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瞎買繪本了!關於國際繪本大獎你不知道的都在這裡了(上)

別再瞎買繪本了!關於國際繪本大獎你不知道的都在這裡了(上)

千萬別把凱迪克大獎說成凱迪拉克了。

最近宅在家太久,估計孩子們把家裡的書都看差不多了,於是大家在討論要不要買點新書。我在找新書的過程中,突然看到一條帖子,題目是:給大家推薦凱迪拉克金獎的繪本。

看到這個題目簡直雷死我。

一旦你有了孩子,就會考慮買繪本,一旦你開始買繪本,那麼就會沉迷於買一些世界大獎獲獎作品。凱迪克、博洛尼、安徒生、紐伯瑞、凱特·格林納威、豐子愷。。。這些獎項都會出現在你眼中,那麼如何去選擇是其次,我們首先要了解這些獎項都什麼來頭。

另外,在選書的過程中,我常常看到有些商家會吹噓一些噱頭,如果看不懂,極容易被忽悠。所以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獎項本身的特點,<strong>不僅可以幫你省錢避坑,還能幫你更快選出心儀的書

【1】凱迪克(美國)

別再瞎買繪本了!關於國際繪本大獎你不知道的都在這裡了(上)

美國凱迪克大獎始於1938年,是為了紀念十九世紀英國的繪本畫家倫道夫凱迪克(Randolph J. Caldecott, 1846-1886)而設立的。

每年美國圖書館協會,都會邀請教育學者、專業人士和圖書館員,組成評審委員會,組成一個15人評審團,從<strong>當年度出版的數萬本書籍(兒童圖畫書)中,選出一名首獎和二至三名傑作,頒贈凱迪克金牌獎和銀牌獎,在得獎圖書的封面上皆會貼上印有凱迪克著名插畫“騎馬的約翰”的獎牌。

美國凱迪克大獎評選標準著重作品的藝術價值、特殊創意,使該獎項能成為美國最具權威性的繪本獎,儼然是<strong>美國最高榮譽的繪本獎

凱迪克獎厲害之處,重點在於評審的嚴格。不僅要插圖精緻、文字優美,還要給孩子留有無盡的想象空間,每一本得獎作品都必須有“寓教於樂”的功能。

在適宜兒童閱讀的情況下,評審團重要的考核點為以下幾個維度:

  • 這本作品中使用優秀的藝術技巧;
  • 圖畫巧妙完整地呈現了這本書講的故事;
  • 圖畫的風格非常適合這本書講的故事;
  • 透過圖畫,繪者完整地傳遞出了書中想要表達的情感;
  • 本書生動形象,啟發了孩子的想像力。

我國在2007年引進第一批凱迪克獎作品,至今已引進近200本。同一年度獲獎作品,金獎只有一名,但是銀獎可以有多名。所以不要詫異某一個年度會有多個銀獎繪本。

但要注意的是,凱迪克獎並不會迴避戰爭、死亡、宗教、暴力、單親、種族等等內容,在選擇的時候,有顧慮的家長可以自行斟酌。

比如:2018年銀獎《A Different Pond》,中文譯本名為《爸爸的池塘》講述的就是戰爭後對生活的影響。

兒子和父親每天都會去明尼阿波利斯的一個小池塘裡釣魚。和別的釣魚者不同,他們不是為了娛樂,而是為了生存。父親在垂釣的時候會告訴兒子,在遙遠的越南,他們的家鄉,也有一個小池塘。但是由於戰爭,他們不得不離開家鄉。。。。。。

別再瞎買繪本了!關於國際繪本大獎你不知道的都在這裡了(上)


【2】紐伯瑞兒童文學獎(美國)


別再瞎買繪本了!關於國際繪本大獎你不知道的都在這裡了(上)


紐伯瑞獎創設於1922年,由當時的兒童書商梅爾契爾(FredericMelcher(AmericanLibrary Association,簡稱ALA)為紀念十八世紀的英國書商約翰.紐伯瑞(JohnNewbery)而設置,是<strong>全世界第一個兒童文學作品大獎。

約翰.紐伯瑞是自學成才的兒童文學作家和出版家。1744年他編寫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專門的、價格低廉的兒童書——《美麗小書》;他開辦了世界上第一家專門的兒童讀物印刷廠、世界上第一家專門的兒童書店。

從此他不斷改進,印刷發行了許多精美的兒童圖書,深受兒童喜歡,由於他打破當時保守的風氣,崇尚的“快樂至上”的兒童教育觀念,開闢英美兒童文學之路,所以後人稱紐伯瑞為——<strong>兒童文學之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strong>紐伯瑞是兒童文學獎,也就是說不限於繪本,也不限於低幼兒童。說人話就是,範圍很廣,有一些獲獎作品並不是繪本,而是小說,適合閱讀的人群更偏向於年齡大些的孩子,以學齡孩子為主。該獎項同樣也是每年一次,金獎一個,銀獎數個,但是隻給當年的英語作品。

2002年,獲獎作品《碎瓷片》。(這本書我多次在學習力課程中提到,對於幫助孩子建立三觀,很有幫助,適合小學3年級以上閱讀)

別再瞎買繪本了!關於國際繪本大獎你不知道的都在這裡了(上)

紐伯瑞獲獎作品在國內也非常常見,但是早年一些經典作品已經失傳,有些遺憾。

【3】凱特·格林納威獎(Kate Greenaway Medal)(英國)

凱特·格林納威獎是<strong>英國兒童繪本的最高榮譽

英國圖書館協會(The Library Association)為了紀念十九世紀偉大的童書插畫家凱特·格林納威女士,於1955年創設了此獎項。

凱特·格林納威獎被稱為“<strong>史上最嚴苛繪本獎,不僅要求繪本的藝術品質,同時要求整本書在閱讀上要賞心悅目。


評選的四大維度和具體標準為:

  • 藝術風格

(1)選擇的媒材是否恰當?

(2)畫家的個人風格是否有創意且獨特?

(3)風格是否有助表現主題?

(4)整本書的插畫風格是否一致?

  • 格式

(1)格式(字體、字型、間距等)適當與否?

(2)格式有助集中讀者注意力,或是容易分散注意力?

(3)書的尺寸是否適當?

(4)封面、扉頁和書名頁的作用如何?

  • 圖文整合

(1)是否有運用反覆的主題或圖像加深讀者瞭解書的內容?

(2)排版上圖文的整合程度如何?

(3)圖文是否有彼此呼應?

(4)圖是否有助於解釋文,或者只是裝飾作用?

(5)如果書中有要傳達的信息,插圖是否正確且清晰?

  • 視覺印象

(1)本書是否有帶給讀者新體驗?或能反映讀者既有的體驗?

(2)本書是否成功吸引不同年齡、不同興趣的讀者?

(3)本書在視覺藝術上的品質如何?

(4)帶給讀者的整體印象為何?


怎麼樣,看完這些標準,似乎對獲獎作品又增加了一絲敬畏。與之前兩個獎項不同的是,雖然是英國兒童圖畫書的最高榮譽,但<strong>得獎者卻不僅限於英國國籍的插畫家,除鼓勵英國本土的創作人才之外,亦不忘兼顧國際性,這也使得“凱特·格林納威獎”具有了國際範兒。的確,隨著社會的發展,國際化是大勢所趨,這個獎項的設置可謂非常有長遠的眼光和文化交融的考量。

據說凱特·格林納威童鞋十足是一位網紅,在那個年代非常風靡。她的作品溫暖細膩,充滿了女性的柔美氣質,是一種小清新軟萌風格。

別再瞎買繪本了!關於國際繪本大獎你不知道的都在這裡了(上)

凱特·格林納威作品

同時,提醒大家選購的時候需要注意:

  • “凱特·格林納威獎”設有“凱特·格林納威獎大獎”及“提名獎”,購買的時候注意區分。
  • 有些是韻文書,可能英文版更加合適。查找的時候一定核對作者信息,同樣書名可能有不同作者創作;
  • 適合閱讀年齡的信息是根據美國亞馬遜和中國亞馬遜和低幼的閱讀體驗綜合得來的,亞馬遜沒有推薦給0-3歲的書,而實際《這不是我的帽子》、《和甘伯伯去遊河》、《Each Peach Pear Plum》(先當韻文念,長大了再找東西)、《你睡不著嗎》、《這不是我的帽子》3歲以內也能看。《這不是我的帽子》是世上第一部同時獲得美國“奧斯卡”凱迪克大獎和凱特格林威大獎的書。
  • 有一些早年的書沒有引進,也有一些書已經絕版,略有遺憾。


【下一篇將介紹安徒生,日本、德國的繪本獎,豐子愷獎。】


我是糖媽ELsa,用兒童心理學和遊戲,助力孩子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