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父母說出,自己孩子工作後還會“啃老”嗎?你怎麼看?

幾位父母說出,自己孩子工作後還會“啃老”嗎?你怎麼看?


↗↗↗↗曰:願你我瀟灑坦蕩,感情純良

現在的人們總是再為家庭而拼搏奮鬥著,總想著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也正是因為在這樣的父愛和母愛中,滋生了一群“啃老”的人群。

這些人凡事都想著依靠自己的父母,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好吃懶惰的人。

這種人在我們身邊和電視劇上都有看到,比如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明成就是一個典型的啃老族,還總是在為自己的啃老找著藉口。

認為任何事情都是父母理所應當做的,始終在找別人的問題,從來不反省自己。

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啃老的人。他是我舅舅家的孩子,原以為把他供到大學畢業就能夠自食其力。

可是大學畢業以後他眼高手低對自己完全沒有一個清楚的地位,找工作挑三揀四,後來在家人再三勸說下才接受了一個工作。


幾位父母說出,自己孩子工作後還會“啃老”嗎?你怎麼看?

去年他結婚了,舅舅很高興覺得他成家就能夠長大,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現在不僅要繼續養著兒子,還要養兒子他們一家人。

俗話說的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兒媳婦和兒子一樣的好吃懶惰,凡事都想著依靠父母、

兩個人一起“啃老”,我生氣的問舅舅:“他這樣你幹嘛還要管他?”舅舅說:“我不管他誰管他呀,這都是從小嬌慣的結果。”

父母養育我們不容易,長大了就該我們好好報答父母的時候,可卻還在無休止的“啃老”,而且父母終將也有老去的一天,也不可能成為長久的依靠。

不過孩子變成這樣,父母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把孩子保護的太好了,凡事都幫他們考慮周到,讓他們養成了依賴。

你的孩子工作後還在“啃老”嗎?採訪了幾對父母,聽他們說說實話。

幾位父母說出,自己孩子工作後還會“啃老”嗎?你怎麼看?

第一位、龔先生,今年五十二歲,還在為兒子辛苦著

龔先生很有家庭責任感,為了這個家庭一直都努力拼搏著,想把最好的都給家庭,孩子們從上學到工作都是龔先生操心著,這讓孩子們凡事都指望著父母,自己從來都沒有操心過。

這段時間龔先生一直在為兒子結婚的事情犯愁,對方要求必須要有車有房,同時還要準備彩禮。

龔先生雖然是企業部門的一個小領導,凡事能力有限、經濟條件有限,一下子讓他拿出這麼多錢確實有點難。

可是他的兒子根本不考慮父母的難處,一直在逼父母讓他們趕緊滿足對方的這些要求。

龔先生看著兒子對自己這麼冷漠,只想著要錢,自己都沒有想著幫忙分擔,讓龔先生很傷心。

不過他也很後悔,要不是自己當初凡事都順著他,幫他安排好一切,兒子也不會變成啃老族,自己也不會這把年齡還在為兒子辛苦著。

幾位父母說出,自己孩子工作後還會“啃老”嗎?你怎麼看?

第二位、吳先生,今年六十一歲,孩子們自食其力,不用我們操心

吳先生從小在農村長大,憑著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才有了現在的好日子。

他知道賺錢的不容易,也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所以他從小就教育自己兩個兒子要懂得靠自己的雙手努力,凡事不要想著靠父母,父母不是你一輩子的依靠。

這兩個兒子也很聽話,還很爭氣,上大學以後就沒有找家人要過錢,生活動也學費就靠自己勤工儉學賺來的。

畢業以後沒有依靠家裡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也很努力。

到了結婚需要買房的時候,父母看他們工作不僅,也沒有很多積蓄,就幫他們出了一點首付,但是兒子執意要打借條,慢慢還錢給父母,吳先生看著兒子們這麼懂事心裡很欣慰。

幾位父母說出,自己孩子工作後還會“啃老”嗎?你怎麼看?

第三位、薛先生,今年四十九歲,女兒未婚在“啃老”

薛先生的女兒大學畢業以後雖然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但是花錢很大手大腳,典型的“月光”少女入不敷出,吃住都在家裡,每個月卻總是還需要父母的補貼。

新時代的女性都懂得獨立靠自己,可是薛先生的女兒卻一生的公主病,要吃好的、用好的、穿好的,每年還要出國旅行,還喜歡和別人攀比。

這讓薛先生很惱火,如果不滿足她的要求,她就會在家裡大吵大鬧。

前段時間又吵著要薛先生給她買車買房,她要出去住,薛先生想著女兒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實在是沒有多餘的錢支付這麼大一筆錢。

而且女兒如果一直這樣啃老下去,那麼後果會很嚴重的,薛先生現在很為女兒的以後擔心。


幾位父母說出,自己孩子工作後還會“啃老”嗎?你怎麼看?

左耳:

父母將孩子養育大已經盡了很大的努力了,當孩子有了工作能夠賺錢養活自己的時候,要開始知恩圖報了,該報答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了。

同時,父母也應該有一個正確教育孩子的方式,該寵愛的時候寵愛,該嚴厲的時候一定要嚴厲。

不能從小就過分溺愛,給他養成了嬌生慣養的壞毛病。

因為這樣做不僅害了他,也害了你們父母。

所以一定要讓他明白許多事情不是理所應當的,是需要靠自己努力的,同時還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

-END-

你知道嗎?甜言蜜語要說給左耳聽,但我更喜歡聽你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