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民國時期,政局跌宕,戰爭頻仍,教科書編寫受時局影響巨大。中華民國的建立帶來了深刻的社會變革,中國的教育開始從傳統教育走向現代教育。新文化運動帶來的白話文革命,適應新學制的課程標準的頒佈,使教科書編寫呈現出競爭、興盛之勢。館藏民國教科書約13, 500冊。部分教科書簡介如下:

  ①商務印書館版教科書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商務印書館是民國時期最有影響的中小學教科書出版社之一。在其“出版不輟,奮鬥不止”企業精神的引領下,無論是書業市場的激烈競爭,還是日寇的毀滅性轟炸,都擋不住它發展的步伐。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1932年1月29日,侵華日軍炸燬了上海商務印書館。面對百般艱苦,商務人堅持“為國難而犧牲,為文化而奮鬥”的精神,迅速編輯出版了復興教科書。本書是商務印書館編寫的科目和品種最多,使用時間最長的一套教科書。

  ②中華書局版教科書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1912年1月,中華民國建立伊始,中華書局即在上海成立。出版物以“養成中華共和國完全國民”為宗旨,一躍而成為以中小學教科書為主,兼印各類書籍的重要出版社。一度與商務印書館並駕共領教科書出版之先。

  ③開明書店版教科書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開明書店建立於1926年,雖然經濟實力不強,但人才濟濟,社會影響力位居前列,一度成為與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三足鼎立的出版社。

  ④正中書局版教科書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正中書局創辦於1933年,是國民黨官辦的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政治讀物、中小學教科書及參考用書。

  ⑤國立編譯館版教科書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國立編譯館1932年成立,直屬民國政府教育部。所編撰的中小學教科書作為“國定本”由多家出版社出版,佔據了1940年代主要的教科書市場。

  ⑥星星之火——革命根據地教科書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20世紀20~40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根據地雖然物質條件極其匱乏,但仍堅忍不拔地進行著文化求索,所編印的中小學教材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基礎教育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戰火紛飛,生存環境艱苦卓絕,但仍能從簡陋的印本中看到昂揚的激情,求知的執著。許多教科書編排精心、知識實用,其中的上乘之作成為新中國成立之初編寫教科書的藍本。

  ⑦大家小書——著名學者的教科書情結

  早在1906年,著名的維新派領袖嚴復就指出:“最淺之教科書法,必得最深其學者為之”。民國時期,大學者為小學童編寫教科書成為教科書出版業中的普遍現象。

  林語堂(1895-1976)中國現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1930年起即與上海開明書店合作,編寫了多套英文教本。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葉聖陶(1894-1988)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民國初期就開始參與、主持編寫中小學教科書。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出版總署副署長,教育部副部長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等要職。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胡適(1891-1962)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歷任北京大學教授、校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胡適關於中學國文教學的見解早在1920年代就被寫入國民政府課程標準。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呂思勉(1884-1957)中國著名歷史學家。20世紀初期在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從事歷史教科書的編輯出版。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本書是呂思勉先生的史學成名作,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

錢君匋(1907-1998)著名篆刻家、書畫家。歷任上海市書協、美協常務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長,上海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等職。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⑧海外情結——華僑課本

  華僑在南洋辦學始於十九、二十世紀之交。國內的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以及新加坡的上海書局等出版機構,依照國內課程標準,結合華僑的生活實際,為華僑學校編輯出版了中小學各科教科書。


民國時期教科書(版權歸人民教育出版社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