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補課機構,學生能減負嗎?

雨後冬季


談學習聊教育哪位老師我說句話,謝謝你這位優秀好老師!你把自己教育崗位上所經歷的內心感受感悟都說出了心聲。值得所有老師以及我一個普通60的人而欣慰和稱讚,要讓我們社會教育穩步發展,要讓我們的乾乾萬萬的孩子能在社會發展時代在變化大環境下穩定地快樂地學到更多的文化和理論相結合的知識,必須靠社會,教育,家庭來輔育,我們的教育是推動社會發展重要基礎,社會發展離不開年青一代。如何培養好年青一代,就是靠我們的教育。如何輕鬆地教好孩子,如何快樂輕鬆地讓孩子讀好書。剛剛那位老師講得很明白透徹,全靠我們的老師獻計獻策把心中的優秀文化選送到孩孑們的心裡,讓孩子懂得社會,家庭,讀書,以及素質道德的知明度,這是放在許多老師面前的應盡責職,才培養好優秀人才。對於孩子的補裸,我個人認為不必損害孩子成長髮育期快樂童年,以不補裸的前題下應在學校課後服務,讓孩子活躍在大環境下健康成長,家作應儘量在校做好不懂就問老師,讓師生之間有溝通渠道,孩子整天在教室讀書早上中午放學後重重的家作任務,家長們想想是不是心疼?還要送補習等,這樣的孩子受得了嗎?所以希望所有家長們以優良心態面對現實合理地培養孩子健康成長,讓孩子在學校順其自然地接受義務教育。不要以望孑成龍望女成鳳的不實幻想。根據孩子自身量力來培養。我們所得來的文化知識都是在學校老師一一教來的。所有人都不要忘記這句話。家裡社會不會那麼容易學到的,學校是培養優秀文化的基石,永不改變,是社會發展的推動器。


小兵180154611


取消補課機構,學生真的就減負了。

我是一名教師,從我20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全民補課與全民不補課,效果是一樣的。

我參加教學工作的前十年,那時的學生幾乎都不補課,也很沒有補課機構。那時候的學生該上學照樣升學,該考名牌大學照樣考名牌大學。學生所學知識都是在學校裡學到的,照樣能滿足升學的需要。那時候的學生都是就近入學,很少有擇校的現象。


真正讓補課機構發展起來的原因就是因為擇校的出現。尤其是私立學校出現以後,他們到處招生,擇優錄取,將整個招生秩序搞亂了。掐尖招生的後果就是學校的成績特別突出,這些學校也藉機宣傳升學率,引得家長都想讓孩子到這些學校上,擇校壓力空前加大。

這時候,一些家長開始想方設法提高孩子成績,就開始找人補習,一開始找自己的老師,後來不能得到滿足以後,就開始到社會上的補課機構給孩子進行補課。


有的家長認為學校學習的知識比較簡單,對升學沒有幫助。而補課機構學習奧數可以對孩子升學又很大幫助。實際上,一些掐尖招生的學校為了招到尖子生而加大考試難度。這時候補課機構就開始針對這些學校的升學,加大教學難度。招生的學校看到補習機構的學生都開始學奧數,於是,出題的難度就更加加大。這實際上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升學實際上是一種實力的體現。而一些家長讓孩子到補習機構學習,是一種是出於一種投機的行為。本來自己的孩子沒有實力考上重點中學,想通過補習來逆襲,但是最後,發現補習機構的作用卻沒有那麼大,很多家長也是比較失望。


在學校成績的好學生到了補習機構照樣還是好成績,最後考上重點學校的還是這些人。從這一點來說,都上補習機構和都不上補習機構,結果是一樣的。

補習機構的作用真的沒有想象的那麼大,補習機構剝奪了孩子的假期,肯定會增加孩子的負擔,因此取消補習機構,學生就真的減負了。


談學習聊教育


這個問題複雜,先了解一下這個概念吧。

真的能快樂學習嗎?(以下我講的學習不止是文化課,還有藝術的學習,任何一門技能的學習,入門很容易,但是精通很難,一定是要有很大付出,哪怕貝多芬有音樂天賦,但是鋼琴的訓練強度很大)我大一開始做培訓班,那個時候我覺得學生壓力大,自己做培訓一定跟孩子放鬆,寓教於樂。雖然學生都喜歡那樣的課堂,但是過了一年多,有個學生中考,給我寫了一封信,說:他特別恨我,雖然在喜歡我的課堂氛圍,但是他並沒有獲得好的成績。這對我打擊特別大。後來我開始研究真正的好的教育,去過美國,去過歐洲,看過各種書,也採訪過很多985大學的學生。發現,無論在哪裡,無論是誰,想學好一樣東西,一定是要付出,學好的過程一點都不好玩,那些本是精英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會更加苛刻,但是他們更多是鼓勵孩子完成一件事。畢業後自己又在長沙連續創辦了兩所學校,一直踐行好的教育,有時候學生壓力大,為了更好的的疏導學生的心理,又讀了中科院的在職教育心理學研究生。四年多,有53個學生考上了清華北大,很多上好學校的孩子,無論孩子,還是家長背後都付出了很多,我上課時有40左右學生,一般也會有30左右家長聽課,回去幫學生複習,一起成長。我知道孩子上課也累,也經常是鼓勵,上課途中開個玩笑,但是也會激勵學生,生命要綻放,必然要積累能量。

有自古以來都是學海無涯苦作舟(國外也是)要想學好一門技能,一定背後付出較大努力,從中考開始進行分化,成績好的,上好的高中,高考是成績好的上好大學。成績能考好的,大部分學生一定是自律性強的,因為他們知道成績考好背後一定是克服了人性中的缺點。

但是我們很多家長誤解了所謂的快樂學習。學生壓力過大,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影響,一定及時的進行調整干預。但是想成績(不光文化成績,也包括其他領域的成就)好,不可能寓教於樂。從來沒有任何一位先賢說應該寓教於樂。教育哲學家從來都認為獲得知識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學習是要付出代價的,耐力和汗水不可少。刻意練習才可以學好一門技能,刻意練習。要求重複訓練,重複的東西不好玩。刻意練習的時候,你一直在遭遇挫折、在犯錯誤。犯了錯誤被人指出來,這件事兒一點兒都不愉快。你要不停地重複這個過程,直到真正學會為止。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學好一門技能一定是好的方法+持續的堅持,兩者缺一不可。

教育部一直說給學生減壓,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中考,高考,一律平等。但是那樣社會不會進步,公平的選拔,才是最公平的。社會是現實的,優秀的資源是稀缺的。



河東三民


想問一下最大的補課機構的老總,俞總你說實話,學生的成績和補課有關係嗎?補課能提高智商嗎?俞總你說實話,在你那補課的學生成績進步了,就全是你們的功勞嗎?沒有學校那五個饅頭,就在補課班吃你那一個饅頭就飽了,你給學生講量變到質變嗎?你能不為了騙錢,告訴學生家長重視課堂四十五分鐘嗎?俞總說實話,你是否教給你的“教師”拉近師生感情?在你那補課的學生和家長對學校有意見,你是怎麼處理的?你是調和還是挑拔?俞總說實話,你是不是特別反對學校假期上課?那你假期為什麼開班?你是不是特別反對在職教師辦班補課?你當教師時辦沒辦過班?你說“學校老師,課內不課外講”,這話是不是不是說你當年?你是不是特別希望大學,中學,小學老師都沒編制,沒有職稱,這樣你就更容易聘到廉價的老師,也就越容易卸磨殺驢,甚至你的學校可以辦遍全國,給學生們灌輸你的思想,你的理念,你的價值觀。俞總你的基金都是什麼來路?怎麼花?買個稱心如意發大財政策得花多少錢?你應不應該響應減負國策,假期不辦班?有能力就別假期辦,你辦個學校,看你能招多少學生。你總說學校教育不好,國家每年在教育投入了多少,你每年投入多少?國家給老百輸血,你就在那給老百姓放血,國家要給學生減負,你就在那增負,你和國家老百姓有仇啊


smallston


不要想著減負,不要想著減負,不要想著減負。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從來就沒有輕鬆的事情,就像我們在企業工作一樣,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從來都沒有。

孩子的學習壓力來自於他們對未來的無知,在自己可控的範圍內(或者說在家長可控的範圍內)讓孩子多學點知識或者技能,對他們的未來一定有好處。這才是根本的原因,和補課機構真的沒有太大的關係。

在電視劇裡我們都能看到,過去有錢人家,都請私塾先生上門專門為公子和小姐單獨開課的道理是一樣。

減負不應該是減去孩子學習的壓力,而是應該讓孩子學的更飽滿、豐盈,學的更豐富、更立體、更多元,而不是在同一知識點上不斷的重複(比如一個漢字寫上百遍,一個數學公式寫幾十遍)。

所以,當家長能夠正確、客觀的認識學習這件事情之後,就不會喊著孩子的學習負擔重,在哪裡學習負擔不重呢?

很多家長說把孩子送到國外學習負擔不重,可是要考上國外的名校,哪個孩子不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花幾十萬一年把孩子送出去,就是為了鍍鍍金、花花錢,這樣最沒負擔,可是又有多少家長能夠不在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有大把的金錢讓孩子隨便燒著玩的呢?

未來補課機構一定會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成規模,集團化,市場化,家長為孩子買知識要花的代價肯定會越來越大!


九鬥學生心理


減負!減負!減負的目的是什麼?

作為家長,你口口聲聲減負減負,你知道減負的結果是什麼?


作為教師,作為看著一般學生參差不齊的狀況,很為那些不負責的家長著急!真心著急。

開完家長會,會有家長總是走得晚,為了當面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也有家長是特意讓留下來溝通的。確實,有家長說:想著孩子小,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可好,孩子小,快樂了,可是學習的能力和自我約束的能力明顯比其他孩子差一些。

如果你認為,減負就能讓你的孩子變得更優秀,有一個你夢想中的未來。恭喜你!你孩子不是富二代就官二代。

可是,你有沒有發現,有經濟實力的家庭是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的。

如果,咱們都是普通工薪階層,那就好好教育我們的孩子吧。減負不是讓他們一點苦都不吃,不是讓他們牴觸教師佈置的作業,更不是任孩子學習能力下降而充耳不聞,還用減負來為自己解脫。


明智的家長明白,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有的苦必須經歷,有的責任必須孩子擔當。學習能力的培養不是僅僅憑學校教育就完全取代家庭教育的。

減負,儘管減下去,最終會有哪些人受益?又會有哪些人後悔不跌?


月如水9


取消補課機構能不能讓學生減負?

我認為是能夠讓不少學生減負的!

但是也僅僅是隻能讓那一部分父母輔導不了,又沒錢請老師的家庭孩子們“被減負”!

想出這個“辦法”的人,在我看來,這就好比一個整天山珍海味吃夠了的人,對這一群吃糠咽菜的人說“別去吃什麼山珍海味了,其實你們這麼吃,更健康!”是一個道理。

自己不想學就別學了!整天操心別人家學不學、怎麼學、累不累、負擔重不重……就送這種人倆字——走開!

學生要不要補課,按道理講應該是取決於孩子是不是有這個需要。

如果有需要那麼即使你是大學生、工作之後,很多時候為了提高某些能力,也是需要“補課”的。而每個孩子的情況有不同或者因為自己的原因或者因為家庭的原因又或者因為外在其他原因,總會有一些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補課”不過是解決這些困難的一種手段,雖然解決的辦法還會有很多,但是有的人願意選擇這種方式難道有錯嗎?

什麼樣的孩子需要補課?

在我看來目前能出來上學習班的孩子多數孩子的“補課”實際上是“培優”要麼是提高、拓展學習,要麼就是超前學習,而不是過去我們理解的學的不好需要補習以追趕進度的那種“補課”!

這些孩子要麼是在校內吃不飽!學有餘力!,要麼是為了“擇校”。

取消補習機構,那麼這些孩子怎麼辦呢?父母有能力的或者家庭條件好的自然可以想辦法解決,但是更多人我相信是沒有這個能力的!那麼對於這些孩子來說,這種減負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有人會說,這樣可以有時間更多的享受童年、可以更快樂、可以學更多別的東西(好像也不用花錢似的)……

在我看來這些人都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自己做不好、做不到,就認為別人都跟他一樣糊里糊塗的……

除了這些孩子,真的說是因為學的不好需要補課的,雖然一定會有但我認為並不多。那麼這個問題其實就比較尷尬了,校內老師不允許補(別提免費的事兒),家長沒能力(如果有能力還會這樣嗎?),那麼沒有機構,請問這些孩子還能指望誰?他們是不是就可以放棄上學了?難道指望那些天天喊著減負的人給他們補習嗎?

所以,取消補習機構是不可能的,但是應該規範管理,把一些沒有資質、師資的騙子機構剔除才是最關鍵的!

別把補課當成萬能藥

孩子們之所以累很多時候是因為大人們讓孩子變得如此累,明明孩子思想上還沒做通過工作,明明孩子們不喜歡,明明孩子們更需要的是關心……但是家長老師總是會讓他們不斷地去面對所謂的“前途”、“升學”、“未來”等等孩子們都還不能夠理解的壓力來刺激他們,結果反而會導致錢花了,時間搭上了,但是沒啥效果!

所以不要別人去你也去,別人學你也學!

真有這個心,你去跟人家家長好好聊聊看看人家家長在家是怎麼做的,是如何陪伴孩子的、如何跟孩子溝通的——絕對不是你看到的那點報班而已。


另外如果能夠把擇校這個關鍵的問題解決一下,那麼培訓機構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畢竟這些機構實際上是滿足“市場需求”才存在的,只要有需求,那麼就一定會存在下去,而當需求不強甚至沒有的時候,自然就會減少了。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取消補課機構與學生減負有必然的關係嗎?學生負擔重是什麼造成的?是教育資源向上逐步減少造成的。義務教育學校最多,學位也最多。基本上每個街道每個鄉鎮都有小學,初中,但高中就會少很多,每個區縣就一兩所。大學更少了,要到市一級才會有大學。所以,為了有個好點的前途,學生們只能去擠獨木橋,只能拼命地去超過對手。

作為一個學生,作為一個孩子,他們肯定願意輕輕鬆鬆地從小學一直讀到大學,可是不行啊,就連大學也是分三六九等啊,那前途也是不一樣的啊。

總之,超過對手才是補課的終極目標。在這樣的思想驅動下,補課是唯一可走的路。補課機構只是看到了巨大的市場潛力才應運而生的。沒有了補課機構就沒有學生補課了嗎?補課還是一樣的,只是變了形式。

補課與不補課之間的差距只在於家長們在教育方面的投資意願,是馬馬虎虎得過且過還是拼得十數年吃糠咽菜換得將來那不確定的飛黃騰達。


一隻蚊66636879


取消補課費。二0幾年的老師不交重點拿著國家錢不幹活!過去的老師正工分用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有一種實幹精神。現在老師是鏡子框


付恩國23


先取消教育產業化。然後大學寬進嚴出。語文只考作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企業員工終身制和終身學習補貼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