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有幾分真幾分假?

文史不假


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有幾分真幾分假?

吳三桂(1612年一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字月所,遼東人、祖籍江南高郵(今江蘇高郵),明未清初著名軍事家,著名的漢奷,吳周政權的建立者,吳周太祖。

錦州總兵吳襄之子,以父萌襲軍官。

明祟禎時為寧遠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後封漢中王、濟王。

1644年降清,引清軍入關,封西王。

1661年,殺南明永曆帝。

1673年,發動三藩之亂。

1678年3月23日(農曆三月初一),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稱帝,國號大周,建元昭武,改衡州為“應天府”,大封百官諸將,鑄“昭武通寶”、“利用通寶”。

1678年農曆八月十七日夜,因患重病在衡州(今衡陽市)駕崩。

其孫吳世潘繼皇帝位。

明未任山海關總兵,封平西伯,駐防山海關。

李自成攻克北京後,招他歸降。

吳三桂受降後,率軍入京朝見李自成的途中,得知父吳襄被“夾打要銀",愛妾陳圓圓(沅)為劉宗敏所奪,一怒而返回山海關。

李自成於是親率數萬大軍前往平叛,吳三桂無奈,只得向清軍求援。

清吳聯軍取得山海關之戰的勝利之後,多爾袞立即封吳三桂為平西王。

李自成敗返京城後殺了吳襄及吳家老小三十餘口,並懸首城上。

吳三桂怒不可遏,遂為清兵先驅,攻打陝西、四川等地農民軍。

後會同多尼等進攻南明雲、貴地區,殺南明永曆帝。

後奉清政府之命鎮守雲南,手握重兵,形成了割據勢力。

清康熙為了加強統一,實行撤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舉兵叛亂,自稱周王。

康熙十七年在衡州(今衡陽市)稱帝,不久病死。

吳世璠繼位,後為清政府所滅。

從以上的歷史記載中平我們可以看出,吳三桂是接受了李自成招降的。

吳三桂了降清其實是為李自成所逼,不管怎麼的,李自成不應該對一個歸降將領的家屬下手,你想李自成逼打吳三桂父親的做法實屬太過分了,這種做法是任何一個做兒子的都無法接受的,咱們換個角度來講假如你是吳三桂,你也絕不會忍聲吞氣的。

而最不應該的是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霸佔了吳三桂的小老婆陳圓圓,而劉宗敏的做法實屬士匪行為,我想天下有志氣的男人都是不會嚥下這口氣的,非得要了你的命不可。

李自成當時也可能更本沒把吳三桂放在眼裡,也就是他的低能思維和表現從而促成了清兵入關,最後入主中原的建立了清王朝,其實幫助清兵建立王朝的最大推手,就是李自成,更不應該的是李自成殺了吳三桂的父親及其家人三十系口,幾乎是滅了滿門,世上最大的仇恨莫過於殺父之仇和奪妻之恨,這種事情擱誰身哪都會拼了命也要報的。

吳三桂的舉動並非全是因為陳圓圓,而是綜合性的暴發,當然了也有陳圓圓的部分因素,我設想,如果就陳圓圓這一個事情,做為吳三桂應該是可以忍的,主要衝動的原因還是李自成對他父親的不敬,分開來分析的話各佔一半,所以說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應該是真的。


與風互語


哪有什麼“紅顏”?明朝文士們有個寡廉鮮恥的特色,窩囊廢們扛不起責任來,有什麼倒黴事,就趕緊往女人身上一推。


陳圓圓又不是大明朝的女皇,從來沒有當朝坐殿,她也不是崇禎的娘,能搞個垂簾聽政,明朝覆滅還要千方百計賴上人家,可見明朝的風氣已經墮落到何種程度。

話說回來,要真是陳圓圓當皇帝,這個垃圾朝代還未必能亡。

吳三桂就是個倒黴蛋。 攤上崇禎這麼個皇帝,他最恨的就是大明王朝了。

明朝的覆滅,在於民心,在於“天意”,上蒼已經安排好了明朝嗝屁的整個步驟,滴水不漏、環環相扣,而崇禎也不負重託,在他的領導下,成功地駕駛著明朝這輛殘破的馬車奔向了絕路。

咱們來回憶一下整個事件的過程,設計之精準,毫無瑕疵,簡直令人震驚。


一、先看清朝這邊

其實,清朝壓根就沒做好接盤的思想準備,皇太極根本就沒想著要掐死明朝。甚至直到後來多爾袞帶著順治進京的時候,都不敢相信這一切居然都是真的,一行人提心吊膽,還琢磨著萬一發覺苗頭不對,就迅速跑回去。

那時候,清朝也好不到哪裡去。皇太極非常渴望與明朝議和,提出的談判條件是一降再降,甚至為了能夠談成,皇太極寧願放棄帝號,重新稱汗,當時連清朝的漢臣們都覺得難以接受。

但崇禎悄悄議和的事情在明朝被洩露出去,為了保衛那張不值半毛錢的臉皮,崇禎殺害了替罪羊陳新甲,和談告吹。

談和不成,邊境線上駐守的遼東軍隊就無法撤回到內境參加剿滅農民起義軍。這些明朝最精銳的部隊後來基本上就白白送給了清朝。

皇太極死了,豪格沒有繼承大統,清朝內部為了繼統發生了內鬥。通過各方妥協,幼年的順治上位,多爾袞獨攬大權,清朝避免了內部分裂。

為啥清朝能夠很迅速就解決了內部的亂局?因為明朝這個強敵在側,和議沒有達成,自然是就是敵人,想不團結都不行。

假如明朝先前能與皇太極的議和談判成功,清朝還麻煩了。暫時沒有了外敵,各方勢力就肯定集中精力進行內鬥,豪格和多爾袞之間是勢均力敵,這要鬥起來,可有的好折騰,等到決出雌雄來,也元氣大傷。

所以說,是崇禎挽救了清朝的分裂。

二、再來看李自成

孫傳庭帶領的那支部隊是大明王朝最後一支精銳兵團了,假如孫傳庭不死,率部固守潼關,那麼李自成是絕對不敢兵進京師的,把自己後背留給孫傳庭?李自成想都不敢想。

崇禎顯示了他的神奇,崇禎屢次下旨催逼孫傳庭出戰,孫傳庭拼命解釋,現在這支部隊後勤、裝備和訓練都遠遠達不到作戰要求,需要再等幾天。但崇禎大怒,嚴詞申斥,把孫傳庭逼到戰場上去了,想不死都不行。

第一次沒有搞死,崇禎第二次再搞,終於把孫傳庭給幹掉了。

李自成也覺得自己是在做夢,哇,居然把他這輩子聞風喪膽的大魔鬼都幹掉了。

其實,李自成也沒有做好接盤的準備,他也沒想著要放倒明朝,但孫傳庭這一死,李自成向外伸了伸觸角,想威嚇一下明朝不要來收拾自己,沒想到明朝守將居然開關投降了。

當降軍的數量超過了自己的掌控,李自成就被架到火上了,想抽身也難,一個內亂,就足以讓他萬劫不復。李自成也只能率著這些部隊直趨京師。


三、再看大明朝廷

假如崇禎見勢不妙,撒腿就跑,事情反而簡單了。崇禎跑到南京去還能重新搭臺,重新組建政府。關外的清朝仍然是“遼寇”,李自成仍然是“流賊”。清朝要想入主中原,得先過李自成這一關,同理,李自成想坐上金鑾殿,也得過清朝這一關。這個包袱就甩出去了。

哪怕崇禎放出去一個兒子,跑到南京了,事情也還是有轉機的。至少,和南宋一樣,南北分治的局面就形成了,而且明朝當時的情況可比南宋要好得多。

崇禎比較神奇,就這麼死等著,一窩子都被端掉了。


四、主要說說吳三桂

如果崇禎早點把吳三桂調回京師,事情仍然有轉機,吳三桂麾下的關寧鐵騎是當時明朝最能打的一支,不說是消滅李自成,打個兩次擊潰戰,把李自成的前進扼制住,李自成也就順坡下驢,回他的陝西當大王去了。

但崇禎他是磨磨叨叨地耗洋功,他為什麼要這麼幹呢?是他想“君王死社稷”?屁,他早就想調回吳三桂了。

但是,要把吳三桂調回來,關寧肯定丟。誰來負這個“失地”的責任呢?崇禎他不想負,想讓大臣們提出來,然後他裝作萬般無奈的樣子批准,然後局勢穩定了,再以“失地”為罪名,卸磨殺驢。

這不是王八蛋嗎?

明朝這幫大臣們再愚蠢,也不能上這個當啊,刑場上陳新甲的血跡還熱著呢!

於是,大臣又踢皮球,把決策還給崇禎,崇禎又不肯,雙方就扯開淡了。一來二去,李自成的腳步越來越近,再想張羅吳三桂回來,晚了。

李自成逼近京師,崇禎終於坐不住了,面子也不要了,星夜派人去調吳三桂。

這個時候,吳三桂可不能星夜回援,誰也不是個傻子,當初袁崇煥勤王去得挺快,剮了。 孫傳庭勤王也不慢,下了三年大獄,耳朵都折磨聾了。還有個唐王朱聿鍵,上次京師被困,唐王召集了一幫人馬去救,被崇禎下旨勘問,廢為庶人,關進了鳳陽大獄。

如果此時崇禎撒腿就跑,吳三桂可就好辦了,有多種選擇,可以進京全權組織京城的防禦,立下不世之功。吳三桂還可以隨後向南,保駕南下。

哪怕是崇禎放走一個兒子去了南京,吳三桂也好辦,他要隨著去了,完全能夠把南京那幫大臣和軍閥們鎮住。

神奇的是,崇禎沒跑,一窩子都沒有跑。

李自成進京,崇禎吊死,吳三桂的老爹下了大獄,家產被擄掠個精光,小老婆也被人家霸佔了。


擺在吳三桂面前有幾條路:

1.忍受奇恥大辱,跪降李自成。

然後呢?被剝奪兵權,封個綠帽子閒官,忍氣吞聲地縮進殼裡。哪位看官認為自己能做到這一點?

2.回山海關,內抗李自成,外抗清軍。

除了全軍戰死之外,還能改變什麼?所謂的氣節保住了,但明朝照樣得完蛋,清軍也照樣能進關。

3.到南明去扶持那個假貨阿斗。

這個更不可能,實在是太遙遠了,軍隊的給養怎麼辦?到哪裡補充?估計這支部隊就像沙漠中的小河,流著流著就不見了。

按照吳三桂當時的處境,選擇起來確實非常艱難,相對來說,投靠清朝是最容易做出的選擇。這漢奸的名頭,就給逼著戴上了。其實說個客觀的話,明朝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員,有幾個又是乾淨的?這幫傢伙,就欠李自成收拾。


也有人說,可以假意降清,到了南方以後,找到永曆,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也基本上沒戲。

或者到登州奪取船隻,殺到日本去?

確實很難拿主意,哪位能設身處地,來給吳三桂指條明路呢?


饞嘴肥貓鏟史官


"衝冠一怒為紅顏"只是吳梅村的猜想而已。吳三桂作為山海關總兵,是不缺女人的。吳三桂再喜歡陳圓圓,也不會不顧自已的聲譽和自家性命。後來的事實證明,吳三桂是個冷血的人。李自成在陣前當著吳三桂的面要斬他的父親吳襄,吳三桂竟無動於衷。對父親尚如此,何況對一小妾。後來陳圓圓出家為尼,側面印證了吳三桂不是重情之人。


和古人談心


如果沒有“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投降李自成,他的名聲會好嗎?投降一個有殺父之仇,奪妻之恨的人,他還算男人嗎?更為天下所不齒。

吳三桂和滿清徵殺多年,守住山海關,使清軍不能入關。他手裡的八萬兵都是精銳,可如今前有清軍,後有李自成,都想吃掉他,只好投滿清了。


厚道907


甭管真假,只看結果,反正聯合起來把它滅了是真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