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在微信圈裡發教別人如何“做人”的文章的那種人是什麼心理?

滾開垃圾君


有的人,把微信朋友圈當成一個發洩自己情緒的地方。比如:和朋友有矛盾了,會發《交人交心,與人相處將心比心》、《做人:記人恩忘人過》等文章,人家隨禮可能沒達到期望值,會發《我付出比你多,知道什麼是感恩?》比如別人子女考上不太理想的大學,會發《這樣教育孩子才會有出息》……而往往發的東西他自己都做不到,更是用文章的話語來教訓別人,很是無語。對於這種人我會說:垃圾情緒,不如沉默!


滾開垃圾君


心理:1、想樹立自己人生觀,感覺自己做的比較好,才評論別人對與錯。2、就是最近遇到一些事情想通過微信圈發洩出來。
1、秀幸福型的曬微信朋友圈

有人常在朋友圈裡“秀幸福”,從早到晚,他們的生活軌跡都能在微信上找到。這類人往往內心安全感較高,心態積極樂觀,源於其父母的樂觀向上。也有些人的人際關係欠缺,希望通過“曬”獲得認同、滿足自我,積極地建立人際關係。這類人往往會給朋友帶來積極的情緒。但每天發太多類似信息,時刻期待別人點贊,有可能是自卑作祟,可能招致反感。通過朋友圈的自拍頻率可以大致判斷出一個人的自戀程度,如果經常曬出P過的自拍照,那說明這人已經臭美到沒救了。

每次轉發信息,某男都要奉上幾句熱辣點評,在評論裡也常能看到他獨到的觀點。從軍政、體育到娛樂,他就像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在這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不斷獲取信息,在交際中獲得發言權,從而拓展自己的圈子,是一種高層次需要。但有時也是自卑感強的表現,希望通過獨到的觀點獲得認同,從而降低孤獨感,獲得社會支持。他們可能在童年人格發展期間沒有獲得父母的表揚和尊重。建議分析自卑的來源,與身邊積極樂觀的人建立固定的朋友圈。主動與父母建立更為積極的關係,彌補幼年時期缺失的關愛。

朋友圈裡有這樣一類人,他們常常散播負面情緒,滿腹牢騷,對生活和社會現象常常不滿。偶爾宣洩對生活的不滿能減壓,但常常如此就要注意調節情緒了。這類人的不滿更多源於內心負面情緒的投射。他們常會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傳遞給別人,讓人不喜歡。建議這類人多找身邊最親近的人傾訴,獲取理解和包容,緩解焦慮,釋放壓力。

常的人要忙工作、拼事業,不會一天發N條朋友圈(微商除外)。經常發朋友圈的人,生活中一定非常希望得到關注,做事容易衝動,情緒不穩定也沒有耐心。這種人通常對生活和社會現象有很多不滿,如果你是這類人,建議多和身邊的人傾訴傾訴,這樣可以緩解焦慮,釋放壓力。


趣雲科技


我覺得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好為人師的心理,它們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對別人的事情進行評論,認為自己是在好心的指點別人,雖然別人可能並不需要。第二種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優越感,比如他在自己的某些方面感到自卑,但是他不敢去正面自己的問題去實現超越,而是通過這種方式,甚至可能以過來人自居,居高臨下和自以為是的經驗去指點別人,從而建立自我優越感和心理補償。



訥言守拙


好為人師的心理。“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是指人的毛病在於喜歡做別人的老師。這些人喜歡做別人的老師,不謙虛,自以為是,愛擺老資格,喜歡以教育者自居。滿罐水不響,半罐水響叮噹。諺語說:“自以為大材小用,往往是眼高手低。”

真正胸有成竹的人並不急於表現自己,倒是那些半瓶子醋自以為了不起,動輒喜歡做別人的老師,其結果是誤人子弟,令人啼笑皆非。不僅如此,好為人師的人還往往自滿自足,不思深造精進,結果是不但害人,也害自己。

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實事求是、虛懷若谷。


人活得就是個心態


吃飽了沒事幹,閒極無聊,就像我,純粹是消磨時間。

因為我不會打牌,不會喝酒,不喜歡扎堆,唯一愛好駕車到山裡自駕遊,現在也不行了,那除了逛頭條發評論還能幹啥?[機智][大笑][捂臉]

為啥要逛頭條發評論呢?最主要的是鍛鍊大腦。長久不用腦子,腦子容易退化,長久不打字,很多字也容易忘。還有就是,發發評論有時候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也是人生幸事,“悲莫悲兮生離別,樂莫樂兮新相識,兒女古今情……”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若遇到同聲相應的朋友,真的很開心!那怕素未謀面素不相識,但知道世上還有一些跟你一般見識的人,內心就不孤單!

逛頭條還能長見識學知識,互相交流互通有無,抒發自己的感受,釋放內心的壓力,這感覺真的不錯!

看看,評評,聽聽,說說,逛頭條打發無聊,很不錯的選擇![大笑][大笑][捂臉][捂臉]


道法自然4667


我認為可能有的人看到寫的比較好的文章,想分享給其他朋友,我認為至少有正面的意義,比那些天天看著滿世界沒有讓他滿意的人和事發而牢騷的強多了。其實像這樣的問題分析別人的心理也沒有多大意義,其實最主要的是不要太在意別人些寫什麼,而是自己喜歡讀什麼樣的文章。


梅子心能量


這文章是很多的,經常轉發和閱讀,也大有人在,至於心理應該這麼幾種:一,事業稍有作為的精英,容易把自己的成就展示給別人,字裡行間流露著自信和自豪,有著君臨天下的氣質。二,自己幾經努力,達不到預想的目標,常常用激勵的文章視頻來給自己加油,這種思想能影響很多年。三,文化的傳播者,自認為能給別人啟發,以自己啟發他人為動力和目標,樂此不疲去日復一日刷屏。很多人在生活的某個時段,也需要別人的 善意提醒和引導,這樣也許可以度過一些人生的困惑。


走吧一起看世界


哈哈哈

看到這個問題就不自覺的點進來。

這就跟老師教書育人,也不見得老師自身學問和素質就一定是過關得的。

我始終覺得那種見到都要和別人說教的人最可悲。就像一個回家就和別人炫耀自己買了什麼新衣服的孩子。其實挺可悲的。

為什麼要教別人做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前車之路後車之鑑,我們也得像小馬過河般慢慢摸索,切不可喝別人的雞湯。


keelina莫小北


實際上那是寫給自己的,希望可以得到朋友圈的監督



kx康欣


第一種人,也許他們真的是個內心向善的人,真心的想幫助他人,自己的內心也能心滿意足;

第二種人,高度迷戀自信者,以一個非常高的姿態來指點江山,點撥眾生;

第三種人,與被關心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有可能是過去的情侶,有可能是難覓的知音,他們是為了自己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