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六個月了,很不捨離開她,有多少寶媽是把寶寶丟家裡給奶奶帶的?

董小姐sunny


我家寶寶2週歲了,沒出生前想著說等六個月就放給老人家帶,出生後發現老人家根本就帶不了,而且不會幫忙帶,他們顧著做生意,然後等孩子走路了,又覺得他們帶不來,現在2週歲了,堅決不給他們帶,覺得小孩子在身邊會比較好,老人教育不好,覺得無論再怎麼累都必須帶身邊,就算他們想幫忙帶,我也不要,我老公他公叫我們把孩子給小孩子奶奶帶,我才不要,他們想把他們孩子給小孩子奶奶帶,然後叫上我們,叫孩子奶奶別開店,專門帶孩子,但是我不願意


WYH64


我是一個職場媽媽。寶寶七個月後,我就上班了,奶奶一個人在家裡看孩子。最初和寶寶分離時,有兩種非常複雜的感覺:一種是擔心。身體在單位,心卻飛回家了,時刻擔心著寶寶會不會餓、會不會想媽媽,還擔心長期下去寶寶會跟媽媽不親。第二種,說實在的,是解脫感。老孃終於可以鬆一口氣,有點自己的生活了。

現在寶寶2歲半,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

第一,跟我不親。有次寶寶跟奶奶回老家了,回來後,就不找我了,睡覺也不跟我睡,玩也很少跟我玩。生病的時候,嘴裡會不停叫奶奶。當時心裡那個難受啊,自己千辛萬苦生出了他,竟然跟我不親。當寶寶說執拗地說跟奶奶睡時。我內心是崩潰的,我覺得我不是個稱職的媽媽。

第二,壞毛病一大堆。吃飯毫無章法,各種追著喂、玩著喂,愛吃零食,不愛吃飯,體重身高都不達標;上廁所成問題,隨地大小便;睡覺也沒有規矩,能玩到半夜2點;脾氣大的了不得,隨便扔東西,打人,用哭鬧威脅大人。因為老人很少拒絕孩子要求,寶寶異常任性,執拗,無法無天,難以管教。他顯然已經成了一個很難帶的熊孩子。

所以,通過我自己經歷,為了避免以上情況發生,給你兩個建議:

第一,增加對孩子的有效陪伴。

你的工作必須是每天下班可以陪伴寶寶的。下班後你要扔掉一切工作和手機,專心陪伴寶寶。設立固定的親子時間,給孩子講故事、念繪本,給孩子做飯,引導孩子養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單獨陪伴孩子,讓奶奶去忙自己的事情,這樣更有利於建立你與孩子的親密關係。經常擁抱孩子,與孩子親暱。注意:親密感的建立,是你管教孩子的前提。孩子如果跟你不親了,就不要提管孩子了,他不會聽你的。

我自己後來也注意到了孩子和我不親的問題,因為畢竟由於我上班,減少了陪伴孩子的時間,這是正常的,我調整了我自己的心態。然後每天下班後都用心和寶寶交流,給他念繪本,教他自己吃飯。現在寶寶很喜歡我,也願意和我一起睡,還學會了自己洗腳和刷牙。

第二,與老人密切溝通。

讓孩子在3歲之前養成好習慣真的是太太重要了。我之前一直忽視這個問題,導致孩子2歲半的時候問題一大堆。這和我與老人缺乏溝通有關係,礙於婆媳情面,不好意思違抗老人育兒觀念,害怕衝突。後來我跟寶寶奶奶溝通,達成一致意見,奶奶同意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不再大包大攬,也願意配合我給孩子樹立規矩意識。寶寶現在也在一點點進步,吃飯偶爾會自己拿勺子吃了。讓我這個老母親倍感欣慰。

父母子女一場,就是漸行漸遠的別離,孩子作為個體,終究會和我們分開,這就是現實。其實只要做到了這兩點,就不用特別焦慮,即使你沒有每天膩在孩子身邊,他也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是大聖媽歸來,歡迎關注,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給我留言!


大聖媽歸來


我跟你的情況一樣,寶寶六個月,而且非常不捨得離開她,每次在外面看到別人抱著寶寶,我都會多看幾眼,額,比我家寶寶大點,比我家寶寶白點……之類的想法。很想寶寶,每天下班也是急急忙忙趕回家抱抱親親她。甚至有點神經質,感覺誰都帶不好她,每個人都在跟我搶寶寶一樣。

我上個月就開始上班了,剛開始一個星期,因為太想念寶寶,每天中午再從公司來回一趟,為的是能多看一會寶寶,之後逐漸適應,而且為了改變下我緊繃的神經,我選擇了中午不回去一趟。

寶寶的奶奶一直在說等斷奶後就帶回老家,我心裡是非常抗拒的,我怎麼忍心讓我的寶寶成為留守兒童?無論如何我都會把寶寶留在身邊。如果奶奶不願意留在這個城市帶,我會辭職全職帶寶寶,我沒辦法忍受天天都看不到她親不到她的滋味。

我的鄰居就是讓爺爺奶奶帶小孩,小孩都被寵得無法無天,最後小孩的父母自己帶小孩。可想而知,這寶寶讓老一輩帶都是欠妥的,隔代親,爺爺奶奶的教育方法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滿足。

如果經濟方面還能承受的住的話,還是自己帶小孩吧,辛苦也就這兩三年。一定要出去工作的話,也儘量說服奶奶到工作城市來帶小孩,小孩還是要留在自己身邊。(圖片來自網絡)


其柒杞


寶寶才六個月,建議寶媽帶大一點,帶到他能自己吃飯,自己能走路,現在太小還需要媽媽。



迫於經濟壓力,現在有很多寶媽都是把孩子丟給奶奶或者是外婆帶,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種情況,她沒有婆婆,公公呢靠不住,所以她一直都是在廣東這邊帶,他老公一個人要養活她們娘倆,生活還是勉勉強強過得過去,但是沒有錢入賬,所以在孩子一歲半的時候帶回來給外婆帶,出來後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真的好想她啊,想到我的眼淚都流出來了,真是羨慕你,能把小孩帶在身邊”她的感受我們都能理解,所以說,經濟狀況導致了寶寶跟寶媽必須分開。



而我是再苦再難都是要把寶寶帶在我身邊,不是我怕婆婆帶不好,而是怕我跟寶寶倆人受不了那相思的苦。我想帶到三歲就好了,三歲之後送往幼兒園,然後我可以找點工作兼帶孩子。


寶媽,你的寶寶六個月不知道是否還在吃母乳呢,要是還在吃的話,你就不要把她丟給婆婆了,你要是丟下她,她會受不了的,你也會受不了的,錢可以後期賺,但是小寶寶的成長只有一次!所以你還是自己帶吧!


慢半拍的陽陽媽


說下我親戚的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親戚,農村娃,沒讀多少書,早年就在沿海一帶打工,後來到了適婚年齡,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個老實本分的小夥子,也是附近村裡的,兩人結婚了。

婚後兩人仍然出去打工,後來她懷孕了,就回家待產(南方的小廠很少有產假待遇,懷孕了只能辭職待產)。寶寶一出生,家裡經濟壓力陡增,不得已,她在寶寶6個多月時就狠心斷奶,出去打工了,一般也就過年回來看孩子一次。

轉眼孩子長到5、6歲,說實話,孩子對父母的感情非常淡漠,就算過年父母親回來了,晚上睡覺孩子寧願跟爺爺奶奶睡,也不願意跟父母睡,父母說的話,孩子也不太聽,爺爺奶奶也有些管不住。

孩子的性格,總的來說,有些叛逆,也非常敏感,特別缺乏安全感,這跟她小時候缺乏父母親情肯定有一定關係。

我的意見,再苦再難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有爸爸媽媽的童年,才是完整的童年。

你可以在家附近找一個能照顧到寶寶的工作,每天或者每週能見到寶寶也可以。

等她長大一些可以上幼兒園了,就可以帶在夫妻倆身邊,只管接送就可以,如果婆婆方便,也可以一起接過去,幫助照顧小孩子。

我自己孩子就是帶在我身邊的,我婆婆從我懷孕起就過來照顧我們生活了,雖然那時沒車也沒房,日子清苦,但是兩口子爭點氣,現在小日子過得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困難只是暫時的,相信你們夫妻倆會通過努力,給寶寶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你好,我是希媽,家有6歲女寶一枚,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知識分享、育兒知識分享、繪本閱讀知識分享,愛學習愛思考的希媽,育兒路上,與你同行!

希媽育兒


我也在糾結這個問題,寶寶4個月,天生沒有母乳,奶粉餵養,現在和公公婆婆住一起,沒車沒房,婆婆從孩子一出生就霸佔孩子,不想我抱孩子,親近孩子,我餵奶粉喂到一半要從我手上抱過去給她喂,喜歡把我孩子給別人抱都不想給我抱,好像我的孩子一定要給奶奶帶才對,為人很強勢帶孩子從來不聽家裡人的意見,天天帶著孩子打牌,我想在家附近工作這樣一方面可以照顧孩子一方面又可以賺點錢,可是婆婆嫌家裡工資低要我去外面工作,實際上是不想我在家跟她搶孩子,話說老公在我們這個縣城工作,工資不高,才3500.一週回來一次,想買房所以我必須出去工作,可是面對這種婆婆我該怎麼辦,是堅持自己帶還是出去工作,自己帶的話肯定要去外面帶,因為在家裡跟婆婆意見不統一會有矛盾,這樣老公壓力會非常大,出去工作的話我怕孩子跟我不親,怕婆婆帶不好他,我也捨不得孩子,面對這樣的婆婆我該如何選擇?


_雯雯雯雯雯雯雯雯雯君


我家現在15➕,剛斷完奶,過年回到家。之前一直在上海待著,不會把孩子扔家裡,過完年在帶出去。我自己的媽媽也在上海,我家寶貝出生就我一個人帶的,自己熬過來的,寶爸一個月五千多,婆婆一個月給1500,我是捨不得孩子的,孩子教育生活習慣環境都是一方面,自己帶也不僅僅是捨不得孩子,我是一個98年的寶媽,說實話,寶爸工資真低,[捂臉]無房貸,有小車一輛,公公一個月四千多,村鎮老師,婆婆一個月2400,沒了,這就是我家的生活,雖然偶爾也抱怨,所以不會要二胎,只想把這個孩子教育好


毛毛媽日常帶娃


看來跟多數寶媽比,我還是幸運的,我跟老公自己創業(教育行業),我們每天晚上工作4小時,現在寶寶7個月了,可以吃點輔食了,我也準備要正常工作了,打算僱一個兼職的育兒嫂幫忙,因為家裡沒有老人,,,白天我們帶,晚上上班育兒嫂帶,只能這樣啦,說起從出生到現在最大的感覺就是,哈哈沒有了自由,每天都是圍著孩子轉,老公我倆帶,沒人幫忙,有時候確實有事只能抱著孩子出門。。。我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的,寶寶,爸爸媽媽真的很愛你呦,自己帶孩子,希望她以後不要嬌嬌氣氣,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健康快樂!🙏🤘🏼🤘🏼🤘🏼



小魚愛珊瑚


關於這個話題,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過切膚的體驗,特別是對奮鬥的生存層面的底層父母而言,為了掙錢支撐這個家,把孩子留給家裡奶奶來帶更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對於漂泊在陌生城市的他們而言,每天只能通過視頻與自己的孩子簡短說說話,哽咽之處,更是一把辛酸淚。

我之前因為租房機緣認識一個在北京做房地產中介的女孩,還很年輕,非常拼命,北京的冬天很冷,經常9點多還在帶客人看房租房,有些上班族都很晚才下班,著急租房時候只能這樣,如果房子不合適,就沒辦法收取佣金,這一趟也相當白跑了,這些小零碎的訂單她很多同事都不願意接,但她從來不拒絕。

她說:

交易很重要,但能幫到人也是一種快樂,這一單可能不一定成功,但以後他要再租房,可能就會因為我的服務再找我諮詢,這也為未來的自己打下基礎。

我在她微信朋友圈看她分享的,除了租房信息,大多都是和孩子視頻時候的截圖或者家裡人給她發的孩子玩耍的小視頻。孩子不到一歲,對於這位遠在千里之外的母親未必特別親,但每天這樣的互動,在潛移默化中也培養了他們固定的交流模式和感情。

有一次看她分享的,孩子發燒特別厲害,家裡老人送到醫院輸液三天卻不見好轉,可能也疏忽照顧,也可能是缺少媽媽的貼心溫暖,孩子始終沒有好轉,退燒了又復燒,當時她正在辦理一個大的賣房訂單,交易完成按照1%的中介佣金就有3萬多,公司很重視,她也不想放棄生命中的第一個大訂單,但看著孩子受折磨,心裡簡直在滴血。

但這就是他們殘酷的現實,沒有人想分開,但捉襟見肘的經濟和殘酷的現實,現在不分開,可能以後更沒辦法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交易完成後,她心急如燎買了高鐵飛奔回家。那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捨得花錢買高鐵票,用了800多,平時的她連硬臥都捨不得買,二十多個小時的火車有硬座她已經很滿足。要省錢,就要開源節流,當開源變得越來越難的時候,節流是唯一的方式。可憐天下父母心!

她也明白現在地產生意不如當年火熱,訂單如流水,現在要促成一次大單,已經不僅僅靠嘴皮子功夫了,專業的知識,個性化的服務才能脫穎而出,特別在市場不如意的時候。

唯一內疚的是,自己離孩子太遠太遠,無法陪伴和見證他的每一步成長。但是,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在短暫的分別中,她明白只有自己強大了,無論是經濟基礎,還是瞭解孩子成長心理,她都是摸索中前進,也只有這樣,以後才能給孩子更多,陪伴更多。

孩子永遠都是媽媽心頭的一塊肉,骨肉分離都是痛的,生活逼著我們長大,我們也要相信,我們終將靠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和命運。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如果你覺得還不錯,點贊並關注曾榮獲2017年度頭條號的“超級爸爸”噢。❤️

超級爸爸


直接說觀點:如果有條件父母還是應該和孩子在一起,陪伴孩子的成長,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儘量多和孩子在一起。



接下來說一下原因:

1,從孩子方面出發

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身體的成長,還有性格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這些都必須要靠父母這個第一位老師的。



父母才是孩子心底最深處的依戀,高興的時候第一個想要與你分享,難過的時候第一個想要跟你訴說,身體不舒服生病的時候只要一個媽媽的抱抱就不難麼難受了。

我女兒一歲多了,我最懂孩子對媽媽的需要。每次有事出去幾個小時,回到家剛進門,女兒一看見我就滿臉的笑容和期待,每當這個時候我心裡就充滿了愧疚,責備自己為什麼沒有好好陪她。

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和留守兒童,在性格形成上和孩子整體素質上,存在巨大的差異。留守兒童普遍存在性格敏感、脆弱,過早的感受到鄰居朋友同情可憐的眼神甚至鄙夷的眼神,只會給孩子純潔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

2,從老人方面出發

老人年事已高,各方面機能都在老化。思想和身體反應能力以及體力,都跟不上正在慢慢長大的小孫子小孫女。孩子看護問題存在明顯的隱患,暫不說媒體報道有多少小孩子因家長疏忽而收到傷害,就看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我們這附近每年就有留守兒童外出玩耍而落水的,被工地攪拌機致傷致殘的,誤食農藥的,甚至最後丟失性命。



鄰村有一家奶奶因為打麻將對一對雙胞胎孫子疏於管束,而導致兩個小孫子雙雙落水淹死。爺爺憤怒將奶奶打死,又愧對兒子媳婦喝農藥自殺了,兒子媳婦回到傢什麼都晚了,已經家破人亡了,唉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方式方法顯然落後於爸爸媽媽。中國普遍存在隔代親的現象,爺爺奶奶對孫子孫女都是寵愛有加,說什麼都依,容易養成孩子自私霸道的性格。




所以,不建議你把孩子留給父母出去工作。如果可以的話把孩子和奶奶帶在身邊,雖然生活成本上升一點,但為了孩子的成長和未來,這個犧牲是值得的。

最後祝你工作順利,家庭幸福,寶寶可愛又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