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則故事,非常簡短,道理很深

三則故事,非常簡短,道理很深

故事一、傾聽的故事

女主人在晚餐宴客,重要的主菜是一條稀有的石斑魚。

為了讓魚的鮮美滋味能完美地呈現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厭其詳地一遍又一遍叮嚀廚師,如何清蒸,火候大小及時間的長短。

最後女主人特別交代擺放的方式:“記住,要用銀盤來盛這條魚,銀盤四周要有精美的裝飾,別忘了,嘴巴上含一片檸檬。”

晚宴時賓主盡歡,宴會高潮時,晚宴的最後一道主菜被端上來。然而當上菜的廚師把那盤清蒸石斑魚端上桌時,宴會上原本愉悅的氣氛霎時靜了下來。

石斑魚放在銀盤當中,看來色、香、味俱全。銀盤四周的食物裝飾也一如女主人的吩咐,上菜的廚師嘴巴上含著一片檸檬,也正如女主人的吩咐一樣。

【感悟】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趲緊密,生活步調隨之加快,似乎每個人傾聽的能力也在逐日降低。由於思維速度太快,說話者有時難以盡情表達其真正心意,而聆聽者更易於將聽到的話語在自己的思考中加以曲解。如此一來一往,也就差了十萬八千里。

三則故事,非常簡短,道理很深

故事二、該你發光了

有一個老先生,到集市上買了一支蠟燭。

蠟燭看著老先生,好奇地問:“老公公,你需要我為你做什麼呢?”

老先生說:“我要把你放在燈塔上,給海面的船隻指引方向。”

原來,這個老先生是一座小燈塔的管理員。

蠟燭嚇了一大跳!趕忙惶恐地對老先生說:“不!我不行,我只是個小蠟燭。”

老先生回應:“別擔心,你只管全力以赴,我有我的安排與方法。”

晚上到了,老先生拿著蠟燭爬到了燈塔上,只見燈塔頂端早已放了好幾面光亮的鏡子,老先生把蠟燭擺上,點燃它,奇妙的事發生了!蠟燭微弱的光,經過老先生幾面鏡子的一再反射,竟成為耀眼的光團。

海面船隻上的船員們看著發亮的燈塔,個個露出了感激的微笑。

【感悟】上天對每個人的生命都必有美意與安排,面對你所處的環境,你的心準備好了嗎?發光,是上帝對每一個人的呼喚,亦是上帝今天要對你講的話,你願意響應上帝的邀請嗎?

不要猶豫,不要遲疑,只要用你的恩賜,以及愛的言行、見證來幫助有需要的人。朋友,該你發光了!

三則故事,非常簡短,道理很深

故事三、畫一扇窗

那一年,國畫大師黃永玉帶著他的畫作來到北京,住在“芥末居”。那是怎樣的一間房子呢?——不但陳舊,蛛絲網結,而且四壁連一扇窗戶也沒有,沉悶與壓抑可想而知。

但是,黃永玉沒有厭棄這間小屋。他環顧四壁,哈哈一笑,拿出一張潔白的畫紙,貼在牆上,然後信手在上面畫了一扇窗戶。霎時,他就覺得窗外的暖陽正透過窗欞湧進小屋,小屋頓顯生機勃勃。

【感悟】許多時候,上帝給了我們黑暗的境遇,但是並沒有剝奪我們追求光明的權利;上帝給了我們坎坷的遭遇,但是並沒有剝奪我們快樂的心境。所以,就算上帝給我們一間沒有窗戶的屋子,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完全可以畫一扇窗戶給自己,放進希望的陽光,照亮人生的路。

三則故事,非常簡短,道理很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