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在武漢,我們被這樣一群教師感動著……

災難無情,人間有愛。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為那些“大寫的中國人”感動著,他們中,有在一線戰鬥的醫護工作者,有提供科學支援的防疫專家,有無數黨員幹部,更有一個個平凡的普通人,今天,我們與您分享來自武漢市的一群教師們的“抗疫“故事,用這份感動溫暖你我,點亮夜空。


#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在武漢,我們被這樣一群教師感動著……


1

用聲音溫暖你我


“孩子們晚上好,這裡是好夢繪本屋,今天的疫情故事是老師提前錄製好的,因為我正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當疫情防控青年志願者,讓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


三年來,漢陽區玫瑰第二幼兒園的吳炎坤老師每天準時給孩子們線上講繪本故事,可最近幾天的故事有些不大一樣。這些故事不僅與肺炎疫情有關,語音也都是提前錄製好播放的。當小聽眾們好奇的留言,問“什麼是志願者”的時候,這名二十四歲的預備黨員教師,用行動給孩子們做出瞭解釋。


“書記,我是武漢人,更是預備黨員,這是黨組織對我的考驗,我先上!”在全面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關鍵期,吳炎坤交上了這樣的請戰書。離開家,投入一線疫情防控服務當中,成為了共青團武漢市委疫情防控青年志願者首批隊員,與其餘20名隊員一道,毅然前往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的庫房,參與志願服務活動。


在國博倉庫,吳炎坤和其他志願們齊心協力將一噸噸消毒水卸下,一件件醫療設備運放到指定位置;在倉庫門口,大家相互配合搭建起諮詢帳篷,接待愛心熱線,傳遞信心力量……從白天干到了深夜。


諮詢點裡,幾部熱線不停地響起,捐贈專線接到手機發燙。讓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湖南張家界的老鄉,操著濃厚口音跟他說要捐十幾頭“布”,吳炎坤解釋道,謝謝您的愛心,我們目前急缺的是醫療物資,可老鄉一個勁的重複,終於知道要捐的是“豬”,老鄉說,想殺豬給醫護人員吃點好的;還有一個內蒙古的爹爹,想把這幾年攢下的八百多塊錢捐給醫生……通話雖短,但暖人心。還有來電諮詢自己的物資是否抵達,件數是否齊全,醫院能否收到,為了不辜負每一份愛心,在倉庫與諮詢點往返奔跑。雖然十二點的戶外有5度,但身上卻全汗溼了。


吳炎坤在第一時間把這些暖心的故事傳遞給了孩子們,為了傳播積極的信念和健康的心態,病毒傳播的故事、新型冠狀病毒的故事等一系列疫情故事也應時而生。


吳炎坤說:“在疫情氛圍中的武漢難免有些陰鬱,但武漢人充滿陽光,作為中國人,我們每天都在被自己的國家感動,疫情一定馬上就能過去!”


2

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


在武漢,像吳炎坤這樣的老師還有許許多多。


1月23日,武漢市“封城”,同時呼籲市民儘可能留在家中。當天,漢陽教育局迅速成立以局黨委書記郭均春、局長劉平華為組長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及時在全系統轉發湖北省教育廳《致全省學生及家中的一封信》,同時倡議各基層學校利用網絡、電話等各種合適的方式慰問奮戰在疫情防治一線的醫護人員,對學生進行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心理健康維護等。


漢陽區的各學校也紛紛行動起來:


鍾家村寄宿學校馬超君和同年級的幾位教師一起通過網絡製作了網上課程,從除夕開始每天推送;


漢陽區群建路小學利用“V校平臺”在線發佈作業,讓學生和家長深入瞭解新型冠狀病毒預防知識;


三初中的語文老師創作歌曲為抗擊疫情加油;


漢陽區晨光第二幼兒園組織師生錄製視頻為正在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加油、致敬,感謝他們的守護;


為了給孩子們做好心理建設,漢陽區鍾家村小學新區分校心理健康專職教師嶽遠航老師錄製了多個短視頻,給孩子們開下一劑劑“心理處方”;


漢陽區玫瑰第二幼兒園的老師們收集了各種親子游戲的玩法,推薦並在線指導家長怎麼玩,如何合理安排幼兒假日生活,也用這種方式緩解精神壓力,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為確保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區教育局發出《漢陽區中小學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開展在線教學實施方案》,並擬定《漢陽區在線教學工作推進表》。各學校迅速行動起來,組織教師學習網絡教學技術操作。以學科組為單位,通過微信群、qq群開展集體研討,為線上學習做準備。現階段全區高三年級已經開始用線上教學的方式指導高三學生複習備考。


3

疫情就是命令,社區也是戰場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漢陽區防控指揮部決定從區直各部門增派工作人員到對口社區幫助開展工作,增強一線防控力量。


接到通知後,教育局黨委高度重視,積極響應,當晚通過網格緊急動員,僅僅1個小時就在漢陽區教育局機關中迅速組成了14個由黨員組成的防控疫情志願服務隊。


#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在武漢,我們被這樣一群教師感動著……

區教育局下沉五琴里社區的幹部逐一打電話摸排情況


第二天清早,這14支黨員志願服務隊就深入到五里墩街14個社區開展工作。五里墩街是漢陽社區最多的街道,而且分佈廣、老舊社區多,工作任務艱鉅。


對口五合里社區的教師工作科鄧松林同志一上崗便接到轄區一名七十多歲老人的電話,稱家裡沒菜了,他二話不說,開車帶著社區工作人員找到一處小菜場,自掏腰包買了一大袋蔬菜送到老人家中。得知老人身患重病,明天還要去漢陽醫院做腎透析,他又與老人約定了上門接送的時間;


教師工作科丁志鴻同志自己的父親要做腎透析,依然報名參戰。當局黨委主要領導獲知這一情況後,立即提出找人替補將他換下,但他卻不肯答應,直到替換幹部陳順煌來到現場催他回家,他才肯離開;


財務科熊玄同志的妻子本身也在社區工作,卻丟下兩個年幼的孩子奔赴社區……


在這場疫情面前,人人都是戰士,各級學校志願服務隊也奮勇爭先。鍾家村小學在接到下沉漢陽區五榮里社區任務的第一時間,迅速組建並派出教師志願服務隊伍。


#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在武漢,我們被這樣一群教師感動著……

鍾家村小學下沉幹部在社區開展“四看五幫”


志願服務隊伍組建時,沒有一位教師退縮。沒有車出行的相互調節、拼車;防護用品不足的互相支援……考慮到跨區出行不便,部分住得較遠的教師沒有安排,他們紛紛詢問:“為什麼沒有我?”


1月30日上午8點半,在做好基礎防護之後,志願者們拿上工具,在社區的各個單元樓門洞口貼上防範疫情的通知。志願者們還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對樓道進行消毒,瞭解社區病患情況及時上報,協調防護用品。


一天下來,志願者們不喊苦不喊累更不畏懼病毒,而是被防疫一線社區人員的堅守感動。在得知下沉對口社區中有發熱居民和疑似病例之後,鍾家村小學志願服務隊的教師們沒有停下腳步,反而走得更快動得更勤。


“危難時刻,黨員幹部怎能不站出來?”武漢市翠微中學的黨員幹部也自覺發揚奉獻精神,第一時間下沉到社區。


#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在武漢,我們被這樣一群教師感動著……

武漢市翠微中學老師在社區進行消毒


教育局黨委原則上只動員男同志上前線,但學校的陳燕校長卻說:“雖然是女同志,但我作為黨員幹部豈能甘於人後?”接到通知的第一天一大早她就來到了五里墩街五園裡社區開展發熱病人排查、登記工作,和教育局下沉到社區的同志一起對社區一千多戶居民逐一打電話排查疫情,併發揮教師優勢不時對心裡焦慮的社區居民進行耐心的心理輔導,受到社區居民的好評。


五湖裡社區一位居民家中老人需定期做透析,但現在安排到社區的車輛太少無法及時送老人就醫,家屬情緒很大,夏小超和肖凡同志及時對該家屬進行安撫並積極配合社區聯繫車輛幫助老人順利到達醫院,解決了群眾的燃眉之急。


他們都是千千萬萬黨員教師中普通的一員,但他們身上都體現了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和教師的奉獻精神。在武漢,這樣的黨員教師還有很多,他們有的人雖沒有下沉到社區,但他們也在自己所在的社區為打贏這場人民戰爭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有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相信武漢上空的陰霾定將散去,武漢的春天依舊春暖花開!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來自人民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