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農村裡沒有空調和風扇,在大夏天是如何度過的?

新大風歌


我們小時候都是在外面睡,當時院子打掃乾淨,席子一鋪,幾個小孩躺在席子上,仰望天上的星星,月亮,邊說邊笑,不覺中都無語入睡了,到天亮醒過來,趕緊起來把席子捲起帶回屋裡,有讀書去讀書,沒讀書的去放牛,日復一日,而且還吃不好,穿不好,玩具都是自己製造的那種,一大群小孩出去玩都是穿一條沒有口袋的褲叉,因為當時有口袋也沒用,都一樣沒有錢放進去,也沒有其它東西放進口袋,小孩在外面玩受傷回家都不敢說,說了還會捱打,當時大人小孩都很苦,一個小孩值不了一毛錢,但也沒有一個出現意外,小受傷都有,大問題還是比較少,到現在左看右看,身邊這些兒伴都能獨立,而且也非常堅強,有時候到春節,碰巧坐在一塊,提起小時候的事,大家還是笑得非常開心,歲月不饒人,


黑人9318


我記得最清楚了!那時候天熱的受不了!就下河洗澡!樹下乘蔭!

我小的時候會上樹!熱了就捆上一根繩爬到村頭高坡上一棵大樹杈上把自己綁到有兩三根樹杈的地方睡覺!風吹樹搖好不涼爽!好不愜意!

白天就去河裡洗個澡!我們那一代沒有幾個不會水的!但是發生溺水事件最多就是那幾年!多深的水都敢一猛子扎進去探探地!抓強一把河地的哥哥淤泥上來炫耀一下!洗了一個澡那真是叫涼爽透徹!水越深下面的水越涼!我們那時候能一天洗澡十多次了!更有甚者一天都在河水裡泡!泡的手腳都是發白很是難看!小孩子一鬧熱!大人就帶著去河裡洗澡去了!有的父親用根繩拴著小孩子綁在倆人的腰上!

晚上就一家子都躺在場院子裡!沒錢買席子那種用那種用高粱杆織的席子上!沒有蚊香就點點兒艾草!或者是麥糠燻蚊蟲!嗆的人咳嗽連天響!父母拿個一扇呼嗒寬響的芭蕉扇給自己的小孩扇!涼快又驅蚊子!有錢的人家就買個大吊扇!好像是鑽石💎牌的!上海產的!好像都不知道還有空調這個物件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體會以前一老土垛的房子真的是冬暖夏涼!夏天曬不透!冬天凍不透!真的沒有現在這麼熱!

最後說一句話!不知道因為啥!那時候的我們要吃嗎?吃的和現在比差老遠了!也沒有空調啊,坐地扇都是鳳毛麟角!每家幾把破芭蕉扇呼嗒亂響!咋回憶童年時光都是涼爽涼快!更是不油然的笑意爬上嘴角眉梢!

不知道是不是讓人涼爽的選擇多了!還是心裡的涼爽不多了!








豫舞扶揚


七八十年代,正是我從開始有記憶到慢慢成長的年代,那時候沒有空調也沒有風扇,有的只是那種粽葉的大蒲扇,但是那時候的農村的夏天,反而感覺不到現在的炎熱,這到底又是為什麼呢?

我對於七十年代的記憶不多,畢竟太小,到了八十年代也就正是我瘋玩的年代。每天放學回家,就牽著自家的牛出去了,父母都以為是放牛去了,誰知道幾個小屁孩都是把牛繩綁在樹上,一個下午都是在水塘裡玩水去了。

尤其到了放暑假以後,早晨幫大人們乾點活,然後就一直泡在水塘裡,那時候水塘裡熱鬧的很,基本每個水塘都是十幾二十個小屁孩,到了傍晚的時候,大人們也都會去水塘裡洗澡降溫。

那時候的夏季,除了水塘之外,比較好玩的就是村裡的村口了,村口有幾個人合抱不來的大樹,樹底下有光溜溜的大青石板。大人們吃飽了飯就聚集在樹底下乘涼拉家常,小孩子們就在青石板上摔泥炮。

最好笑的是那時候村裡的男人們,都是穿著個大褲衩子,裡面照例都是空擋,然後就聽到大家都在取笑這個,又指著那個,那這個婦女們個個捂著嘴偷笑。當然我們小屁孩那是啥都的不懂的,就知道誰的泥炮比較響。

我總是覺得那時候農村的夏天,其實並沒有現在這麼熱,應該是那時候房子都是青瓦房,而且空地也不是現在這樣都做了水泥硬化,相比較而言,確實會相對比較涼快一點。

總而言之,七八十年代雖然沒有空調沒有風扇,反而覺得那時候的夏季過的更加讓人開心,能夠給我們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難道這是因為沒有了現代人這麼浮躁?這麼功利?不得而知。



兒時的記憶總是那麼的美好,你的兒時又是怎麼樣?歡迎關注留言,一起分享。(圖片來自網絡)


農民也優雅


沒有電的農村,在夏天是最熱鬧的。差不多每家每戶都是在院子裡吃晚飯的,飯後就各種活動,那時的我會纏著爸爸講故事。

爸爸講的故事大多是俠客之類的,如《三俠五義》《烈火金剛》《三國演義》,那時候特崇拜《三俠五義》裡的展昭,自己也夢想著有他那樣的武功,有他那樣的瀟灑。

但是,每天晚上爸爸只講一段,他就帶著弟弟去村外小河裡去洗澡了,剩下我和妹妹只求媽媽給講。媽媽講的故事大多是愛情類的,有《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哭長城》,那時候沒分清梁山伯與祝英臺誰是男的誰是女的,這也不怪我呀,祝英臺像女孩兒的名字嗎?

農村的夏天,天晴的有多美,是現在的人無法想象的。碧藍碧藍的天空,點綴著金光閃閃的繁星,它們有明有暗,各自敘述著各自美麗的故事。奶奶告訴我的有《牛郎織女》,所以,到了七夕我就盼望他們團圓。還有《李三娘打水》,奶奶指著那個星座,本來那幾顆圍成一個圓,但是,李三娘打水的時候,踢落了一塊磚,所以,井口有了缺口。

家中的大蒲扇呼呼的響個不停,媽媽在給我們驅趕蚊子,旁邊的收音機裡不知是誰在講長篇小說。

鄰家哥哥會在大樹下生一堆火,只要一晃樹,樹上的金蟬就會紛紛落地,小朋友們會歡天喜地的捕捉它們。

那時候,不光村裡有電影,還有說書的,這些說書人,也是說長篇小說,以評書和大鼓的形式把古今故事傳播開來。今天說不完,明天接著說,現在想起來,還是非要懷念。

那時候,農村沒有電,更別提冰箱了,但我們有水井啊。還記得《還珠格格》中紫薇的理想生活嗎?雲南大理是個家家有水,戶戶有花的好地方。我們這裡就是家家有水,自家院子裡的井有五、六米深,五、六米的地方並沒有水,而是有個閥門,再接上管子到地上面才有水,很安全的。我們會把西瓜之類的瓜果放到井裡,井裡可是冬暖夏涼的,在那裡放過的西瓜,那個涼,那個甜,你是沒吃過,簡直是太美味了,比冰箱強多啦!

說也說不完,不說了。



書伴茶


我們小時侯家裡窮,90年做的磚房,就兩層,樓上是木板的,頂上是瓦蓋的,我們都住一樓,地面是水泥地的,我們出生晚點,早幾年都是泥的沒有水泥,房間很陰涼半夜還要蓋薄被子,家裡的席子也是請人編的很涼快,那會哪裡有空調風扇個,後面大一點的時候才有那種小風扇,天氣熱晚上就扇扇子,那會都沒感覺熱,還睡的特別香感覺蚊子都沒那麼多,滿滿的都是回憶啊,小時候窮是窮了點,但那種感覺還是特別美好


小胖za


還有村旁邊有條小河成了大人小孩的遊樂場,有的吃過飯,天氣熱都在裡面洗澡,嬉鬧!那種場景真的太美好!還有的大爺拿著芭蕉扇呼呼的扇著,現在很少有那種扇子了,那時候扇著感覺真的很涼快!

雖然現在空調風扇但是失去了往日的興趣!回憶起以前美好的年代淚水不禁流下!這是人生最美好的年代!


東山火雷


那時候,道邊鋪上席子,舉家親朋好友,坐在涼蓆上拉呱(東家長西家短)小孩在馬路上支上書包,踢起了足球,不用擔心馬路上的車輛,那時候的司機很金貴,相當於現如今的副區長。有消防車滅火任務,後面能跟上一大批閒民,至少2裡地不會散去。然後開始話聊起🔥原因丶損失情況,那💕操的稀碎……哎,再也回不了,挺懷念那種原生態的日子!



愛犬路飛


我來告訴你,那是農村大部分是土坯房,知道土坯房嗎,都是泥巴大坯做的,牆厚1米左右,而且是泥土做的,夏天,很涼爽,跟現在屋裡開空調一樣,而且是鄉下,沒有水泥硬化的地方,基本晚上土地是不熱的,那裡想現在,土地大部分水泥硬化,晚上釋放熱量,再加上有個電風扇就很好了,那時候我們基本晚上就會把竹子做的涼床搬到院子裡,支上蚊帳,很爽的晚上上,我們會看這星星,看這銀河,看這月亮,舒服的進入夢想,


瑪爾搭的奈布


早上割羊草,中午下河游泳,上午樹林裡玩遊戲,下午下河游泳,晚上看電視


淮西的爺們


在沒有空調和電風扇的時候,家裡老人在三伏天真是扇子不離手。我們小孩也是人人一把扇子,上面寫著“扇子有風,拿在手中,有人來借,等到立冬。”想起來就感覺非常有意思。現在家裡既有電風扇也有空調,可家裡老人寧願熱著搖蒲扇也不開空調。

過去農村裡到處都有大坑,而且夏季下雨也非常多非常大,等到三伏天大坑裡面都有很深的積水,每天大中午熱的受不了了家裡大人就會把大馬車的輪胎掏出來打足氣領著我們去大坑裡游泳,我的幾個哥哥都能在水裡遊的暢快我只能坐在救生胎裡泡著。而且那個時候大坑裡游泳的人非常多,有一次我們幾個偷著出去,回來被好一頓揍。

敲個黑板:七八十年代,農村裡沒有空調和風扇,在大夏天是如何度過的?

  1. 在沒有電風扇和空調的年代,人們白天除了衝個澡還會在晚上搖著蒲扇坐在大街上聊閒天,而且經常是到晚上很晚感覺天氣涼快了才回家睡覺。

  2. 晚上在屋裡是在熱的夠嗆,就會把秫秸薄子或者草簾子或者其它能鋪在地上的東西拿出來鋪在院子裡在上面睡覺,或者去屋頂睡覺,總之是哪裡涼快兒就去哪裡。

  3. 最難熬的並不是熱,而是無處不在的蚊蟲叮咬,說著說著話就會聽見啪的一聲拍打蚊子的聲音。當時蚊香都很少都是香蒿子草,那貨既燻蚊子也能把人燻得夠嗆。

  4. 其實在那段沒有電扇和空調的日子裡一家人有著說不完的話,往往都是說著說著迷迷糊糊就睡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