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航母甲板的鋼材做把刀,能不能做到削鐵如泥呢?

我也想給雞兒放個假


不能!航母用的甲板鋼材是不適合當刀具的,別說削鐵,連切菜切肉都會特別費力,還不如剃鬚刀好用。這是因為鋼材的屬性不同,航母甲板需要的是韌性而不是剛性。

航母的飛行甲板只有5釐米厚,最多不能超過6釐米,因為增加厚度會導致船體上層重量變大,造成頭重腳輕翻船。航母艦載機在降落的時候是以20幾噸的重量130公里以上時速著艦的,這會給航母甲板造成很大的撞擊,普通鋼材在這種撞擊之下早就已經斷裂掉了。所以歐美鋼材廠生產了記憶鋼材,這種鋼材韌性足,一般來說會在與艦載機接觸的時候造成整體40釐米左右的下沉(再反彈),緩衝掉艦載機的著艦撞擊力。有韌性的鋼材往往硬度都不高,拿去當刀具都是不夠鋒利的。

其次,耐磨性。航母甲板的設計要求是起降艦載機高達幾萬架次,這艦載機的輪子整天都在跟甲板摩擦,給甲板造成的磨損也是很大的,因此耐磨性也是考量鋼材的重要指標。假如拿這種鋼材去當刀具的話,那麼單單磨刀就會累得夠嗆。

做菜刀最好的選擇是高碳鋼,這種鋼材堅硬,砍啥啥缺,而且高碳鋼不耐磨,一旦刀鈍了隨便去磨刀石上劃拉兩下也就能用了。


優己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和鋼鐵打交道好多年了。首先航母用的鋼板不同於普通的鋼板,以俄羅斯生產的為例,是高強度合金鋼,有著極其複雜的生產工藝,生產加工難度極大,印度自己無法生產,卻又想造航母,只好採購俄羅斯的高強度航母用合金鋼。航母用的鋼板要求強度高,抗高溫高溼高鹽,抗衝擊等等綜合性能要求。



而刀具的生產也是有自己的工藝要求,一般多為碳鋼,既要有硬度也要有韌性,否則太硬就很容易折斷,對於加工溫度、回火都有工藝要求,航母用高強度合金鋼我個人認為不適合打造為刀具,不要說打造為削鐵如泥的刀具,恐怕就連一把菜刀都不行,適用航母的鋼不見得就適合打刀具,曾經有人用鎳合金鋼打菜刀結果不行。


而炮彈鋼是可以用來打菜刀,是高碳鋼,具有高硬度和延展性,而且很鋒利,是不錯的菜刀材料。在金門就有人用當年炮擊金門的炮彈來打造菜刀,我在服役的時候,靶場打靶,靶場是不允許人進入的,就有當地農民冒著生命危險去撿炮彈彈片,拿回家打菜刀,說這個打菜刀好,真不明白再好的菜刀難道比命還重要嗎?各位網友千萬不要學。


一顆小白楊188818128


咋也不懂鋼,咋也不懂刀,但咋知道航母甲板是什麼材料,而做刀什麼的又需要什麼材料,是怎樣一個過程,基於這種初步瞭解,我想還是能夠勉強並且簡單的給大家講清楚航母甲板上的鋼材不適合做到刀,同時更做不到削鐵如泥。

相信大多數人都應該聽過金門菜刀,八二三炮戰中我國軍隊大概向金門發射超過100萬枚炮彈。

炮戰後金合利鋼刀店老闆吳君乃蒐購島內的廢棄彈頭,將其用於鍛造刀具。由於彈頭的鋼鐵質量極佳,以之打製出來的菜刀也特別鋒利、耐用,剛中帶韌的特性,即使切割硬物也不易變形,使金門菜刀在臺灣島內遠近馳名。

而之所以金門菜刀遠近聞名,主要在於人家用對了材料,使用的是炮彈殼進行打造。比較意外的是,炮彈殼打造出來的菜刀竟然真的能夠達到人們想要的效果。也就是說製造炮彈的鋼材,正好能夠打造鋒利的菜刀。

那麼,既然製造炮彈的鋼材都能打造一把鋒利的菜刀,為何題目中說到的航母甲板的鋼材不能呢?事實上,這完全就是兩個概念!要知道,製造炮彈的鋼材不能使用在建造航母甲板上,而同理製作航母甲板的鋼材當然也不能用來製造炮彈。更何況航母甲板在製造時,首先要考慮的是硬度和耐高溫,而製作一把菜刀選用的鋼材應該是那種既有柔韌性有能夠適宜加工。

而航母甲板上使用的鋼材為高碳高合金鋼,這種鋼最大的特性就是硬度特高。試問這種情況下,通過什麼方式來加工航母用鋼呢?更何況做刀具不能用硬度太高的鋼,只要含碳量20~45做碳鋼就可以,最好是將它們打成薄薄的一條嵌在A3鋼中作為刀刃口使用淬火後又好磨又開鋒。

同時,航母用鋼那麼貴,用來做一把菜刀豈不是暴殄天物!


軍武視界


首先,“削鐵如泥”是一個誇張化形容詞,所形容的程度非常意象化,並非一個可以確切比較的值,但若真的以航母甲板鋼打造一把刀,其絕對說不上特別鋒利。


對於一把刀來說,選用的鋼材有幾個重要標杆:硬度、韌性、耐磨性、邊緣保留、耐腐蝕性。


除去硬度和耐磨、耐腐蝕、韌性這樣大家都瞭解的性質,邊緣保留這項性質也非常重要,該詞描述的是刀鋒保持鋒利的時間,本質上是耐磨與抵抗變形的組合。

(圖為大馬士革鋼,大馬士革鋼以其獨特的花紋聞名)


一把好的刀並非將這些性質最大化,而是根據自身用途,有機地平衡這些性質,以達到領域內的最佳。若是一把刀的硬度非常高,但缺乏韌性,那麼它就容易斷裂,不適宜切割硬質材料;相對的,一把刀的韌性極佳,但缺乏硬度,那它就會變得非常難以打磨,也無法用以切割。


在刀具鋼中,也有真正字面意思上“削鐵如泥”的鋼材,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CPM M4高速鋼高劑量的鉬,釩和鎢以及相當高水平的碳,其中添加了高劑量的鉬,釩和鎢以及相當高水平的碳,使其擁有非凡的耐磨性與韌性水平,成為如今市面是最好的切割鋼之一,其打造的刀具主要用於機床。

(鑽頭一類刀具使用的工具鋼需要超高的耐磨性)


而像CPM S90V、CMP S100V這樣主要用於打造我們印象裡的那種“刀”(並非機床上那種)的鋼材,都具有一個同樣的特性:高含碳量。90V與其表親100V之所以從如此多高碳鋼中脫穎而出,成為性能非凡的刀片鋼,還要歸功於大量的釩令其耐磨性達到“變態級”,不過向鋼材中添加釩會顯著增加其成本,顯然,成本也是鋼材權衡的一部分。


相對於刀具鋼,航母鋼所並不追求極致的耐磨與硬度,因為要承受數十噸重艦載機的起飛與降落,航母甲板需要及其高的屈服強度,以對抗艦載機帶來的巨大沖擊,我們常見的工具鋼Q235屈服強度為235Mpa,而福特級甲板所用的HSLA115已經達到了705Mpa。

(福特級航母首塊鋼板切割儀式)


HSLA字面意思就是高強度低合金鋼,是英文High Strength Low Alloys的縮寫,這一系列鋼材在熔融時加入了稀有金屬,以獲得極高的強度,由於不進行熱處理,該種鋼材的含碳量非常低,用於製作刀具是會具有一定的強度、韌性與耐腐蝕性,但在邊緣保留與耐磨上會有顯著缺陷,並非頂級的刀具用鋼。


歡迎大家關注本號,提供更多軍武知識科普。


區域拒止


真的不行。買一條舊的加農炮或者高射炮身管試試吧。如泥不好說,至少可以砍商場超市裡的菜刀。見過最好的,直接可以做刀的材料就是75,100㎜防空高炮報廢身管。當年用這東西做的刀直接砍商店裡買來的菜刀。大二時為拿到一個機械加工選學學分,在學校的修理廠混了幾個月,天天跟炮鋼打交道。


風吹6700


航空母艦甲板所使用的鋼材屬於特級鋼,如果將其製成刀,那麼就有點顯得大材小用了。當今世界上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和英國四國有能力研製這種航空母艦專用鋼材。

航空母艦甲板需要承受巨大的衝擊力、高鹽溼度,這就意味著航空母艦甲板不能使用普通的鋼材。目前航空母艦甲板所使用的鋼材均是合金鋼材,這種鋼材相比較普通鋼材具有更強的抗衝擊性、抗腐蝕性、低磁性等性能。當然研製開發這種鋼材所需要的原材料以及製作工藝也是極為苛刻,合理的金屬元素配比方案、冶金時控制的溫度以及後來的焊接工作等等,這些都是限制很多國家研製這種特種合金鋼的大門檻。



作為當今世界上航空母艦最為先進的國家美國,其研製的航空母艦所使用的鋼材具有很強的屈服強度,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甲板所使用鋼材是HSLA-80,這種鋼材具有很高的強度以及韌性,能夠承受約700MPa的衝擊力,也就是大約每平方釐米的甲板上能夠承受7噸的衝擊,這有利於保障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時的安全。而美國最新一級“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所採用的鋼材則更為先進,為HSLA-115,是一種含碳量更低、合金含量更高的特種鋼,是美國最新一級航空母艦以及核潛艇所使用的鋼材,這種鋼材最大屈服強度可以高達800MPa,也就是每平方釐米的甲板要承受8噸的衝擊。所以來說,航空母艦甲板所使用的鋼材並不是普通國家能夠研製出來的,這也成為很多國家難以製造出大型艦艇的重要原因。



當然即使航空母艦甲板鋼材再強硬,使用期限太長,遇到巨大的衝擊,也很難保證其不會出現意外。就像去年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那樣,由於浮船塢下沉導致起重機坍塌,直接砸向了航空母艦的甲板之上,最終該航空母艦甲板被砸出一個大窟窿。所以說,航空母艦甲板雖硬,但是其主要工作就是服務於艦載機的起降工作。


Global防尉


這真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能削鐵如泥的刀,絕對是一把好刀,越王勾踐的都幾千年過去了,還能寒光閃閃的削鐵如泥,絕對是一把曠古絕今的寶器。



其實航母上的鋼鐵分很多種,不同部位需要不同的鋼鐵,有的地方需要耐腐蝕,有的地方需要耐高溫,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航母上的鋼材都需要有一定的屈服度和抗拉性,而不是硬度,硬住太高不結實,容易崩,而硬度是判斷一把刀好不好用的標準之一,如果你用航母上的刀剁骨頭,估計兩下就能把刀給剁兩半。



雖然他們在航母上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但是未必可以在烹飪界有所建樹,我家裡有鋼刀有鐵刀,但是一把鐵刀已經用了十幾年,幾年磨一次刀還很鋒利,鋼刀卻換了一茬又一茬,所以未必鋼刀就好,而航母的鋼材就更加不是做菜刀的好材料了。



以前印度的巴賈傑公司曾經購買過“維克蘭特”航母,拆下來以後回去融掉,然後就做了摩托車,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這款車的外形設計復古,有流線的儀表盤罩,巨大的方形車燈,最酷的是上面還有一個特殊的海軍徽章,“用不可戰勝的金屬來製造”的摩托車大受歡迎,據說質量很好,一次性可載58人。


琅琊利劍


是什麼讓你產生了航母鋼材非常好的錯覺?

又是什麼讓你產生了世界上沒有使用航母甲板鋼,或者說戰艦裝甲鋼製成的小刀的錯覺?

第一,印度海軍的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在其被拆解之後,印度一家摩托車公司果斷買下的這一航母拆下來的廢鋼鐵,然後熔了造摩托去了。然後罵差評如潮。


至於裝甲鋼,做的小刀,那也有,在歐洲戰後重建期間,一群人挪威人將眼神瞄到了已經沉沒了的提爾皮茨號戰列艦。接著就是打撈起來重新熔鑄打小刀去了。

挪上圖,了,自己看刀柄上寫的是什麼

接下來這就是第二個問題,那就是能不能削鐵如泥?呵呵。

你要明白,鋼鐵是不分家的,很明顯那群鑄鐵是鐵,裝甲鋼歸根到底它依舊是鐵。



如果真想打一把削鐵如泥的刀不是不可以,就是你需要有足夠大的力氣,那個東西他一定要足夠的尖,或者說直接拿鎢心脫殼穿甲彈的彈芯打一把小刀出來,會是更好的選擇。(然後能不能砍動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嘯鷹評


說實話難;


眾所周知“削鐵如泥”只是過去用來形容刀劍鋒利程度的一個形容詞,真正的刀劍在鋒利程度上離削鐵如泥相去甚遠。

不過在現代刀具中,到確實有一類刀具具有削鐵如泥的特性,那就是現代車床刀具。

▲作為專業加工各種材料的車刀,能稱的上“削鐵如泥”的恐怕也只有它了,而車刀的種類繁多,根據硬度大小可分為金剛石刀具、立方氮化硼刀具、陶瓷刀具、硬質合金鋼刀具、高速鋼刀具等幾種。

而根據我國車刀工具牌號來看,硬質合金鋼刀具削鐵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由於不懂機床,如果有錯誤的話還望大家諒解)

▲圖表中紅色為常用刀具,其中Y-硬質合金、G-鈷(其後數據表示含量)、X-細精粒合金、T-碳化鈦(其後數字表示含量)、A-含TaC(NbC)的鎢鈷類合金、W-通用合金、N-以鎳、鉬作粘結劑的合金。

而航母甲板用鋼,用的雖然也是高強度合金鋼,但是成份不同,因為航母甲板鋼材比如福特號航母上所採用的HSLA115,其高強度主要是指屈服強度,材料特性主要為追求低成本、易焊接。而車刀工具則不同,它不要求低成本,而是要求高強度、耐磨損。



所以這兩種是完全不一樣的材料,成份完全不同!

而古代刀劍所要求的特性也不一樣,其要求的是能兼顧韌性和高強度,雖然在極端性能上是不如車刀的,但是韌性則要比車刀強很多,也就是說無論是航母甲板鋼還是車刀或者傳統刀具,它們所要求的材料特性都是各不相同的。

再一個還有加工工藝的問題,傳統刀劍或者車刀之所以能做到削鐵如泥,並不是單靠材料,還要有好的加工工藝。



▲過去我們總強調鑄劍大師才能鑄好劍,而這些大師靠的其實就是獨到的鑄造工藝,不然材料一樣就可以鑄好劍的話,大家都能造了。

而現代鑄造工藝很複雜,像什麼熱處理、真空自耗、電渣重熔、粉末冶金之類,非常複雜,所以光拿一塊航母甲板鋼就想造出“削鐵如泥”的寶刀……很難!


武備趣科普



圖片裡HY-100鋼就是目前“弗吉尼亞級”核潛艇耐壓殼體的鋼牌號;HSLA-100就是“福特級”航母的用鋼,從化學成分表來看這倆鋼牌號都是低碳低合金高強度鋼,但是它們根本不適合做成“高速工具鋼”使用。

現代工業加工機床使用的切削刀具普遍使用:高速工具鋼和和硬質合金做為“刀頭”,唯有比加工材質更堅硬才能進行切削,否則根本切不下要加工的材料。

國內“鎢系”通用型高速工具鋼W18cr4v(鎢18鉻4釩)的化學成分表,可以與上面的HSLA-100鋼對比一下,高速鋼完全是高碳高合金鋼!

高速鋼要想切削金屬,在冶煉過程中必須要加入鎢、鉬、釩…等高密度金屬進行合金化,只有加入這些有色金屬高速鋼才會變得堅硬、有韌性,在高速切削過程中耐摩擦高溫,這裡面鎢是世界上最難溶的金屬之一,需要3400℃的高溫才能讓它熔化,所以它的耐高溫性能非常好,適合高速旋轉狀態下切削金屬而不至於較短時間內刀頭紅熱。

而航母用鋼裡面根本沒有鎢,並且碳也很低硬度不夠,而且航母用鋼彈性是很高的根本不適合製造成用做金屬切削的材料。
圖片上的文字很模糊,它也是一種“鎢系”


高速鋼叫做:W6Mo5cr4v2(鎢6鉬5鉻4釩2)那麼這種高速鋼是做什麼的?它是製造切割鋸條、鋸片用的,就是將很大一塊金屬材料切成小塊的那種鋸條鋸片。

航母用鋼和高速鋼是兩種相差“十萬八千里”的鋼鐵材料,它們之間根本不能互用,航母用鋼就是做成一般老百姓用的菜刀都不行,就是太軟了,別說砍排骨,就是切肉用不了三五斤刃口就堆了。
而製造這些漂亮的工藝刀的鋼材有都是含碳量含有色金屬高的9cr18Mo刀具專用鋼製造的,美軍M9軍刺也是使用了這種鋼材。

而這個紋理漂亮的大馬士革紋工藝刀的材質是1080鋼+15N20或者1095鋼+15N20鋼疊鍛而成,1080鋼就是鋼絲繩用鋼、1095鋼就是我們日常用的板銼用鋼,最早的美軍M7軍刺用材。這兩種含碳都很高,所以它才堅硬。

人類冶鐵工藝已經有2000年的歷史了,到了現代對於鋼的研究已經進入到了分子化水平,可以隨心所欲的研製出來新型鋼材,並且鋼材的用途劃分的非常細緻,基本上類別劃分出來的鋼種不能用在其它方面…所以航母用鋼還是老老實實的建造航母或者其它建築用、結構件用方面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