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闢謠去世傳言最想重返一線奮戰

主動闢謠去世傳言最想重返一線奮戰

主動闢謠去世傳言最想重返一線奮戰
主動闢謠去世傳言最想重返一線奮戰

在早期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醫護人員中,武漢同濟醫院急診科醫生陸俊是最嚴重的一個。

1月5日,陸俊開始發燒,CT顯示他的右下肺少許感染,1月7日複查的時候,變成雙肺感染。發熱持續了9天之後,逐漸出現了呼吸困難。

在陸俊患病期間,曾有網傳消息稱其去世。為了闢謠,1月23日,他委託一名醫生,拍下他活動的視頻,發佈到網上。“這個謠言對奮戰在一線的戰友打擊太大了。我主動闢謠,主要是為他們打氣,希望給他們繼續戰鬥的信心。”

目前,陸俊仍在同濟醫院接受治療,病情穩定,還在等待身體恢復。“這次疫情雖然很嚴重,但危重症患者並不多,我作為危重症患者中的一例,在醫務人員的救助下,成功脫離危險,我親身的經歷告訴大家,不要畏懼,要自信。”陸俊說。

疑似接診患者期間被感染

新京報:你是什麼時候感染上新型冠狀病毒的?

陸俊:我估計是1月2日值班的時候被感染的,那天晚上,我接診的發熱病患比較多,大概30個。那些病人大部分不是以新型肺炎確診,多數是流感,有些是細菌感染,有些是普通感冒。新冠肺炎屬於病毒感染,但當時沒有專門的檢測試劑,確診病人非常少,認識也不夠,所以沒太注意。

新京報:什麼時候發現發熱病人開始增多的?

陸俊:就是1月2日左右,那時候三個醫生一起接診。那天我值夜班,一個人接診了30多個發熱病人。當時,同濟醫院有發熱門診,但還沒有專門針對新型肺炎(患者)開放,急診科才是主戰場,我就是急診內科的,所以大多數發熱患者,都來急診科就診。

新京報:1月2日接診的發熱病人,都做了哪些檢查?

陸俊:當時做了血常規,有些人做了咽拭子,有些人拍了胸片。一些患者可能看病的時候,不能確診,後來才確診為新冠肺炎。同事後來說,我接診那天晚上有一個病人是疑似新型肺炎。後來這個病人好像是轉到金銀潭醫院了,具體我沒有再瞭解,那時候我已經住院了。

新京報:那時候你知道華南海鮮市場的情況嗎?

陸俊:從來沒有,華南海鮮市場這個名字我都是第一次聽說,以前根本不曉得有這麼個地方。

新京報:那段時間接診的防護措施是什麼?

陸俊:那時候有文件說,武漢市有新型肺炎,但是當時對這個病毒所知太少,也不清楚這個病毒會不會人傳人,所以就只是在值班的時候,比以前增加一點防護,把平時上班戴的普通醫用口罩換成防病毒的N95口罩,對防護服和護目鏡等還沒有要求。

被確診為新冠肺炎

新京報:你開始發熱生病的時候有想過病因嗎?

陸俊:當時懷疑是流感病毒,所以去化驗了血,拍了CT。考慮到會不會是病毒感染,我做了CT檢查,我記得1月5日的CT顯示,右下肺少許感染,1月7日複查的時候加重了一點,變成雙肺感染了,後來發熱一直不能退燒,持續了9天,然後逐漸出現了呼吸困難,就覺得不太對勁了。持續發燒那9天,我沒有再上班。

新京報:某醫務救助基金資助的名單中,提到醫生陸先生1月7日確診,這個人是你嗎?

陸俊:是我,這個基金是同濟醫院的同事幫我申請的。那時候,新冠病毒還叫新型肺炎。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第一個確診的醫生,不過我應該是醫生中第一例重症確診病例。

新京報:能具體說下你的診治過程嗎?

陸俊:我在本院(同濟醫院)治療的時候,主要是依靠一些抗病毒藥物,還有激素、丙球、抗生素,以及呼吸支持治療等。1月17日,我從同濟醫院轉到金銀潭醫院,1月29日又轉回同濟醫院。在金銀潭醫院治療期間,有國家衛健委的專家組,還有同濟醫院的專家,救治主要是輸液、霧化抗病毒藥物和呼吸支持治療。

新京報:轉入金銀潭醫院之前,你做的那些檢測結果如何?

陸俊:新冠肺炎我不知道具體哪一天確診,有做核酸檢測,但那幾天每天都抽血,也不知道哪個是核酸檢測。1月5日的門診資料在我自己手上,當時排除了甲流乙流。1月7日我懷疑樣本沒取好,自己提取樣本又測了一次,顯示乙流陽性。也可以理解為,我感染了新冠病毒,但當時也攜帶了乙流。

7日乙流陽性的時候,也沒有醫生說我確診新冠肺炎。所以說具體的確診時間,沒有醫生跟我說過,我也不清楚。

新京報:怎麼排除的不光是乙流感染?

陸俊:一般乙流感染,自己隔離吃點抗流感的藥就會好。流感感染,一般不會那麼嚴重,但我後來呼吸困難。最嚴重的時候,懷疑過不是流感,而是病毒性肺炎。因為我平時身體健康,沒有基礎疾病,一年多都沒感冒。

後來病情越來越嚴重了,腦子裡除了難受,沒有其他的了。17日我轉金銀潭醫院的時候,確定無疑是確診新冠肺炎了。

新京報:患病期間什麼症狀?

陸俊:從1月5日開始不舒服,當時發熱到38.7攝氏度,後來最高的時候達到39.5攝氏度,渾身乏力,肌肉痠痛,呼吸困難,然後每天輸液,最晚輸到凌晨4-5點,最多的時候要輸十幾瓶。患病期間很焦慮,畢竟上有老下有小,兒子才3歲。我患病的事情,只告訴了我妻子,我父親快80歲了,母親也快70了,就沒告訴他們。當時想得最多的,就是希望快點好起來。

被傳身亡後主動闢謠

新京報:你的同濟同事們什麼時候採取的防護升級措施呢?

陸俊:我1月5日就被隔離了,但在1月5日以後,同事們就開始做防護升級了,不僅口罩升級,護目鏡、防護服這些都有了。不過我不清楚醫院為什麼突然防護升級,當時我處於隔離期間,消息很封閉。

新京報:醫護人員感染就表示有人傳人現象,但當時都說“未見明顯人傳人”,你怎麼看這一說法?

陸俊:如果倒著推算,是這麼回事。不過具體情況,很多人當時都不清楚。

新京報:除了你,還有其他同事感染嗎?

陸俊:我知道的同事被感染都在我後面,大概18日以後吧,我是很早了。

新京報:什麼時候,從什麼渠道知道此次疫情是“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

陸俊:我是從醫院工作群和網上了解到的,當時話題最多的就是新冠肺炎。對於這個肺炎,它跟SARS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都是冠狀病毒,導致病毒性肺炎,治療除了抗病毒,還有就是支持治療。

新京報:網傳你“因病去世”的事你知道嗎?

陸俊:我知道,後來是我主動闢謠的。那時候,我剛能下床活動,可以理解成剛開始康復。我拜託當時支援金銀潭醫院的同事,幫我拍了我下床活動的視頻傳到網上,因為這個謠言對奮戰在一線的戰友打擊太大了。

我有個同事說,當時看到我去世的消息,還大哭了一場。我知道我的同事很忙很累,病人的情緒不好,防護用品也緊缺,如果我沒有感染,肯定也跟同事們一起在一線接診,但現在因病沒去成,有點遺憾。我主動闢謠,主要是為奮戰在一線的醫療同行打氣,希望給他們繼續戰鬥的信心。

新京報:目前恢復如何?會影響以後工作嗎?

陸俊:因為之前病得太重,目前正在緩慢恢復中,病情比較穩定。主要是肺部損傷嚴重,達到了呼吸衰竭的標準。現在話說多了,也還會有一點呼吸困難。不過現在感覺比之前好多了,只要等肺功能恢復好了,我就可以回家了,而且專家說身體恢復後,應該不會對我以後的工作有影響。

新京報:現在吃飯怎麼解決呢?

陸俊:現在都是我愛人送飯過來,她一般都會把飯放到護士站。

新京報:現在飲食一般都吃什麼?

陸俊:現在都吃一些清淡的,比如蔬菜、瘦肉。早上吃的是雞蛋,喝的米湯,還有米飯。現在很想吃熱乾麵,但不能吃。這段時間肯定瘦了。

新京報:康復後最想做什麼事?

陸俊:康復以後最想做的事是感恩。如果時間來得及,我就再上一線,無懼無畏,跟同事一起奮戰,一起打贏這場仗。

新京報:經歷這次事後,有什麼新的認識嗎?

陸俊:活過來不容易,我生病以來,很多人為我付出,謝謝他們。大年初三,李克強總理還來到醫院,他用對講器說了很多鼓勵我們病患的話。我作為危重症患者中的一例,在醫務人員的救助下,成功脫離危險,我親身的經歷,告訴大家不要畏懼,要自信,有國家和人民做後盾,衝在第一線的醫務人員一定能戰勝這次疫情。

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實習生 王亞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