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通過”眼睛傳播?南京專家這麼建議

新型冠狀病毒有通過結膜傳播的可能,大家在防護時,眼部常常會被忽略,而恰恰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不經意地揉眼睛、摸眼睛。如果患者的飛沫或體液落到桌子、椅子或一些物體表面時,剛好其他人用手接觸後揉眼睛;或者患者的飛沫體液直接濺入他人的結膜囊中時,就有引起結膜炎的風險,繼而引起全身的病毒感染。為此,南京市第二醫院眼科蘇志彩主治醫師給大家整理了幾個建議:

1、儘量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場所,如果必須去,一定要戴口罩,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選擇醫用外科口罩能很好地預防呼吸道疾病。大家也可佩戴眼鏡、墨鏡或護目鏡。如果有近距離接觸疑似患者,沒有購買護目鏡的人員,可以佩戴泳鏡進行眼部防護。

2、一定要避免用手揉眼睛的習慣,以免病毒通過手進入結膜,感染人體。

3、務必勤洗手。洗手時,要注意用流動的水和使用肥皂洗手,雙手揉搓的時間不少於15秒。

前幾日,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王廣發教授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他本人推測防護盲點可能是未佩戴護目鏡。一時間,大家盲目關注“護目鏡”,許多地方的護目鏡甚至被“一搶而空”。在這裡蘇醫生提醒大家,不要惶恐,護目鏡對於普通人來說並非必備,養成勤洗手、不揉眼的習慣比佩戴護目鏡更重要。

如果有佩戴角膜塑形鏡或者平時有佩戴隱形眼鏡的人群,在出現眼睛紅、流淚怕光或者感冒、發燒時要停止佩戴。因為在眼結膜裡本身就有些細菌,平時你身體好,它和你相安無事,但是你抵抗力差的時候,它就強盛起來。而此時戴角膜塑形鏡或隱形眼鏡,容易引起結膜、角膜感染。

急性結膜炎患者的自覺症狀常有眼部異物感、燒灼感、發癢和流淚等。伴隨體徵有:①結膜充血和水腫;②分泌物增多;③結膜下出血;④乳頭增生;⑤濾泡形成;⑥膜或假膜形成;⑦病毒性結膜炎常有耳前淋巴結腫大和壓痛。

“新冠”引起的結膜炎除了有急性結膜炎的症狀外,應很快伴隨持續發熱不退、咽痛、咳嗽、乏力、呼吸不暢,或部分消化道症狀。發病前14天內有武漢市旅行史或居住史;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有聚集性發病或與確診病例有流行病學關聯的。市民們若符合以上特徵,請儘快前往發熱門診就診,否則不必惶恐,可先給與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更昔洛韋眼用凝膠局部點眼,關注病情變化。適當選擇眼科門診就診。

(內容來源/新華報業網 編輯/張豔娟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