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科學家石正麗——兩年前講的話讓人既驚奇又折服

大家好,我是郭彧。今天我講的內容和這張照片的單位有密切的關係。

病毒科學家石正麗——兩年前講的話讓人既驚奇又折服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2020年2月3號,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在英國的著名科技期刊《自然》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發表論文的作者就是這個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員:石正麗團隊

病毒科學家石正麗——兩年前講的話讓人既驚奇又折服

《自然》雜誌發表

論文內容是關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權威論文。這篇論文向大眾主要提供了兩個重要信息:

第一個是研究團隊發現,這一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和17年前的廣東北京的SARS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一致性高達79.5%;

第二個是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和石正麗團隊正在研究的一種蝙蝠身上帶的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一致性高達96.2%。

通過這個信息我們得出兩個結論:

1.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它的根源和蝙蝠有著密切的關係;

2. 這個成果對於加速疫苗和對症藥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另外,關於這篇論文還有兩個小花絮。這篇論文是加急發表的,因為它太重要了。其次就是這篇論文的提供時間不是2月3號,而是1月20號。當時整個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大面積的爆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石正麗團隊就研究出有這麼重要分量的和重要結論的論文,可以說是不可能的,這就揭開了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故事。2003年SARS結束以後,中科院做了一個重要的安排,安排石正麗和她的團隊進行一項重要的研究:SARS病毒的根源。從此以後石正麗和她的團隊就踏上了一條長達13年的針對SARS病毒根源的研究道路,在這13年當中他們跨越了28個省市自治區,翻越了千山萬水,鑽過成百上千的山洞,在蝙蝠身上取了成百上千的樣品。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講他們是冒著生命危險從事這項科學研究的。

病毒科學家石正麗——兩年前講的話讓人既驚奇又折服

室外作業

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在2012年的時候,在雲南的一個山洞裡找到了和SARS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非常非常接近的蝙蝠冠狀病毒。然後又用了5年的時間在這個地方蹲點,持續進行取樣測試,最後終於完成了一項重要的科研任務,也就是這個山洞裡的蝙蝠的所有的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達到了和SARS冠狀病毒高度一致的結果。但有個問題必須說明,沒有找到一種百分之百一致的冠狀病毒。

病毒科學家石正麗——兩年前講的話讓人既驚奇又折服

源自動物的病毒(例子)

和中間宿主也就是蝙蝠把它傳到其他動物身上,其他動物身上又傳到人身上,這個過程中病毒發生重組和變異形成的病毒,SARS病毒可能就是這樣來的。

病毒科學家石正麗——兩年前講的話讓人既驚奇又折服

自然宿主和易感人群

聽了這個故事以後讓人非常感動,比這個故事更讓人感動的是石正麗在兩年前做的一次演講,今天我們就來重溫一下她演講的核心內容,你會有一種振聾發聵的感覺。在這裡我截取了五個主題。

第一個主題是SARS病毒是怎樣發現的。

“我們偶然的一個機會,就在雲南一個山洞裡面分離並檢測到了和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可以說是SARS的直系親屬:一株蝙蝠SARS樣品的冠狀病毒。不僅分析了它的遺傳物質,同時我們也發現,這株病毒和SARS病毒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除了它的進化關係近,而且它的功能上面也非常近。這樣的一個結果就更加證實了,我們原來的推測,就是SARS它是來源於蝙蝠。”


第二個主題是雲南的SARS病毒為什麼能跑到廣東去。

“大家可能不知道90年代,我們國家最發達的地區是廣東。當時全國十幾個省份養殖果子狸,大部分的果子狸都消費到了廣東,因為那個地方人有錢。這個病毒怎麼過去的?我們的推測是,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感染到了養殖場的果子狸。這個養殖場的果子狸被販賣到廣東,最終在廣東野生動物市場上不斷地傳播變異,最後生產出來一個能夠感染人並且在人間傳播的SARS。這就是我們推測的SARS的整個生態傳播鏈。”

第三個主題是為什麼惡性傳染病今天不斷爆發

“儘管我們這麼多年也找了這麼多病毒,SARS也沒有再來了。但是實際上在自然界,這種和SARS相近的這些病毒,其實還是存在那裡的。如果我們人類不提高警惕。那麼下一次的病毒的感染,或者直接感染或者通過其他動物感染到我們人類,這種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第四個主題是動物病毒是如何傳播到人身上的

“過去怎麼沒有那麼多傳染病呢?現在怎麼就這麼多呢?我們看一下SARS是怎麼來的。SARS的源頭是蝙蝠是不假,但是它發展的舞臺,是廣東野生動物市場和酒樓餐館。如果沒有我們濫用果子狸、食用果子狸,那麼病毒從蝙蝠到果子狸到人的傳播鏈,就不會發生當年的SARS就不會爆發。

再看看埃博拉是怎麼來的,在非洲有些地方像野生動物,是他們肉食類的來源之一,尤其是農村的。所以說像猩猩、猴子和蝙蝠,都是他們主要的狩獵的對象。通過這樣的方式,埃博拉病毒多次從叢林走向村莊,最後走向城市。

我們再看看馬來西亞的尼帕病毒是怎麼感染到我們人類的。由於我們人類的擴張,我們需要搞集約化養殖,我們人類把豬場養在了蝙蝠棲息地的旁邊,蝙蝠吃了水果,這個水果被病毒汙染了以後,就掉到了豬圈裡感染了豬,豬再把病毒感染到人,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所有這些病原的來源。都與我們人類的活動是有關係的,再加上現代全球化的高速發展,便利的交通工具,可以把傳染病從一個小村莊很快傳到全世界。因此傳染病這個事件,它不是一個村莊一個地區的事件,它是一個全球都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

第五個主題是如何從根源上預防新發傳染病

“因此如果我們要從源頭去預防新發傳染病,其實很簡單,就是跟它(病原動物)離遠一點就可以了。所以我們建議要杜絕野生動物消費,減少對野生動物的侵害,減少對也會說能動物棲息地的侵擾,我們人類也要遠離野生動物。而且我們的家養動物比如我們的養殖場,儘量要避免和野生動物的親密接觸,只有達到人類與野生動物和自然的和諧環境,我們就會減少病原從野生動物傳播到我們人類的機會。”

總而言之,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不僅要對這些科學家肅然起敬,也理解了科學技術、科學研究是戰勝疫情的基石。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