克ZB-26改進型ZB-33的輕機槍,因為合理的結構與上佳的可靠性贏得了英軍的一致好評,與前面那些機槍一樣,它也只是進行了一些標準化的細微修改便繼續著自己的戰鬥,比如改進槍管,改.303in(7.7mm)彈為NATO標準彈、改槍管等等。



現代英軍裝備已經不是二戰時的MK編號系列,MK3系列的布倫被改進成L4系列,隨後又大規模的列裝。



像印度軍隊就裝備了不少布倫L4,英軍自己現在已經裝備到布倫L4A7了,但也不多見了。


南美國家巴拉圭,這可是老舊兵器的雲集地。在巴拉圭的閱兵中經常能看到一些二戰武器出現,他們只有萬人規模的軍隊與其說是在拿武器保衛國家,不如說是找噱頭玩花車遊行,所以你在巴拉圭見到M3斯圖亞特或者M4謝爾曼坦克請保持蛋定,他們至今還在使用當年的M3半履帶車呢。



王司徒軍武百科


一般武器都有一定的服役期限,往往會因技術的升級被更新換代或者被被淘汰,然而一些武器卻能夠”老當益壯”,超長時間的服役。

B-52轟炸機,外號同溫層堡壘,是美國一款遠程戰略轟炸機。1955年開始裝備美國空軍,距今已經60多年了,不過仍然是美國空軍戰略轟炸主力,據說,美軍還要讓它服役到2050年。

T-34坦克是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的一款坦克,從20世紀40到50年代,蘇聯一共生產了數萬輛T-34系列坦克,為抵抗法西斯侵略立下了汗馬功勞。目前仍有少量在老撾服役,不過目前俄羅斯已經它們全都回購回家“養老”了。

殲-6戰鬥機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瀋陽飛機制造工業公司研製的一型單座雙發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2010年殲-6已經全部退出我國空軍現役部隊了,不過該型戰機曾大量出口其他國家,目前其他國家還有少量殲-6在服役。


莫子軍


部分經典的“爺爺輩”武器依然服役是軍事發展歷程中一道獨特的風景,包括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美國依舊有B-52、A-10等“爺爺輩”裝備發揮著餘熱,我國亦是如此,這裡著重盤點一下我國有哪些經典裝備依舊“老當益壯”。

一、59式中型主戰坦克

我國傳奇的“五對輪”至今有上千輛服役於解放軍裝甲部隊,59式坦克是我國第一代主戰坦克,自1959年開始列裝部隊至今服役將近60個年頭,是我國裝備數量最多、服役年限最長的一款中型主戰坦克;59式是我國上世紀50年代基於蘇聯T-54A中型坦克仿製而來,戰鬥全重34噸,屬於典型的中型坦克,搭載一門100mm線膛坦克炮、一挺12.7mm高平兩用機槍和兩挺7.62mm並列機槍,固定乘員4人,公路最大時速50公里,最大行程560公里,在當時屬於一款作戰性能相當不錯的主戰坦克,其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五對負重輪設計,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便於維護以及機動性能不錯的特點。59式主戰坦克長期以來是解放軍裝甲部隊的主力裝備,且出口至多國在國際上也名聲在外,因此好多人看到國產坦克先數數是不是“五對輪”,這也從側面反映出59式在我國的影響力。

二、遊擊神器107mm火箭炮

國產63式107mm火箭炮與前蘇聯的AK-47自動步槍、RPG火箭筒統稱“三大遊擊神器”,自誕生以來幾乎每場戰爭都有它的身影。63式107mm火箭炮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款輕型多管火箭炮,採用12管定向發射裝置,最大射程8公里,後續改進型號射程增加至8.5公里,其配套使用的63式殺傷爆破榴彈殺傷半徑12.5米,一次齊射相當於一個榴彈炮營的火力密度;其改進型63-1式迄今仍是我軍炮兵裝備體系中的重要一員,廣泛裝備空降兵、陸軍連級炮兵;107火深受廣泛歡迎的原因主要在於,其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射程遠、火力猛、以及造價低廉、生存能力強等特點,甚至可以在平整土石臺上通過幾節普通電池和兩根導線進行簡易發射。隨著輕型快速反應部隊的建設步伐加快,107mm又經歷了信息化改裝,加裝到國產“山貓”等輕型快速突擊車上擔負輕型快反部隊火力壓制任務,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依靠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仍將持續發揮餘熱。

三、轟-6中型轟炸機

轟-6是我國唯一一款轟炸機,是我國新一代戰略轟炸機服役之前空軍戰略轟炸的核心力量。轟-6是我國在前蘇聯圖-16的基礎上仿製而來的一款中型轟炸機,於1959年由西飛開始仿製,1968年仿製成功裝備部隊,其最大航程5700多公里,作戰半徑2500公里左右,最大載彈量9噸左右,根據任務需求和軍事科技發展,轟-6進行多次改裝,其最新改進型號轟-6K優化了啟動佈局設計,加裝新型雷達,換裝了D -30K P 2渦扇發動機將作戰航程拓展到9000公里左右,作戰半徑增加到3500公里以上,轟-6K最大亮點在於強化了機體結構,可以掛載國產最新KD/A-20巡航導彈,首次具備了防區外遠程精確打擊能力,被稱為“空中戰神”;有網絡消息顯示,轟-6K加油型號研製成功,這將進一步擴大轟-6K的作戰半徑,此外有消息稱轟-6家族最新改進型號轟-6N改裝成功,目前尚未得到證實。轟-6K自服役以來,多次東出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戰巡南海以及繞島巡航,活躍於中國海空軍各大演訓場,足跡遍佈祖國大江南北和南海及西太地區。

四、殲-7超音速殲擊機

殲-7是我國在前蘇聯米格-21F-13的基礎上仿製而來的一款輕型單座超音速殲擊機,屬於戰後第二代殲擊機,其最大特點就是高空、高速性能,是我國首款超過兩倍音速的殲擊機,1961年開始仿製,1966年仿製成功大量裝備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迄今仍有預計300架左右服役。該型號裝備一門雙管23mm航炮,機翼共有4個外掛點可掛載國產PL-5B/C/E、PL-7A/B、PL-8、PL-9/9C空空導彈、各型火箭發射器、50-500千克低阻常規航彈、反跑道航彈以及反坦克子母航彈;機身下方有一個掛點,可掛載480升或760升副油箱、組合式炸彈掛架、導航吊艙、瞄準吊艙、偵察吊艙以及電子對抗吊艙等;殲-7綜合性能在當時甚至一度優於美國同類產品,為我國國土防空作戰立下汗馬功勞。

雖然我國國防建設新世紀以來取得顯著成績,但仍然有大量老式裝備服役於部隊,上述列舉只是具有代表性的冰山一角,我國還有大量“爺爺輩”比如紅旗-2防空系統、陸軍牽引式榴彈炮、雙57mm高射炮、紅箭-73反坦克導彈、63式水陸兩棲坦克、037導彈艇等老式裝備廣泛服役於解放軍各部,這些武器裝備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為我國國防安全發揮著餘熱。


鷹鴿分析


首先想到的,就是祖傳的M2機槍;

美國的M2勃朗寧重機槍,應該說是機槍中最為成功的。從1921年定型之今,M2重機槍已經走過了近一個世紀的歲月,但現在仍舊是最為活躍的主戰槍械。



時至今天,全球仍然還有50多個國家的軍隊列裝M2重機槍。厲害吧!



而M2重機槍的性能也堪稱堅挺和可靠,並且適合在多種作戰環境和載體上使用,從悍馬、坦克、直升機,到艦艇上,我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可謂是武器中的活化石。

其次,就是神槍ak47了;

這可是衝鋒槍的經典之作,從1947年問世至今,整整70多年的時間裡,ak47的適用依舊活躍,很多亞非窮國還大量裝備,而對於恐怖分子來說,ak47更是他們的摯愛。



因為,ak47性能可靠,結構簡單,價格低廉,適合在多種惡劣環境下適用。對於缺乏金錢和技術的落後地區,無疑是理想的武器裝備。

最後,就是我國的59坦克了。

現在,留給咱們國家59坦克的字母已經不多了。從59年入列至今,59這個經典的五對負重輪已經被成功魔改出眾多種型號,至今仍舊戰力槓槓。



從59-1、59-2、59-2A、59-3,到59D、59D1、59M1、59-120A/B,再到美洲虎、VT-3……59坦克真的用行動詮釋了什麼叫老當益壯啊!


這些歷史要讀


多了去了,看你說的是那一小類,比如ak47比如59坦克比如圖95比如B52


Victor9527


匕首 手榴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