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檔”“父子檔”“同事檔”齊上陣 萊陽社區最美“搭檔”合力戰“疫”

膠東在線2月5日訊(通訊員 李夢 王海濤 龔安靜)有這麼一群可愛的人,他們非典期間入過戶,禽流感期間抓過雞,創衛期間滿城撿過垃圾……眼下,在萊陽市城廂街道各社區防控一線活躍著一對對“最美搭檔”,有夫妻檔、同事檔還有父子兵,他們舍小家、保大家,在任務中鼓舞彼此,在奉獻中溫暖你我,為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他們就是萊陽市城廂街道辦事處的社區工作者。

最美“夫妻檔”:金山社區黨總支書記王丹丹“全家總動員”

“夫妻档”“父子档”“同事档”齐上阵 莱阳社区最美“搭档”合力战“疫”

“我們得抓緊時間搬,這些小區隔離欄必須今天晚上安裝到位,避免明天早上還有外人進出。”3日晚22時,還在社區安排佈置工作的城廂街道金山社區黨總支書記王丹丹說道。王丹丹身邊還有一個“特殊”的工作人員,便是她的丈夫。

“人員不夠是制約目前社區摸排進度的最大問題。”王丹丹發愁道。“人不夠,我還算一個呢!”看著妻子為防控疫情人手不夠而發愁,王丹丹的丈夫對著她說道。從此,夫妻兩人在基層一線共同戰“疫”。

1986年出生的王丹丹現任金山社區黨總支書記,家裡還有一個正在上幼兒園的兒子。疫情爆發以後,王丹丹將孩子送到了父母家,夫妻倆一心撲在了疫情防控的一線。每日天還沒亮就開車到轄區各小區口督導物業消毒、值班工作,天已經黑透仍在辦公室彙總一天的摸排情況。面對疫情,他們也是普通人,沒有專業的醫療知識,卻捨身投入到防疫戰爭的一線,在艱苦的工作條件下,從未說過一句怨言。

最美“父子檔”:陽光社區姜世斌上陣父子兵

“夫妻档”“父子档”“同事档”齐上阵 莱阳社区最美“搭档”合力战“疫”

“你們爺兒倆真不賴,瞞著我都去參與疫情大摸排了,要不是今天下午朋友打電話說看見你們去社區,我還一直都不知道你們兩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打電話的正是城廂街道公益崗姜世斌的妻子。“工作需要,我和兒子必須儘可能的為單位分憂解難,不告訴你是不想讓你擔心。”這是姜世斌簡單的回覆。

年前,姜世斌因不慎導致腿部嚴重骨折,一直在家休養。但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家住陽光社區的姜世斌便在家“待不住”了。腿部骨折不能走路難到了他,“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心情在家裡似乎“愈演愈烈”。“爸爸,你是想回單位上班嗎?是不是看到同事都在防疫你‘心癢癢’呀?”兒子似乎會讀心術,笑著問他。“爸爸,你腿不方便,明天我們先就近到社區居委會問問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吧。”

1月28日,姜世斌便和兒子一起到陽光社區居委會向社區工作人員“吐露心聲”。“真是太需要你們了,我們正好需要人手對小區居民進行大排查。”社區工作人員說道。參與到社區工作後,打電話、做記錄、整理檔案……父子兩人“十八般武藝”各顯其能。“苦嗎?”“不苦,雖然現在是假期,但能儘自己所能抗擊疫情的收穫是我在學校裡面學不到的。”工作數天似乎也讓兒子成長了,姜世斌眼中“嬌生慣養”的孩子變得更加可愛起來。

最美“同事檔”:梨園社區和蜆河社區共設“執勤崗”

“夫妻档”“父子档”“同事档”齐上阵 莱阳社区最美“搭档”合力战“疫”

梨園社區黨總支書記張琪(左)與蜆河社區黨總支書記王曉華

連日來,沿著城廂街道梨園小區的道路一路往東,從遠處就可以看到“強化聯防聯控,依法落實疫情防控責任”的橫幅,還有戴著“紅袖章”的值班人員在小區口逐一檢查過往車輛和人員。

“這是我們梨園社區和蜆河社區共同設立的‘執勤崗’,執勤人員也都是我們兩個社區的工作人員,一起執勤,一起調控,一起宣傳,這樣我們小區內部之間能夠形成系統。”梨園社區黨總支書記張琪邊指著兩個小區的道路邊介紹說,因為我們兩個小區臨近,所以考慮如果兩個小區實行統一管理,只留‘一條路進出,其他路口封閉,既能使人員管理更加精細化,在關鍵時刻節省人力去到小區進行排查,還能將兩個社區工作人員的心連在一起,築強更加堅實的戰鬥堡壘。

一場疫情讓兩個社區緊緊聯繫在一起,也讓梨園社區黨總支書記張琪與蜆河社區黨總支書記王曉華這對“同事檔”配合更加默契。她們本也是尋常人家的女兒、妻子、兒媳和母親,但疫情就是命令,連日來她們常常深夜還在探討工作,想方設法嚴把小區防疫關口,她們變成了事事衝在一線的巾幗“孃家人”,變成了舍小家為大家的群眾“知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