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今生你和她成為夫妻,而不是和別人,看了兩個故事你就懂了

為何今生你和她成為夫妻,而不是和別人,看了兩個故事你就懂了。

為何今生你和她成為夫妻,而不是和別人,看了兩個故事你就懂了

說到夫妻,我們就會想到趙雅芝和葉童演的《新百年子傳奇》,講述了許仙在作為小牧童時,救了一條小白蛇。白蛇經過千年的修行變化成人,為了報答許仙救命之恩,以身相許。白娘子雖然是白蛇,但是心地善良,幫助許仙行醫濟世救人。最後兩人劫難過後,昇天做了神仙眷侶,令人羨慕。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世的擦肩而過”。其實這都是民間的說法,不過說明了一點就是“緣分”。那麼佛教是怎麼解釋,你和她或他是如何成為夫妻的。

佛教講世出世間的一切都離不開因果和因緣。以佛教的觀點,愛情本質上是‘願力’和‘業力’的結合。所謂‘願力’,是主動積極的力量,源自內心的‘意願’;所謂‘業力’是被動不自主的力量,也是源自內心,但卻是‘不願’。兩者力量會促使愛情的發生,一切相遇,因緣而起,因念而生。兩個人,能夠在今生結為夫妻,必定是有前世的因緣。夫妻,都是三生的因果,累世的前緣。夫妻是緣,相遇是債,前生不欠,今生不見。前世必是欠了你,今生才會遇到你。相遇為了還債,恩愛是為了了緣。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今生的經歷都是前世的延續。種種業力和願力的結合,今生兩人才能恩愛做夫妻。

為何今生你和她成為夫妻,而不是和別人,看了兩個故事你就懂了

《楞嚴經》說,“念觀世音菩薩者,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妻於菩薩,謂求菩薩加被,得其賢慧福德之妻。汝求夫亦然。極力念觀世音菩薩,當能滿汝所願。否則,縱得好夫,或者又有短命,多病,禍患等事,況未必能得好夫乎。汝切不可以貌美起驕傲心。此心不息,便難載福:汝能諦聽我語,則汝之所受用者,皆有超過前生所培多多矣”。從因果上講,叫做“福報相當”,也就是說你的妻子或是丈夫的福報一定和你的福報是相當的,差不多的,否則不可能成為夫妻。也就是古代常講的,“門當戶對”,也就是福報相當的兩個人,才能成為夫妻。

佛說人與人關係有四種,即“討債、還債、報德、報怨”,一樣的道理,夫妻之間也離不開這四種關係。如果是討債的關係,就會讓你滿足他或她的一些要求,比如生活上要吃得好,穿衣打扮的要好,每個月還要有固定的零花錢,等他或她討債討完了,這段因緣有可能就結束了,有可能分手離婚。如果夫妻之間是還債的,他或她會把家庭照顧得很好,為了這個家庭努力奮鬥,賺錢來養家。會盡自己最大努力讓這個家庭生活富足,衣食無憂。會把對方照顧得很好,而對方也備受感動,所以之間很恩愛。

為何今生你和她成為夫妻,而不是和別人,看了兩個故事你就懂了

如果夫妻之間是報怨的,這種關係就不太好了。結婚之後永遠不會和睦,就會時常爭吵,可能就是因為一點小事,就會引起家庭糾紛。如果夫妻之間是報恩的,就會非常恩愛,相敬如賓。在生活上互相照顧,互相幫襯,這種夫妻關係是令人羨慕的。

第一個故事:《分別功德論》談到,舍衛城有一對夫妻,夫婦二人都恭敬、信仰三寶。這個做妻子的呢,就死亡得比較早。由於她修行佛法,善行所感,就生到忉利天作為天女了。天女,那就是很莊嚴,很美麗。這個天女就思惟:“世間人誰能夠以後給我作丈夫啊?”欲界天的天女雖然是在上面,但是還沒有擺脫慾望。所以一去還有慾望,看看還想找一個老公。這個天女以天眼觀察,看到前世的丈夫出家了。出家了,年紀也大了,每天都在寺院裡面掃地。

有一次,這個天女就下來,放出光明,讓她的丈夫看見她的形體,勉勵他:“你好好修行就能生到天上,我們還能夠重續情緣,再作夫妻。”那這個丈夫看到自己原來的妻子生到天上去了,又這麼美麗,當然也就希望能夠下輩子給她作丈夫,所以就倍加精進的修行。這一修行,就修“過頭”了。修過頭了,這個天女再來見他的時候,說:“哎呀!你的德行已經比我更高了。我已經沒有資格再做你的妻子了。”這個比丘聽到之後,覺得這個修道還有這麼好的好處,再加一把勁,精進勇猛的修道。這時候就不是為了得一個漂亮的天女了,而是發了大心,就斷了見思惑,就成了阿羅漢了。

為何今生你和她成為夫妻,而不是和別人,看了兩個故事你就懂了

第二個故事:佛陀釋迦牟尼佛和妻子耶輸陀羅的故事,釋迦牟尼佛過去世曾是善慧仙人,聽到普光如來出世,心裡非常高興,要前去供養。可是供佛的鮮花已經賣完,正好這時一青衣的女子從身旁經過,衣服內的蓮花感受到善慧要供養如來的誠心,忽然從衣服裡露出來。善慧誠懇地要買此花,青衣女子說,這花要送到宮裡獻佛,不能賣。“為欲成就一切種智,度脫無量眾生故”,善慧願以五百錢買五莖蓮花獻佛。

青衣女子深受感動,贈送他五莖蓮花,願結“生死之緣”,要善慧許願“未得聖道之前,生生世世結為夫妻”,並將另外兩束蓮花也交給善慧,要他代自己獻給如來。善慧來到普光如來前,“即散五莖,皆住空中,化成花臺;後撒兩莖,亦止空中,夾佛兩邊”。於是普光如來授記善慧將來會成佛,號釋迦牟尼。那位青衣女子後來即為釋迦牟尼未出家時的妻子耶輸陀羅,因為她將花“借”給善慧的緣故,生生世世做他的妻子,最後生到忉利天享受福報。

為何今生你和她成為夫妻,而不是和別人,看了兩個故事你就懂了

從這兩個故事就能看出:能夠作為夫妻的,都是男女雙方福報、願力和業力相等,才能作為夫婦。如果這個妻子、丈夫福報懸殊很大,都很難匹配在一起的。可見一般傳統社會講這個婦女以她丈夫為榮,那一個女人能夠嫁一個富貴的丈夫,或者只是嫁一個貧賤的丈夫,這完全還是自己宿世的業力所決定的,不是偶然的。所以很多男同胞想找一個美麗的女子,這個女人想找一個富貴的丈夫,你從哪裡下手呢?都不要到外面追求,你把自己的福報修好了,自然就感得跟自己“福報相等”的人,來作“夫婦”。廣做善事,就是積累福報。

所謂“相見好,同住難。相愛容易,相處難”。夫妻相處的基本原則是“尊重而不佔有、關懷而不自私、隨緣而不強求”。所以為何今生你和她成為夫妻,而不是和別人,看了兩個故事你就懂了。就是常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既然成為了夫妻。不管是四種關係中的什麼關係,都是一種緣分。所以夫妻之間是正淫,但是也要節制和適時適度分場合。邪淫是不道德的,嚴重的折損一個人的福報,命裡本有的富貴財富壽命等會喪失,經常邪淫的人,如亂搞男女關係等,死後還會入地獄。邪淫還會影響家庭的和睦,因為那不是你的緣分。你的緣分是你的丈夫或妻子。所以如果犯了邪淫要及時懺悔,至心念一句“阿彌陀佛”,可滅80億劫生死重罪。要常常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還有《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為何今生你和她成為夫妻,而不是和別人,看了兩個故事你就懂了

夫妻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就是共同唸佛修行,把不好的關係轉化為法緣。共同唸佛修行,共同勉勵。具足信願唸佛,共同帶業往生到西方淨土,成為阿惟越致菩薩,即八地菩薩的不退轉菩薩,可以天天見面,而且和阿彌陀佛一樣的無量壽,壽命無量。否則,到最後各走各走的,就是“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自己的業力會牽引你到六道,搞六道輪迴。所以下一世還能不能做人很難說,就是常說的“無愛不生娑婆世界,無慾不墮六道輪迴”。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