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了,这个冬天会记得,我们曾怎样热切地盼望春暖花开


立春了,这个冬天会记得,我们曾怎样热切地盼望春暖花开


今年的立春,有些猝不及防。第一次在家里等来了春天。


华北的立春,还有些清冷。小草还在冻土里酣睡,等待某个夜里,一阵东风把它唤醒。


最早开放的腊梅花,也许正某个角落里,悄悄地孕育着花蕾。


春天来了,在我心里有着自己的标志。那就是,下午下班时,走出大门,天还是亮亮的。


这对整个冬天都伴着月亮回家的人来说,就像拉开了一道帷幔,一场崭新的剧目就要上演了。


立春过后,到处都是清新明亮的。雾霾散去,广场上的鸽子成群结队地拍打着翅膀,在蓝色天空下盘旋。


我在黄昏的车流中前行,车子缓缓地,心情也缓缓地。一个冬天都等了,还有什么需要心急的呢?


该来的,总会来的,季节从来不会迟到。


立春了,这个冬天会记得,我们曾怎样热切地盼望春暖花开


在谁也说不清的某个清晨,上班必经的路旁,迎春花就跃上了枝条。接着,连翘花也开了。总会有人分不清这两种花,而我可以。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教小伙伴们分辨这对姊妹花。


春天里,总喜欢花很多的时光,做些无用的事情,种花,看花,识花,便是我最爱的。


我写下这些春天的文字时,眼前都是花枝春满的样子。


而此刻,我正宅在十五楼的家里,窗外,是空荡荡的院子。我在自己的文字里,想象着我的春天。


宅在家里,这是第十二天。只在初七去单位值班一天。这对于工作繁重辛苦到极限的我来说,是多么难得的放松休息的机会呀!


立春了,这个冬天会记得,我们曾怎样热切地盼望春暖花开


悠长的假期从天而降,且一长再长。心却没有一点点放松。这是怎样一个春节呀!


冠状病毒肆虐,惧怕,恐慌,揪心,悲伤,除了闭门不出,我们每个人都无能为力。


疫情以我们意料之外的速度进展,缺医少药的消息不断传来,脆弱的我开始揪心、心痛。


不敢点开那些惊心的数字,不敢看那些悲伤的别离,不忍看前线白衣战士的辛苦疲惫……


生活总要继续。我们都不是这场战役的局外人,我们也都需要把这慌张的日子过下去,还要过好


立春了,这个冬天会记得,我们曾怎样热切地盼望春暖花开


想办法让自己沉静下来,最适合的便是读书。打开“樊登读书”,就这样,遇见了日野原重明先生的《活好》。


《活好》,多么应景的一个书名。这本书是对日本百岁老人日野原重明先生的访谈录,浓缩了老人105年的人生感悟。


他娓娓道来,讲述生命、爱、死亡,细数孤独、疾病、朋友、亲人……都是最质朴的人生感悟,却又有些豁然开朗的大智慧。


这样的特殊时期,这样的一本书真像是一杯静心的好茶,温暖,清素。从满室阳光读到暮色四沉,只觉得天地间如此安宁。


日野原先生说,爱一个人就是接受他最真实的一面,而家庭就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


长长的假期,宅在家里的时光,让我们有机会与家人围在一起,好好地吃饭,一顿又一顿。这让我们有些厌倦的日常,原来就是家庭最好的样子啊!


立春了,这个冬天会记得,我们曾怎样热切地盼望春暖花开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最近频繁读到的句子,读过便觉心头一热,是这个春天最动人的诗句。


这个冬天,我们欠自然一份敬畏,我们只能接受这样的惩罚。这个春天,值得我们加倍热爱,回馈自然。


从来没有这样热切地盼望天暖,盼着一夜东风,让华夏上空的阴霾散尽。


立春了,这个冬天会记得,我们曾怎样热切地盼望春暖花开


那时,我的假期结束了。我又要回到我的岗位。每天早晨,对进门客户说,欢迎光临。在挤挤挨挨的大厅里穿梭忙碌,听他们抱怨,也听他们说,谢谢。然后,带着满身疲惫回家。


突然觉得,众生喧哗的生活,原来也是如此动人。


那时,草绿了,花开了。院子里满是奔跑玩耍的孩子,杏花、樱花、海棠挂满花枝。


我想,我会再写一篇文字,教大家辨认桃花、杏花、樱花、海棠。休息日,在午后的草坪边,撒一把米,等麻雀来吃……


那时,我终于可以带上孩子,去仅三站地之隔的小区,看看我的爸爸妈妈,当面跟他们说一声,过年好!虽然,晚了一些……


如果,结局是美好的,多等待一些时光,又有何妨?多年以后,我们都会记得这个冬天,我们曾怎样热切地盼望春天。


2020年,闰年,多出了一个四月。那是自然补给了我们一段人间四月天,多么值得珍惜啊!


愿你我不负春光,愿华夏山河无恙!


立春了,这个冬天会记得,我们曾怎样热切地盼望春暖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