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將哥弟的兒子全部殺死,為什麼不殺哥弟的女兒?

用戶66599963632


在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除了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兩人外,還將他們倆的兒子全部殺死。據史書上記載,李建成一共有六個兒子,除長子英年早逝外,其餘的五個兒子,全部被李世民所殺,最小的年齡才6歲。至於李元吉,也共有5個兒子,同樣全部被李世民所殺,可謂是心狠手辣。

但是,這般心狠的李世民,卻沒有殺害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老婆、女兒,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在古代,在處死罪犯和打擊政治對手時,除非是其家中的女眷也參與了這個犯罪或密謀,否則基本上是不會被殺的。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會被髮配給官家為奴為婢,很少出現把女眷也全部處死的現象。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李世民不殺他們的女兒,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更關鍵是,當初李世民之所以要殺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是因為他們不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殘餘勢力就可以圍繞在這些兒子身邊,繼續和李世民鬥爭。



甚至而言,李世民的政治對手也會藉助他們的名義趁火打劫,這樣會非常不利於李世民快速穩定局面。而且,男子在一個家族中本身就意味著戰鬥力,如果他們不死,也代表他們很有可能為父報仇。所以,李世民只能斬草除根。

但是,對於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女兒和老婆,他們並沒有實力和能力來威脅李世民的權力,別人也無法利用她們來掀起風浪,所以李世民殺他們,實在沒有必要;相反如果放過他們,甚至把她們收為己用,不僅可以顯示自己的仁德,同時對於李建成和李元吉老婆的孃家,也算是一種政治拉攏。畢竟,李建成和李元吉老婆的孃家人,都不是普通人家,而是在全國能排的上前十的門閥望族。



在這種背景下,李世民先是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老婆鄭氏、楊氏,全部納入到自己的後宮,他的目的,自然是向天下人公開表示,他對鄭氏家族和楊氏家族以前站隊李建成的行為,不僅不會有任何嫌隙和清算行為,相反當年李建成能夠給你們的,我李世民也會給你們,甚至會讓你們的家族更上一層樓,現在就看你們這兩個家族怎麼選擇?

於是,楊氏家族和鄭氏家族很快聚集到李世民的旗下。至於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女兒,李世民把她們留下來,一方面可以讓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殘餘勢力明白,他李世民並不會搞大面積清洗的事情,所以大家可以不用再擔心報復,安心為新朝廷效力即可。

另一方面李世民留下她們,還可以把她們作為聯姻的工具,用來籠絡各大王公大臣和豪門貴族,比如李元吉的大女兒和靜縣主,嫁給了薛道衡的孫子薛元超,二女兒壽春縣主,嫁給了長廣公主和楊師道的兒子楊豫之等。

總的來說,李世民給李建成和李元吉女兒們挑選的女婿,那都是世家子弟和豪門大族,雖然李世民是用她們來搞政治聯姻,但起碼都讓她們依然可以享受該有的尊榮和富貴,對她們來說,也算是一個好的歸屬。


我是趙帥鍋


按當時一般的政治規矩,很少有處死妻子和女兒的。犯罪被滅族,一般的做法是誅殺男丁,妻女就沒為奴婢。像上官婉兒就是這種情況,上官婉兒的爺爺上官儀和父親上官庭芝被武則天所殺後,上官婉兒和母親鄭氏淪為奴婢。

皇家血脈,自然不能進行沒為奴婢這種方法處理。建成和元吉的女兒沒有被殺,還享受一般宗室女的待遇,也被封為縣主,嫁的也還不錯。其他答案已經詳細列出,就不細說了。

(李元吉的女兒和靜縣主所嫁的薛元超,公主找到這樣的夫婿都不容易)

另外當時一般情況下,年幼男性也不會被殺。

隋末的長安城守將陰世師,和李家有深仇大恨。陰世師和骨儀抄沒了李淵在河東城(今山西永濟縣)的老家,李建成李元吉逃走,李淵的另一個兒子李智雲被捕殺。骨儀和陰世師還派人挖了李淵家的祖墳。李淵破長安後,陰世師和骨儀均被處死。陰世師的女兒被沒為宮廷奴婢,有個年幼的兒子陰弘智也因年齡很小免死。陰世師這個女兒後來成為李世民的妃子,生了齊王李祐。齊王李祐後來起兵造反,舅舅陰弘智起了很大作用。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們這時候年齡都還很小。

李建成被誅殺的兒子有次子安陸王李承道、三子河東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訓、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鉅鹿王李承義;李元吉被誅殺的兒子有長子梁郡王李承業,次子漁陽王李承鸞,三子普安王李承獎,四子江夏王李承裕,五子義陽王李承度。

這10人中,除了安陸王李承道,可以確定其它人都是武德三年以後出生的,當時最多不過6週歲。武德三年六月李淵將一批皇孫封王,包括當年李世民剛出生的兒子李泰,這次沒被封王的建成元吉兒子,肯定是之後出生。安陸王李承道可能也就十來歲。

李世民以政變殺兄弟上臺,當時的合法性不足,為了讓反對勢力不拿兄弟的兒子做旗幟,而將其全部誅殺。可能其中還有不會自己走路的嬰兒。權力鬥爭的血腥以至於此。

李建成的妻子鄭觀音玄武門之變後,孀居五十年後,死於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活了78歲,比李世民還多活了27年。

李元吉的妻子楊氏則被李世民納入後宮,成為李世民妃子,後來生曹王李明。


仁勇校尉


三個字:沒必要。滿門抄斬一般不含女眷,而且女眷毫無威脅,無需除根。

玄武門之變的必然性

隨著李淵冊立李建成為太子,李建成為首的太子黨和李世民為首的秦王黨就已經較上勁,雙方的明爭暗鬥就連李淵也洞若觀火,只不過李淵認為自己這個老子在世時,兩個兒子不至於撕破臉皮,自相殘殺,但他實在低估了雙方矛盾之深。

從太子李建成的角度講,李世民的聲望、軍功和人脈是他最大的威脅,如果不早日下手除掉李世民,別說將來繼承皇位,就連皇儲位置都岌岌可危。

從李世民的角度講,他對皇位極度渴望,但在李建成不犯錯、不被李淵廢掉的情況下,他幾乎沒有任何可能將李建成取而代之,只有動用武力,先下手為強。

所以說,太子黨和秦王黨的矛盾不可調和,積攢到一定程度必然爆發,只是看誰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事實證明,李世民的眼光和狠辣更勝一籌。

慘遭殺害的十個兒子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親手射殺了李建成,李元吉則被尉遲恭所殺。

但玄武門之變並未結束,東宮和齊王府的將領得到消息立刻組織數千兵馬猛攻玄武門,還有一部分人馬直接去攻打秦王府,秦王府的處境一度十分危險,後來李世民一方割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頭示眾,太子黨一方見老闆已經over,方才失去鬥志。

木已成舟後,李淵也沒辦法了,只好冊李世民為太子,把國家大事全部委託給李世民,而玄武門之變對外宣傳的口徑被統一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造反作亂,秦王李世民起兵將之誅殺。這樣一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罪名就被定為“謀逆大罪”

這種罪大惡極的罪名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滿門抄斬甚至株連三族、九族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當然也不能倖免。

據史料記載,李建成和李元吉各有5個兒子,最大的十來歲,最小的還是襁褓中的幼兒,但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李世民一聲令下,十個親侄子全部被殺,從宗室中徹底除名——當然,此時李世民還不是皇帝,詔書是以父親李淵的名義下發,罪名是“凶逆之罪”。

殺子不殺女的原因所在

司馬光《資治通鑑》記載:“下詔赦天下。凶逆之罪,止於建成、元吉,自餘黨與,一無所問。其僧、尼、道士、女冠並宜仍舊。

也就是說,除了李建成、李元吉及其兒子,所有女眷、親屬、親信都一概不予追究,因此李建成、李元吉的全部妻妾、李建成的5個女兒、李元吉的5個女兒等女眷都得以保全性命,其中李建成的太子妃鄭觀音仍住在京城,撫養李建成的女兒;

李元吉的齊王妃楊氏則被李世民留在宮中據為己有,成了他的寵妃,還給了生了一個兒子——曹王李明。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女兒全部健康長大,後來出嫁成家,相對父親和兄弟的慘遭橫禍,以及跟其他朝代謀逆大罪的女眷相比,她們算是十分幸運的了。

李世民為何不追究李建成、李元吉的妻妾、女兒等女眷?這其中既有歷朝歷代的慣例,也有李世民的個人考慮。

從刑法來看,古代滿門抄斬、株連三族這類重刑的牽連範圍越來越窄,到南北朝時期就已經不包括女性在內了,也就是說被斬殺的都是家族中的男性,女性一般是罰沒入宮為奴,或者充作官妓,李建成、李元吉的女兒都健康長大,還被封為“縣主”,不能不說是一種幸運。

從影響來看,李世民殺了兄弟,又迫使父親禪位,已經嚴重違反倫理道德。如果繼續大開殺戒,把李建成、李世民的妻妾、女兒全部一網打盡,那就完全突破了人倫底線,而且這些弱者對自己毫無威脅,還不如放過他們,彰顯李世民的明君形象。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權力的鬥爭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精彩的歷史畫卷,排除其他含有雜質的東西,中國的整部歷史好像皆是為了權力,為了支配。而在這樣的鬥爭中,既有世仇之間的殺戮,也有兄弟骨肉間的啃食,這就使得當代人再看過去幾千年的時候,只是總結出了“天下人皆為利而熙攘”的感嘆。


李世民是唐朝皇帝,他的上位是依靠其有力的手段和膽識。憑藉著對於權力的渴望,出於不想被支配的單純願望,他一手操辦和密謀了一起有關對於自己兄弟手足的血腥政變;在這個時候,秦王李世民手中的劍指向的已不再是邊關的塞外鐵騎,而是和自己血濃於水的兄弟骨肉。

在玄武門事變爆發後,李世民成功登上了他所向往了很久的地位,得到了他曾經在夢中笑出聲的權力,同時也得到了他人生的巔峰。可他卻因為權力的誘惑,矇蔽了雙眼,矇蔽了對於骨肉和親情的概念,他只想在最快的時間內把自己的地位合法化,這樣的過程是一個血腥殺戮的過程;他親自下令將哥弟的兒子全部殺死。

雖然世民下令殺死了哥弟的兒子,但卻沒有對其府中的女眷下手,所以他的嫂子、弟媳以及侄女都還尚存人間,很多人對於其的作法都會有一種看不懂的感覺,因為大家都說拔草的時候需要連根去除,怕的就是留下隱患,可是他卻沒有那麼做。

在歷代處死罪臣和政治對手的時候,支配者大多隻是屠殺其家中的男性,因為在那個男權至上的時代,男性就代表了一個家族的有生戰鬥力,也代表了他為其父輩報仇的可能,所以在處置上一定要從重處理,怕的就是其在長大後有報復的可能。

而在歷史上,對於家中妻女的處死是很少發生的,除非是支配者的憤怒值達到了頂點,想要給其最為痛苦的懲罰。

一方面,李世民的位置不夠合法,因為其不是嫡長子,被他手刃的哥哥李建成才是大唐帝國合法的繼承人,但是他依靠自己的武力奪得了這一切,勝者自然為王,這也就給了世民解決政治地位隱患的手段,但為了能夠讓世人認為其的所述和所為具有“合法性”,他就只能夠將自己哥弟的妻女留下,這樣做的好處便是不落人口舌,極力的維持了自己弒兄殺弟的“合理”、“合法”,給天下人展現自己繼位的合法,和做事的仁慈(沒有殺罪臣的妻女)。

因此在我看來,殺掉兄長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的兒子,是為了斬草除根永絕後患,是為了完全奪取皇位繼承人這個身份,而沒有殺掉他們的妻女,是為了展現他仁慈的一面,在古代女子完全需要依靠男子為生的男權社會里,幾個柔弱女子也不翻不起來什麼風浪,留他們性命要比斬盡殺絕要更好。


木劍溫不勝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了太子大哥李建成和三弟齊王李元吉。當時老大38歲,老四24歲,他兄弟倆各有5個兒子,就憑他倆的年齡,其兒子也不會有多大,最大的也就10來歲樣子。但是,玄武門之變的慣性,必將註定他們在劫難逃。在之前的東漢末年,那個“孔融讓梨”的孔融因得罪觸怒曹操被殺時,求情放過他的兩個幼子,其中一個比他老子更牛逼,當時隨口對父親說:“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這隨口一問,成為了至今仍震撼千古的名言。斬草必除根,以防“春風吹又生”。因為殺父之仇,是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以後就是不用別人調唆,只要有血性的男兒也會終身必報。剛烈的女兒也是,但畢竟甚少。因為在封建社會的世襲制中明文規定,只有兒子有繼承權,女兒卻沒有;並不上家譜。而且女人的社會地位較低,不允許從軍從政,幾乎沒有復仇的條件。所以,女人們的復仇之心也就相對地不是那麼強烈。在封建社會,如果是滿門抄斬,必殺全家;男女老幼都不會放過。而李世民要殺的人是有針對性的,是對他有危害有隱患的人;並不是滿門抄斬。當時他最得力的干將尉遲恭就阻止了他的進一步行動——去殺太子、齊王的黨羽。李世民還是個識大體、顧大局的英明之人,能聽諫言,見好就收。以後他將大哥和老四的5、6個(史書記載不確切)幼女撫養在宮中,封縣主。她們生活的都蠻好,後來嫁的也不錯。


麟角1


眾所周知,千古帝範唐太宗李世民是通過“玄武門之變”奪位當上皇帝的。因此“玄武門之變”也是中國古代史上最有名的宮廷政變,也是唐太宗李世民這塊“美玉”上最刺眼的瑕疵。

“玄武門之變”的爆發是唐朝歷史上著名的宮廷悲劇,後世妄人多以此指責唐太宗。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將哥哥弟弟的兒子全部殺死,而女兒則放過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要說起玄武門之變,就不得不說說當時的背景了,由於各種原因,李世民的政治勢力在太原起兵之後,逐漸脫離李淵的體系而獨立發展。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淵即位後,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 內部形成了以李淵、李建成為首的朝廷和以李世民為首的功臣兩大集團。

因此與古代其他皇子奪嫡不同,李建成與李世民的太子之爭,本質上是皇權與軍事功臣的權力鬥爭,屬於古代朝廷在開國之初都會面臨的軍事功臣問題,只不過頭號功臣恰巧是位皇子而已。


李世民的皇子身份本來為解決唐初皇權與軍功的矛盾提供了很好方法:李淵傳位於李世民,實現皇權與軍功的統一。可是李淵偏偏選擇從皇帝的立場出發,支持李建成,打壓功臣李世民。

如果真要打壓功臣李世民的話,李淵當時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果斷地消滅李世民的政治影響力。可是李淵選擇從父親的立場出發,不肯徹底消滅兒子的政治影響力,甚至還想過分一半天下給李世民。

李建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忌憚李世民,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同時李世民集團也不服太子,雙方持續在朝堂上明爭暗鬥。

經過長期的鬥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佔上風,控制了局面。在這種背景下,李世民集團打算放手一搏, 李世民上奏父皇,告發李建成和李元吉與後宮的嬪妃淫亂,而且說:“兒臣絲毫沒有對不起皇兄和皇弟,現在他們卻打算殺死兒臣,這簡直就像要替王世充和竇建德報仇。


高祖望著李世民,驚訝不已,回答道:“明天朕就審問此事,你應該及早前來參見朕。”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人入朝,並在玄武門埋下伏兵。

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細,也一起入朝,騎馬奔向玄武門。此時,高祖已經將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德彝、裴矩等人召集前來,準備查驗這件事情了。

在途中李世民尉遲恭分別射死了李建成、李元吉。此時李淵也已經明白了——自己別無選擇。

武德九年(626年)7月5日,高祖立秦王李世民為皇太子,又頒佈詔書:“從今天起,軍隊和國家的各項事務,無論大小,全部委託太子處理和決定,然後再報告給朕。”

事後李世民給李元吉、李建成扣上不少罪名,並將其從宗族中除名,也藉機將兩人兒子都給殺掉。據《舊唐書》記載:

“建成死時年三十八,長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陸王承道、河東王承德、武安王承訓、汝南王承明、鉅鹿王承義並坐誅。”

李元吉的5個兒子梁郡王承業、漁陽王承鸞、普安王承獎、江夏王承裕、義陽王承度也都被誅。

男性被殺,而女性沒殺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這是為了斬草除根,草是李建成李元吉,“根”只能是他們的男性後代。

這源自於一種“重男輕女”的思想,認為男性可以使家世延續,而女性則是為別人家延續後代。

很簡單的一句話便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所以,古代所謂的滅門、誅九族等等,一般殺的是男性,女性為奴為娼,除非女子身懷有孕(那意味著一半幾率是男性後代),否則是不會被殺的。

而至於二者的妻女,部分被補充進李世民自己後宮庫,歷史上民間對李世民殺兄霸嫂也是頗有微詞。

而不殺她們的原因,自然就是沒有必要,同時也能對外宣稱自己有一顆寬容之心,彌補一點聲譽,所以放過了自己的嫂子侄女。


歷來現實


我們先交代一下事情的大致經過。

玄武門事件,發生在公元626年7月2日。

西安城裡刀光劍影,玄武門邊兄弟殘殺。

隨著秦王李世民一箭中的,皇太子李建成當場斃命,史書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門之變”就此爆發。

在這場影響了唐朝歷史進程的流血政變中,除了皇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死,齊王李元吉被李世民手下大將尉遲恭射死外,李世民還以斬草除根的果決,處死了李建成的5個兒子和李元吉的5個兒子。

“玄武門之變”結束後,李世民部將打算殺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100多名親信。

在尉遲恭再三勸阻,李世民部將停止了追殺。後來,李世民還主動赦免了參與“玄武門之變”的馮立、謝叔方和薛萬徹等人的罪行,繼續讓他們做官。

看到沒,就連他的敵人,曾經要殺他的將軍他都會赦免,難道他真的就忍心殺了侄女?


在中國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下,女子就是潑出去的水,女子是不會繼承父親旳衣缽的。


再說,經過政變,天下惶惶然,這時候更是施恩,顯示寬大,收買人心的好時候,李世民怎麼可能再殺了男丁的同時,再殺了女眷。

殺男丁是為了永除後患,如果再殺女眷,那就真是劊子手了。良心何安?


況且,李世民殺兄長弟弟,真的是情非得已,那個人真的會心腸硬的對自己的親兄弟斬草除根呢?

殺了自己兄弟的男丁,就是斷了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的念頭,別在起禍亂。

最近熱播的《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蕭元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時間不管如何撫慰傷口,那刀疤總有印痕。


娛樂和倩倩


李世民要殺死李建成、李元吉的兒子,主要是要消滅自己的皇位競爭對手。因為李建成、李元吉勢力龐大、支持者眾多。雖然他們倆被殺了,但是如果有兒子活著,依然會被他們的舊部擁護,與李世民爭奪皇位。

所以,李世民一定要殺死他們的兒子,以斷絕其舊部的反抗念想。據史書記載,李建成的五個兒子、李元吉的五個兒子,全部被李世民殺死。李元吉的妻子楊氏也被李世民納入宮中。

在古代,女子是沒有繼承權的,所以對李世民並沒有威脅。李世民留著他們,反而可以展現自己的“仁慈”。


國史拾遺


其實這題目裡包含三個問題:1,李世民為嘛要殺李建成和李元吉。2,為嘛要把他們各自五個兒子全部殺掉?3,為嘛不殺他們女兒。

其中第一個最主要,後兩個因他而來。玄武門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發生在武德九年六月初四。這是李世民的最後一搏。此前他的軍權已經被李元吉全面接收,核心部下也被外放的外放,抽調的抽調,不要說市民李某能等著接班,生命都得不到保證。

李元吉摻乎到爭儲中來,是得到了李建成登基後封其為皇太弟的承諾,於是也變成了自己的事情,出死力。

這種情況下,市民政變成功,當然要把二人的兒子們斬草除根,不留下任何隱患。女孩不在承嗣的範疇,因此能保命。

貞觀十三年,市民封李福為趙王,過繼給李建成延續香火。三年後又恢復建成的皇太子尊號,也算天良未盡。

貞觀元年玄奘大法師受敕西行,秦瓊、尉遲恭守宮門,可能也是市民為驅心魔之舉,他的良心還在痛啊!


司馬砸光


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三人為了爭奪最後的帝王大位明爭暗鬥,最後秦王李世民果斷髮動了玄武門之變,斬殺了哥哥和弟弟並帶兵入宮,逼迫老爹李淵讓位給自己,這裡有一個歷史細節經常會引人思考,就是為什麼李世民選擇留下了兄弟家的女眷,反而還悉心照料視如己出呢?



李建成的二女兒李婉順被李世民封為了聞喜公主,後來被指嫁給了重臣劉林甫的兒子。李元吉有一個女兒叫李令,她是李元吉的六閨女,玄武門事變後,李令不但沒有被殺害,還被李世民領養了。



這些正值花季的妙齡女子不諳世事,也讓李世民的心裡為之一震,她們又不懂政治何必要做政治的犧牲品呢?李世民本人還是比較忠厚慈愛的,殺害兄弟奪權本來就有悖人倫,是不得已而為之,手下留情也是為了彌補對於死去兄弟的愧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