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義務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什麼區別?

開拓者u


作為一名教師,我現在深深的感覺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沒有家長的配合,孩子成長起來是很危險的,當然對於自覺的孩子,成熟的孩子來說可以把自己的事做的井井有條,但是我覺得大多數孩子,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大多數都沒有自控能力,你讓他僅僅接受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見過太多離異家庭的孩子,幾乎沒有幾個成績好,自律的,為什麼?表面看是缺乏愛,背後的本質卻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學校教育可能更多的是知識方面,而家庭教育很多的教會孩子,愛,包容,等等更有利於孩子發展的東西,只有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我養你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教育地點不同,但父母跟老師一樣要做到為人師表、為人師範。

父母永遠都在發愁為孩子找一個好學校,好老師,卻不知道其實對孩子影響最大的確實父母本身。孩子接受教育的起初階段,家庭是第一教育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教不是言傳,更不是寄託於學校和名師。家教的陣地是家,家,首先是講愛的地方,其次才是講規矩,最後才是說教。家庭教育也是孩子認知、學習、培養行為習慣和性格的最佳階段,萬丈高樓平地起,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成才的起點。

目前我國實施了九年義務教育,並不代表我們有條件做好九年義務教育,事實也是如此。如果九年義務教育能夠得到高水平的實現,就不會有現在的小班額和擇校熱,更不會有學區房等非正常經濟現象出現。九年義務教育是普及性教育,目的是為了消除文盲,在消除文盲的基礎上實現綜合素質的人才選拔培養,目前隨著大學的擴招,幾乎上受過九年義務教育之後,接受高中教育和中專教育的學生也都能夠讀大學。九年義務教育的目的是學習文化知識,順便接受素質培養和成人的教育,重點在教的層面,也就是在術的階段,學習生存的能力,學會發展的技能。

家庭教育的重點在於“育”,旨在一個人道的層面培養,正所謂老祖宗就提出來的“童蒙養正”。童年的啟蒙階段,是一個孩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順應天性,正面引導,讓孩童從一開始就正確認知自我,正確看待世界,積極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自我培養自己成為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意義的人。進入當代社會,我們過多的追求了成才的教育,忽略了成人的教育,家庭教育也是近幾年才受社會重視,這也是我們目前教育過程中缺失的部分。

九年義務教育也是學校教育,跟家庭教育是相互補充、相互作用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的重點在於育,學習對象是我們作為父母的本身,學校教育重點在教,雖然兩個地點受益的都是學生,但是最先要受教育的應當是我們的父母和老師本身,唯有父母素質高,格局大,懂教育,有方法才會傳遞給孩子,遇到的老師專業精,有格局,有愛心,有責任才是學生的福氣。

為什麼在我國古代,都流行著一句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對老師是多大的尊重和信任,畢竟,“養不教父之過”,這個父一個是父親,一個是師父。如果大家都像尊重自己的父母一樣尊重老師,老師也像愛自己孩子一樣愛學生,怎麼可能學不好,教不會。愛和責任,尊重和信任,是家校共育的基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可偏費其一,必須並行,並重!


瑞茵教育引領者


發表一個個人的觀點,有說的不對的地方還望大家多多包涵。

個人認為,九年義務教育能教會我們的是,將來在走向社會時,第一:不做文盲。第二:不危害社會,不給社會增加負擔,有獨立的認知,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第三:有一定的生存能力,教會我們怎麼獲取報酬。

而家庭教育中,以上的三點都會交給我們,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教會我們如何感恩、如何做人、如何回報父母、如何認識自己善待他人,所以最大的智慧就是“大智若愚”



電力人Monkey


學校教育有著科學性,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從教人員也是經過學習、培訓並通過教育部門考核的專業人士,是家長不能替代的。學校教育還有自己獨立的組織管理機構和財政撥款等,這一相對獨立的系統能保證教育的穩定性\\連續性和組織性,都是家庭教育所無法做到的。第二,學校教育環境更優。孩子在學校學到的、體會到的東西比家庭這個單純的環境要全面豐富許多。第三,學校教育範圍更廣,面更大。

家庭教育以感性教育為主,而學校教育則以理性教育為主,真正把學生領進科學的殿堂,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人文素質和科技素質。這更是家庭教育做不到的。四是現實原因。父母越來越忙,很多家長將孩子送入寄宿制學校,孩子在學校學習,生活,學校在無形中已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家,任課教師和生活老師也已經開始扮演起父母的角色


超級科學奶爸


簡單說:兩者之間區域範圍不同,接觸的人數不同,學習的內容也不同。九年義務教育主要是以學校教育為主,孩子的生活空間是學校,孩子在學校裡可以和不同的孩子們在一起玩,接受相對具有一定初步專業知識的學習,並從中進行德育教育,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教育。而家庭教育的空間範圍很小,就是家中那麼一個狹小的空間,接觸的人也就那麼幾個,學習的內容相對的說也雜亂無章,很不繫統。我們可以這樣認知,孩子不可能永遠都在父母身邊,必須要讓他們不斷地接觸外界環境,從接觸中學會與人相交,學會學習,學會做事,所以說學校教育要遠遠的高於家庭教育,是一個人從無知到有知,從知之甚少到知之很多的一個過程。


女我豐色


九年義務教育也好,還是很多年的教育也好,都是在培養螺絲釘;家庭教育是在培養人,一個真正為國為民、有血有肉的人,領導螺絲釘們為人民服務!


一個平凡爸爸的日常


義務教育是國家通過學校整體統一提高國民素質的一個基礎教育;同時也是為提高家庭成員之間對職業、專業、人生觀和世界觀的認知提供透徹的引導和幫助!義務教育是受法律保護的具有強制性、免費性和普及性!

家庭教育是一個親子教育主要是通過父母情感聯絡、觀念統一、家庭成員之間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磨合,也是為義務教育提供家庭與學校、家長與老師之間對孩子教育的共識!

所以義務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很重要的互補教育!


家康時代創始人


1985年中央國家國務院提出素質教育。直到1999年數字教育全面實施。國家全面開展九年制義務教育。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九年義務教育,家長是沒有權利不讓孩子上學的。

學校教育已不再是以前的應試教育。而是轉變成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教育。不再是以前一味的讓孩子學習的教育。那分數為主,要求孩子全面發展,培養孩子的創新實踐能力。而且在學校有很多使孩子在家庭裡接觸不到的東西,例如人際交往。學校的資源,我們的家裡也不是很全面。這個教育講究孩子身心發展順序性,階段性。用科學的方法去養育孩子。


十八線岑老師


學前教育與義務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學前教育屬於學校教育的預備階段,而義務教育則是國家學制系統中強迫教育階段。我國現行學制與以往國家頒佈與實施的學制在教育階段的劃分上明顯不同的是強調了學前教育在整個學制系統中的地位與作用。把學前教育納入了我國現行學制系統之中,標誌著我國的教育正在向著縱深方向發展。


蔣3795130937838


九年義務教育更多的體現是一種共同教育,是一種大眾教育,追求的是一種集體的一種平衡教育,家庭教育更足,重於家庭環境,家庭背景下的學生個體的一種個性教育,不同的家庭環境背景會培養出不同的學生品性和不同的學生價值觀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