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期,避免心情像过山车一样起伏,请保持理性


关键时期,避免心情像过山车一样起伏,请保持理性

相信大家最近的状态都差不多。如果家里有人不幸感染,及时救治当然是最要紧的事情。如果家里人都健康,那么保证安全是当务之急。除此之外,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消息,如何避免心情如过山车一般起伏,避免“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我想,理性非常重要。

理性是什么?简单说,它是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我们之所以会情绪起伏,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对“是什么”和“为什么”的认识发生了剧烈的波动,或者被极端情绪所裹挟,或者感到困惑无所适从。所以今天,我想简单谈谈我对于“理性”的理解。

要谈理性,首先要明确对于“真相”和“真知”的态度。

就我所见,不同的人对于“真相”和“真知”的态度各有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大致是静态的,真相和真知有唯一的源泉,重点是与这个源泉“对表”,建立接触,然后就可以自动了解真相,掌握真知;另一类则是动态的,它相信真相和真知是在不断试错、反复辩驳的过程中接近和体现的,谁也不能唯一垄断。

如果你自问属于第一类态度,建议你不必继续往下看,因为下面的文字一定不能(也不好意思)称自己是真相和真知的源泉。如果你认同或者至少不反感第二类态度,不妨接着往下看。

其次,理性要求尊重自己。

什么是“尊重自己”?说白了,就是认定自己有思考能力,能对事情可以独立作出判断,得到自己的结论。要说明这一点,可以对比最近两篇报道里的例子。

一篇报道来自腾讯新闻转载的《八点健闻》,关于武汉某社区居委会书记张平(化名)的。据这位干部说,自己平时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最近仍然感觉跟不上指示的转向。1月20日之前,他和同事在响应上级号召,努力宣传“可防可控”,让大家安心过年,避免恐慌。20日之后陡然一变,劝告大家不要出门,不要四处走动。如此剧烈的转向,让他猝不及防,许多社区居民的沟通也出现了摩擦。试想,如果尽早准确领会专家说的“可防可控”是专业术语,而不是日常普通人说的“什么都不必做”,后续的被动局面就会少很多。

另一篇报道是来自《长江日报》,关于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的。12月28日、29日,张主任的科室先后收治了来自同一家的三位病人。张主任根据“非典”时期的经验判断:正常情况下,一家应该只有一个病人,一家三口同时得病,而且是相同的症状,那么一定是传染病。所以她当机立断,为科室订购了30套细帆布工作服作为防护服,并且要求科室里所有医护人员必须戴口罩。结果一直到2月2日《长江日报》报道发出来为止,这个率先接触病人的科室都没有任何一位医护人员被感染。

再次,理性要求认识的素材是具体的。

我们日常都会接触大量各种信息,但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作为理性的素材,“具体”一定是可以用作理性素材的必要条件。这里说的“具体”并不是“生动”,有一些消息传得无比生动细致,画面感十足,似乎亲眼目睹,其实经不起推敲,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够“具体”。

所谓“具体”,指的是它包含了足够详细、足够准确的信息,比如具备最基本的5W1H要素:谁、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不少人还记得以前电视台直播开头一定要说的,“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现在是北京时间xxx,记者在xxx,为您现场报道xx……” 这就是5W1H的具体表现。

相反,如果开头没有这些陈述,上来就是“看,这里发生了事故……” 这种信息的可靠性就应当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同时,理性要求认知是一致的。

所谓“一致”,指的是众多认知没有矛盾。从中挑出任何一点来,其它认知或者素材,都可以像“众星拱月”一样支撑它。

前几天有个广泛流传的截屏,是盛赞东方卫视的报道“真实可信”,就是这样。关于“检测试剂生产能力足够”,它不是给你“足够”两个字就完了,还专门采访了试剂的生产、运输等等单位,全景式展现了检测试剂的生产运输流程。这样看下来,“足够”的结论就是站得住脚的。

相反,如果什么细节信息都没有,只是拍胸脯大嗓门喊“没问题”,那多半要保留一点怀疑。如果后续各方面都传来一些“有问题”的迹象,这种“没问题”就更加可疑。。

还有,理性能客观面对各种变化,不会强求“变化都是好的”。

我们都知道,真实世界是复杂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新出来的消息未必都是“好消息”,新发生的变化未必让人乐观,这都是相当正常的现象。

另一方面,“坏消息”也未必意味着“坏事情”,它可能提醒我们,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乐观,我们需要更加努力,或者做好更多的准备——只要这消息是真实的,它就好过“一直活在好消息的泡影里,最后希望破灭”。

我总觉得,有稳定的心态来对待“不那么好的消息”,先直面,然后想办法解决,这才是成年的标志。

此外,理性讲究证据,所以要尤其警惕没有证据的结论,哪怕我们内心很期望得到这样的结论。

前几天有个热点话题,就是国家卫健委的宋树立司长在发布会上“现场摘表”。摘表的画面大家都看到了,但摘表的原因却不是人人都清楚。于是就有许多网民脑补,该主任在发布会上从耳麦里听到有人喊她“快摘表”。此事越传越神,成了有鼻子有眼的故事。

但是我们始终没有看到真实可靠的证据,无论是有人在耳麦里“报信”,还是那块手表的价格。我相信,事实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宋司长是主持人,想随时知道时间,所以把表摘下来放在桌上——如果她要把这块表藏起来,放在桌上明显不是好的选择。

所谓“天价手表”和“耳麦报信”,都只是某些网民的想象而已。尽管它听起来或许符合某些模式,但是很遗憾,如果我们需要理性面对这个世界,就必须承认,那只是想象而已。

此外,理性讲究逻辑,需要遵循最基本的逻辑规则。

什么是逻辑?我读大学时有位老师说过,“逻辑乃思维正确之方法”,我印象很深。换句话说,逻辑是我们进行理性思维所需要遵循的规则。不讲逻辑的思考,无论看起来怎么诱人,都缺乏说服力。

比如这几天大家热烈讨论的新药Remdesivir,引起不少中医人士愤愤不平:这种药才研发几年,在美国还没过FDA验证,就到中国来试用,这是草菅人命;对比之下,已经有几千年经验和智慧的中医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很不公平。

这就是思考不讲逻辑的典型例子。逻辑的典型要求是:如果进行类比论证,进行类比的两者必须具有可比性。比如苹果和橘子都是水果,当然可以用来类比,而苹果和哲学就完全没有可比性,所以不能类比,即便类比了也是无效的。具体到这个例子,中医人士如果要表达“不公平”,不应当把某种具体的西药和“中医”进行对比。

如果一定要类比,或者把“中医经验和智慧”具体化为某种具体的中药,或者把Remdesivir抽象化为“西方人认识世界的方式”,然后这个类比才能成立。最后,理性必须承认自己的局限,理性不是万能的。在理性之外,我们需要保持温情。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微博上对于求助用户的讥讽了。某位微博用户持续求助,声称自己亲人急需救治,而医院人手短缺,所以亲人的“呼吸机都是自己给戴上去的”,然后立刻有某位据称在美国念医学的高材生评论说:

哈哈哈哈哈呼吸机自己上的你把插管的过程来说说吧插管前给了多少?Versed propofol 肌松药给的哪一种?插管用具shiqblad, M graph还是glide scope?

这就是典型的“温情缺位”的理性,这种“理性”其实不算理性,只会让人感到寒心和恶心,所以也毫无例外遭到了众多网友的批评。尊重理性,当然不是说不可质疑,但质疑可以饱含同情,也可以饱含冷漠,这其中的区别所反映的,其实是质疑者内心的温度。

保持理性,不忘温情,这是健康的人性所在,也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