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對導師的批評,內心總是很難過,要怎樣調整這種負面情緒呢?

我們人總是在社會中生存的,因此總要面對他人的評價。

而別人的評價,要麼是負面的,要麼是正面的。當然也有一種評價,就是客觀公正地描述,不過在日常生活情境裡,這個評價方式比較少見。

那麼我們的內心怎麼面對別人的負面評價呢,如何面對親人、朋友、上司的批評呢?

面對這些批評,什麼樣的情緒反應才是真正符合身心健康的、符合生活邏輯的?

如果面對批評,我們的內心總是很難過,該如何處理?

我面對導師的批評,內心總是很難過,要怎樣調整這種負面情緒呢?

案例故事:

老師好。我已經是22歲的研究生了。可是被導師稍微批評了一句,也就語氣嚴厲說了一句,說我太不認真,我就心裡很難受。請問我這種心理,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

如何做到,既是被導師批評,可是不難過呢?

我面對導師的批評,內心總是很難過,要怎樣調整這種負面情緒呢?

舵主導航:分析及建議。

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也能夠體會你內心中那種被批評後難過的心理。特別是對於自尊心很強的人、平常很少被負面評價的人而言,他人的批評以及負面評價,往往讓我們內心很難接受。不是難於接受所說的具體內容,而是難於接受這種“被批評”的方式本身。

你在描述中說,被導師批評了,一句“不太認真”,就讓你感到很難受,你對自己會因為一點小批評就難受感到困惑,並希望自己能坦然面對批評。能感覺到你的自我覺察力非常強,覺察自己是改變的開始。你希望找到一些途徑來改變這種難受的心理感受。那麼,接下我們的分析和建議,希望能夠幫你擺脫這種難受的內心感受。

其實,每個人都有被讚許的傾向,被批評時心裡都會有點不舒服。所以,你難受也是一種正常表觀。為什麼會難受,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害怕在導師心中的形象受損。你希望自己在導師心目中有一個良好的印象,導師批評你,你認為自己在導師的心目中的印象就受“損”了,所以會難受。這只是你自己想象的,其實導師只是指出了你的不足,是愛護你的表現,不會影響你在他心目中的形象。

2、經歷批評較少,一時難以適應。可能在你的成長過程中,受到批評的機會比較少,父母師長對你更多的是鼓勵和讚許,導師稍嚴厲一點的語氣讓你一時難以接受、適應。

3、損壞了你的自我想象評價。你可能一向自我感覺良好,導師的批評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你,讓你覺得自己原來並沒有這麼優秀,意識到你的自我認知與真實的自我有差距。

被批評了,難受,很正常。難受才會促使你去改變自己的不足,如果不難受,則沒有改變的動力。面導師批評,要想不難過,除非你根本不在乎老師的看法,或者你根本不上進。

當然,對於老師的批評,如果你能理解成是老師對你的愛,你也不會那麼難受了;另外,你要去反思,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如老師說的不認真,把精力放在對自身的反省上,你就不會那麼難受了。

專業性建議。對於自己較為重視的人的批評,自己內心的難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判斷,然後對症下藥:批評的主觀情緒態度,批評行為本身,批評所指事實真相。

1、對於批評行為本身難過。一般來說,經歷少的,對於這種偶然面對的批評事件本身,都會難於接受。這種情況,其實經歷多一點之後,就慢慢學會了心平氣和的對待了。

2、因為批評者主觀情緒難過。如果批評者本身帶有強烈的負面情緒,我們也容易難受,因為我們重視的人錯誤地針對自己。那麼事後溝通,或者暫時放過,只要是偶爾事件,這種難過是可以被消除的。但如果經常出現這種問題,就需要認真嚴肅真誠地溝通了。

3、因為批評內容和事實不符難過。這其實是一種被冤枉的心理。內心強大的人,可以心懷感激,一笑置之。一般情況下,事後在合適的時機,進行適當的解釋就行了。

在面對批評的時候,對事不對人地進行反思和自我檢查,就容易擺脫瞬間的情緒干擾。

我面對導師的批評,內心總是很難過,要怎樣調整這種負面情緒呢?

結論:

我是彼岸舵主。批評這個詞的本身,就帶有強烈的主觀負面評價色彩。面對批評而產生的難過情緒,“被批評了”這個事件,其實僅僅是一個外因、導火索,本質原因來自於我們自己對於所謂“批評”這個生活事件的主觀負面評價。

人無完人,總會有不足的。被他人指出自己的不足,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面對別人所指出的不足,我們心存感激,客觀面對並進行必要的完善和修正,這是最正常的身心應對方式。

我面對導師的批評,內心總是很難過,要怎樣調整這種負面情緒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