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普通的影視劇愛好者,怎樣區別所謂的“演技炸裂”和“用力過猛”?

玉軫星廬


演技炸裂,是形容你看不出這個人是在演戲,感覺很貼合實際,沒有違和感!用力過猛,就是你能看出來這個人就是在演戲,不自然了,就好比前者是馬伊琍,後者是楊穎。


之子泛舟


至今為止,我認為國產的水平最高的電視劇應該是《琅琊榜》,真的是精良、精彩,選演員也選的很到位,從主角到配角每一個都非常好,我覺得有幾個配角的表現甚至超過主角,挑幾個說,一個是飾演梁帝的老戲骨丁勇岱,在蕭景琰攜眾臣要梁帝重審逆案那一段,皇帝一個人孤立無援調不動一兵一卒的時候,從大殿走到養居殿的路上,一路上一句臺詞“亂臣賊子”重複說了二十多遍,而且每一遍的節奏和感情都不一樣。

還有黃維德飾演的譽王,謀反失敗之後在牢籠裡面與父親對峙,失望痛恨深感命運不公,那場哭戲,歇斯底里的咆哮真的超級震撼,這演技真是絕了。

還有飾演靜妃的劉敏濤,在大殿之上樑帝拿劍抵著蕭景琰,放狠話要殺他,母親靜妃這時候是緊張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梁帝最後放下劍那一刻,擔心害怕的靜妃終於鬆了一口氣,眼睛一閉眼淚就出來了。每一個細節都處理的非常好。

裡面還有好多老戲骨,比如飾演夏江的王永泉,飾演謝玉的劉奕君,飾演言闕的王勁松都超級精彩

再說用力過猛,一個是被吐槽無數的楊穎,進演藝圈這麼久了,還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演戲除了瞪眼睛就是瞪眼睛。

還有一個要說歐陽娜娜,歐陽娜娜是音樂天才毋庸置疑,不過接觸影視作品少,沒什麼經驗,去上《演員的誕生》裡面一段戲也是遭到詬病,用力過猛掌握不了火候,不過小姑涼是個很努力的實力派,小小年紀在音樂上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這份堅韌和耐力也是很多人比不了的,如果要涉足演藝圈,只要肯下功夫,相信也會有好成績


林雲谷


毋庸置疑,每一位演員都想將自己所飾演的角色完美的表現出來,可是在對於角色的塑造上卻很難把握度。

如果理解的到位、表演的投入,那麼就會呈現給觀眾炸裂的演技;但是如果在表現時把握不好程度,出現用力過猛的問題,那麼觀眾也不會接受。

舉例說明,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兩個演技炸裂的片段:

1.張譯在《士兵突擊》中飾演的史班長,退伍前從天安門前經過時,深有感觸而痛哭流涕的片段

演這一段戲的時候,張譯本人也正好從部隊退伍,在現實生活中的感受完美的融合進了劇情中,讓張譯在表現史班長退伍前的不捨與難忘時更加的得心應手。

這一段哭戲全程沒有一句臺詞,卻通過張譯的表情、眼神將史班長對祖國、對部隊深深地眷戀展現出來了,相信電視機前看過這段戲的觀眾,都會被張譯精湛的演技帶入到劇情中。

2.劉若英在《天下無賊》中飾演的王麗得知愛人去世後,壓抑著悲痛、大口吞嚥烤鴨的片段

個人認為,劉若英的演技在這部電影的這個片段中表現的最為完美。

雖然沒有歇斯底里的痛哭,但是卻能通過她拼命壓抑的淚水、對於盤中食物急切的吞嚥,將她在得知愛人離去後心中的難過與哀傷表現出來,看的觀眾的心也跟著揪了起來。

看著她因為填滿了烤鴨而鼓起的兩腮,以及實在抑制不住而留下的大滴眼淚,讓人感覺既心疼又悲傷。

至於演戲時用力過猛的片段,我想放兩張吳亦凡在《原來你還在這裡》中的截圖,這部劇總體的感覺是他在表現人物感情的時候有些過,沒有很強的代入感。


童謠追劇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作為一個比較資深的影視宅,可以簡單的分享一下,我個人的一些感受。什麼是演員的“演技炸裂”,什麼又是屬於演員演技“用力過猛”。



首先,要說到演員演技炸裂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應該先把演員區分一下,比如:年輕演員和戲骨演員。之所以需要區分一下,是因為如果把這兩種演員在影視作品中的表現混為一談,我覺得對年輕演員來說,是比較不公平的。畢竟戲骨們都是經過了多年曆練的,哪是一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能與之比較的呢!



我今天主要來說說,一些年輕演員在影視作品中的表現,然後做一下簡單的對比,通過這個對比,我們就能很清楚的看到,什麼是演技炸裂,什麼是用力過猛。

我們先來說一個“演技綜合體”演員,張一山。

我之所以會把他定義為一個“綜合體演員”,是因為他在電視劇《餘罪》中的表現,就同時存在了“演技炸裂”和“用力過猛”這兩個屬性。雖然張一山在這部作品中的整體表現堪稱優秀,但也並非是無可挑剔的。



他在這部作品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表演,絕對稱得上是演技炸裂。劇中,當他看到“傅老大”在他面前把人給割喉了之後的一系列表現,他演的非常有層次。



在飯桌之上,他的表情表現的很震驚,完全不敢相信,原本是一條活生生的人命,眨眼間就被人用極其殘忍的方式,給掠奪了。但他做為一個臥底警察,卻又不敢過多的表現出來什麼,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死死的壓抑住自己內心的制服衝動,以及深深的恐懼。雖然張一山當時的身體動作並不是很多,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他的眼神和表情,看到他最真實的感觸,而他這一系列的表現,才剛剛開始。



張一山真正將演技發揮到極致的一部分劇情,是他“事後”一個人躲在天台上,當他從蒙圈狀態中走出來之後,所有的恐慌瞬間湧上心頭的表現,那才是真正的演技炸裂時刻。他因為害怕徹夜未眠,他整個人的狀態表現的極度不安,當同事找到他之後,他頓時就繃不住了。原本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混混,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個被嚇壞了的小孩子,這前後之間的一個轉變,非常的明顯。




緊接著他就通過激烈的身體動作以及歇斯底里的臺詞表現,將自己當時內心最真實的一面展露的淋漓盡致,可以說張一山在天台的那一段戲,對於一個年輕演員來說,把控的還是很不錯的,一般小演員真的很難有張一山身上的那一股子張力,雖然那只是演技表演中最直接的一種情緒渲染的方式,可如果力道不夠,就達不到劇情的需要。



但是張一山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導致他在劇中某些部分的表演,就顯得用力過猛了,讓人看著很不舒服。張一山的演技給人的感覺就是,放的出去卻收不住,這是一個年輕演員很容易出現的毛病,這也沒辦法,只能通過更多的作品來打磨自己的演技,想要速成是很難的。



縱觀張一山在《餘罪》中的表現,只要是看過這部作品的觀眾,基本上都能感覺到張一山用力過猛的演技問題,這不是隻存在於某一部分,而是他自己都抓不住點,隨時都會犯毛病,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部劇和張一山的演繹風格很搭,所以才沒有破壞整體的效果,要不然這部劇也不會成為黑馬網劇了。


娛影閒探


一看到這個問題我馬上想到了這個鏡頭。

安藤櫻,在小偷家族裡的表演,讓人目瞪口呆,給觀眾帶來的刺痛,卻恰恰是由於表演形式的內斂造成的。

對於人物的把握如此精確,分毫不差,讓人震撼。



老夫想減肥


關於演技炸裂,張一山在他的很多作品中的表現都可以稱之為演技炸裂,我知道的是張一山的影視劇《柒個我》,這部劇看完我真的是被張一山的演技所折服。

我們都知道張一山童星出道,《小兵張嘎》中的佟樂和《家有兒女》中的劉星真可謂讓他火遍全國。

《柒個我》中 張一山更是一個人飾演七個角色,不同的眼神,不同的性格都被他演的那麼真實,感覺全世界都欠他一個奧斯卡,可以說是演技炸裂。敢接這部劇,能演的這麼棒的也就只有張一山了。



鄧科導演對張一山也是非常認可,張一山的時代到來了,相信未來他一定會有更好的作品。

沈亦臻應該是最符合男友標準的吧,有氣質,謙遜有禮。



崔皓月承擔了太多太多,結局和他道別的部分有點讓人淚目。


少女心莫曉娜的花式比心。你學會了嗎?



讓人又愛又恨的曉娜,最後的一幕真的好有學生氣息。蝴蝶結髮卡好漂亮。


朱長江,一個讓我感覺一直在整西部牛仔配音的絕色。



莫曉俊,一個憂鬱的才華橫溢的十七歲少年。有著我所有嚮往的天賦。


還有小沈亦臻。星星是小熊。把喜歡的人化為人格,也是一種獨特的愛的表達方式。



沈亦臻的父親。X先生。男主把喜歡的人的願望化為自己的人格。


說到演技“用力過猛”,Angelababy楊穎就是娛樂圈的代表。

楊穎在娛樂圈中是公認的演技差,她有自己獨特的一套表演體系,無論什麼樣的人物刻畫,她都用一個瞪眼表達。



而對於哭戲,更是楊穎一直跨不過去的難關,她哭得很累 ,網友看得也很累。


《花田囍事》中這段哭戲,楊穎“痛苦的”仰起脖子,雙眼緊閉卻不見一滴淚水,嘴巴大大的張開,甚至讓人搞不懂她是要哭還是要笑,可能,Baby是要以此表現她的無奈吧,為什麼要讓我哭?導演喊卡了嗎?結束了嗎?



《孤芳不自賞》中的楊穎倒是怎樣都美美噠,可是演戲只顧著美卻不管人物內心的刻畫,還叫什麼演戲,不如拍寫真算了。我們可看出楊穎的眼眶微紅,眉頭緊鎖,依舊是在瞪著眼睛,淚珠子就是不出來。可能Baby就是要靠瞪眼把眼淚擠出來吧。




而在電影《建黨偉業》中,當遇到劉德華這樣的大咖,Baby實在是哭不出來,華仔無奈問導演Baby什麼時候能哭出來,為了不影響拍攝進度,導演只好無奈用催淚棒,看我們華仔的表情一臉無語。可能演戲這麼多年,很難得遇上這樣的演員吧。


公子逸塵


談一談自己的一點小小的看法。我覺得所謂演技炸裂就是演員能夠把角色恰如其分地表演好,把角色該有的情緒傳達給觀眾並感染觀眾,而用力過猛就有點急於求成的意思,演員努力想把角色詮釋好,但過猶不及,沒能準確地把握好角色該有的行為和情緒。

以《如懿傳》為例,《如懿傳》當初以《甄嬛傳》姐妹篇的身份宣傳,由於《甄嬛傳》珠玉在前,《如懿傳》也受到了很多的關注和很高的期待,結果片子出來以後,不管是妝容啊、演員啊、故事情節啊,各種各樣的問題都被網友吐槽得體無完膚,不可否認的是前面幾集主演周迅的妝容確實很顯老,服裝也很單調,甚至有點老舊,但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這部劇中,沒有像其他劇一樣有很多的劇情爽點,主角沒有開掛,沒有復仇,沒有給觀眾憋在心裡那一團氣來一個一吐為快的出口,所以只能在一路吐槽中沉默。

周迅扮演的如懿,與皇上是青梅竹馬,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既斷腸,她是真的愛皇上,並不參雜各種亂七八糟的家族、榮譽、地位,所以她不在乎皇后的寶座,不爭,不搶,不害人,如滿天飛雪中的一株紅梅,清高孤傲,只願獨守這一份清香,不屑與百花爭奇鬥豔。周迅的演繹我覺得再恰當不過了,這樣一個角色就適合這樣波瀾不驚的表演,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平淡如水的表演中恰如其分地把人物的情緒表達出來,感染觀眾。在劇的最後兩集中,如懿從冷宮出來,此時的她已病入膏肓,心也看淡了一切,靜靜地與皇上告別,靜靜地賞花品茶,最後靜靜地離開這個讓她嚐盡苦難的人間,周迅把角色最後看透世間一切,心無波瀾的感覺演得剛好,賺足了我的眼淚。

劇中的另一個演員辛芷蕾扮演的金玉妍就給我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這個角色固然是一個不討喜的角色,但是她也有令人同情的地方,像在對王爺的愛戀中,越忠誠卻越悲哀,但在辛芷蕾的演繹中這個角色只演出了招人恨卻沒有演出招人憐,我覺得這跟她用力過猛有關,過於注重那些歇斯底里的戲份,而忽略了角色內心柔軟的一面。就像歌唱比賽中歌手都喜歡飆高音,因為這能一下子把自己的優點表現出來,但看久了也就沒味道了。

其實,演技這種東西有時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優秀的演員都對角色有自己的理解,而每一個觀眾對每一個角色也都有不一樣的看法。


釀酒麴


作為普通的影視劇愛好者來說,很難從專業上做出界定,肯定還是從自身感受出發,如果表演讓你覺得代入感極強,看完酣暢淋漓,意猶未盡,甚至有深深的震撼之感,那麼演員演技是可以稱得上“演技炸裂”的,反之如果表演貌似十分努力,但看的你十分尷尬,渾身起雞皮疙瘩,覺得油膩,甚至想換臺或快進,那麼這些表演大致是可以歸到“用力過猛”的。

比起情緒猛烈,現在更加倡導情緒的收斂

《演員請就位》裡四位導演都有不約而同的提到過,情緒並非一定是大喜大悲,特別洶湧才是好的,有時候收斂一點,才更加到位。彭小苒在表演《妖貓傳》的時候,一下來就哭說沒有表演好,因為彩排的時候都哭出來了,正式的時候好幾處眼淚都沒有下來。

趙薇導演就在旁邊補充說,這樣反而沒覺得不好,哭的少了反而覺得不錯。這就是所謂的“演技炸裂”和“用力過猛”,悲痛的時候就大哭大喊,就讓人覺得是用力過猛,情緒斂著點,更讓人體會到演技。

比如周迅在《如懿傳》裡的表現,就是“演技炸裂”的代表,她飾演的如懿,很少說有什麼面目猙獰,大哭大喊的時候,遇到絕望和悲痛時,面部表情都不過分用力,有時候都略顯平靜,但在這平靜的表演裡,你更能體會到那種情緒的洶湧感,那種絕望、無力和無奈的感覺。

隨著時代和審美的變化,界定也在發生改變

瓊瑤的愛情劇時期,馬景濤式的咆哮演技,放在那個時代,是可以被稱之為“演技炸裂”的,但是到了今天,估計作為普通觀眾,十有八九會覺得太誇張了,太尷尬了,“用力過猛”。這也是隨著這些年觀影變化和觀眾的審美而發生改變的。

就像以前演員上綜藝,很喜歡讓表演能夠幾秒落淚,反正是哭得越快,好像演技越好,而現在專門的演藝類節目,你很少看到導師或者評委有倡導要怎麼快速的哭的(即演員本身的情緒),更多的看的還是整個表演情境裡演員帶給觀眾的情緒感染。

木頭說

作為普通影視劇愛好者,也許不能分析出個專業說法,但是感覺總是來得更直觀的,而且演員表演的受眾大多也是普通的影視劇愛好者,因此關注觀眾感受,而不是光顧著自嗨式表演,也是今後演員的修煉之道。


森木頭


演技炸裂和用力過猛往往只在一線之間。特別是在演情緒爆發時最為明顯。

首先演技炸裂,那麼他的表演一定是對情緒拿捏得很準確的。在表演時真正的帶入自己的感情,用心的演繹,而不會產生浮誇的,做作的情緒。還有就是表情的管理也特別重要。表情的控制拿捏必須要合理。就是一種真實的表演。觀眾看了也會產生情緒的共鳴,也不會引起不適。

而用力過猛往往就是很浮誇的,做作的,表情上控制得不是很好,令人感覺不適,反感。所以自然也不會讓人跟著他的情緒走。往往很出戏。參考《陳情令》比如薛洋的邪魅一直笑我覺得就不是很好,有點用力過猛,讓人覺得浮誇。不過也有點搞笑,可愛啦!!

就是覺得表情管理真的非常重要!!!





小可愛是隻貓


看張譯的電視劇,高潮部分每個都是演技炸裂,讓人感動帶入,用力過猛的就是高潮的時候感覺很彆扭,很做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