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冏媽到小歡喜:在失衡的家庭關係裡,都有一個想要逃離的孩子

最近,電影《冏媽》引發網友熱議,這是徐崢以導演身份,首次參與移動平臺免費播放春節檔電影。每逢佳節,親子話題,就會引發大眾關注。而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更是許多人思鄉、渴望親情和團聚的日子。此時正是與家人溝通交流的好時光,也是增進親人之間理解的好契機,而如何與父母好好相處,顯得特別重要。很顯然,《冏媽》非常應景。

《冏媽》依然延續了徐崢“冏”系列中自編自導的風格。以喜劇形式,展現親情主題,展現母子關係,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電影主要通過母子倆在火車上相處的6天6夜,清晰地展現了中國式母子相處的方式和存在的問題。故事源於遭遇商業糾紛和婚姻危機的中年男人徐伊萬(徐崢飾),要拿回上飛機的護照頻頻發生意外,只得與母親盧小花(黃梅瑩飾)一起坐上了由北京開往俄羅斯的K3列車。在這個冏迫的空間內,徐伊萬“冏”得左右為難,他一邊要在商業中鬥智鬥勇,欲婚姻完好。一邊又要與母親周旋。

這與前陣子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宋倩和喬英子這對母女的相處方式,有著非常相似的地方,都聚焦於現實家庭裡棘手的、習慣性逃避的問題:父母婚姻生活都不幸福,都是母親給了孩子太多的愛和控制,都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和矛盾,最終都達成了和解。<strong>也就是說,從《冏媽》到《小歡喜》,都是家庭失衡,導致了一個想要逃離的孩子。

從冏媽到小歡喜:在失衡的家庭關係裡,都有一個想要逃離的孩子

失衡的家庭關係,從失敗的婚姻開始。

就像電影《冏媽》中的徐伊萬父母雖然是因愛情而結婚,但由於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不同,所以婚後生活過得並不幸福,父親有酒後暴力現象,媽媽盧小花曾經想一走了之,一度想要離開,但她只要一看到兒子就捨不得走了,並且在兒子徐伊萬七歲那年,考了一百分高高興興回家,卻看到被父親摔得亂七八糟的家和倒在地上的母親,母親騙他說是家裡來了賊,當時徐伊萬跑出去追,還對母親說了一句話:“媽媽,等我長大了以後,我來保護你。”從此母親盧小花就下定了決心:這一輩子只為兒子而活。而作為媽媽,盧小花的確給了兒子徐伊萬太多的愛,她在火車上往兒子嘴裡塞各種水果、飲品、雞蛋,控制他吃自認為數量適當的肉,詢問夫妻間私事,盯梢兒子跟異國美女共同午餐,並直接打電話給兒媳婦幫他們調節關係。

從冏媽到小歡喜:在失衡的家庭關係裡,都有一個想要逃離的孩子

同樣的情形,我們在《小歡喜》裡也可以看到,喬英子父母離婚以後,母親宋倩就把自己全部的愛、精力和重心,都放在了女兒喬英子身上。作為一名老師,宋倩為了提高女兒的學習成績,把她培養成一個優秀的女兒,甚至把家裡的牆壁空出來一大塊,安裝上透明玻璃,以便自己在做家務時,可以隨時監督女兒是否在用功學習。

從冏媽到小歡喜:在失衡的家庭關係裡,都有一個想要逃離的孩子

而在現實生活中,在一個家庭中,只要父母其中一方或雙方,把親子關係看得大過夫妻關係,就特別容易出現孩子心靈失衡的問題。特別是媽媽,她們總是喜歡轉著孩子的生活打轉,有時為了給孩子找師資力量強大的高校,寧可和老公分開住,也要陪孩子住讀,甚至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影響自己的人際交往關係,不允許朋友和老公來自己和孩子住的地方大聲說話、聚會等等,同時,她們也會放棄個人的愛好和夢想,一心只為孩子考慮。

這,就是失衡的家庭關係。

事實上,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家庭是一個生活系統,包括了行為習慣、情感距離、情緒反應等等眾多的因素,而正是這些因素共同發揮作用,組合成了家庭生活系統。家庭成員之間的心理距離,對整個生活系統的正常運轉,起著重要的作用,決定了一個家庭的平衡和健康。這也就是說,任何時候,夫妻關係都應該要大於親子關係和父母關係,人生重要排序不管怎麼排,伴侶都應該是放在孩子和父母前面。

從冏媽到小歡喜:在失衡的家庭關係裡,都有一個想要逃離的孩子

在失衡的家庭關係裡,都有一個想要逃離的孩子

在《冏媽》中,處處透露出典型中國家庭母親“控制式”的愛,這不僅僅只是中國家庭的真實寫照,而是母親盧小花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兒子身上,是一種“窒息式” 的愛。所以,徐伊萬千方百計想要逃離母親的視線,他甚至把母親準備的滿滿一盆小番茄一個一個扔到了窗外,連盆一起扔了。他四處打探空床位,他違背母親意願跟異國美女娜塔莎吃飯,且命令母親距離自己至少10米遠。

在《小歡喜》中,喬英子成了媽媽的驕傲,她學習成績優異,但喬英子有自己的愛好,她熱愛天文學,要報考南京大學,母親宋倩強烈反對,她要女兒報考北大及清華,因為是高等學府,重要的是位於北京區,在她身邊。母女倆因此發生了激烈爭吵,女兒說:“我都已經跟你說過無數遍了,我想去南京大學,這是我的夢想!”宋倩毫不讓步,命令女兒必須報讀北京區內大學。

終於,宋倩極強的控制慾,將女兒逼至崩潰的邊緣,喬英子因抑鬱站到大橋上,在狂風中邊哭邊喊:“我是不是病了?”、“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從冏媽到小歡喜:在失衡的家庭關係裡,都有一個想要逃離的孩子

家庭動力學認為,健康的家庭環境,需要家庭成員間有緊密的聯繫,也有一定的分化。也就是說,家庭成員之間在情感連接時,還需保留個人獨立空間。

因而,有時候孩子的逃離看似不可理解,卻暴露了家庭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失衡的家庭關係。而失衡的家庭關係,會讓孩子感覺到過重的壓迫感。一旦給孩子過大的壓力,就會妨礙孩子的健康成長,或者直接造成種種不利影響。就像徐伊萬在娜塔莎的鼓勵下,在酒精的刺激下,決定“敢”一次,他對母親說我要逃離。他媽媽問:“你要逃到哪裡。”徐伊萬這個成年人孩子氣地說了一句,我要浪跡天涯,為什麼說了“浪跡天涯”這四個字,恐怕是由於他內心覺得自己從沒有獨立過。

很顯然,母親對子女的投入過度,以愛之名捆綁了子女,一方面會使夫妻關係疏離,扭曲原本穩固的三人關係;另一方面還容易出現許多潛在問題,夾在中間,貌似受益的孩子,卻承受了巨大的壓迫感。作為孩子,在沒有別的選擇時,就只有用脫離的方式來減緩這種壓迫感和束縛感。孩子會因為想要逃離這樣一種“捆綁式”的愛,做出各種極端行為。比如徐伊萬的不堪重負,喬英子的抑鬱與跳橋。


從冏媽到小歡喜:在失衡的家庭關係裡,都有一個想要逃離的孩子

要和解,唯有父母放手,找回自我。

一旦子女有逃離的決定,對父母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父母會感到相當震驚,非常委屈,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孩子會有這麼想。而且,此時父母的勸說與威脅往往都起不到任何效果,孩子會始終堅持自己的做法。

這主要是父母不願意放開手,讓孩子感覺到了無所適從。父母自認為付出所有,是為子女好;而在日漸長大的子女眼中,父母的這種愛和好,變成了一種精神上和情感上的綁架。這種狀態,讓子女本能地想要躲避、逃離。畢竟,孩子也需要尋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成長空間,如果父母繼續管束,就違背了孩子自然成長的規律,會令孩子處矛盾當中,使得孩子難以應對,無法解決,長此以往,勢必會形成一種推力,把孩子推向幼稚又驚人的舉動。

從冏媽到小歡喜:在失衡的家庭關係裡,都有一個想要逃離的孩子

從《冏媽》的母親盧小花到《小歡喜》的母親宋倩,她們最初在培育子女的過程中,實質上否定了自已,因為一切事情都是為孩子去做、去付出,沒有一件事情是為自己去做的,忽視了自己的需求。這樣的愛,很容易成為一種要求回報的索取型愛,即心理學說的“偽愛”。

正如心理學家韋恩.戴爾在《幸福的利己主義者》一書中曾寫:“有一個事實非常重要。那就是如果媽媽認為子女比自己還重要,這樣的媽媽就會成為完全沒有幫助的媽媽。因為那樣等於是教育子女:別人比自己重要,自己只要待在家裡就行了,不用去發揮自己的能力。”

而當後來,她們真正地接納了自己,瞭解自己的內心需求,一個去追尋自己年輕時的夢想,發展自己的個人愛好,彌補年輕時的遺憾;另一個認識到了夫妻關係應優於親子關係,與前夫復了婚,可以說,都建立了與自己的有效連結。從而也就讓孩子卸下了心裡的壓力和負擔, 還給了孩子一個獨立成長的空間,當孩子能夠感受到自主、自由、被尊重的時候,他自然而然就不會再選擇逃避了,而是會主動地融入到家庭之中,成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並能夠作出相應調整,緩和父母關係和親子關係。

從冏媽到小歡喜:在失衡的家庭關係裡,都有一個想要逃離的孩子

結語:

從《冏媽》到《小歡喜》,都有一個想要逃離的孩子,他們分別是人到中年的徐伊萬,高三的學霸喬英子,都是家庭裡的重心,都處於母親心中的C位,就像很多人中國式家庭裡的母親一樣,她們總是想要“控制”自己的子女,想把孩子永遠地綁在自己身邊,有意無意地讓家庭關係失平衡。前者在綠皮火車封閉的環境裡母子“狹路相逢”,有過激烈爭執,通過幫母親實現夢想,完成了和解。後者是母親通過女兒抑鬱的過激行為產生了反省,終於願意放下沉甸甸的愛,放手讓女兒自己去飛。

正如《冏媽》的導演徐崢在接受採訪說的一段話:“很多中國媽媽的愛是控制的,是期待對方活成自己眼中的樣子。”。也正如《小歡喜》的總編劇黃磊坦言:“我們所拍攝的這部生活劇,就是以千千萬萬的中國式家長為原型,希望喚醒大家對於家庭教育新的認知。”

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兩個電影故事,能夠幫助父母們看到真正的問題所在。有時候,一個家庭中如果爸爸或者媽媽跟孩子關係緊密,或者兩個人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就是家庭關係的失衡,導致了角色混亂,甚至出現角色缺失,令孩子無法承受,想要逃離。要和解,唯有父母放手,找回自我,或者重新找回家庭“鐵三角”的穩固關係,因此,我們會說,父母相親相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從冏媽到小歡喜:在失衡的家庭關係裡,都有一個想要逃離的孩子

今日一語:願所有的遺憾,都是驚喜的鋪墊。

我是 ,育兒問題達人,健康領域創作者,多平臺育兒領域原創作者, 歡迎關注、轉發、留言》。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