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治理思想集大成著

孔德

(Auguste Comte,1798-1857年)

人類社會治理思想集大成著

代表作:《實證哲學教程》(1830-1842年),《實證主義手冊》(1851年),《實證政治體系》(四卷,1851-1854年),《主觀的綜合》(1856年)

思想背景:18世紀末進步哲學特別是杜爾哥與孔多塞的思想;自由主義思想特別是亞當.斯密和薩伊等自由主義政治經濟學家的觀點;聖西門、康德、笛卡兒、孟德斯鳩、休謨的思想;孔狄亞克和“觀念學派”以及牛頓自然科學的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用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研究人類社會,重整社會秩序的希望在於建立一種普遍人性的人道教,這是社會學的任務。在整個世界發展中,群體、社會、科學甚至個人思想都經歷了神學、形而上學、科學三個階段。按物理學的分類方法,把社會學分為社會動力學和社會靜力學:社會動力學是從社會變遷的連續階段和相互關係的過程來研究社會發展和進步的規律;社會靜力學旨在研究社會各個不同部分的結構關係,以及彼此間持久不斷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幾個不同層次的結構和相互關係的各個方面。社會學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實驗、比較和歷史方法。

馬克思

(Karl Marx,1818-1883年)

人類社會治理思想集大成著

代表作:《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1845年),《德意志意識形態》(1846年),《共產黨宣言》(1848年),《政治經濟學批判》(1859年),《哥達綱領批判》(1875年),《資本論》(三卷,1867,1885,1894年)

思想背景:德國唯心主義特別是黑格爾的辨證法思想;法國的傳統社會主義特別是聖西門派的思想;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主要是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思想;萊布尼茨的發展思想和康德的衝突中心論;盧梭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社會契約論》等著作;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和人類學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是社會形態的基礎,生產力的發展變化是社會一切關係和形態變化的基礎;階級利益和鬥爭是社會歷史進步的主要決定因素,目前為止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人類歷史既是人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斷提高的歷史,也是人類日益異化的歷史,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商品拜物教是經濟異化的典型形式和高級階段;法律、政治、宗教等上層建築不僅是經濟基礎的反映,還反作用於經濟基礎,思想的根源在於倡導者的生活條件和歷史環境。歷史進化論觀點認為人類社會歷史上出現過四種生產方式: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本主義的,每一種方式都是它先前社會中存在的矛盾和對抗的產物,人類社會的最後階段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生產關係後建立的共產主義。剩餘價值論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本質和秘密,提出商品價值的唯一來源是人的勞動。

斯賓塞

(Herbert Spencer,1820-1903年)


人類社會治理思想集大成著

代表作:《政府的適當權力範圍》(1842年),《社會靜力學》(1850年),《進化的假說》(1852年),《心理學原則》(1855年),《第一項原則》(1862年), 《生物學原理》(1867年),《社會學研究》(1873年)

思想背景: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和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以及漢密爾頓關於哲學方法的思想;萊爾的《地質學原理》中發展假想的思想,拉馬克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赫胥黎的進化思想和孔德的實證哲學和社會學理論。

主要學術思想:事物的基本規律是“力的恆久性規律”,任何事物在這種力的規律的作用下,都不可能保持其自身的同質。作用於同質事物的力必將引發其不斷的變化,普遍的進化框架認為社會進化是不斷個性化(individuation)的過程,社會是實現個人目的的工具。社會的發展取決於社會和自然的環境,不一定要經過預設的階段,社會機構是功能與結構迫切需要的產物,不是行動者意圖和動機的產物;隨著社會的發展各部分開始分化,體現為結構的增加。在從無差別遊牧部落向複雜的文明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勞動的不斷分化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化。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基本的社會分類是軍事社會和工業社會,在前者中人類的合作是通過暴力,而在後者當中,合作是自願、自發的。國家的唯一權利是保護個人的權利和地獄外部的侵略,好的社會基於追求自我利益的個人之間的契約。社會科學是客觀的,社會科學家須盡力擺脫不適當的偏見和情感。

齊美爾

(Georg Simmel,1858-1918年)

人類社會治理思想集大成著

代表作:《社會分化》(1890年),《歷史哲學問題》(1892年),《貨幣哲學》(1900年),《社會學:關於社會交往形式的研究》(1908年),《社會學基本問題:個人與社會》(1917年)

思想背景:法國和英國實證主義思想和達爾文、斯賓塞的進化論觀點,德國人類學的發展“平行”理論和利珀特的觀點;康德與新康德哲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尼采和柏格森的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不是脫離個體心靈的精神產物,也不是個人的總和,而是因互動而結合在一起的若干個人的總稱,社會學是一門研究人類面臨的問題和他們的行為規律的科學。社會學分為一般社會學、形式社會學和哲學社會學三類,其中社會學的主要任務是識別人們社會交往的基本形式。“理解”概念認為社會科學研究者難免帶有主觀的價值取向,其知識也具有主觀的和相對的性質。群體互動形式的研究證實了大群體和小群體的差異。社會是一個包含合作與衝突、吸引和排斥的矛盾統一體,社會交往的複雜性必然導致合作與衝突的存在,社會衝突可以分為現實的和非現實的,它對於群體和社會的整合具有積極功能。資本主義文化的根本矛盾是文化的客觀性與人的個性自由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普遍的貨幣關係中個人喪失了自己的特殊性;客觀物質文化越發展,人的個性與創造力越衰退,個人在資本主義文化體系中的特徵是對社會的疏遠和異化,這種矛盾無法解決,個人的發展只能是畸形的。

涂爾幹

(Emile Durkheim,1858-1917年)

人類社會治理思想集大成著

代表作:《社會分工論》(1893年),《社會學方法的規則》(1895年),《自殺論》(1897年),《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年)

思想背景:法國學術歷史主要是啟蒙主義傳統尤其是盧梭和孟德斯鳩的思想;孔德和聖西門的社會觀特別是孔德的《實證哲學教程》;博納爾和邁斯特爾等的反啟蒙運動思想;庫朗熱的歷史研究方法及其著作《古代城市》;哲學家布特魯的反還原主義學說和新康德主義哲學家勒努維耶的觀點;塔爾德的《模仿的法則》中的理論;斯賓塞、齊美爾、藤尼斯和心理學家馮特的一些觀點。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學具有獨立的研究對象即社會事實;社會事實具有不同於自然現象、生理現象的特徵。社會事實以外在的形式“強制”和作用於人們,塑造著人們的意識;人們無法擺脫這種強制的薰陶和影響,且如果對某些社會規則拒不遵從將受到懲罰。社會高於個人,社會事實無法用生理學、個體心理學以及其他研究個體的方法來解釋,而必須用社會學的整體方法和觀點來解釋。宗教、道德、法律、社團和語言均屬社會現象,都是社會學特定的研究對象。社會事實分為運動的狀態和存在的狀態;前者指與思想意識相關的現象,亦稱團體意識;後者是社會上一切組織和有形設置。統計方法可以幫助社會學研究處於社會現象層次上,防止任何形式的還原論;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是社會學兩個不同但必要的研究方法;可以採用假設-推測-檢驗的研究步驟。社會團結的基礎在於社會成員的共同價值觀念和道德規範,它又可以分為有機團結和機械團結兩種類型,有機團結基於社會分工,職業專門化使集體意識受到削弱的同時增加了相互依賴並要求新的職業道德的確立。社會危機的本質是一種道德危機,現代社會團結面臨著解組的危險和反常社會分工的破壞,需要建立一種與社會分工相適應的多層次道德體系。社會自殺現象根據溯源分類法可以分為利己型、利他型和失範型三種。

沃德

(Lester F. Ward,1841-1913年)


人類社會治理思想集大成著

代表作:《動態社會學》(1883年),《文明的心理因素》(1893年),《社會學大綱》(1898年),《純粹社會學》(1903),《實用社會學》(1906年)

思想背景:孔德的實證主義傳統,達爾文、斯賓塞、薩姆納等的社會進化論,美國的進步運動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發展是宇宙發展的一部分,每一後續階段都是前一階段成就的積累;社會力量也是在人的集體狀態中發生作用的心理力量,社會學的基礎在於心理學,人可以從理性上控制社會過程(有目的進化論)。進步分為兩種:自然的和人為的,前者依進化的一般法則發展,是被動和消極的;後者以前者為基礎,表現為更加複雜的理智、道德和審美進步,是主動和積極的。國家是集體意識的體現者,將來競爭和壟斷應讓位於自覺的協作,建立一個“有目的”社會,教育和科學是這種計劃的工具,科學方法的發展使人類日益有可能有意識地改善進化中的社會。人類學研究人類歷史的自然方面,社會學研究人類歷史的文化和心理方面;社會科學的使命應是賦予人類為尋求幸福而必備的知識。
韋伯

(Max Weber,1864-1920年)


人類社會治理思想集大成著

代表作:《中世紀商社史》(1889年),《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1905年),《政治論文集》(1921),《經濟與社會》(1921年),《學術理論論文集》(1922),《社會史與經濟史論文集》(1924)

思想背景:德國康德唯心主義哲學傳統中強調“人是文化和歷史領域中積極和自由的行動者”的思想;文德爾班、李凱爾特、狄爾泰等新康德主義者關於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研究方法區分的思想;雅斯貝斯關於解釋與理解之差異的思想;經濟史學家和歷史主義經濟學家羅舍爾、克尼斯、瓦格納、布倫塔以及社會學家藤尼斯、齊美爾的思想;尼采和馬克思關於意識與利益的觀點。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科學研究關係到價值相關性和價值中立性兩個問題,一個涉及選題,一個涉及客觀和科學的分析研究,社會科學研究既要反對純思辯的哲學研究方法,也要反對實證主義的社會決定論。(理解)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個體社會行動的“主觀意義”,社會行動類型主要有四種:目的合理性的、價值合理性的、情感性的、傳統習慣性的。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學”,除了應對社會現象作合乎規律的因果分析外,還必須深入地探尋導致特定社會現象出現的個人行動動機,理解現象背後隱藏著的屬人的“意義”。理想類型是研究社會和解釋現實的一種概念工具,是比較研究的得力方法。社會統治有三種類型:傳統型、個人魅力型、法理型,其中科層制(或官僚制)是法理型統治的最典型和純粹的形式,它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人類社會不可避免的。人的社會地位是由經濟、政治、聲望等多元因素決定的。近代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是以表現在歐洲宗教改革後的新教倫理中的“資本主義精神”為支柱的,這種精神是西歐理性主義長期發展的結果;近代資本主義的產生與新教倫理有著一種內在的親和關係。世界宗教根據對待世界的方式可以分為四種理想類型:入世禁慾主義、出世禁慾主義、入世神秘主義、出世神秘主義,現實中往往有各種成分的雜合。

薩姆納

(William Graham Sumner,1840-1910年)

人類社會治理思想集大成著

代表作:《社會階級間的負債》(1883年),《民俗論》(1906年),《事實的挑戰及其他》(1916年)

思想背景:

斯賓塞的實證主義和自由放任思想,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基督教神學理論以及美國社會政治新思潮。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是一個由個人組成的群體,其中存在的合作與對抗決定著人類文明的存在和發展;社會的不平等是自然的狀態和文明發展的必要條件;財產和社會地位的競爭導致有益的結果:消滅不適應者,保持種族興盛和文化繁榮。社會科學對民俗的研究,與生物學對細胞的研究具有同樣的意義,一切社會制度還原為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民俗和民德;風尚是指人們在追求滿足自己需要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行為方式,個人層面上叫習慣,群體層面上叫風尚。民族風尚包括一切標準化的行為方式,其形成原因有兩類因素:各種利益之爭(生存競爭中的保衛和進攻);人類行為的四種主要動機——食慾、性慾、虛榮心和逃避恐懼的心理(其基礎在於利益);風尚不是人的自覺意志的產物。社會的發展只是生物進化的一種形式,在於內群體間和外群體間的爭鬥和競爭;同一類習俗標誌著同一個種族;內群體中存在一種團結的合作關係;和外群體之間是一種敵對關係(民族中心論)。應當反對任何形式的人為或國家法律對社會生活的干預,社會整體運行的機制就是競爭,社會是競爭著的群體的組合。

吉丁斯

(Franklin Henry Giddings,1855-1931年)

代表作:《社會學原理》(1896年),《人類社會的科學研究》(1924年)

思想背景:孔德的實證主義和斯賓塞的進化論思想,涂爾幹、薩姆納、沃德等的社會學思想和心理學研究,塔爾德的模仿論,密爾等的政治社會思想,經濟學的主觀價值論和亞當.斯密的人類情感說。

主要學術思想:主觀的社會事實即“同類意識”是社會學研究的中心;同類意識是指一種含有同情和知覺因素的心理狀態,它產生於個體之間的互動,社會是由同類意識結合在一起的一個人群;同類意識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基礎,它使個人由最初模糊的群體狀態進入到有組織的社會固定狀態,使一切社會組織、社會團結和合作、社會適應和進步成為可能。最初的無意識行動變成習慣,直至成為必須遵循的標準規範;社會遵從的壓力代替了環境造成的盲目壓力,也取代了自然選擇。生存競爭帶來容忍與合作,甚至超越衝突在聯想、模仿等機制的相互作用中使人們對共同利益產生必然的認識。社會分為四個層次:同類意識發達的(合群的人),同類意識不發達的(不合群的人),沒有同類意識的(反群的人),同類意識墮落的(偽群的人)。社會學研究的基本單位是個人,通過個人來透視社會,通過同類意識來透視“社會性”和社會協調的行動;一切社會現象都可以視為心理的現象;社會學的任務就是研究同類意識。

凡勃倫

(Thorstein Veblen,1857-1929年)

人類社會治理思想集大成著

代表作:《有閒階級論》(1899年),《營利企業論》(1904年),《科學在現代文明中的地位》(1919年),《不在地主所有權》(1938年)

思想背景:

貝拉米的烏托邦社會主義著作《回顧》中關於衝突性企業競爭和統一的有組織工業體系的思想;斯賓塞和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以及馬克思的異化論等觀點;德國經濟學歷史學派尤其是斯莫勒的理論;美國實用主義思想和生理學家洛伯關於本能和向性的理論,以及托馬斯和博厄斯的人類學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人們的經濟行為必須放到它的社會背景中加以分析,人們的誇耀性消費模式是具有其內在潛功能的。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暢銷,是指消費者對一種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標價較高而不是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們進行揮霍性消費的心理願望(即凡勃倫效應);習慣、風俗以及迷信的非理性都將決定人類的消費。人類進化是作為一種對環境有選擇的適應過程來進行的,首先涉及到發明和更有效技術之應用,人類社會進化的四個階段是:和平原始經濟的新石器時期、掠奪性未開化的經濟時期、手工業時代、機器支配的現代社會。思想習慣是生活習慣的產物,思考方式依賴於社會組織,人的看法和思想習慣取決於其在技術和經濟領域中的地位,人的認識是由社會決定的。在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里,人們通過與同伴的價值比較判斷自己的價值,同時也陷於對自我尊重喪失的恐懼中,每一個階級都盡力模仿它的上層階級的生活方式(競爭行為的社會誘因論)。先進技術和起阻滯作用的制度之間的衝突是創造歷史的力量,制度一般相對滯後於技術的發展,新技術能戰勝即得利益並按自己的需要重新制定新制度。股份資本論等一些理論命題奠定了經濟學制度學派的基礎。

庫利

(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年)

人類社會治理思想集大成著

代表作:《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1902年),《社會組織》(1909年),《 社會過程》(1918 年),《生活和學者》(1927年)

思想背景:

麥考萊、愛默生、歌德、斯賓塞和達爾文的一些關於自然與社會的思想;鮑德溫的心理學理論和個案研究,詹姆斯關於心理實質與自我實質的觀點和自我多元論觀點;梭羅、帕斯卡、但丁、托馬斯、白哲特、托克維爾、塔爾德、沃德、吉丁斯、斯莫爾、薩姆納等人的一些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心智不是笛卡兒認為的超然於外在的世界,而是個人與世界互動的產物;“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概念體現了自我是與別人面對面互動的產物;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社會經過多次的個性之間的相互作用成為個性自我的一部分,個性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所有個性成為有機的整體。社會是各種過程的複合體,每一過程在和其他過程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發展。初級群體和次級群體的差別在於前者規模較小,最主要的特徵是具有“親密合作與面對面的溝通關係”,是個體初級社會化的主要場所和特殊品德的培育地;而次級團體則規模較大,並且“分工互賴,以非情感的依賴相結合”,有明顯的階層。在初級群體中人性逐漸產生,人只有通過交往才能得到人性,又可以在孤立中失去。人類行為的研究必須同人類行為者賦予環境的意義相聯繫,對人的認識是基於研究者對人的動機和行為變化具有同感理解的能力。社會由行為者與亞群體之間的信息網組成,信息過程特別是它在輿論上的作用可以鞏固社會的聯合,社會衝突是必要和不可根除的。經濟價值體系特別是貨幣價值體系本質上是一種制度,都是社會結構的產物。

滕尼斯

(Ferdinand Tnnies,1855-1936)

人類社會治理思想集大成著

代表作:《倫理》(1909年),《公社與社會》(1912年),《公眾輿論批判》(1922),《進步與社會發展》(1926年),《社會學研究與批判》(三卷,1925-1929年),《社會學引論》(1931年),《近代精神》(1935年)

思想背景:德國哲學和關於國家的政治理論,特別是霍布斯和斯賓諾莎的哲學和自然法學說;18世紀末啟蒙運動和古典主義引起的浪漫主義思潮。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學是研究人及其生理、心理和社會本質的科學,可以分為一般社會學(關於純粹共同生活的學說)和專門社會學,後者又分為純粹社會學(概念闡述)、應用社會學(用概念理解當前和歷史變遷)、經驗社會學(消極關係和社會病態的研究)。社會生活的兩種基本形式“公社”和“社會”是社會學分析的基本概念;公社是通過血緣、鄰里和朋友關係建立起的有機人群組合,它以血緣、感情和倫理團結為紐帶(本質意志);社會是靠人理性利益的權衡(選擇意志)建立起的人群組合,是通過權力、法律、制度的觀念組織起來的一種機械合成體;從中世紀向現代的整個文化發展就是從“公社”向“社會”的進化。社會構成的本質要素有:社會關係(純粹類型為聯盟)、社會集合體(純粹類型為黨派)、社會集團(純粹類型為聯合體),它們既可以表現公社的形式,也可以表現為社會的形式。社會價值指具有社會本質的對象;社會規範指社會行動的規則,它分為三種形式:秩序(基於和睦與常規)、法(基於倫理與立法程序)、道德(基於宗教與公共輿論);“社會相關物”指與社會本質因素相關的體制和現實作用領域。社會學研究應當堅持嚴格的價值中立原則,擺脫價值判斷。

帕累託

(Vilfredo Pareto,1848-1923年)

人類社會治理思想集大成著

代表作:《社會主義體制》(1902年),《政治經濟學手冊》(1907年),《普通社會學》(1916年),《事實與理論》(1920年),《民主制的變革》(1921年)

思想背景:意大利馬基雅維利關於權力鬥爭的政治學;社會達爾文主義、孔德、斯賓塞、聖西門等的實證主義思想;現代數量經濟學特別是瓦爾拉的思想;莫斯卡的《統治階級》為代表的政治思想和社會理論;馬克思的階級鬥爭理論和社會主義思想;塔爾德和勒邦的社會心理學和培爾的懷疑論。

主要學術思想:人類活動分為邏輯性行動和非邏輯性行動,前者指在主觀和客觀上將手段與目的合理聯繫在一起的行為,反之即非邏輯性行為;後者是社會學研究的出發點,因為大多數人們的活動是不自覺的非邏輯行為。剩餘物是人們沒有直接認識或也不能間接認識的情感與表現和行為之間的中介物,主要是能導致推理的那些人的本能;派生物指的是意識形態、信仰和理論一類的東西,是剩餘物的證明物,是相對易變的成分。六種剩餘物是:組合的本能、組合體的持久性、行動的本能、社會性、個人的完整性、性本能;四類派生物是:簡單肯定、權威論據、原則、口頭論據。任何社會中都存在佔統治地位的少數人與被統治的廣大群眾之分,即精英與群眾,這是認識和說明社會的前提;狹義的精英指處於統治地位的少數人,廣義的指在人類活動各個領域裡取得突出成績的人;政治變化的形式就是一種類型的精英取代另一種類型的精英的循環(精英循環論)。社會是一個由相互依賴的因素構成的系統,影響系統任何部分的事情都會對系統整體產生影響;社會運行是由三個子系統同步循環和相互影響的結果——社會情緒的循環、經濟生產的循環、政治組織的循環,它們之間發生連鎖反應而展開,促成社會總體形式變化和運動;社會系統總是傾向於由不平衡走向平衡。

杜威

(John Dewey,1859-1952年)

人類社會治理思想集大成著

代表作:《我的教育信條》(1897),《學校與社會》(1899年),《邏輯學理論研究》(1903),《民主主義與教育》(1916),《哲學的重建》(1920年),《人性與行為》(1922年),《經驗與教育》(1938),《人的問題》(1946)

思想背景:黑格爾主義和工具主義哲學傳統尤其是莫理斯的思想;康德的哲學和心理學理論;霍爾與詹姆斯的新實驗生理心理學思想;歐洲18世紀的啟蒙哲學和19世紀晚期的新哲學。

主要學術思想:哲學只是解決社會問題的工具,哲學家應走出思辯的象牙塔,投身於政治、教育和倫理的活動,用哲學推動民主。“實用主義的真理理論”強調有機界對環境的適應,精神是一種思想的過程,一個人在頭腦中定義客觀事物的過程,具有工具的性質;而思想產生於人類調整自己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人勾勒出可能採取的行為方式,設想某行為的後果,區分不能與環境協調的行為並計劃消除之,尋找出能實現協調目標的行為方式。社會科學以及哲學應將日常生活狀況和問題看作研究主題,證實一種社會科學是否正確需要將它應用於實際,看它解決實際問題的功效。人類的本質有很強的可塑性,可通過改善了的社會環境得到改進。無論動物還是人都不是在社會環境中孤軍奮戰的,他們大多數都是通過群體而生存的;個人和群體關係以及教育在促進社會變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將來的個人和群體可以通過明智地選擇可能達到的預期目的,在良性互動中改變自身;人不僅是被動地接受生命,他更應該主動地塑造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