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全國範圍內什麼城市的房產還有投資價值?價格窪地?

李191456552


不知你是否聽過這樣一句話,

“買房發家,炒股敗家”,這句話在過去來說,確實是對的,但是現在經濟已經不適合這樣的行情。在過去二三十年,確實是這樣的行情,買房的都掙錢了,買股票的都賠錢了。但是未來二三十年,將是證券家族的天下。

為何過去房地產比股票掙錢

我們都知道,評估一套房子,只需要看看,它處在什麼地段,是否是城市中心啊?,哪一年的房子,是不是時間久了啊?,房子的質量怎麼樣,有沒有什麼瑕疵啊?,同類房子房價怎麼樣啊?所以評估房子價值是很容易的。而評估股票卻很難,對於股票,我們需要知道它的內在價值,如何評估股票內在價值?打個比方,讓你估計母雞值多少錢?我們需要知道母雞能下多少蛋,最後老母雞能賣多少錢,中間需要喂多少飼料,這些都需要知道,才能知道母雞值多少錢。股票也是一樣,中間有很多未知數,所以很難估計內在價值。其次,投資就該做長線,房子只能做長期,而股票既有長線也有短線,

股票做短線就像過獨木橋,時常擔心掉下去。所以大家都熱衷於抄房,也就覺得房地產比股票掙錢。

現在房地產是否還值得投資

這裡我們說一下日本,在1989年底,曾經有人說“賣掉東京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等許多豪言壯語,這無不反映了當時的日本房地產有多值錢。這時住房供給遠遠大於需求,泡沫非常大,為防止泡沫被刺破,大量公司都拋售房地,房子都跑向了市場,外資也要走了,這時,有人出了餿主意,就是實行房價稅,什麼是房價稅,就是房子多的個人要交稅。後來1990年泡沫被刺破,到現在還沒有走出來。

而且現在我們也多次聽到,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最近幾年即便經濟再不景氣,我們也沒有通過房地產拉動經濟。2008年確實有有1萬億直接投資了房地產,但是當時是受美國次債危機影響,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將來可能會出現房產稅,空置稅,這些高額的成本將會使那些持有多套房子的人思考,他是否能養的起這麼多房子。最後房子都會被賣出來,到時候房價紛紛下跌。

總結

其實買房和炒股一樣,我們都是拿著上升的投資品,看長線,需要看懂投資品。但是我們要知道投資房地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一去不復返。所以投資房地產的話一定要小心。但是未來,一定是金融市場的天下,因為咱們的金融市場從還不成熟,未來有很大的空間。


生活中的金融


看了其他人的回答,沒有一個說到點上。

要投資房產,咱也不是想投資就能投資的。目前而言全國大部分重點城市都限購,

首先要了解,咱有哪些城市的購房資格。

然後才討論窪地。

樓市下半場,房子一般可分這三類:

1、 投資品:大型地級市、省會及更高級別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全國年輕人口打6折時,這些城市的年輕勞動力數量不打折,固定資產仍然不乏接盤人群

2、 消費品:普通地級市、縣城——全國年輕人口打6折,這些城市打4-6折,接盤人數量腰斬,人口快速老齡化,當前山海關外的慘狀將會原封不動的在5年後重現在這樣的城市——這些地區的房產屬於消費品,有使用價值,但難以原價轉手了

3、 紀念品:偏遠的縣、鎮、村——這些地方的年輕人口將會打1-2折,固定資產大批淪為“鄉愁紀念品”。半個世紀以後,中國農村大地上將矗立著上億棟300平米鋼筋水泥大獨棟紀念碑,用來紀念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頭十年期間,在中華民族最佳人口紅利期裡所造就的人類煤鐵水泥工業文明巔峰

有了初步的印象了吧,

以筆者長期深入的瞭解樓市,有兩個推薦(全國不限購城市),

  • 如果您在北方,建議瀋陽,遼寧省會,東北第一大城市。
  • 如果您在南方,建議重慶,國家直轄市,坐擁三千多萬人口,近幾年GDP增速排名靠前。

當然還有很具體的理由,幾句話是寫不完的,後續打算寫一個系列,喜歡的可以關注,多一份關注多一份動力。

下圖是重慶夜景之一。

碼字辛苦,還望採納,覺得好,大家可以關注我,給你驚喜。


姚大俠


房地產牛市已經尾聲

過去的20年房地產是大牛市,這個大家承認吧?但是牛市是否現在進入了尾聲呢?我覺得是。

在股票的牛市尾聲裡,整體股價都偏高,但依然有價值窪地。因此,對於有一定勇氣的股民,或者有一定水平的基金經理,一定能找到這樣的窪地,賺到最後一塊金幣。

也有質樸笨拙的股民,採取了離場觀望的做法。因為,如果機會不到10%,自認不是高手,那麼就太冒險了。他們一般策略是,等到下次牛市,機會超過60%再進場,或者機會在30%時,自己小心仔細地進場。

這樣的股民可能不是英雄,但是有自知之明,其實也是大智慧的人。

今天的房地產也是一樣,如果不是有需要,而僅僅是投資目的,我看換個領域更明智。

經濟週期和房地產

經濟是有周期的,經濟週期還分大小,大的是康波週期,大約是60年左右,小的是基欽週期,大概1.5年~3年左右,中間還有其他週期,比如朱格拉週期,大概是6~10年。

基欽週期往往與供銷矛盾有關,經濟學家常用庫存波動來看,比如雞蛋價格的波動,螺紋鋼價格波動等等。基欽週期頻繁,每個行業的週期也不一定合拍,商品期貨市場本質上就是交易這種週期的波動。

朱格拉週期,一般與社會的整體經濟景氣度有關,往往央行的利率政策變化,就是按照這個週期走,過熱時加息,低迷時降息。股市大牛大熊往往與這個週期合拍。

康波週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波動。人類社會的發展並不是平穩光滑的上漲,而是一波一波地湧動。最近這次的康波,是從二戰結束開始的,人類科技進步達到一個新階段,民航、冰箱、電視、計算機、核能、航天、抗生素等等,同時,人類社會人文方面也有了新的認識,與二戰前有很大的提高。2008年的金融危機標誌這波康波週期基本進入尾聲,但是,新的康波週期好像到今天還沒開始。

房地產牛市,基本上是與康波週期合拍,大概是在每次康波的中期開始,然後在康波尾聲時跟著結束。

我們中國的房地產牛市啟動稍晚,是上世紀90s年代開始,這是因為我們是在80s年代初才開始融入全球經濟。但看看其他國家和地區,比如日本、香港、美國,他們的房地產牛市啟動要比我們早很多。80s年代日本房地產達到頂峰。但是這波牛市的龍頭是美國,它的房地產牛市要持久得多,儘管它的漲幅沒有日本、香港多,因為這次康波週期的主要動力因素基本都在美國,比如計算機、通訊革命、航空航天、核能、基因技術、材料技術等等。

人生與康波

有個說法,叫:人生髮財靠康波。康波週期大概是60年,而人生主要的年化也就40年左右(25~65歲)。所以,如果你要發財,需要在這個年齡段裡,抓住康波週期的主要創富領域。

房地產是上個康波的創富領域。

其實,上個康波還有其他創富領域,比如股票。二戰後,美國各行各業都進入了長期景氣階段。因此,這個階段美國股市就是長線牛市。巴菲特就是這個時候做股票,而且長線投資,所以成就了股神。而比爾蓋茨、喬布斯、扎克伯格,則是抓住了計算機+通訊這個主要時代動力。

看看其他時代,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鋼鐵大王卡內基則是再上個康波週期裡,抓住時代動力的人。

那麼,下次康波的主要時代動力是什麼呢?肯定不是房地產。也許是人工智能吧。馬雲、馬化騰的方向可能也是對的,就是由於技術進步,大量的集中、多層級金字塔形式的生產生活活動,都要變成分佈式、扁平化的結構。看看剛剛氾濫的自媒體,它不就是這種趨勢在新聞娛樂領域的表現嗎?外賣也是這種趨勢的表現。

在方向沒有完全明確前,股市的機會比房地產大,而且

至少要大一個數量級。


海螺008


一線二線城市的三四五環,首先這樣的城市人口淨流入大,經濟發達,購房需求量大。是投資的價值窪地。最好有預建地鐵,學校,公園等使房產增值的區域。比如一些發達的省會城市鄭州,西安,武漢等。

教育,就業,醫療等資源一般都在一二線城市,越來越多的人往大城市擠,投資優先一二線城市的三四五環,不建議三四五線城市購房投資。



只喝七分醉


京津冀周邊房產投資是個不錯的選擇,借鑑國外大都市周邊的經典衛星城發展方向,未來大有可為











愛牛


價值窪地就不太容易找到了,可以看一下全國的房價排名。趁鶴崗市還沒有翻倍,扔點錢進去吧,看能不能激起點水花。(以上數據來原於居安客平臺)


邊客仁


房地產投資已經從黃金時代進入了白銀時代,就是說房地產投資已經很難了,不過難免回有機會,一般情況下一二線城市沒六到七年會有一個投資機會,週期長,把握住機會,還會有利可圖,投資房地產建議在一二線城市,房子的流通率高,容易出租,獲得現金流,還有考察房子,至少要看100套才有一次機會,多出去走走,找機會,會有漏減的。還有注意大佬們的投資方向,馬雲為什麼會進軍房地產?






黎明說財經


房地產已經牛了20年了,沒有什麼價值窪地,沒有任何投資價值,不要說增值保值了,目前國家的政策是非常明確的,房住不炒,一二線城市有保值的作用,三線以下城市就不好說了,如果你想從事房地產行業,可以考慮養老產業這一塊,目前中國的老齡化是越來越嚴重了,這一塊機會很多,就這一塊還有政策扶持,可以諮詢你當地政府


汪思能


價值窪地的產生,主要有兩種情況:造新區和需求溢出。

①造新區

新區剛成立的時候,必然是什麼都沒有的,交通混亂、沒有學校、沒有醫院、沒有商場,可以說什麼都沒有。這個時候你讓剛需去購買,人家都會覺得你有病,送給他都不會去住。

但是隨著開發商和ZF把路修通了,引進了超市、商場、菜市場的時候,有一些嗅覺靈敏的投資者以及錢少一些的剛需客就開始購買了。再過一兩年,這個地方開始興建學校、醫院、寫字樓、公園等等,一切配套都弄好了,並且甚至比市中心還好,大量剛需就開始湧入這裡,當然房價也在這幾年翻了好幾倍。

就像海口的西海岸,2015年的時候,七八千都不好賣,但是隨著南海大道、海秀快速路等交通的完善,使得從市區到西海岸的通勤時間,從1小時降到了20分鐘,再加上這兩年西海岸的知名學校、醫院、萬達廣場等商業等等的完善,西海岸的生活便利了很多,西海岸也從剛需族眼中的鬼城變成了香餑餑,買房就買西海岸,房價也一路從幾千塊漲到近2萬,甚至有些樓盤已經越過2萬大關。

②需求溢出

我一直試圖告訴大家,未來農村和鄉鎮要完蛋,縣城要完蛋,三四線小城市也要完蛋,人口都要從這些地方跑出去,到大城市去,所以去農村、鄉鎮、縣城和三四線小城市買房,你說孝敬父母買個好房子給他們住那是沒問題的,你要是說投資那還真是算了。大城市最後的發展方向一定是城市群,一個大城市,帶動周邊一群城市共同發展,形成一個城市群,然後這個城市群又有可能帶動周邊的另一個城市群。也就是說,未來,或者說現在已經有的趨勢是,部分區域越來越多人聚集,剩下的地方人口越來越少。

所以要理解,我說的農村、縣城、三四線城市要完蛋,指的是那些三不靠的城市,方圓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都沒有什麼發達城市的存在,這樣的地方最終都會沒人的。最終剩下的城市,一是大部分的省會城市,二是東部發達城市將形成一個個城市群。

城市群實際上已經在形成了,比如北京,不斷往外擴展,三環四環五環六環,然後有人說還要修七環,可是北京的版圖就這麼大了,怎麼辦,那就只能是借別人的地了,比如涿州、固安、燕郊、大廠,香河等等。

交通越方便,人口的流入就越方便,一方面是北京可以更方便吸納更多高端人才(有錢人),也方便了北京外圍及北京周邊城市吸納人才。實際上,北京一環一環隔離的不僅是地域,還是將人隔離了(就像我們說的階層),這種隔離,其實就是需求外溢的一種結果。

當你買不起北京三環內的房子的時候,你自然就會尋求四環、五環的房子,當四環五環的人聚集起來之後,在這裡又可以形成新的產業,或者與其它地方形成互補性的產業,又可以進一步吸引更多人口。所以三環漲價了之後,看明白的人立即就去四環買房,然後四環上漲;買不起10的房子再漲價之後,買不起的人就會去選擇買8萬的,於是各地房價輪著上漲,形成了所謂的板塊輪動效應。

所以2017年,北京周邊的城市都經歷了一次大漲,都說是“炒”起來的,實際上更多的還是焦急的剛需,買不起北京又想有有個自己的床的人在購買。不要看現在限購之後房價大跌,下一輪上漲週期這種發達城市周邊的城市不僅會收復失地,還要有一輪更瘋狂的新高。

但是並不是每個城市都像北京一樣,北京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北京周邊的溢出效應很多人都知道,像通州這種既是新區,又有大量溢出需求的雙概念地區很多人很早就佈局了。

所以挖掘價值窪地就是挖掘未來人口的流入趨勢,如果能夠挖掘到未來不久能夠有大量剛需人口進入的新區,或者發現新的需求溢出點,就能找到真正的價值窪地,收穫遠超平均漲幅的收益,如果能找到像北京通州這樣,既是重量級新區,又有大量需求溢出的地方,那就是超級大窪地。


河南平凡哥


個人認為所謂房地產窪地,其實就是哪些還有潛力地產可以投資。

潛力地產特點

1當地人口流入大於流出

2青壯年勞動力充足,就業機會多

3當地主要經濟產業非夕陽產業

4當地擁有完善的醫療、教育體系

5與一線城市或者一線經濟圈交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