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學生大學畢業,或者研究生、博士生畢業,但是日子過得很差,主要原因是什麼?

明月之蓮


實在是不用大驚小怪,因為從大概率上說,文憑高的群體肯定比文憑低的群體過得好些,生活品質高些。

但人世間萬事萬物都不是絕對的,個別與整體發展趨勢相悖的,這在任何環境下,任何群體中,都是存在的,不可避免的。

看看現實,所謂弱勢群體,所謂底層民眾,這些群體之所以如此,原因多樣而複雜,但有一點卻是肯定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

至於一些高學歷者過得並不如意,原因也是眾多的。

一,機遇。任何人的成功都離不開合適的社會環境,有人恰恰沒趕上好的機遇,或是沒及時地捕捉到轉眼即逝的機遇。想當年,孔子也有過落魄時侯,整日惶惶如喪家之犬。

二,專業。社會對所學專業有它本身的需求,如果有人所學專業無法滿足社會需要,此人也有可能英雄無用武之地。

三,個人能力。即使你有高學歷,但也有個別人的實際能力並不與所擁有的文憑相匹配。再加上諸如勤奮度,抗壓性,人際關際的處理等方面都有所欠缺,日子當然就過得有點不如意。

四,心理預期。對未來充滿憧憬是一種追求,但有時對這種追求所持的預期太高,反而不是一件好事了。現實生活複雜而又多變,死死抱有一種不變的目標,不懂權衡變通,不加檢討修正,也會把自己的生活逼進一個死衚衕。

當然,人生是一個長期,完整的生命歷程,在某一時段的艱辛,困苦,也可能只是暫時的,或許就是一種錘練,積蓄。所以,觀察某一社會現象時,我們還得開拓視野,著眼長遠,僅憑一時一事而做出的某一判斷,可能也是站不住腳的,無法讓人信服的。


飛鳥留痕2O16


先解題,你主要是想表達接受過一些高等教育的人,日子過得很差。我想說你是無知的,是一種謬論!


碩士或者博士,起點高,絕大部分都過得不錯。碩士和博士作為高級知識分子,受過最嚴格、系統的科研訓練,是國家寶貴的財富。從他們讀書期間的待遇,就能發現這一點。碩士的獎學金基本上覆蓋了80%以上,助學金100%覆蓋。一個碩士每月有至少600元以上的生活費,加上導師的助研津貼,可能會達到1000以上,甚至更多。而一般學校的博士一般每月能發放3000元左右的生活費。碩博士畢業後一般也是進高校或者科研機構。他們是中國未來發展最重要的基石,他們的待遇一般很好,絕不會過得很差。


本科畢業生,3-5年內,大部分都能成為所在行業的骨幹力量。直接進入社會的本科生,猶如一張白紙,可朔性極強,加上具有雄厚的基礎知識。在工作學習方面,比一般人強。他們只要腳踏實地,經過兩到三年就會成為行業的中堅骨幹力量,同時也會博得一份很好的收入。

有極少數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日子會過得很差。本科生或者碩博士,剛進去社會,可能有日子過得不好的情況。但這種情況是暫時,隨著他們本領及年齡的增加,待遇會越來越好。其實可以理解,本科生剛畢業拿的是最低的工資,剛進入高校的碩博士,也是拿著最低檔的工資。



事務都是發展變化的,經過時間的沉澱,本科生更加熟練、碩博士的職稱評上去了,他們的待遇會發生極大地變化!所以,你所提的是謬論,當然有極個別抱怨自棄的大學生或者碩博士,會過得很不好。


熱心有責任的教育人


統計學是針對絕大多數,並不排除個案。個別大學生研究生博士日子過不好因素太多吧,第一可能性格原因,內向孤僻不善於溝通,工作生活不順利。第二選擇錯誤,陳景潤當老師不適合搞科研確實頂尖人才,選對能發揮自己才能潛力的方向極其重要。第三機遇運氣,比如生病或者家庭負擔重。第四其他原因,因為種種原因放棄自己放棄抗爭比如清華大學畢業當保安,人大畢業成為貧困多生孩子的家庭主婦。人遇到挫折不能洩氣,不能接受不了心理落差放棄。一鄰居考公務員筆試第一面試就被刷下來,她不服氣考了好幾年最終考上了。世界上沒有絕對公平,接受不完美並努力改變它。不以成敗論英雄,混的差內心豐盈感覺幸福就好


九月蛩蟲


其實我是不配評價這些高文憑的知識分子的。但去掉虛的做為人大家就平等了。

作為一個常人如果把自己的生活都可以過的有條不紊我想還是可以給他們一些建議的。

高文憑固然是能力的象徵。高的文憑雖是榮耀也是束縛初來職場放不下自己是很多人的通病。

有很多貌不驚人卻身居高位的在這些高知識分子眼裡不削一顧。但很多時候因為自大忽略了他們的過人之處。

再者虛高的文憑在初始階段沒有實戰能力卻自視甚高不願從瑣事、小事做起這是大忌讓自己孤立寸步難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萬米高臺始於壘土。


一無所有181558076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cc8200049d6f5e9cc0a5\

親子教育小頭爸


我是深有體會,我就是中專生,畢業時候求職有門檻,不如那些本科,研究生啥的起點高,待遇也不如人家,所以從畢業後我就立定決心要比其他高學歷的學生努力工作。從08年畢業到現在11年了,我的收入要碾壓同齡同學至少2-3倍,我家這邊小縣城平均收入2-3000,公務員3000左右。

以前剛工作的時候,同學都看不上你,沒辦法,誰讓人家有正式工作呢,公務員,老師,富二代啥的,現在完全是通過自己努力贏得了別人的尊重,我也不覺得自己比別人差啊,不說別的,收入就比你高,行不行?你買3000手機,我就可以買5000,6000的,就是任性。

我的下屬也有很多本科畢業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多數都是高不成低不就,遠遠不如中專,職高畢業的孩子踏實。大錢賺不來,小錢不願意賺。有時候一個月連500-1000都賺不到,天天混日子,啃老,回家就是打遊戲,刷抖音,對象也沒有,真不知道這樣的孩子以後父母沒了他們的日子會是怎樣?

但是,很多高起點的本科生,研究生他們只要踏實工作,以後的日子終究不會太差。當然了,如果他們還是抱著低不成高不就的心態,那很可能是就是學都白上了,以後也就這樣了。不知道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呢?



獨行彩雲間


再過幾年,如果全民在高房價壓力下讀書都不能在城市落腳生根時,讀書的觀念變成了可有可無,那這個民族才是到了最危險的。


大海與雲


沒選對方向,最簡單的可以去中小學教書,至少相當於公務員待遇。


閒著聊聊天呀


很多?有多少?有沒讀過大學的多麼?


不會裝B的鳩摩智


很多是多少?有數據比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