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傳送的最遠距離是多少?

kuaineinv


光纖沒有傳輸距離之說,只有衰耗(衰減)的不同。

而傳輸距離,主要取決於發送方光強度與接收方的靈敏度,再除以光纖的衰耗特性。比如說,單模光纖每KM衰耗0.3DB,每2KM有1個接頭,每個接頭衰耗0.2DB,也就是正常情況下平均每KM衰耗0.4DB,如果發送方光強為-10DB,接收方靈敏度為-50DB,那麼就有40DB的容許衰耗值,最遠傳輸距離就是100KM。如果光纖性能不良,或者接頭過多,那麼傳輸距離就要下降。

多模光纖衰耗大,所以傳輸距離一般不遠。單模光纖衰耗小,所以就要遠得多。另外,用長距離光源設備(就是一樓所指的廠家訂做,其實很早就可以了,它就是提高發送光強和接收靈敏度,比如前面的例子中,發送光強為-5DB,接收靈敏度為-65DB,那麼就有60DB的容許衰耗值,傳輸距離就可以延長50%)就可以延長傳輸距離。還有一個辦法,電信骨幹網中大量存在的,就是中繼站。電信骨幹網幾千幾萬公里的傳輸,都是通過光纖的,距離太遠的,中間每隔幾十公里就加一箇中繼站,就好比加油站或古代的驛站。

所以光纖的傳輸距離,理論上是無限的。


實用軟件愛分享


回答本行業問題,光纖傳輸的最遠距離是多少?光纖傳輸,它是以光導纖維為介質進行的數據、信號傳輸。單根光纖在不使用中繼器的情況下,傳輸距離通常能達幾十公里,簡單介紹一下。

光纖的傳輸距離主要是取決於發送方光強度與接收方的靈敏度

光纖傳輸,它是以光導纖維為介質進行的數據、信號傳輸,利用的是光全反射原理。光從一種物質射向另一種物質時,在交界面處會產生折射和反射,當角度發生變化時,入射光就全部被反射回來,這就是光的全反射。
光纖由纖芯、包層、塗敷層及外套組成,是一個多層介質結構的對稱圓柱體


。光纖傳輸按性質可以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採用單模光纖收發器:傳輸距離在20公里至120公里 ;多模光纖收發器:傳輸距離在2公里到5公里。使用的光纖不同,收發器所能傳輸的距離也是不一樣的。光纖收發器本身的發射功率、接收靈敏度和使用波長不一樣,傳輸距離也是不同的。
5公里光纖收發器的發射功率一般是在-20~-14db之間,接收靈敏度為-30db,使用1310nm的波長。

120公里光纖收發器的發射功率一般是在-5~0dB之間,接收靈敏度為-38dB,使用1550nm的波長。

影響光纖傳輸距離的因素

在光纖傳輸中,常見的組網方式就是光收發器---光纖---光收發器,影響光纖傳輸的距離就是光收發器和光纖。
主要是由四個因素影響的:

①光功率:耦合進光纖的功率越大,距離越長。

②色散:色散越大出現的波形失真就越嚴重。傳輸距離越長,波形失真就越嚴重。波形失真將引起碼間干擾,使光接收靈敏度降低,影響傳輸距離。

③損耗:光纖的連接器損耗及熔接損耗,光纖每公里產生的損耗越小,損失就越小,傳輸的距離就越遠。

④接收機靈敏度:靈敏度越高,接收光功率越小,傳輸的距離就越長。

在光纖傳輸中,由於多模光纖衰減損耗大,所以傳輸的距離一般不遠。單模光纖衰減損耗小,所以傳輸的距離遠,在遠距離的光纖傳輸中,基本都是以單模光纖為主。

個人淺見,歡迎指正交流,如果覺得有道理,請隨手點贊關注吧!

關注尬聊科技,分享更多知識,分享越多,收穫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