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你的創業想法或經歷是什麼?

戀一生vlog


本人單親媽媽,孩子上學沒人接送,想在網上找一份兼職又賺錢的職業,今年'準備做微商


向快樂出發2020


本人今年35歲了,也是一個服役五年的退役老兵。2008年退伍回來之後參加我們省組織的第一批退伍軍人技術崗位培訓學習,本想著用學習的技術去上班安安穩穩的工作,偶然的機會朋友叫上我一起投資做生意,也是我剛從部隊回來沒有社會經驗,更沒有做生意的經驗和頭腦,後來客戶壓貨款,帳不好要等等事情,慢慢的就放棄了,這就算是我人生當中第一次的創業失敗吧。

後來幾年也在工廠裡上過班,一個月幾千塊錢收入,每天三點一線平平淡淡的,17年接觸了朋友公司做的充電樁項目,瞭解跟做了一年多時間感覺有前景,剛好也是國家應急部高度要求安全隱患的結點,我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從18年註冊了一家自己的公司,每天都是不停的跑業務、籤合同、安裝設備、維護運營的事情,很充實很激動,只要有業務苦點累點都不算什麼。

總得來說創業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有失敗有痛苦,這些都要能承受的起,任何行業都有成功的也都有失敗的,而且失敗大於成功。如果你認定創業這條路就要堅持走下去,找方法找經驗,打破種種困難終會成功!






奮鬥的王者


說說我的創業經歷吧

本人96年 大學期間就喜歡折騰 所謂的折騰就是什麼都幹過

從最開始的希爾頓酒店裡兼職端盤子 然後發傳單 外賣 駕校招生 大學自考招生 酒吧 KTV 外菸 演員 工廠流水線 等等行業 幾乎你想得到想不到的我都做過 這些經歷都是一些零碎的 不成系統的在學習 但這對我來說很重要。

我覺得一個人的經驗完全是早期經歷以及自己的思考所形成的。所以對於那個時候的我 最重要的是去體驗這個過程 找到人生的方向以及感興趣的行業。這個時候是犯錯成本最低的時候 如果在這個時候你失敗 對於你來說是最低成本的

所以我快速嘗試了我能嘗試的所有行業 當然這中間也有我個人的夢想 比如去當演員 大一的時候 我是這麼想的

後開國家開始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我就和室友兩個人用一個星期時間寫了20幾頁項目計劃書 參加大賽 獲得兩個投資人投資意向 (生鮮電商方向 那個時候國內生鮮電商行業剛剛開始)

去對方公司聊完 投資人意思是 投資金額大 回報週期慢 你一個還沒畢業的大學生敢來找我要幾千萬[大笑] 事實證明 到如今 國內還沒一家生鮮電商企業能夠財務上完全盈利 95%以上屬於虧損 第一次創業算是無疾而終 總結就是 對自己能力 團隊組建 供應鏈解決 融資渠道 市場推廣 營銷 財務等各方面能力都不足 所以選擇開始進修 找一家大企業開始上班 先沉澱3 5年 然後繼續 創業永遠在路上 不斷總結 謝謝



郭小靖


16年01月創業做健身行業,私教工作室類型,19年10月宣告失敗,在此三年多時間,陸續開到三家分店經營,由於16年開始做的時候,西安這個城市,相對來說工作室和健身房還沒有那麼多,因此競爭並不是很大,17年中旬至今健身機構遍地開花,現在一條街四五家健身機構很常見,競爭非常激烈。

由於16年生意不錯,賺了點錢,就想做成連鎖,在局部區域具備一定影響力,所以陸續在17年1月和17年6月分別又開了兩家店,投資了差不多100W左右,這也是我失敗的開始。

三個店的位置成三角之勢,彼此距離都在五公里左右,所在區域西安高新區,這個區域人流量大,消費能力強,健身意識也都比較成熟。

店面位置不錯,在西安也算店面較多的,教練員工形象很好,前期也有小一年的沉澱,口碑也很好,當時看起來一切都佔到了先機。

其實不然

1.因開店太快,人員管理跟不上

2.18開始市場激烈競爭,導致客戶量大幅度減少

3.房租,推廣這些每天都要的硬性支出

4.以及前期店面投資所產生的部分貸款

其中滋味,倆字兒,呵呵。。。

基本在17年下半年開始至19年10月,這四個問題一直陪伴著我,房租,推廣,貸款,家庭支出每天每月都需要錢。而店面業績卻要死不活,入不敷出。

說了個數字吧,房租500,推廣500一家店基本每天是1000塊左右,也就是說,每天睜眼就得花3000塊,這還不算水電物業費及日常採購。

單店業績一個月拉平6w,月底再把工資一發,剩下的只有焦慮了。

至於管理,因為健身教練現在大多是90後年輕人,年輕人,比較有個性,接觸起來硬不得,軟不得,得時時拿捏分寸,這也是我管理經驗的不足。店一多,人一多,事情就多,也是盲目開店太快導致的問題,跟一家店的管理不可同日而語。

這麼說吧,慈不掌兵,義不理財,真的是創業者的必備功課。

這幾年經歷了一些人和事,現在也想明白了,沒有什麼好或者壞,只有你想的開想不開而已。出來混一定要一碼歸一碼,這樣大家才能共贏,公私不分,害的是雙方。

總之17年到19年這兩年熬壞我了,不過還好,關了兩家店,轉了一家店,算是抽身事外了,外債也不是太多20萬吧,去年10月到現在這三個多月,之前精力的透支和焦慮,也算緩過來了。

沒關係,從新來過而已,這幾年的所經歷的,或許才是未來為人做事的最大財富吧,加油。


黨傑


我是80年被分配到鐵飯碗的糧店工作的,92年隨著國家糧食政策的開放,工資再也不能由政府撥款,而改為自主經營,大鍋飯的打破,每個人都面臨著選擇!

我選擇了下海,懷揣著3仟元的啟動資金,開辦了雲南人的早點餐“小鍋米線"店,6平米的店鋪,只能由2個人來經營,沒有小工,我姐一個人煮,其它所有的雜事都由我一個人來完成,每天4點多鐘起床,到下午3點後停下來,接著做第二天的準備,十幾個小時的連軸轉,我從一個50多公斤重的人,短短半年以後瘦的只剩38公斤了,一種風都能吹到的感覺!

生意是爆好了,但人卻每天得用中藥來調理,三年後改為飯店,身體才得到改善!這樣忙忙碌碌的生活一堅持就20多年!

我不後悔!

20多年對美食的偏受讓我懂得"興趣"才是一個人能堅持做一件事,最好的理由,因為每個人都賺不到認知範圍的錢!

"吃”是有境界的,食物對人的誘惑力之大,而一個會做飯並懂得經營的人,本身就是自帶光芒的,不是嗎?


代鳳瓊684


我的創業失敗經歷,給想開闢第二收入的人們做參考。

初衷:工資收入微薄,想利用老家的一片樹林搞林下散養土雞,投資計劃5萬,年利潤計劃3萬,如果發展順利再擴大經營規模。投資不大,風險可以承擔。

創業一年,總結起來,就是創業不易,須謹慎前行,還有就是如果你面對一件事情,能想到5個問題要解決,那實際行動起來,至少有15個問題需要解決。

創業經歷:我是西北一座小城裡的普通工薪一族,老家有一片三畝多的樹林,離中心城區大概15公里,前年開始我就一直琢磨搞林下散養土雞,因為城裡人到我們農村抓的土雞都是100多一隻,我感覺利潤空間還可以,再加上現在提倡綠色環保無汙染食品,覺得這是一個趨勢吧。

去年年過完,我就行動起來,把那片樹林拿鐵絲網圈起來,裡面搭了幾個簡易的雞棚,僱了一個親戚,從雞販子那裡批發了雞苗,就算是正式開張養殖了。

從三月份到十一月份,我算了賬,總投資四萬五不到,收入不到兩萬,虧損兩萬多收場。

之所以以虧損收場不再繼續的原因就是這個第二職業牽扯我的時間精力太多了,我還要把主業幹好,二者兼顧很困難,而且如果繼續幹下去至少還得投資五萬左右,成功的前景還不明朗。

虧損原因:從技術、管理、銷路三個方面來講,首先是從技術方面,原來認為養雞沒有什麼多大的技術含量,圈起來,每天定時喂包穀麩皮等等就完了,就像農村家裡養的那樣。可是實際上養雞養十來只和幾百只完全是兩個概念,由於我沒有對僱工進行技術培訓,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道聽途說的養雞經驗來養,造成雞苗折損百分之六十左右,比如說餵雞的水,就不知道一天一換,比如說樹林兩個月澆一次水,都不知道把雞趕出來,雞千萬不能受潮,比如說定期防疫給藥的問題等等;其次從管理方面,由於僱的是親戚,不好嚴格管理,礙於情面,原來說定的雞苗折損超過百分之二十要扣工資最後也不了了之,另外圍的鐵絲網高度和密度存在問題,野狗野貓黃鼠狼偷雞防不勝防,這也是折損高的一個原因。還有就是我們地處北方,冬天比較寒冷,雞的生長速度變慢,但是養殖成本還是和夏天一樣,還要建造保溫棚舍,成本開支增大;最後是銷路,第一批雞苗長大後,我免費送了幾隻給一個開餐廳的朋友品嚐,他現場考察完品嚐完說土雞品質很不錯,可以長期合作,但是價格肯定給不到一百多,只能按市場上肉雞的兩倍價格給,因為他們餐廳還要賺錢,我算了一下,每隻接近90元,也可以。後來遇到的問題是第二批第三批生長速度跟不上,做不到穩定供應,更重要的是離市區比較遠,好多小餐廳不能上養殖場取,只能我們送,時間上也來不及。銷路一直沒有打開很是不穩定。

經驗教訓:一是養殖畜禽類,越大的越好養,羊比雞好養,牛比羊好養,但是投資一個比一個大,而且相比工業品製造,有一句老話說得好,家財萬貫,出氣帶毛的不算,所以說農村經濟難搞得很;二是做不到親力親為,或者沒有一定的時間精力,最好還是不要做,而且創業一定是做熟不做生,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一定得親自上手學習,成為行家裡手,最忌外行領導內行;三是除非預算很寬裕,否則投資必定會超出預算,因為對於未知的領域,一切想當然的想法最終都是會被實踐打臉的;四是創業最好要有一年賠兩年平三年開始賺的思想準備,老人家說的持久戰基本上適合各個領域;五是創業投資不能超出經濟承受能力,賠不起的生意要特別特別慎重。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買彩之路


我學的是文職,畢業後本來想找份朝九晚五的文職工作,但是看到了這個職位人的每天經歷,我就放棄了,因為每天都是做著重複枯燥的工作,沒有任何意義。

後來我找了份互聯網的工作,做電商的,那時候自己也是什麼都不懂,但是覺得有趣,每天都在研究,學會了怎麼操盤一家店鋪,自己也實操了一家店鋪,銷量50倍增漲,然後就有人請我去講課,我就去了,按小時收費,收比工資還高,那時我就知道了,互聯網是草根翻盤唯一的機會,從那以後我就一直在專研互聯網。

身邊的人也是互聯網創業者,有的日入幾萬,有的年入幾百萬,我也在互聯網上日入上萬,所有更加堅定互聯網創業,只有互聯網是輕資產,也是唯一適合草根翻盤的道通。



林碧兒


創業初期真的可以讓你把這世態炎涼體會個遍。我前年開始創業,做面膜。

記得當時去找親戚借錢,一個沒借還受盡冷眼。後來還是在朋友那裡七拼八湊,湊了些加上自己有些存款就開始了我的創業之路。

剛開始自己租了個寫字樓,招了4個員工。自己也跑市場做銷售,因為是個新的品牌,不被大家所認知。人家都覺得好怕被騙,其實這個我也很理解。如果換作是我,我也會這麼想。

後來定點給大家免費做體驗,收了為數不多的客戶。但是這個對於我來說還是很大的收穫。高興了好幾天,產品慢慢的被接受。但是價格又讓我犯了難,因為原料是從國外進口的,價格已經做了調整了,還是達不到他們想要的幾十塊就可以買好東西的標準。這個事情我總結出很多國人要的是價格而不是效果。而我的面膜主要是做深層補水,而大眾更需求的是美白。很抱歉我真的不願意賺那種昧心的錢!我只想做好國貨。於是,半年後我轉移市場,內地就慢慢做,順其自然。也沒合作新媒體,想做大做久,我還是比較信任雙腿跑出來的天下!

期間經歷了特別多事,不一一細說了,太多了[捂臉]那時候身邊親戚朋友都知道我在做,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朋友偶爾支持一下,至於親戚,呵呵……見了我躲都來不及!

今年第三年了,我全款買了一套200多平方的房子,一部十幾萬的代步車,小辦事處又多了一處。

這時候打聽到我買了房子的親戚們開始紛紛找上門來借錢,讓我帶他們一起。我特別記恩,也特別記仇。借人的錢已經在去年年初連本帶利還了,雖然他們不要我利息,我還是堅持!

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想要出來拼,可能是過怕了苦日子。以前被太多人瞧不起。

加油!我們!


上邪本尊


本人今年34歲,當了5年兵,2010年轉業以後分配了單位,但是工資待遇不理想,現在消費水平都高了,光指望單位那點工資是不行了,在2017年的時候我出去學了雜糧煎餅果子,學回來以後直接就開店了,經過不斷的摸索和改進,現在做的煎餅口味非常受大眾喜歡了,2019年12月申請了商標,準備做連鎖或者招學員了。








雜糧煎餅果子招學員


我從14年開始自己創業,剛開始的時候一分錢也沒有,後來東拼西湊把店開起來了,是個小吃店,當時只有我和我前夫倆個人,由於第一次做生意經驗不足生意不是很好,14年年底我們這新開發了一條商業街裡面全是小吃,於是我們就又在那裡挑選了一間店鋪,有了前一次的經驗這次少走了很多彎路,生意也不錯,直到17年我前夫出軌我和他離婚了,店我也沒要,當時是不準備在這個城市生活的,後來覺得沒啥事可做,就又開始重新學習,又選了個新項目開始開店,這個店從選址到開業都是我一個人完成的,很辛苦,操了很多心,那段時間晚上12點以前沒睡過,早上五六點就自己醒了。到現在已經兩年了,全都是我一個人在店裡,每天十多個小時,很辛苦,可再辛苦都覺得很值得,畢竟是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開店必須要有吃苦的準備,店鋪選址,對準的人流量都要考慮好。總體就這麼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