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牽社會,愛心鑄長城——濰坊教育系統防疫在行動(十四)

為維護全市廣大中小學生身體健康,指導做好全市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從1月26日起,濰坊市教育局發起“全市學生每日向學校電話報到”,中小學生(含濰坊籍中職生)每日向學校報告個人及家庭成員身體健康狀況,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確保每一位學生身體健康。

各縣市區教體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特點,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等濰坊家庭教育的優勢,向學生及家長普及防控知識、指導做好學生假期學習、豐富假期生活。

青年教師有作為:每天三分鐘,輕鬆防疫情

當前疫情形勢嚴峻,為提升師生對疫情的防控意識,濰坊盲校青年黨員們開展了“每天三分鐘,輕鬆防疫情”活動。此活動結合盲校學生特點,利用網絡家校合作,建立“精語音”推送制度。每天由一位青年黨員為學生語音播報三分鐘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信息,讓孩子們快捷、方便的瞭解該病毒發展狀況,並做到及時防控。

小手牽社會,愛心鑄長城——濰坊教育系統防疫在行動(十四)

小手牽社會,愛心鑄長城——濰坊教育系統防疫在行動(十四)

盲校青年黨員們每日一主題就新型冠狀病毒的發現經過、感染症狀、傳播途徑、疫情防控、預防方法、及時就診、防護指南等方面給孩子們進行專題性的語音播報。

小手牽社會,愛心鑄長城——濰坊教育系統防疫在行動(十四)

面對疫情,孩子們心理上難免會有些許波動,為疏導孩子們的心理,緩解疫情帶來的心理壓力,青年黨員利用語音播報告訴孩子們一些緩解心理壓力的“小妙招”:“疫情防控要及時,減少焦慮緩情緒,多休息,不熬夜,聽聽音樂讀讀書,唱唱歌,少出門,做做體操強免疫……”

小手牽社會,愛心鑄長城——濰坊教育系統防疫在行動(十四)

此次活動,有助於孩子們在假期及時瞭解並踐行病毒的防控措施,以此減少病毒擴散與傳播,以保障孩子及家人的健康。

奎文區穩中求進多措並舉,確保“停課不停學 成長不停歇”

隨著春季學期開學的推遲,面對延期帶來的教育教學挑戰,奎文區提前謀劃,組織專題研究,立足實際需求,穩紮穩打,豐富學生們的假期生活,全力確保開學延遲期間“停課不停學、成長不停歇”。

一是上下聯動建設“互聯網學校”。奎文區充分發揮教體局資源統籌、學校掌握師生實際需求的各自優勢,不斷完善互聯網教育資源體系,啟動建設“互聯網學校”,構建上下聯動、靈活自主的運行模式。區教體局協調各方力量,統籌各類資源,為各學校開展線上教學活動提供多樣化可選擇的平臺服務及技術支持等,推送各類教育資源,建設家校育人課程超市,並同步做好相關培訓,以優質的服務滿足師生多元化需求。各學校可根據局裡提供的多元服務,聚焦師生實際需求和各自實際情況,自主選擇、靈活使用,尤其做好教育資源製作及甄選工作,做到精準有效,分類部署學校線上教學活動。

二是抓細節關注每個學生成長。所有線上教育資源只有學生真正使用了才能發揮價值,師生不能面對面進行交流,如何保障全部學生都能及時參與學校的遠程教育教學,必須做好謀劃。奎文區孫家小學提前做好部署,通過微信群、釘釘群等方式,全面摸排,發現有20%左右的學生家中沒有電腦,只能利用父母的手機;此外,學校充分考慮到後期父母白天上班後,家中沒有能用於線上學習的設備。針對這部分學生專門研究相關措施,保障他們及時“在線”。教師梳理重點學習內容,以學生能自主進行為主,晚上在手機微信群單獨為這一部分孩子發放微課,並進行指導答疑;重點關注學生的過程性學習,根據實際,開學後重點跟蹤這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態。此外,學校還設計了家長陪伴信息採集表,摸底排查孩子在家是否有人陪同,倡議家長特殊時期的有效陪伴,學生們學會自主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三是廣覆蓋注重學生全面發展。遠程教育教學,由於學習環境發生變化,學校不可能做到如原來在學校裡一樣,安排各類教育教學活動以及做到師生“面對面”的交流,促進學生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怎樣保證學生們居家也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成長,並吸引學生們主動參與,最終達到預期效果,需要精心設計。奎文區教科院推出覆蓋1-9年級的“奎文少年·天天向上”室內鍛鍊計劃,一週七天,每天任務不同,充分考慮室內環境,依據年齡特點,計劃分為4個學段,鍛鍊循序漸進,內容精準科學,動作簡單易行,現已全面鋪開。奎文區德潤學校發揮教師資源優勢,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組織“空中課堂”教學,統一安排課程表,除學科教學外,還開展了親子交流、經典閱讀、文體活動、影視賞析等活動,涵蓋健康防疫小講座、心理健康小故事、優秀傳統文化聯播、學習時代楷模、原聲英語欣賞、每日鍛鍊一小時、藝術欣賞等豐富多彩的授課內容,安排專人負責,將知識性與趣味性有機統一起來,把假期線上教學與返校課程教學相區分,讓學生們在家一樣“全面發展”。

四是精細部署穩步推進延期開學工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依託於網絡服務平臺的在線教育教學,使用前都需要試用或調試,包括教育資源的準備或篩選。如果急於使用,可能會因準備不足造成問題,而且過早開啟大範圍的在線教育容易引起學生及家長的不適。奎文區明德學校提前組織研討,制定實施方案,確定在線教育教學方式。不斷進行直播試課,提前錄製微課,做好應急預案;及時做好網絡培訓,反覆修訂形成“釘釘課堂須知”。濰坊中新雙語學校以“雲”戰“疫”,採用“雲管理”,成立延遲開學工作領導小組以及各工作專責小組。各小組通過視頻會議的等形式做好提前規劃、制定方案,開展“雲”課堂,力求工作實施精細化,促進學生實現“雲成長”。奎文區櫻桃園小學為開好學生入學防疫“第一課”,選擇骨幹教師成員,組建“櫻桃園小學疫情防控電子磨課室”,經多輪打磨的課例,提前發至釘釘教師群進行分享,留給各位班主任及教師對案例進行個性化再修改的空間與時間。

濰坊聾啞學校學生自制防疫小漫畫,生動有趣獲點贊

小手牽社會,愛心鑄長城——濰坊教育系統防疫在行動(十四)

近日,一個漫畫小作品在濰坊聾啞學校學生中廣泛傳播,漫畫栩栩如生,從學生的視角宣傳了疫情的預防常識,據悉這是該校九年級學生王文靜同學自己創作的系列作品之一,也是學生的一項寒假作業。

小手牽社會,愛心鑄長城——濰坊教育系統防疫在行動(十四)

疫情發生後,濰坊聾啞學校高度重視、積極應對,迅速成立了防控領導小組,迅速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針對本校聽障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需求,對正處於寒假生活的學生及家庭開展了具有符合聾生特點和認知規律的防疫知識宣傳及假期生活指導等工作。

小手牽社會,愛心鑄長城——濰坊教育系統防疫在行動(十四)

學校時刻關心和關注疫情下的聽障兒童,在學校防控小組的工作指導下,班主任至少每天一個電話,一個微信,與每一名殘障兒童及家庭保持不間斷聯繫,全程指導疫情防控。為了保證學生有豐富的假期生活,學校以個別化教育為原則,根據各學段、各年級教學實際及特點,重新編寫了《寒假生活指南》,實現了“一班一方案”,以此進行精準的遠程指導。

小手牽社會,愛心鑄長城——濰坊教育系統防疫在行動(十四)

《指南》中倡導以“抗擊疫情”為主題,鼓勵、組織學生自行在家開展繪畫、徵文、研究性學習、創意作品製作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語文是聾生的弱勢學科,為了提高聾生假期學習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學校特邀山東省特級教師尹玉貞老師,為學生編寫了《聾校語文學科學習指導建議》,並推薦了適合聾生閱讀的書目,真正實現了“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