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一書,闡述了很多道理,擇取一二,說出你的看法?

探球真相




悅哥相信,研究儒家經典的人,十個會有八個半都把重心放在《論語》上,但悅哥倒是覺得,儒家真正的核心心法,其實是在《大學》和《中庸》。關於《大學》悅哥今天先不說,按題主的意思,先討論一下《中庸》。

《中庸》在儒家的地位為什麼重要?因為它彌補了《論語》重入世輕出世的短板,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四步高階功法之前的基礎功法,完整的提煉了出來,它是銜接儒家和道家最好的媒介。現在我們來看看它說了什麼道理吧。



01.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這是《中庸》的開篇,它一落筆就落在“命”上,為什麼?因為《論語》的結尾,就結在這個“命”字上: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但是什麼是命,如何知命,《論語》語焉不詳。於是《中庸》接過這個話題,把《論語》沒有說透的話,繼續說了下去: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僅此一句,就把儒家最重視的“教”與道家最重視的“修”完美串聯在一起了。更重要的是,這一句話,同時也將儒家兩家共同的根源點了出來,那就是:道。世人皆以為《論語》講的是入世法,是聖賢的教育,但其實聖賢之所以能成為聖賢,恰恰是因為他們已入道悟道。



02.

<strong>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這是《中庸》的最後一句,作為儒家的經典,它為什麼要止筆於“上天之載”?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問題問得好,比答案更重要。更重要的是這句話後面,還有兩個很重要很重要的字:至矣。這兩個字很少人關注,但恰恰是這兩個字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兩個字很直白的點出了,《論語》所傳授的治世之道,雖然接地氣,但是它仍然有太多人為雕琢的痕跡,而上天化育萬物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大音稀聲,大象無形,大道至簡,大巧若拙。



我們都聽過盲人摸象的故事,如果說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是一頭完整的大象,那我們都是盲人,執其一尾一角,就固執的以為,那就是象的全部。可嘆,可嘆!

如果我們的祖宗不是對於宇宙真理,天地之地有完整的把握,我們的文明又為何以成為惟一倖存的古文明?我們今天的所有人,都在承受他們的恩澤,而我們又是如何回報他們的呢?


我是悅哥,我的夢想是“3+1”:讀懂《論語》+《金剛經》+《道德經》這3本書,成為1個像張慶祥講師那樣的開悟者和傳統文化傳播者。歡迎【關注】,一起成長。



被催更的牧羊悅


《中庸》一書,所論述的是不偏不易之道,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是指不偏不易的道理,道不遠人,道無奇異,不偏不易之道即在日用倫常之間,乃是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倫之道。儒家“四書五經”所論甚廣,究天人之際,包羅萬有。設若用一個字來總結每部經典,譬如《大學》可用一“善”字來概括,《中庸》可用一“誠”字來概括。

在此,簡述一下《中庸》之“誠”。

“誠”之一字,分而述之,有誠實、誠信、坦誠、忠誠、精誠、真誠等諸多意境。而於身心而言,則有誠心、誠意兩個層面,而意與心,能落實到“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八目之行動上,才顯其彌足珍貴。常人經過“學而時習之”,若能達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之階段,己正正人,可成為君子。而在這個能成為君子的“格、致、誠、正”四字之中,誠意尤為重要,何謂誠意?誠意者,不自欺、不欺人;除此之外,還需要“慎獨”的功夫。何謂慎獨?人之獨處一所,亦如臨大庭廣眾之下,不敢苟且,謹小慎微,如履薄冰。

學之初,憑其“誠意”,可成君子,繼而以其“誠心”,進行修、齊、治、平的事上磨練。若是不沽名釣譽,不見利忘義,克己復禮,仁義而行,則誠心可鑑。誠心誠意,心意合一,誠一可格至天道。誠乃入道之門,誠乃成道之基。所以,無論是天之境界,還是人之境界,二者皆不離一個“誠”字,不誠無物。所以《中庸》曰:“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進而言之,“誠”不僅為天之道,“誠”亦為君子聖人之精神境界。君子聖人若是能達到“誠”的境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充完善自己,推己及人及物,即“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然後化育萬物,即“盡物之性”,最後使人與自然契合為一,即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

一個“誠”字,將天人合一的理性境界,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真講堂


《中庸》一書,並沒有闡述“很多”道理,而是隻闡述了一個道理,就是一個“中”,只不過後人把文章的整體結構給割裂了,所以才會出現很多道理,這就好比是一棟完整的房子被拆掉了,雖然從中拆出了鋼筋、磚頭、電線等各種物品,看似多了很多可用之物,但房子卻沒有了,家也破碎了,而這恰恰才是最具價值的東西。

“中”是指狀態,而不是一個空間概念。

後人解釋說“不偏之謂中”,這很容易使人把“中”當成一個空間概念,要知道空間概念都是相對的,比如站在西方人的立場,歐洲才是世界的中心,所以他們把西亞地區稱做近東,把波斯灣一帶稱為中東,把我們中國、日本、朝鮮等國家稱為遠東。


而站在我們中國的立場,我們自古就以中原地區為中心,分別稱中原以外的地區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一直到近代,我們還稱東邊的日本為東洋,西邊的歐洲為西洋。

所以從空間的角度講,並不存在一個絕對的“不偏”的“中”,這樣解釋這個“中”,讓我們後人會覺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麼下手來踐行“中庸之道”,時間一長,反而變成了人人都以自己為“中”的局面,這樣一來,無數個“中”就開始打架,最後都成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了。

實際上這個“中”本來就不是空間概念,而是指契合某種標準的狀態,讀音也不是[zhōng],而應該是[zhòng],這種狀態在《中庸》裡被稱為“道”,所謂“率性之謂道”,這個“率”就是指的契合。

契合什麼標準呢?就是“性”這個標準,“性”這個標準不是哪個人制定的,也不是任何一個人的主觀體現,而是“天命”,“天”就是自然而然,“命”就是不可更改,老子在《道德經》裡講“道法自然”,說的就是這個“天命”,自然而然,不因任何主觀意志而改變。

如果我們明白了天地宇宙間的這樣一個客觀規律,而不心存任何一個主觀上的僥倖,通過長時間的修養,使主客觀之間時時刻刻都能達到一個水乳交融,合而為一的狀態,這種狀態就叫做“中庸”。

這裡的“庸”,也不是古人所講的“不易之謂庸”,而是指的普通、平凡,意思是說哪怕最普通,最平凡的一個心念,一句話,一個舉動,都會自覺契合“天命”的標準,這個就是“中”。

整篇《中庸》,都是在講如何做到“庸而中之”。

《中庸》的結構非常完整,也非常嚴謹,遵循著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原則劃分,文章第一部分開門見山,告訴我們什麼是“中庸”,告訴我們“喜怒哀樂之謂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接下來告訴我們“中庸”之難,說“中庸其至德也,民鮮能久矣!”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通過周文王、周武王,以及周公等實例,告訴我們“中庸”的重要性,周朝之所以最終能平天下,就是能夠遵循中庸的原則,而且還由家而天下為我們總結出了“九經”,也就是九大原則,完美闡述了為什麼要踐行中庸的原因。

第三部分告訴我們怎樣才能做到中庸,非常鮮明的為我們總結出了一字訣——誠,告訴我們“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整篇《中庸》下來,由明善而誠身,由誠身而順親,由誠身而信友,由信友而獲上,由獲上而治民,層層分析,節節貫通,可以說是主題鮮明,邏輯嚴謹,旁徵博引,事理雙通,道理指向明確,踐行有其門徑,真是實實在在的一篇佳作。

自古以來,儒家經典中,有兩篇是非常實用的必讀經典,一部是《大學》,另一部就是《中庸》,這兩部中,按王陽明的說法,《中庸》講理,側重於知,《大學》講事,側重於行,一理一事,一知一行,總括起來,就是陽明先生所倡導的“知行合一”。

所以兩千多年來,歷朝歷代,各類學派,都非常重視對於《中庸》的研究,到了宋代,《中庸》、《大學》、《論語》和《孟子》被單獨被抽出來,組成了儒家的“四書”,歷代的科舉考試,基本上都是以“四書”為主,由此可見它們的重要性。

總結

總之,通過不懈的努力,使自己的道德修養時時刻刻都能契合於天命,能將這種修養滲透至自己的一心一念,一言一行中,這個就是所謂的“中庸”。當然,對於這一系列的契合,《中庸》裡還是有標準的,那就是要做到自覺的契合,要“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這才算是達到了“中庸”的完美狀態,這雖然做起來很難,但畢竟一分努力一分收穫,所謂“功不唐捐”,只要我們用心去做,其中不可思議的妙趣,也自然會一點點的顯現出來。


澡雪堂主談國學


《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是儒家經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戰國時期子思所作。在這本書中,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但是其中之一就是處世之道。今天我們就選取其中一二,為大家講述這種處世態度。

第一,“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 含義:君子之所以中庸,就是因為君子不管什麼時候都做到適中,不會過又不及;而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的道理,就是因為小人做事肆無忌憚,專走極端。
  • 寓意:從上面這句話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遵守中庸之道和不遵守中庸之道,在經過為人處世之後,發展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君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可以做到中庸之道,使自己適應身邊的人和事,也就能在人際交往之中,受到很多人的熱情款待,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去學習的。所以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我們要做到多為他人考慮,不要讓別人覺得我們是隻知道光顧自己,而不考慮別人感受的人,這樣我們肯定會受到別人的喜歡,也有利於我們更好的去做事。

第二,“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 含義:一個人獨處,在無人看見的地方要警惕謹慎,在無人聽到的時候要格外戒懼,因為不正當的情慾容易在隱晦之處表現出來,不好的意念在細微之時容易顯露出來,所以君子更應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把不正當的慾望、意念在萌芽狀態剋制住。其要求人戒慎自守,對不正當的情慾加以節制,自覺地遵從道德準則為人行事。
  • 寓意:從上面這句話之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是在點醒君子,即使在眾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謹慎小心,而不可以有一時的疏忽大意的心理。同樣在眾人聽不見的地方,也是一樣的道理。這樣,無論是在人前,還是在人後,心存向善並且努力自修的君子必須時時刻刻注意自己德性的修養,而不可以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否則,是不會在德性的修養上有真正的進步的。所以在現實中懂得為人處世之道的人,在面對任何人和事的面前,都是持同一種態度,而不懂的人,就會看人下菜碟,殊不知,紙是包不住火的。

結語:其實在《中庸》一書中,還闡述了其它的一些道理,比如還闡述了學習程序,並強調“擇善而固執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須應該有的過程。但是今天我們不予探究,只說的就是其中的為人處世之道。所以最後在做人做事的時候,大家要有一份平和的態度,這樣更有利於我們更好的和人交往。


許家那個人


《中庸》是我們古代講人的修養境界的一部哲學專著。

其中有句話,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孩子非常有啟發。說: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就是說,我們的社會為什麼要搞教育?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世人得“道”。

那麼,

何謂“道”?“率性之謂道”。

率,即尊重、順從。性,指萬物天生具備的特質、屬性。率性,就是說要尊重萬事萬物的自然屬性,尊重其生存的權力,人不能隨意按照自己的意志過多的調整和改變自然的存在,否則,就可能帶來巨大的悲劇。

但是,人作為有思想的高級動物,常常懷著一種唯我獨尊的心態,無論做什麼事,都首先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而常常會違背自然的法則。

就拿我們今天的教育來說,今天的孩子們普遍呈現出早熟的狀態,他們懂了太多在他們孩子的年齡不該懂的東西。孩子本來應該是童真、純潔的,現實卻是,他們從小揹負著很多沉重,包括知識的、倫理的、社會的。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創造了太多的優劣標籤貼在了孩子臉上,勝利者沾沾自喜,失敗者無地自榮。我們把自己的好勝心灌輸給孩子,讓原本應該率性活潑的孩子,也從小懂得了勾心私、競爭。

我們作為家長,重視孩子的教育固然無可厚非。但是,在我們的教育事業不斷取得巨大進步的背景下,中國的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卻依然在臨終前卻發出這樣的疑問:

“為什麼中國的教育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原因出在哪裡?我認為一個根本的原因是我們不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長規律,人為地拔苗助長,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孩子人性的扭曲。這一點,需要我們每一個做家長的反思。


關注我,學習更多優質國學經典~@李清泉


李清泉


前言:《中庸》相傳為孔子之孫——子思所作,作為四書之一,幾千年以來一直是儒家乃至知識分子們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以絜靜精微的義理鑄就出炎黃子孫的精神風骨。

何為中庸?

我們都說中華民族是一個講中庸的民族,但何為中庸?很多人把“中庸”當做不講原則、保守懦弱的代名詞,也確實有很多人用“中庸”來為自己趨炎附勢的行為做擋箭牌,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對這種錯誤的理解做出了批評,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君子的中庸是不拘泥於某一原則,是隨時隨地都能把握一個度,讓每一件都符合禮節,而小人卻把中庸理解為沒有原則,做事無所忌憚。

人內心的道德要求就是“中”

向內深入,《中庸》進一步解釋:“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情緒含而未發時,人內心的道德要求就是“中”,行動起來,又要讓所做的事符合禮節。這外在的禮節是根源於內心的道德準則的,也正是內心道德準則的指引,我們才能把事情做到合適的程度。當沒有情緒慾望的煩擾時,內心的準則漸漸明朗,順著這顆良知之心,我們可喜、可悲、可菩薩低眉、可金剛怒目。

面對對我們關愛有加的親人的離去,我們怎能不潸然淚下;面對不公正的事情,我們怎能不拍案而起,正所謂“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沒有了憤怒誰來與黑暗鬥爭。儒家既反對沉溺於情緒,也反對像鼓盆而歌的莊子那樣擯棄七情六慾,而是倡導讓情感發於情,而止於禮。

達到中庸的境界必須做到“誠”

接著《中庸》講到了為了達到中庸的境界必須做到“誠”,這“誠”就是內心的道德準則,就是“中”。

子思解釋說“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誠”就是堅持自己善的想法,擯棄惡的念頭,從而力求把事情做好。《大學》有云“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清朝官員葉存仁在離任時,一位下屬趁著夜晚偷偷送來禮品,葉存仁婉言謝絕,並賦詩一首“月白風清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是啊,最大的欺騙不是欺騙別人,而是欺騙自己。

真正的誠意不是表面上行為的恭敬,而是不要欺騙自己,因此在獨處時尤其能考驗一個人“誠”的修養。誠意不只是在公共場合中,工作時間下自我要求的標準,更是缺少監督時,獨立工作處的戒尺。缺少了誠實,即使再密不透風的監督體系都阻擋不了一個人陷入慾望黑洞的腳步,而只有誠實才是點亮內心最暗淡處的明燈。

結語

唯有堅守住內心的道德準則,才能做一個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堂堂正正的人,才能不為外擾,從然中道。

這就是我從《中庸》裡領悟的道理。


墨客悅讀


天命之謂性,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 物育焉。

這是《中庸》的第一章,從道不可片刻離開引入話題,強調在《大學》裡面也闡述過的“慎其獨”問題,要求人們加強自覺性,真心誠意地順著天賦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則修養自身。

  解決了上述思想問題後,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這一範疇,進入全篇的主題。

  作為儒學的重要範疇之一,歷來對“中庸”有各種各樣的理解。本章是從情感的角度切入,對“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釋。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是平靜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們必然要表現出來。表現出來而符合常理,有節度,這就叫做“和”。二者協調和諧,這便是“中和”。人人都達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氣和,社會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




逗趣的你


🍎🍏《中庸》主要闡述中庸之道。《中庸》認為: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 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後天的學習,即“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就是說上天賦予的叫做天性(善良的)。

“率性之謂道”就是說按照天性行事就是中庸之道(因為人性是善的)。“修道之謂 教”就是說修中庸之道就是自我教育。因此行“中庸之道”不僅是率性問題,同時 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對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發展。

《中庸》提倡“忠恕之道”,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 顯然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翻版。《中庸》提出要達到“中庸”的境界,必 須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

“三達德”就是智、勇、仁。“五達道”就是“君 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 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誠”。 教育就是通過努力進行主觀 心性的養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

此外該書還闡述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程序 和“擇善而固執之”的勤奮不懈精神。這些為學程序和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也是 不能沒有的。


東門雷晰22


不妨從教育的角度來說說。

儒家思想中,個人“修身養性”是頂頂重要的事。那麼何為性?《中庸》說“天命之謂性”,可以理解為上天賦予的性質,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自然屬性,拿人來說,就是人性,如孟子所說的“性善”,荀子所說的“性惡”,王陽明所說的“良知”,還有神秀說的“明鏡臺”等,都是對人性的認識。不管誰的認識對,肯定有那麼個“天理”就在那。人有人性,物也有物性,天地中所有一切事物都按“天理”運行,科學點的名稱可以叫做“規律”,這“規律”就是“道,所以說”率性之謂道”。除了“生而知之”的聖人,一般人都受“人慾”矇蔽偏離了道,所以要修道,通過修道恢復天性,這就是修身養性,就是“修道之謂教”。

所以《中庸》開篇講的就是教育的必要性、目的和內容。教育或者說學習,就是通過修道使自己能夠重新恢復良知,“存天理,滅人慾”,達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可以“知善知惡,為善去惡。”,可以“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君子境地。

對一個人來說,學習或者說接受教育,修身是本。只有修身有成,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那麼如何修身?“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大學》做了系統的介紹。我們這裡用孔子的話概括就是“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意思就是要好好學習,天天堅持,沒學會要感覺羞恥。除了生而知之的聖人,我們其他人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沒有什麼什麼捷徑,“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君子之道,譬如遠行,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還明確了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實際上就是我們中國的認識論,從感性認識到理想認識,再經過篤行實踐論證,循環反覆,逐漸深入。學習怎麼學?這是兩千年前老祖宗就告訴我們的經驗,到現在,乃至將來,這都是學習方法論的真理。

《中庸》還怕我們不重視,強調“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辯,辯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還鼓勵我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受教或者教人者,都應該好好了解下《中庸》。


anewbee


中庸之道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

《中庸》原文之中,對中庸的定義如下:"喜怒衰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內心沒有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稱之為中。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始終用中的狀態來節制情緒,就是和。中的狀態即內心不受任何情緒的影響、保持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基礎。而始終保持和的狀態,不受情緒的影響和左右,則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天道就是誠,人道就是追求誠。這就是原天以啟人,盡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與天道相吻合。

中庸之道的天道與人道合一為兩種類型:一是聖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賢人的天人合一。聖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賢人的天人合一是通過學習而達到的天人合一。應該說,還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說:"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說,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聖人,學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賢人,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論是聖人、賢人,還是凡人,都能達到至誠、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學者不能至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天道與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將天性與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應該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達到了那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創制天下的大綱,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曉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才能達到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表現在理性與情感的合一。人們的喜怒哀樂是人的自然屬性,是情感的表現,為了追求與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誠、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對情感加以約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包括了鬼神與聖人合一。《中庸》中"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質證於鬼神沒有疑問,就算是懂得認識了天;等到百代以後聖人出來也不會有疑問,就算是認識了人。說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則包括聖人。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含有聖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總稱。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領裡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頭頂藍天。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包括外內合一。《中庸》揭示了外內合一。其文雲:"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合外內之道,即外內合一,外內合天誠。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於誠。這種外內合一又可以視為品德意識與品德行為的合一,或者說成己與成物的合一,或者說是知與行的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