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讓孩子愛上學習?

感覺是fgc


只需3步,就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1.平時留意孩子的興趣

2.根據孩子的興趣,有耐心引導學習

3.當孩子有進步時,就表揚或獎勵

[給力]1.觀察和記錄孩子的興趣。

孩子學習能力很強,有天生的好奇心,只要他好奇和感興趣的,他自然學得很快。比如孩子喜歡的遊戲,你不用教,他都會比你玩的好。

所以作為父母,平時要多觀察,多留意,一定要每天做些記錄,比如他獨自玩耍時喜歡玩什麼,看電視時喜歡看些什麼節目。

我兒子平時喜歡畫畫,幾乎每天都會信手塗鴉,我就留意他每天都在畫什麼,我能從畫裡找到每一段時間的興趣點,比如剛開始他特別喜歡警察,有一段時間還喜歡畫鋼鐵俠,還有一段時間,他還喜歡畫坦克。

我會整理他的畫,收集起來。有時候會拿著話問他為什麼會畫這些?通過兒子的畫我也慢慢認識了漫威超人很多明星。這樣再和兒子交談時就有很多共同共同語言。這為引導孩子學習做好準備話題。

[給力]2.根據孩子的興趣引導學習,要有耐心。

對於學校作業,不管孩子喜不喜歡,都要想法讓他完成。我通常讓兒子在規定的時間內。並告訴他,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就會有獎勵,比如可以看坦克視頻半小時,吃喜歡的點心。由於平時我嚴格控制孩子的零食,所以有喜歡的點心吃,也會喜笑顏開。

兒子現在上一年級,在學習方面,我主要抓兩項,一是字要端正,二是錯題訓練。

教孩子寫字,尤其要有耐心。我也有不耐煩和發脾氣的時候。,但在反思之後會有改進,當看到兒子寫出一個好看的姿勢,就會親親他。他就會很高興,笑著反過來親我,並說他會繼續努力。

一學期快結束時,他由於字寫得好,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和獎勵,他就更開心了,才真正體會到媽媽教她寫字的好。這就是一種正向反饋。

有的父母孩子學不好時就會受到懲罰,其這反而讓孩子形成一種負面反饋,只會讓孩子討厭學習。

所以,根據興趣來引導孩子學習,應多一些耐心,這是讓孩子愛上學習的非常重要的環節。

3.孩子有進步時,即時表揚和獎勵

將心比心,不僅是孩子,我們大人也很喜歡被人表揚,在工作單位經常會有各種獎勵,都會讓我們感到精神為之一振,從而繼續努力工作。

對孩子,也是一樣。而且孩子比大人更容易滿足,他們的每個笑容都會告訴我們她很開心,所以我們也要給他們及時的獎勵。

兒子一年級剛開始時,寫字總是歪歪扭扭的,橫不平豎也不直。他每次在學校要寫好做作業,晚上到家都會要求都會被我要求重寫,有時半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經常因為字寫不好,重寫時間長達2個小時。

只要在重寫的過程中,有一個字寫的很好看,我就會親親她,笑著誇他有進步。只要他連續認真寫字,我就會允許他休息一會,吃點喜歡的東西,獎勵他看喜歡的動畫片。

今年1月,兒子最喜歡的動畫片《舒克和貝塔》上映了,這部影片是根據童話大王鄭淵潔的故事改編的,平時我引導他讀鄭淵潔的童話,兒子很感興趣,他對其中的一些故事都爛熟於胸。所以這次上映他迫不及待的想看。

所以,我就把看動畫片作為獎勵。結果奇蹟發生了,當天他僅花了15分鐘就做完成了至少30分鐘才能寫完的作業。

瞧,這就是獎勵的力量[比心]

其實,讓孩子愛上學習就是這麼簡單,首先發現孩子的興趣,然後根據孩子的興趣引導孩子去學習,多一些耐心,並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及時的表揚和獎勵。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形成正面的反饋,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開心的事,天長日久,孩子就會自己主動學習了。

同時也要反問一下自己,是否愛學習?

如果作為家長,自己不熱愛學習,是無法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就無法引導孩子熱愛學習。

所以作為父母要先想一想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裡?怎麼樣才能夠把興趣和學習結合在一起?自己希望得到哪些獎勵呢?

如果我們自己能找到這些答案,那麼引導孩子愛上學習就不是難事了。





龍的母親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可能是因為我的小孩已經養成好習慣了吧,她遲到比我們還要緊張,從一年級到四年級從不缺過一堂課程,就算是不舒服她都要上課(從來也沒有大病過,很行運),每學期都是全勤獎,那是怎樣做到的呢?

首先是要從幼兒園開始抓,上幼兒園前很多小孩都不願意去上學,因為覺得離開父母沒有安全感,很害怕。如果你帶小孩出去玩得開心的時候她不會覺得沒有安全感,有些家長一到小孩該上幼兒園時就馬上安排進去,沒有給小孩一個認知適應期,去到門口就硬塞進去,這個時候就苦了老師又哄又騙,孩子看見父母又哭又鬧的,這種方法是大部分的家長都是這樣子的,這時候小孩心裡是多麼可怕與無奈。

我是用什麼方法的呢?我兩個女兒都是用同一方法,首先小孩去幼兒園前我是說帶她們去玩,帶她們去玩滑梯,盪鞦韆。第二天又繼續去玩,當她們覺得好玩的時候就跟她們說如果覺得好玩的話我們天天來玩好嗎!小孩肯定說好的,因為她們覺得真好玩。第三天來玩的時候就叫上老師在小孩面前說在這裡玩是要老師陪著玩的,這樣才安全,爸爸媽媽要工作的,不能總陪著你,爸爸媽媽下午來接你的,爸爸媽媽都在你的身邊,你有什麼事就跟老師說,老師會打電話給爸爸媽媽馬上就會來到你身邊的,這樣就會給小孩營造一個安全的感覺。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引導她們已經長大了,告知她們現在是讀書了,要為小孩長大讀書了感到自豪,慢慢的她們就知道讀書是她們的責任,所以她們從一年級到四年級都沒有缺堂過。






木田造型vlog


大家好, 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孩子的故事。

孩子從小是老人帶大的,當然了,幾乎是在我們身邊長大的,很少離開爸爸媽媽,,現在上了小班,老師評價還是不錯的,表現也不錯。

但孩子在家愛上了看電視,很入迷的那種,我和老婆決定改變,不然孩子的壞習慣會影響終生。

我們在家裡面不玩手機,不看電視,老婆看會計中級,我看我的自考,孩子各種繪本以及小故事等,並引導孩子對各種物件事件的興趣,培養好奇心,讓孩子主動學習、探索知識的興趣與習慣,當然了,要用孩子這個階段能接受並喜歡的方式,孩子也像個十萬個為什麼一樣,愛問問題,並規定只有週末能看會動畫片,空閒時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開闊眼界,提高學習興趣。

慢慢孩子習慣有所改變,對電視不是那麼迷戀了,也養成了愛看書愛學習的習慣了,也會主動去結交小朋友了。看著改變,我們很欣慰。加油孩子!!





彭城追夢阿亮


每個孩子天性都是愛好學習的,大家一定還記得孩子三歲至少,經常會歪著小腦袋睜著一雙好奇的大眼睛問“這是啥”、“那是啥”,孩子長大了,不愛學習了,和家庭教育方式不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一,家長沒有養成孩子每天學習的習慣。這一類孩子,幾乎沒有親子閱讀,父母都忙自己的,孩子交給老人,或者自己玩兒,一打擾父母,父母就說,去去去,沒看見我忙著嗎?從小沒有體會到知識帶來的美妙感覺,自然對學習不感興趣。

二,另一類家長,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三歲四歲就開始教孩子識字、數數、做加減法,業務時間上這個班,上那個班,搞得孩子談學習色變,孩子學習興趣被嚴重挫傷,自然就不愛學習。

要想要孩子愛上學習,首先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

一,堅持親子閱讀。親子閱讀最大的好處是,在孩子眼前打開一扇門,讓孩子通過文字,可以認識更多更美好的人和事。

二、少要遊戲,多陪孩子到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場所參加活動,看電影戲劇等,讓文化薰染孩子的心靈。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嚐到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以及在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下,獲得自我支配時間的自由,孩子會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時間,完成學習任務的。

四,父母要愛學習,這一條很重要。愛學習的父母,以上三條用不著刻意去做了,因為那是他們生活中一部分。


忠萍媽媽課堂


孩子愛玩兒是天性,想要孩子愛上學習,更多地要從孩子對學習的認知和習慣上進行改變。

1.培養學習興趣

孩子小的時候總會對身邊的事物展現出濃烈的興趣,可能是音樂藝術,也可能是某種生活技能,但上學以後孩子們的興趣多半被學習所代替,這時候父母應該做好興趣學習的引導。首先,興趣和鼓勵脫不開關係,讓孩子感覺到你的鼓勵和理解,不要因為一次考試分數不理想就批評責罵,這樣起不到任何正面效果。在每次考完試後,多給予正向的刺激,表揚孩子學會了哪些新知識和新技能,要讓孩子認為學習也一樣是有趣的。

2.建立學習自信

自信心與學習興趣是相輔相成的,樂於學習有信心的孩子往往都可以做到主動學習。對孩子來說,成就感是激發他們自信心最直接的方式,平時無論是作業還是老師佈置的生活技能類任務,一定要讓他們獨立完成,當一件完整的作品擺在眼前的時候,也是他們最容易體會到成就感和自信心高漲的時候。如果孩子做的特別好,家長在誇獎的同時也要樹立新的目標和挑戰;假如孩子做的不成功,要和他們一起分析原因並給予鼓勵,讓孩子相信自己鼓起再試一次的勇氣。

3.樹立學習榜樣

玩兒是所有人的天性,不分成人還是幼兒,你想讓孩子成為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你首先要身體力行地做到熱愛學習。如果你的業餘時間是在打遊戲、玩手機或者刷劇,那在孩子面前你是沒有說服力的,迫於家長的威嚴而不得不做的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熊貓叮噹


孩子愛上學習這個其實應該是個偽命題,學習是個苦差事,每個人都基本上上過學,應該知道絕大部分孩子不大可能愛上學習。不過讓孩子自發的去學習還是有可能的。

一、最簡單的一種但也是最不容易實現的是讓孩子從開始就建立一種先發優勢,也就是開始時就經常拿第一或者前幾,經常受到老師同學家長周圍的表揚,經過一段時間就會習以為常,一旦成績落後,自己就會先受不了,會自己用功把成績趕上去,並且會主動學習去鞏固自己的位置,如果智商和毅力能夠支持的話,那麼就是一般說的從小到大都是別人家孩子的優等生,並且讓優秀成為了自己的習慣!但是中途一旦崩盤,孩子也容易受到很大打擊,懷疑自己,有從此一跌不振的風險!

二、就是經常用的,讓孩子明白自己需要學習!記得小時候家裡很窮,6歲以後經常要下地幹活割麥子,灌溉等等,如果能夠在家裡不下地,就要和麵,蒸饅頭,花捲,做飯炒菜,等等,但是能夠不下地就已經感覺很好了。那時候經常聽爸媽說只有上學才能考出去,所以基本上我跟我弟的學習從小到大基本沒操過心,都是自己主動的。我們差一歲,我弟是屬於聰明型的,但是我就只能是用功型的了。我們的成績也基本上是從小比到大的,經常考第一的那種。雖然我們最後高考都發揮的不好,沒考上清華北大,但是也都是考上了985學校,也算是不錯了。現在的孩子當然不會跟以前那樣苦,但是一定要給他(她)找一個不得不學習的理由,並且開始就讓他(她)親身體驗,明白不學習的後果,只要一開始就形成這種概念,大部分孩子就會壓迫自己去學習了,因為他們會感覺學習還有出頭之日,不學習那就未來真的一片灰暗了!


辰中有塵


孩子愛玩兒是天性,想要孩子愛上學習,更多地要從孩子對學習的認知和習慣上進行改變。
1.培養學習興趣
孩子小的時候總會對身邊的事物展現出濃烈的興趣,可能是音樂藝術,也可能是某種生活技能,但上學以後孩子們的興趣多半被學習所代替,這時候父母應該做好興趣學習的引導。首先,興趣和鼓勵脫不開關係,讓孩子感覺到你的鼓勵和理解,不要因為一次考試分數不理想就批評責罵,這樣起不到任何正面效果。在每次考完試後,多給予正向的刺激,表揚孩子學會了哪些新知識和新技能,要讓孩子認為學習也一樣是有趣的。


2.建立學習自信
自信心與學習興趣是相輔相成的,樂於學習有信心的孩子往往都可以做到主動學習。對孩子來說,成就感是激發他們自信心最直接的方式,平時無論是作業還是老師佈置的生活技能類任務,一定要讓他們獨立完成,當一件完整的作品擺在眼前的時候,也是他們最容易體會到成就感和自信心高漲的時候。如果孩子做的特別好,家長在誇獎的同時也要樹立新的目標和挑戰;假如孩子做的不成功,要和他們一起分析原因並給予鼓勵,讓孩子相信自己鼓起再試一次的勇氣。
3.樹立學習榜樣
玩兒是所有人的天性,不分成人還是幼兒,你想讓孩子成為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你首先要身體力行地做到熱愛學習。如果你的業餘時間是在打遊戲、玩手機或者刷劇,那在孩子面前你是沒有說服力的,迫於家長的威嚴而不得不做的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fe34439d5ed54f53bc7f5f1cc7393cb8\

被我丟棄的靈魂


讓孩子愛上學習,這是一個很好的一個問題,實際上從天性來說,每個孩子都愛學習,但是我們這裡所說的孩子學習的一個範圍,跟家長心目之中學習的範圍或許是不一樣的。

想想看孩子從小學什麼呢,他什麼都學:學說話,學各種動作,模仿大人的動作,這些都是學習的一個內容。而對於家長來說的話,學習只是針對在學校裡所學的語文數學、英語這一類型的內容。

實際上,我們家長給的這個範圍還是太小了,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孩子都是愛學習的。那麼,我們如何培養孩子,按照家長的期望能愛上學習呢?可以從這幾個角度來考慮:


第一、培養孩子的興趣

孩子對某件事情有了興趣,他就會持之以恆的不斷的去進行,那麼要讓孩子愛學習,可以從培養孩子的興趣來入手。

比如從語文來說,可以通過親子共讀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可以通過玩識字遊戲來讓孩子認識一些字,或者是通過與爸爸媽媽比賽背古詩之中產生興趣,數學也是一樣,可以有意識的玩一些數字遊戲,來培養孩子對數語等的興趣。

第二、培養孩子的成就感

對一件事情有成就感,這個會讓孩子感覺得到大大的滿足。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玩遊戲,就是因為遊戲中不斷的通關,會讓人獲得成就感。所以學習,可以像遊戲在通關一樣,要讓孩子在學的過程之中一直保持有成就感,這一點特別重要,這也是很多父母所忽視的地方。

我們要有意識的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之中,不要設置太高的難度設置,伸一伸手就能夠夠得著的那種,讓孩子在帶有一些挑戰性,同時呢又能夠經過努力來獲得成功,在這個過程之中讓他體會到這種成就感。


第三、培養孩子的習慣與規律

很多時候人都是由習慣所影響和推動的,就算這件事情再苦再累,但是一旦我們習慣了就會感覺,並沒有那麼那麼累,並沒有那麼難了。所以要讓孩子養成習慣,這也是一個提高學習的一個好方法,那麼養成習慣就跟規律的作息和制定計劃是密不可分的。

我們幫助孩子建立起計劃,培養規律的作息習慣,每天的學習和作業,會不斷強化孩子學習的意識,再加上父母的正面引導與肯定和鼓勵,對孩子愛上學習會有很大幫助。

綜上,學習或許是辛苦的,但苦中做樂,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都能讓孩子對學習不排斥,不厭學,這其中父母的作用尤其大。我們給予孩子的,是支持,是鼓勵,是肯定,都有助於孩子愛上學習。

庭爸,7歲女兒的奶爸,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70後大叔,有愛有思考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轉發、點贊和評論,更多育兒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

庭爸談育兒


孩子不愛學習,確實是最令父母頭痛發愁的事情。儘管人們常言“條條道路通羅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現實中絕大多數孩子改變命運的最關鍵的途徑還是求學這條路。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並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決問題。教育無易事,再小的事情,孩子改變起來也需要一個艱難的過程。不同的孩子,性格不同,認識各異,自然教育、引導的方法也就不同。

以下談談幾種具體的做法:

為孩子創造一個愉悅的學習環境。這不單單是指給孩子創設一個獨立清靜的學習空間,相信現在的家庭在這一點上父母都能做到。更主要的是,父母自己也要做出熱愛學習的表率。父母要經常讀書、讀雜誌、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向孩子表現出對學習的熱愛,讓孩子在感染中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從而愛上學習。

父母要摸準孩子的脾性,順其脾性引導教育才能事半功倍。比如有的孩子特自尊,考試某一門卻成績很差。父母一提醒、督促孩子,就強調這一門課的差距,不及格的分數,勢必讓孩子反感,即使拗不過父母,做題時也是極不情願的應付態度。不妨改變一下態度,比如你給孩子檢查作業,發現了孩子的問題,以向孩子請教的口吻:這道題我看不懂,孩子,你能給我講講嗎?然後就能在孩子積極主動的態度下,解決孩子出現的問題。如果,你一開口就責備孩子:這樣簡單的題你怎麼又做錯了?即使你給孩子講解,也讓孩子改正過來了,我想效果會大打折扣。

培養、提高孩子對知識、學習的認識。多方面、多渠道地培養孩子對知識、對學習的認識。比如通過帶領孩子參觀博物館、圖書館、名校學習環境,或帶孩子走入大自然去郊遊、旅遊,開闊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感性認知,引起他認識事物、研究事物的興趣,讓他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產生興趣和熱愛,渴望獲得知識,從而間接地提高孩子對知識的認知和興趣,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是孩子學習興趣的源泉,好奇、好問、好動、渴望通過探索瞭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家庭教育中引導孩子愛上學習的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刻意輔導孩子學習,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陪伴孩子學習,或守候逼迫孩子學習,而是啟蒙孩子的思維,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父母首先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興趣是什麼,從他感興趣的事入手,引導孩子學習上的問題,使其興趣和學習結合在一起,孩子定會愛上學習,自然會加速前進。當然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父母的耐心、細心。相信,只有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有可能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只要讓孩子擁有主動學習、探索知識的興趣與習慣,孩子和父母就都輕鬆多了。

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習慣和能力。學習說到底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不可能天天月月年年跟著孩子。如果孩子擁有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中就不會一遇困難就放棄,而會認真鑽研,刻苦攻關。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不愛學習,可能就是因為前進的道路上困難重重造成的。而這一習慣最好從小培養。心理學專家研究表明,3歲左右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敏感期。在孩子3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和發展,漸漸表現出獨立自主的傾向,常會拒絕大人的幫助,想試著自己去做某些事情。父母最好把握並利用這大好時機,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這樣的孩子一定是喜歡學習的孩子。  

適度給孩子自由的時空,抑制孩子的厭學情緒。如今應試教育制度下,孩子的學習壓力非常之大,作為父母在緊抓孩子學業的前提下,也要注意給孩子自由的空間。比在孩子把作業無折扣地完成後,要以讓孩子自由安排其餘時間,讓他們有快樂的體驗和愉悅的生活。要知道,減少孩子的厭學情緒,也就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浮塵微草


1.培養學習興趣

孩子小的時候總會對身邊的事物展現出濃烈的興趣,可能是音樂藝術,也可能是某種生活技能,但上學以後孩子們的興趣多半被學習所代替,這時候父母應該做好興趣學習的引導。首先,興趣和鼓勵脫不開關係,讓孩子感覺到你的鼓勵和理解,不要因為一次考試分數不理想就批評責罵,這樣起不到任何正面效果。在每次考完試後,多給予正向的刺激,表揚孩子學會了哪些新知識和新技能,要讓孩子認為學習也一樣是有趣的。

2.建立學習自信

自信心與學習興趣是相輔相成的,樂於學習有信心的孩子往往都可以做到主動學習。對孩子來說,成就感是激發他們自信心最直接的方式,平時無論是作業還是老師佈置的生活技能類任務,一定要讓他們獨立完成,當一件完整的作品擺在眼前的時候,也是他們最容易體會到成就感和自信心高漲的時候。如果孩子做的特別好,家長在誇獎的同時也要樹立新的目標和挑戰;假如孩子做的不成功,要和他們一起分析原因並給予鼓勵,讓孩子相信自己鼓起再試一次的勇氣。

3.樹立學習榜樣

玩兒是所有人的天性,不分成人還是幼兒,你想讓孩子成為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你首先要身體力行地做到熱愛學習。如果你的業餘時間是在打遊戲、玩手機或者刷劇,那在孩子面前你是沒有說服力的,迫於家長的威嚴而不得不做的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