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人選擇40歲以前有錢或40歲之後有錢!你會選擇哪個階段呢?

用戶1624787571095


當然選擇以後!因為越來歲數越大,體力有限!如果年輕就還有奮鬥的本錢!老了想幹體力也不行啦!


喜淑梅媛


對於創業的人來說,我還是喜歡40歲以後有錢

對於我個人來說,34歲的時候也賺到過幾百萬身價,今年38了,一無所有了!

有句老話,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除了真正有錢人,不用考慮生計,百分之九十九的讓都要去面對

天上會掉下來錢嗎?不努力不拼搏誰會給你哦!

有多少人做夢都想成為富翁,早上睡醒一覺不還是老老實實去工作

對於錢來說:只是個數字,再多的錢也不能只出不進,也有花光哪天

所以對我來說,40之前也曾有點小錢,也見識過市面了,40之後還是要繼續拼搏,準備給自己養老了


老雷聊事


如果讓人選擇40歲以前有錢或40歲之後有錢!你會選擇那個階段呢?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就像回答是先苦後甜還是先甜後苦的問題一樣,我會選擇40歲以後,為什麼呢,今天我來談一下個人的看法

40歲之前,是一個人積累經驗的階段,無論畢業後是參加工作還是個人創業,我們需要經歷一段從迷茫走向成熟、個人不斷蛻變、對自己有個重新認識的過程。前期是充實、沉澱自己的過程,只有這個階段利用好了,你才會走向成熟,朝著你認為的正確方向發展。20-40歲這個年齡段,你可以有很多的嘗試,你有試錯的機會,哪怕失敗還會有翻身的機會,如果是過了40歲再去折騰,成功的幾率相對小一些,40歲之前有錢的話如果懂得如何去利用這筆錢去投資,用錢生錢的話,我相信40歲以後你會像開掛了一樣,人生慢慢走向巔峰,但是年輕的我們大都還不具備理性去搞投資。自己努力去積累人生當中的第一桶金,真正體會到從無到有,體會到賺錢的不易,財富到來以後才會更好的去使用它們。

40歲,是人生的不惑之年,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打拼,無論是從精神方面、身體方面亦或者是為人處世各方面會有一個提高。心態應該是平靜的,看待問題更有自己的主見,我們成熟了只需要照著這個方向平穩的去投資、發展,我相信我們的未來是很有希望的,再加上手裡有錢,對於投資這塊就更加有判斷力,不會盲目跟風,穩中求發展。

所以說針對40歲之前有錢還是40以後有錢,我認為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吧。


呂嬋娟工作Vlog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否則即使晚來了,也失去了滋味。大意是這樣。

我覺得挺對的。能選肯定選40歲以前有錢有名。

年輕人最重要的一腔熱血,敢拼敢贏,野心勃勃的樣子讓人特別羨慕,渾身都透著一股贏遍天下捨我其誰的精神氣,這才是真正的青春。

如果20幾歲就淡定的像40幾歲的人,那到40歲要變成什麼樣。

可惜老天總是讓人在最美好的時光裡最窮。大部分人都要靠自己奮鬥一步步積累,到四十或者五十歲才能完成積累,小有積蓄。所以奮鬥和堅忍是人生常態,閃耀卻極其難得。


無夢到徽州


肯定要40歲以前有錢好啊!40歲以前有錢,可以選擇一個家庭條件也不錯的、工作工資條件比較好的女孩結婚生子(如果沒錢、找不找的到媳婦另說,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孩子出生後可以得比較好的教育,40歲前有錢可以多投資房產,讓全家人下半生過的更好。如果40歲以後有錢,養老是放心了,可是前半生因為缺錢、而過的不如意、或者說一塌糊塗,導致家庭生活、孩子成長都受到很大的傷害。


州源


只要能有錢,那個年齡都願意。

40歲前可以給老婆孩子父母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條件,讓自己前半輩子衣食無憂,40歲以後有錢,可以給孩子買房結婚準備,更可以讓自己老了生活無憂,只要有錢,什麼時候都不晚。



王曉花



祝春風得意


成年人才不做選擇呢,兩個都要。為什麼40歲前後都要有錢?我們來分析下:

一、40歲以前

從畢業後走向社會,到成家立業,這時候我們已經上有老、下有小了,在這些階段,哪個階段沒錢都不行。

1、畢業剛步入社會

從離開校園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要獨自面對社會了,身上有點錢,每個月有工資有收入,能夠讓我們有能力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有能力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2、成家立業

這時候更不能沒有錢,你已經有自己的家庭了,需要賺錢養家餬口。父母漸漸年老,自己再也沒有臉面向他們伸手拿錢,況且他們還要留點錢養老。

二、40歲以後

40歲以後,你的孩子可能還在上學,父母已經退休,你感覺自己的體力也大不如前了,不再敢熬夜宿醉,雖然有很多事情要自己親自處理。

40歲到退休前:

這時候你感覺自己是一輛已經跑了多年的汽車,但是還沒報廢,還得繼續運行。

孩子漸漸長大,可能要成立自己新的家庭了,你得出份力,讓孩子過得更加體面;

父母老了,真的老了,你有時間的時候經常去看看他們,以前嫌他們煩,現在害怕自己的孩子嫌自己煩。

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我們追求財務自由,追求更多的金錢,都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獲得更美好的生活。所以,拼命賺錢之餘,別忘了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多陪陪家人。


投融界服務


40歲以後。這個年齡之前,孔聖人早有言“四十不惑”,還處在“惑”狀態中,事實確實如此,早期有錢,很可能為虛榮買單,像豪車,吃喝玩樂,再甚者嫖賭惡習等等。錢非但沒起好作用,反而是你走向墮落的催化劑。“不惑之年”之後,經歷世間坎坷、磨難,慢慢知道了天之高,地有多厚,再有錢,怎樣用錢就較為合理了。


熱點一家之說


我會選後者

40歲之前,正是我們該努力奮鬥的時候,為家庭付出的時候。40歲之前,吃苦不覺苦。40歲之前雄心勃勃,鬥志昂揚,跌倒了也可在爬起來繼續努力。40歲之前沒錢不怕,我們正在讚的路上。

前40年是在為後40年而在奮鬥,積累財富,而不要去貪圖享樂。後40年過得好不好就要看你前40年夠不夠努力。如果你不夠努力,請問你年紀一大把,是想成為子兒們的負擔,還是社會的負擔呢。

所以我選後者,希望年輕時吃點苦,多備鬥,等年齡大了,做不動了,經濟夠寬裕,可以過得有尊嚴有質量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