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外出旅行多長時間合適?

笑冬風666


外出旅遊多長時間比較合適?這是一個既有趣有現實的問題。作為一個經常自駕外出旅行的老旅友,我的旅行總結是:短途旅遊時間會在3-5天左右,但我大部分會集中在10-15天的自駕遊,少數達到20-25天的自駕遊。對於不同的假期和不同的旅行方式,旅行者的的旅遊體驗都不盡相同。現在我就拿旅遊時間多久合適的這個問題,來談談我的看法,我認為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出行方式的因素

出行方式主要是指自由行和自駕遊,這裡不包括旅行社的團體遊。與自由行相比,自駕遊具有更強的個體自由度,但弊端是由於需要親自參與旅途中的長途跋涉,出行人員的旅行疲勞感也會隨之增強,旅行體驗感會相對較差。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闡述不涉及那些時間自由、退休後開車慢的朋友,而是泛指時間和預算相對有限的人。畢竟,長時間駕車很容易產生疲倦和戀家的感覺。根據我以前的旅行經驗,以自由行的模式旅遊,10天時間是不容易產生想家的念頭。但如果換成自駕遊,10天時間就很容易讓人感到疲勞了。

所以我認為,如果您採取自由行的旅行模式,建議旅遊時間控制在15天左右。如果您採取的是自駕遊的模式,建議旅遊時間控制在10天左右。

二、旅遊目的地因素

旅遊目的地因素主要是指出行者要充分考慮到城市旅遊、自然風景區旅遊和鄉村旅遊之間的區別。例如,如果您選擇在北上廣這樣的大都市來進行旅遊,這類城市整體都瀰漫著快節奏的氣氛,很容易讓人感到緊張。另一方面,在大都市裡遊玩,城市內需要擠公交、坐地鐵,一天會接觸到無數人,也非常容易產生疲憊感。因此,我認為最好不要在大城市旅遊超過7天,除非你選擇的是一種佛性的旅遊方式。

如果你要去雲南、貴州、西藏、新疆、青海、甘肅、內蒙古等省的自然風景區旅行,只要行程不要太緊湊,你的旅遊體驗就一定不會差。遼闊的天空、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風景、遠離吵雜人群的環境更容易讓人打開心扉,留戀忘返,也不容易產生疲憊感,所以我通常到這些地方旅遊會規劃15天左右的行程,這裡也建議大家作為參考。

三、旅行強度因素

即旅遊行程安排的緊湊程度。

舉一個我自由行的真實案例,前年,我帶著一家四口乘高鐵去北京旅遊。我揹著一個13個月大的女兒在北京走了5天。我們爬了長城,遊覽了故宮、頤和園,幾乎去了所有能去的景點。我每天是在40斤負重的前提下,日行2萬多步,強度可想而知。當我每天回到酒店的,便一頭紮在床上,什麼都不想做了。

如果您選擇的是自駕遊,通常總體行程最少3000公里,多則上萬公里。一般情況下,會日行200-300公里,平均每天行車時間不會超過4小時,這是相對中低的強度。但有時也會有一些情況,需要我們跑長途,平均每天跑500公里以上,那種感覺是相當累的。比如我們開車去西藏和西部地區的幾次自駕車旅行,因為假期時間有限,連續20多天平均每天跑500多公里,到最後幾天真的是萬念俱灰,只是想回家,沒有絲毫的旅行慾望了。

四、同行夥伴的因素

一般來說,一起旅遊的人越少,體驗感會越好,越不容易累。因為人少,不容易有分歧。你不需要接受和你不同的想法,行程更自由,心情也會更好。我以前也有幾次和若干朋友一起旅行的經歷。雖然我們有良好的關係,但我們仍然每天需要討論諸如住宿,餐飲,旅遊路線等問題。難免會產生爭議和分歧,造成不必要的內耗。在這裡我的建議就是一家3口或帶上老人一車人出行,是最為高效率的人員配置。

五、財務預算因素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因素。旅遊是一種消費活動。無論旅遊者的貧富,只要你一出門,交通、住宿、餐飲、景點門票,都必須要有資金做支撐。如果預算不夠,那就會玩得不開心。看著每天源源不斷的財務輸出,心裡總會“要不回家吧”的念頭,所以在外面要玩多久,一定是有充足的經濟基礎做後盾來進行規劃的。

綜上所述,我認為旅行時間的長短是一個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的綜合性問題。希望您在旅行前能系統考慮,合理規劃,這樣在旅途中才會隨心所欲,玩的開心!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大家!


景小旅遊攝影


建議不要超過一個月!

我曾經多次經歷過之後的一個感覺!

之前每年都要去四川看大熊貓,每次一般不會超過一週!

直到後來幾次換工作

心想著趁著換工作的空擋,出去浪一圈!

結果收不住了!

在四川真心安逸啊,每天吃了睡睡了吃

除了吃和睡差不多就是新都,雙流,武侯到處跑!

於是越來越不想回去了!

一玩就到一個月了

再回去上班,頭一個月特別疲憊

各種不在狀態,各種走神,各種出錯!

最後試用期從一個月硬生生拖到了第三個月

也剛好那時候調整過來狀態!

還有一次是在杭州西湖

我去過很多次西湖

住在西湖邊上的民宿客棧!

每天就是打著傘,淋著雨,坐在西湖邊上發呆!

最終回去工作的時候,又是不在狀態!

還有一方面就是,出門旅遊太費錢了!

這個還不能說人家景區黑

自己手欠,管不住錢包!

一趟成都一個月

三萬沒了!






京津冀旅遊熱點


這個還是取決於個人情況,作為一個資深老驢友,我認為時間控制在兩個月以內,少了玩的不夠細,多了會感到疲憊。在外的日子是挺美好的,每天都有期待,遇見不同的人,聽到不同的故事,但是每天也都是在路上,尤其是一個人獨自旅遊的話,身心都會感到疲憊。

我的第一次旅行是來雲南,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遠行,第一次出省。想當初那會大三剛結束,想著把畢業旅行提前走掉,於是一個人揹著個包,從廈門做了43個小時的火車抵達昆明,心馳嚮往的彩雲之南。那會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一路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玩了20天左右,一點也沒感覺疲憊。如果不是口袋吃緊,可能還會玩的久一些。

第二次遠行則是去西藏,當時剛從國外工作回來,抱著對西藏的嚮往還是一個人踏上了前往西藏的路上。當時是3月,由於西藏那會大部分地區還是冰天雪地,所以在大理足足待了一個月才啟程前往西藏。想想挺懷念那段時光,每天就那樣走在路上,累了就拿出自己做的牌子,上面寫著拉薩,一邊走一邊搭車,索性運氣好,一路都很順利,路上碰到了很多好人。當時本想著是到拉薩之後就回去工作。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又坐上了青藏鐵路前往青海,後面又繞到了甘肅,陝西,內蒙古,才戀戀不捨地回到了雲南。那段旅行持續了兩個多月,老實說有些疲憊,尤其是一個人的時候會莫名地感到孤獨,雖然每次住青旅基本上都有結伴,但大家只是匆匆相遇,後面又匆匆離去,所以每一次分別都挺不是滋味。

這兩年又陸續去了挺多地方,新疆也很美,我想下次應該還會再去,走新藏線繞到新疆,歡迎也熱愛旅行的你咱們可以交個朋友,一起交流學習,我的夢想一直沒有變,環遊世界,也有這個想法的朋友可以互相關注一下,互相學習,互相進步,也歡迎你們在評論區留言,我看到了都會及時回覆!











阿光在麗江


外出旅行多長時間為好?這個問題因人而異。

我出去旅遊很少低於15天的,最長的60天,多數是30天以上。

當年在單位上班的時候,從19歲開始,由於工作原因,經常被領導派出去學習,或者技術交流,那個時候去過祖國不少大小城市,最長的一次公出是三個月。在單位的時候,去的最多的城市是蘇州,上海,無錫等江南地區。

2014年退休以後,帶著老伴,出去溜達玩的地方和用的時間如下:

2015年3月到4月,走了45天,去了重慶,成都,都江堰,峨眉山,大邑,青城山,樂山。長江三峽坐船從重慶到宜昌,然後武漢,長沙,韶山,南昌,井岡山,景德鎮,婺源,汪口,黃山,宏村,南京。

2017年3月,走了16天,杭州,北海,東興,桂林。越南下龍灣,河內。

2017年4月,深圳,珠海,香港,澳門。

2017年10月,走了26天,大同,五臺山,懸空寺,太原,平遙,大寨,延安,西安,鄭州,開封。

2018年7月,走了25天,大慶,齊齊哈爾,滿洲里,哈爾濱,長春,營口。

2019年4月到6月,走了60天,廈門,龍巖,古田,泉州,福州,奉化,寧波,普陀山,紹興,杭州,嘉興,烏鎮,上海,蘇州,無錫。

2019年9月,走了25天。營口鮁魚圈,秦皇島,唐山,天津,大連。

我出去溜達,不喜歡時間很短就回來,我是慢慢的漫遊,以不累著為主,臨出發之前,做好準備,看好要去的地方資料,都有什麼自己要看的地方,做好記錄,準備充分了再出發。

我出去溜達的時候,感覺越走越來勁,沒有疲乏的感覺。

我出去玩的時候,比較喜歡看那些名勝古蹟。

如:峨眉山,五臺山,泰山,嵩山,黃山,嶗山。

還喜歡看看有特殊紀念意義的地方。

如:大慶,大寨,延安,井岡山,韶山,古田會議舊址,一大會議舊址,南湖紅船,奉化……,中山陵,美齡宮,

各省的博物館是必到之處。

另外,喜歡品嚐各地的小吃。

總之,旅遊多長時間合適,是因人而異的事情,不要看別人了。


中國好老頭


我的個人建議是,一年去兩次,一次是國內遊,一次是國外遊。

我非常羨慕做老師的人,因為他們有帶薪寒暑假,他們可以在寒暑假的時候去旅遊。我有一個朋友,他就是老師,他就是寒假一次旅遊,暑假一次旅遊,都是去十多天的。

有些時候,心血來潮,他會連續一個多月在外面各個地方旅遊,各種地方跑,我非常羨慕他這樣子的生活方式。

當然了,大部分人還是要朝九晚五的工作的,也沒有帶薪寒暑假,所以對這些人來說,旅遊最好就是一年兩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最好是可以一次國內遊一次國外遊,這樣子的話又可以調節一下可以心態,看一下國內的各種風光,也可以看國外的異國風俗。

當然了,我說的一年兩次,主要是針對那些三天以上的旅遊,並不是那些週末兩天一夜的旅遊。

除了那些一週或者十幾天的旅遊,平時如果你覺得生活繃得緊,而週末又放假的話,完全可以找一個臨近的地方進行兩天一夜遊,或者是到一個省內其他城市續進行週末兩天一夜遊。

一週左右的旅遊一年去兩次,週末遊的話可以根據自己平時的生活和工作的節奏來調節,既有工作又有生活是很多人比較理想的一個狀態。

如果生活變得只有工作的話,壓力擔子非常大,若這個工作真的非常能賺錢,那當然是抓緊當下的時間去把這些高收入工作完成,旅遊以後也可以去。

其實,多久旅行一次比較合理,這個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有些人不喜歡旅遊,就覺得不旅遊,最合理,省錢,可以把錢花在自己喜歡的愛好上。

有些人覺得非常喜愛旅遊,一年去兩次還覺得不夠,他還想要去再多幾次,這個也是可以的,這個是很主觀的問題,主要是你覺得旅遊可以幫你調節狀態,你可以在旅遊中得到收穫,這就很好了。


檸檬比我萌


這個可能因人而異,很難說多長時間合適,我說一下自己的觀點吧。

我喜歡閒暇時到處走走看看,疆內遊居多,幾乎完全都是自駕,一般都是3、4天最多不超過一週時間。

為了節約時間,目的地較遠的時候,我會選擇先坐飛機,然後再找車自駕。比如,去塔什庫爾幹我會先飛到喀什;去延安、秦嶺等地會先飛到西安;去九寨溝、雅安、宜賓等地會先飛到成都…去國外會超時,2014年去英國用了半個月的時間,那也是我出行時間最長的一次。

或許,這是我的毛病,平時總想著出行,行程遠近則隨時間而定,且多數出行都和妻子同行,旅途上吃住也從不肯委屈自己。儘管如此,也總是感覺不如待在家裡,幾天以後我仍然會著急,想著回家。

2017年國慶節,七天長假,我和妻子去庫爾勒—尉犁—若羌,那是我第一次去若羌。沿途大漠、胡楊、紅柳、磚砌公路、臺特瑪湖…風光無限。兵團34、35、36團場都應該進去看看的,畢竟路途遙遠,去一次不容易,時間也有,但我就是想出門好幾天該回家了,沒有去的幾個團場我寧願下次再去。

四天時間,1998公里。

對我來說,每次出行的時間最多不超過一週。熱愛出行,但旅遊或者旅行畢竟不是生活的全部。所謂倦鳥知歸,恐怕就是這個意思。


風雨敲書窗


對於一個兩寶寶媽來說,外出旅行的時間,完全由孩子的情況而決定!

目前,我的每次外出旅行,都是帶著孩子的。既然是帶著孩子,那麼,一般就是三四天,最多不超過七天。為何呢?因為外出旅行時間太長的話,帶的東西比較多,影響到出行的質量。並且,孩子出門太久也不行,吃住都是極其不方便的。

我家兩個孩子,可能是隨我了,有戀床情結。睡在外面,睡三四個晚上,還是可以的。超過七天,我們就會想念家中的床,不管在外面玩的多開心,我們都想回家了。

如果我不帶孩子外出旅行,我曾經試過,超過三天,我都受不了了,我想這可能也是所有的寶媽們的通病吧!

孩子就是媽媽的心頭肉,雖然外出旅行的誘惑力極大,但是,在孩子面前,也是微弱的。

外出旅行,放鬆了心情,釋放了壓力。可是,孩子沒在身邊,心裡空蕩蕩的,總是惦記著孩子。比如我,在外面旅行,玩的時候,不會太想念孩子。但是,一回到酒店,我就忍不住的想孩子們,想他們在幹嘛呢,我不在家,他們會不會好好吃飯,會不會好好睡覺之類的,他們的爸爸,能不能好好帶著點他倆......

所以,旅行雖然是一件極其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具體外出旅行的時間多長合適,完全就是因人而異!


魚兒愛旅遊


每次和朋友聊天都會打趣道 : “有貓在,不遠行”。

寵物黨的旅行時間安排

對於我們養貓的人來說基本旅行時間不超過7天,多準備幾個貓咪廁所、食盆、飲水機等,中途會請朋友過來料理一次,貓貓和狗不一樣,不用溜。

這樣貓咪自己在家料理的時間,包括麻煩朋友,這樣的時間安排還是比較合理的。當然可以在旅行中把貓貓送到寵物店寄養,但是由於環境的變化,生活圈子變成狹小的籠子,可能會有不適應的應激反應,不是很推薦。

另外一種可以請人上門照顧,我用過這樣的方式,但是對人的篩選一定要慎重⚠️,放一下我們家的貓貓哈哈。



七到十天的長途旅行

除去本身養貓的因素,我個人依舊覺得:一週到10天對於旅行中的規劃和新鮮感來說也是剛剛好。超過10天后可能旅行中的疲憊,差旅中的不適應和忙碌感會加深,本身而言旅行就是為了放鬆自己,如果因為時間過長產生反作用就沒必要了。



7到10天的旅行時間基本可以滿足國內城市或者大部分出境遊的需求。

比如說去國內比較遠的西南城市,例如雲南,昆明的機票比較便宜,然後去麗江大理甚至更遠的騰衝都算上,10天也絕對足夠了,可以自駕或者包車感受大美風光。

出境遊的話我去的比較多的地方是日本,除去櫻花紅葉兩個旺季,其他的時間提前預定機票都是很便宜的,基本往返2000左右,關東的時髦和關西的熱情都會讓旅途開心自在,夏天可以飛沖繩,冬天北海道看雪。






三到五天的短途旅行

三到五天推薦去一些機票常常打折的地方,比如說大連,廈門,青島...基本都是小而美的海濱城市。

廈門和青島我比較常常去,城市氛圍很好,咖啡館和酒店都有非常多的選擇,如果你是網紅店打卡愛好者,那廈門絕對讓你應接不暇,店鋪質量和開店速度都令人咋舌,總有一款適合你,溫潤溼熱的亞熱帶,旅行中可以不帶那麼多厚重衣物,開開心心。




青島就更不用說,小而美的海濱城市,非常的清新,許多酒店還有自己的海灘,在黃島和金沙灘的沙比市區好很多,推薦。

兩天左右的週末快閃遊

住在上海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隨時隨地來場說走就走的江浙滬旅行。

一年四季都有好風景,蘇州 杭州 無錫 甚至南京都可以一個動車隨時到達,關於這方面我寫了許多文章可以在我主頁裡參考一下嘿嘿。

最後不管旅行幾天,終究是會回到家裡,也許旅行的意義就是去別人呆膩了的地方溜達一圈,發現還是家裡好,哈哈哈。

祝你旅途愉快✈️


高大膽的旅行筆記


主要看個人的情況,我從13年到現在外出旅遊,最長是6天(長途遊),最短是2天(周邊遊),因為我大部分時間都要工作,假期是很奢侈的,還做不到“說走就走”那樣瀟灑。

對我而言旅遊是生活的調味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還沒到那種特別痴迷的地步,最近兩三年在外邊一般到第四天的時候就覺得有些疲了,因為我出行的目的就為散散心,爬爬山,吃吃哪個地方的美食。

以前我喜歡一天刷一個城市,但後來厭倦了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出去不管多少天都只深度遊一個城市(通常只有4-5天時間),全中國好玩的地方好吃的地方太多了,不能啥都追求完美,自己開心就好。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心中的旅行聖地,有的喜歡西藏新疆,有的喜歡海邊,而我喜歡的就是名山大川,去年也是完成了旅行的第一個小目標——走遍三山五嶽,用了6年時間。

其實主要還是時間有限,所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旅行方式。不用去羨慕別人比自己多走了多少地方,只要豐富了自己就足夠了。


釘頭槌


外出旅行多長時間算合適,還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百個人可能有一百個答案。我個人覺得遠途在十天左右,近途在三到四天最為合適。


01

這個合適也只是我在旅行過程中的體會。僅代表我自己。

遠途旅行我一般都是安排十天左右的時間來玩,出行方式基本選擇自由行,自駕遊很少,跟團遊基本沒考慮過,幾次跟團游下來感覺不適合我。

近途周邊那種的基本行程在三四天左右,節奏還是蠻輕鬆的,短途遊也是我選擇最多的一種旅行方式。畢竟工作忙,一年休息的時間都是有數的。


02

旅行中想家是常態,很多人都有這樣感覺。

旅行中我一般玩個三四天以後,就非常想家,一開始自嘲自己,沒出息,這麼大了還想家,這才出來幾天啊,心裡安慰自己,可能以後多出來幾次就好了。

後來經過多次旅行證明,這想法是錯誤的,隨著旅行的次數增加,想家的感覺依然存在。後來我也跟幾個愛旅行的朋友聊過這個問題,他們也有這種感覺。

所以說旅行中想家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後來我根據我的情況,基本短途就選擇三到四天,剛要想家我就回來了。


綜上訴述個人覺得旅行十天左右是很適合的,這問題本就沒有什麼固定答案,有的人常年旅行依舊瀟灑、快樂。有的人簡單玩幾天就已經有結束的念頭了。

所以說還是因人而異,不管如何選擇,都希望愛旅行的朋友旅途愉快。

這裡是一本正經聊旅遊,我是李小君。分享旅遊的點點滴滴,結識愛旅遊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