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的墓前,為什麼不鑄造一個宋高宗的跪像?

一德格天1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大家聽過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嗎?

在古代,皇帝無論做什麼都是正確的。

皇帝哪怕犯了錯,只有他自己下罪己詔,別人是無權指責,更不能搞一個跪著的像的。

高宗以後,所有的南宋皇帝都是他的子孫,他們怎麼可能說自己祖宗有問題呢?

有一個京戲叫做打龍袍,也就是李後對仁宗皇帝大怒,命包拯代打皇帝。包拯只是脫下仁宗龍袍,用打龍袍象徵打皇帝。

看看,皇帝不能罵不能打,這在古代是默認的原則。

殺岳飛是高宗和秦檜共同主張,一般認為秦檜是煽動、忽悠,但下決定的是高宗,兩人責任一樣大。

殺岳飛的目的是,高宗和秦檜制定了反對北伐的大戰略,知道大量軍民會不滿。

當時很多南宋的子民,都是逃難到南方來的北方人,都一心想著回家,都要求北伐。

而當時岳飛是赫赫有名的將軍,殺了他就是殺一儆百,讓其他人不敢再支持北伐,是有著政治目的。

後來的皇帝只是追奪秦檜王爵,改諡“謬醜”,卻不可能對付高宗。

古代中國就是這樣,很正常的。

秦檜的問題是中國的基本原則問題。

秦檜殺死主戰派大臣,如果是所謂臥薪嚐膽,以積累實力準備將來北伐,那麼多少還可以理解。

但秦檜殺死岳飛後專權那麼多年,卻毫無成果,根本沒有像越王勾踐一樣埋頭髮展自己。

所以,秦檜殺死岳飛只是一場政治鬥爭,他不過是揣摩了高宗軟弱的心理,加以利用,殺死了政敵而已。

當時主戰派和主和派鬥爭是非常厲害的,秦檜如果鬥敗可能被貶職甚至監禁。

所以,就國家民族來說,秦檜所作所為就是叛徒和罪人,這是清清楚楚的歷史事實,無從翻案。

即便高宗也有一定責任,卻不能免除秦檜的責任。

實際上,高宗很多時候是被秦檜操縱的。

在秦檜死後,高宗如釋重負,對楊存中說: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

目前網上有一些人專門給秦檜翻案,還說岳飛是漢奸、敗類。這些人除了一些糊塗蟲外,多是某些極端少數民族團體,試圖攻擊漢民族的英雄,以挑起民族仇恨,大家要看清楚,不要中計。


薩沙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要吐槽一下 這個問答下的不少答主,很多人都說岳王廟是南宋時期修建的,南宋官民也沒有膽子鑄一個宋高宗的跪像。

這句話,對一半錯一半。嶽王廟是南宋時期修建的不假,但是秦檜夫婦,張俊万俟卨等人的跪像可不是南宋人鑄造的。明憲宗成化十一年的時候,浙江布政使周木因為對岳飛的敬仰,重修了岳飛墓,並且首次鑄造了秦檜夫婦的跪像。至於張俊万俟卨等人,那還是慢慢加上去的。

所以回答這個問題,扯什麼南宋人不敢鑄宋高宗跪像是沒什麼意思的,雖然這話並不錯,但是這話解釋不了這個問題。

或許,這個問題應該換一個問法:為什麼明朝人在岳飛墓前鑄了秦檜夫婦的跪像,而不鑄宋高宗的跪像。


是明朝人不知道宋高宗才是岳飛之死的最大主謀嗎?

不是,這個問題有見識的人都不難看出來,古人讀書不像我們這麼晦澀,要明白這個道理很簡單。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也有詞專門說這個事兒,直接說宋高宗才是害死岳飛的真兇。


明朝人知道宋高宗是害死岳飛的真兇,但是卻不給趙構塑像,原因何在?

我覺得還是得從意識形態找原因,在整個古代,都是講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都是講究君為臣綱的。君主天生就比臣子更高貴,在古代,這是常識。

當年宋文帝劉義隆弄死檀道濟,別人也只會說劉義隆自毀長城。宋高宗害死岳飛,別人也只會說他昏庸無道,說他是非不分,但是不會說他犯下了多大的罪行。

即便有人這麼想,那也不敢宣之於口啊。南宋的皇帝趙構死了,明朝的皇帝還在呢,你一口一個趙構害死了岳飛叫犯罪,讓他跪在岳飛面前。那朱元璋不是更犯罪了?他是不是也要被跪在明初被冤死的那些大臣墓前?

試想,誰要是真有膽子在岳飛墓前鑄造一個趙構的跪像,當朝皇帝會怎麼想?是不是會認為你君臣不分?你今天敢叫趙構跪在岳飛面前,明天就敢在心裡意淫讓我跪在你面前。是不是這個理兒?畢竟死了的趙構還是皇帝,你可以說他不道,說他昏庸,但是你不能讓他受到這麼大的屈辱。

當然,我說的也是特例,事實上除了極少數人思想極其前衛之外,古人大都不會有讓宋高宗跪在岳飛面前的想法的,因為他們自己也接受君為臣綱這一套說法並且已經習慣了。那一部分思想前衛的,就算有想法那也不敢啊。



鳳妖


首先說明一點,岳飛現在被太多的人拔高,甚至神話了。岳飛雖然是民族英雄,但說到底他只是一個臣子。君臣,君臣,君在先,臣在後。別說宋高宗趙構有充足的理由殺掉岳飛了,即使沒有任何理由趙構殺掉了岳飛。那岳飛也是白死。

封建時期皇權至上,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趙構要岳飛死,岳飛就必須死。歷史上被皇帝冤死的臣子還少嗎?這不足為奇。說一千道一萬,岳飛沒有那個資格要趙構給他跪下。在我看來,秦檜雖然是一個“宋奸”。但他的下跪,也不過是當權者出於政治利益而決定的。在岳飛身死這個方面,秦檜不過是給趙構背鍋罷了。歷代皇帝怎麼可能允許皇權向臣權認錯。

秦檜為什麼會給岳飛下跪呢?就是因為秦檜勾結金國誣陷了岳飛導致岳飛身亡。但最終岳飛的生死由誰掌握呢?還不是趙構嘛。所以問題又回到了開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歷史上南宋想要和金國議和。但金國完顏兀朮在給秦檜的書信中說“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意思就是說想和談可以,殺掉岳飛再談。之後在主和的大環境下,張俊、韓世忠、岳飛三人紛紛被解除兵權。之後張俊和秦檜利用岳家軍內部不和,威逼利誘都統制王貴、副統制王俊先出面首告張憲“謀反”,繼而牽連岳飛。之後張俊和秦檜捏造張憲口供“為收岳飛處文字謀反”把岳飛抓捕入獄。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高宗趙構下達命令:“岳飛特賜死。”至此被關押許久的岳飛終被以“莫須有”之罪名殺害。

那為什麼宋高宗趙構鐵了心要殺岳飛呢?要知道岳飛可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歷史上認為趙構和岳飛矛盾激化是在紹興去年九月時期。當時金國想要釋放宋欽宗的太子趙諶。岳飛得知這一消息後,隨即進宮對趙構建議立趙構的養子趙瑗為皇儲。以表示趙構的正統權力地位。本來岳飛這算是拍趙構馬屁了。但趙構還就反感岳飛這種做法。不是方案岳飛拍馬屁,而是反感岳飛插手皇家事務。早前岳飛一直要迎回二帝就讓趙構十分不滿。這次又插手趙構立儲,這就讓趙構對於岳飛厭惡至極。也是從這個時候起,趙構和岳飛關係開始愈發惡化。

之後趙構已經決定要議和了。整個朝廷之上大部分的意見也已經統一了。但唯獨岳飛,韓世忠等人堅決反對議和。當時晉國和南宋議和的條件就是南宋為臣屬,而金國是宗主國。當時身為南宋丞相的秦檜,甚至跪在了金國使者腳下表示南宋臣服。此時南宋和金國的議和已經初步達成。但岳飛卻表示反對,並且還是公開反對。並且表示自己要繼續進攻。趙構連下數詔要求岳飛服從命令。但岳飛也很不情願的接受了。這就讓趙構感覺到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釁。

後來第一次和談破裂,而岳飛等人在對戰金軍時取得了小規模的勝利後準備繼續追擊的時候,趙構連下十二道金牌要求岳飛停止,並繼續和談。但岳飛卻沒有遵守命令立刻回軍,而是多逗留了五天時間遷移百姓。這就使得趙構越發感到岳飛不可控制。他心中也有除掉岳飛的打算了。畢竟當時岳飛可是掌握了南宋大量的軍隊,這麼不尊命令的岳飛顯然不是趙構需要的。岳飛回到京城後,雖然趙構沒有處置他。但對於秦檜陷害岳飛,趙構也裝作不知。後來在秦檜把岳飛的冤案做實之後,趙構順勢下令誅殺岳飛。一代名將消亡。

韓世忠說岳飛之死是莫須有。但歷史上莫須有的罪名而死的臣子還少嗎?白起,周亞夫等等,不都是死於莫須有罪名嗎?這就是皇權時代的弊端,皇權至上,要誰死誰就必須死。根本不和你講證據什麼的。所以說岳飛之死明知是趙構的傑作。但那又能如何?君臣之分還是要有的。歷史上不論哪個皇帝都不可能承認趙構錯了。這畢竟關乎他們帝王的統治權力地位。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這恐怕是悟空問答有史以來最好的問題了!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從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封建王朝就被終結了。為什麼一百多年過去了?中國的皇帝依然不能跪在臣子的面前,這不是一個民主自由平等的世界嗎?

中國沒有皇帝跪在臣子面前的先例?真的沒有嗎?我沒有有統計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皇帝被殺的很多。

歷史上的中國皇帝加起來一共408位。其中一共有61位被殺。而且大多數直系皇族的最後命運都非常慘,滿門抄斬的斷子絕孫的隱姓埋名的淪落奴僕的。

大概統計,有超過60位大大小小皇帝是這樣死掉的。這些被他殺的皇帝起因各異,式樣也是五花八門。以“兇手”為主線,死於非常命的皇帝的“殺法”有:近臣殺、宦官殺、子殺、叔殺、父殺、母殺、妻殺、兄弟殺、祖母殺、外公殺、岳父殺、兵殺、俘殺等。

如果沒有岳飛,韓世忠,趙構無疑也是其中一種下場,中國被殺的皇帝就會變成62個。

只憑這一條,他就應該永遠的跪在嶽王墓前,只有他跪下去了,中華民族的靈魂才能站起來。

這樣的問題總是讓人想到那位替納粹下跪的德國總理。

我是頭條自媒體號自家講譚,我在這裡呼籲所有看到的同胞,強烈要求鑄趙構像跪在岳飛的墓前,希望所有有良心的網友,伸出你的手來點一下贊!轉發一下謝謝大家!








自家講譚


這是一個比較爭議的問題。樓主問題中包含了一個問題:即岳飛的被殺,宋高宗要付主要的責任,秦儈作為宋高宗的“白手套”,並沒有主要的責任,首責在宋高宗,是他用十二道金牌,殺了一箇中興之臣,是他借秦儈的手,殺了盡忠報國,渴望復國,收復故土的岳飛。



對於岳飛墓前,為什麼不鑄造一個宋高宗的跪像?這個問題,由於歷史的侷限性,加上很難跳脫“為什麼一定要殺岳飛”的陷阱裡,而替宋高宗講話,辯護,這樣則失去了作為一個獨立思考,釐清問題實質的回答者的初心,也就失去了回答這個問題的意義,因為容易陷入情緒化的感情表達。



一、平反的事情都是後代皇帝來做,設宋高宗跪像超出禮教和當時的時空環境下的背景。

宋高宗是南宋的一把手,是老闆。自己承認自己錯了,放在今天來說,一些老闆都很難做到,這樣會失去威信和丟面子,更何況是古代。我國自秦朝開始,政治的嚴肅性便開始擴散到國民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上面。 知錯改錯不認錯的曹操是、 明知不能殺卻還是大開殺伐的朱棣亦是。漢武帝巫蠱之禍之時,錯殺了衛子夫,親族共3萬人也是。

請問這些人在皇帝生前,給他們平反了嗎?他們為自己的錯殺認錯了嗎? 這些都沒有。在那個父權時代,”父為天,子為地,君為天,臣為地” 的觀念裡面。皇帝說什麼,都是對的,說的錯的也是對的。你不能質疑,因為這是議論皇帝的功過,也是罪。秦始皇帝更是說:“子不議父”。

所以在封建等級制度和當時的時空背景下,鑄一座宋高宗雕像跪在岳飛墓前是不可能的事。關於岳飛的平反,宋孝宗替他辦了。



二、造成社會影響、失去統治合法性

a·天子,即昊天上帝之子,意思是代替上天在人間進行統治的代言人,本身就具有神格。皇帝的一怒一笑,即代表上天的旨意。因此,“天威難測”,皇帝一家自古被稱為“天家”。如果對於自己錯殺岳飛認錯,則會失去統治合法性,統治的正義性和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

b·派系難以安撫。 古代的皇帝,並非都是專橫好殺,不然他們也在皇位上坐不長久。皇帝的上位,實際上是派系扶植,覬覦皇位的很多。就本人分析來說,宋高宗殺岳飛,是為了平息日益強盛的民族主義,殺岳飛也是給主戰派降降溫。另一方面是安撫備受冷落的士大夫階層。

c·宋高宗想要殺的其實是張俊。 南宋三大主將;韓世忠、張俊、岳飛、看看先後被奪權的次序是張俊,韓世忠,岳飛。宋金兩國停戰之後,宋高宗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要密謀除掉這三員,屠刀所指,三軍膽寒。韓世忠和張俊都猜透了皇帝的心思,都巧妙的躲過了一劫。但是岳飛卻沒有。

d· 宋高宗殺岳飛是為了除心病

宋高宗的心病就是害怕武將專權,其次就是將相之間的矛盾。在政治上的表態,不如現實意義上的奪權。秦儈作為宋高宗的宰相,要如何樹立威信,挺身而出,為南宋和金國議和?

三、維護國家統治的是綱紀倫常

岳飛的被殺,在歷朝歷代都會被同情和憐憫。宋孝宗難道不知道是高宗殺了岳飛,只是想借一顆人頭來鞏固政權嗎?

他應該知道,所以給岳飛平反了。也只能做到這一步。如果讓他設立一座宋高宗跪岳飛的雕像,天下人會怎麼想?這是不孝,在漢代不孝罪是要被“棄世”的。他要讓世人知道,忠君愛國是需要的。作為皇帝,他只能做到這一步。後面的明朝,清朝就更不可能設宋高宗跪像了。皇帝跪了,也就是神跪了,百姓也是無法接受的。


子非魚


人類社會有等級之分,像金字塔一樣。最高一層是國王,國王制定國法家規,簡稱王法。只要國王沒有被敵人造反派推翻,永遠不犯法更不會犯罪。

所以國王為防止自己偽法犯罪,整天研究捉拿敵人反對派。發現可疑份子立即剷除,決不客氣手軟。

岳飛就是可疑份子,根本沒有造反起義的證據。等有證據時在殺,心有餘力不足。說沒有證據也是安服民心,國王制定法律,保護國王利益。不是岳飛,百姓制定國法家規。

誰有軍隊警察法庭監獄,天下才會歸誰所有。有這些,才能值法護法。維護自己神聖不可侵犯的權益和尊言。

作為統治者,都明白什麼是法和理。百姓都是法盲,因國法家規不是自已定的,打官事要向律師知尋。花點知尋費,律師在給法官點知尋費,法官給院長上級點知尋費,最後解釋權是國王。除國王以開,都是法盲!

岳飛等人,就是沒有向國王知尋,所以犯法了!岳飛會製造法律,也就不會犯法了。好好學習一下,法律是怎樣製造出來的,也就沒事了。


大山108987698


讓秦檜夫婦跪在岳飛墓前在趙宋王朝看來就是天大的恩賜了,也是後來的皇帝變向的替高宗趙構向岳飛認錯了,如果不是政治需求南宋完全沒有必要給岳飛平反,更不要說提出什麼皇帝跪在臣子墓前的無腦之言了。





首先來看岳飛的軍隊號稱岳家軍,在抗金的過程中可以說起到了主力作用,巔峰之時有十多萬之眾,這些人基本都是岳飛一手提拔的,可以說是朝廷的軍隊,但是更像岳飛自己的軍隊。


“直搗黃龍,迎回二聖”是岳飛抗金時的口號,這是政治方針的錯誤,我想岳飛在喊出這個口號的時候應該知道這意味著什麼,迎回徽欽二聖如果回到南宋做皇帝那麼高宗趙構怎麼辦,做皇帝還是不做?





十二道金牌招岳飛,岳飛在接到第一塊金牌的時候,趙構明確表示請他回去封賞,可是岳飛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拒絕了,趙構的金牌一道比一道嚴厲催促岳飛回軍。出現這樣的情況說明在趙構心中嶽飛已經有失控的表現了。





在帝王心術中嶽飛的表現無外乎兩點:岳飛直搗黃龍後,擁立徽宗在舊都登基稱帝,推翻南宋,成為恢復大宋社稷的第一人;第二岳飛自己在舊都稱帝,建立新朝,反過來滅掉大宋,統一天下。不論哪種結果都不是南宋朝廷所能接受的。





終上所述,做為臣子哪怕皇帝錯了,在那君臣父子的年代裡趙構是不會也不能夠跪在岳飛墓前的;在南宋統治者看來岳飛根本就是有二心的人,不是跟他們穿一條褲子的人,殺他不冤枉,沒有做錯!




這有違儒家倫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父即使有錯,兒臣也得受著。在我看來,君王代表國家,是儒家信仰,不可玷汙。古典文學中有一個不成文的共識,“只反髒官,不反皇帝”。《水滸傳》裡,那皇帝不怎麼樣吧,但反的無非就是高俅、蔡京一幫人,宋江後來還帶著隊伍投了皇帝,還做了什麼官。我還讀過《說岳全傳》,裡面也只罵秦檜,不罵趙構。有個當兵的,看戲入了迷,一槍把秦檜演員給毖了,法官審他時,這人拿出一本《說岳全傳》,凡有秦檜名字的地方用香點了。為什麼只反髒官不反皇帝呢?一是怕被當朝皇帝追究,二是想爭取皇帝對自己的賞識,知識分子要想上位,不依靠皇帝是不行的。


朵朵佬爺


如果讓趙構跪在岳飛的墓前,你把中國幾千年的忠君愛國的思想至於何地?

要知道趙構是君,岳飛是臣,就算是趙構殺岳飛一百次也不會讓他跪在岳飛的墓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的主流。君殺臣,是不存在對錯的,對與錯只是後世人給與的評價而已。

岳飛是忠君愛國的典範,也是一直以來歷朝歷代追捧岳飛的原因,加上岳飛的冤死更加讓他受人尊敬。岳飛雖然是被秦檜夫婦,張俊等人害死的,但是我們都知道真正要殺死岳飛的其實就是趙構,秦檜,張俊等人也只是給趙構被黑鍋的,但是歷史上這樣的情況很多,白起被賜死,真的是範睢的錯嗎?如果不是秦昭襄王要殺白起,就憑範睢幾句話就能讓秦昭襄王賜死白起嗎?

趙構殺岳飛也沒有什麼對與錯,立場不同,選擇自然也不同。岳飛是臣,他只需要考慮精忠報國,殺身成仁,趙構是君,他需要考慮的是大宋的天下,趙氏的江山,萬千的子民,還有自己至高無上的皇帝之位。從當時南宋的情況來看,宋軍想要打贏金軍,恢復昔日的江山,幾乎是不可能的。北宋一百多年,可以說比南宋的經濟,軍事等等各個方面都要發達,人口,軍隊也要多的多,北宋的名將也很多,但是還是被金人滅了。而且還把兩個皇帝俘虜了。

當時趙構只是擁有江南半壁江山了,天下大亂,人口,軍隊,經濟都已經不如北宋時期了,這個時候到處都是殘軍敗將,老百姓流離失所,可以說是要錢沒錢,要人沒人,這個時候的南宋怎麼和去金人對抗。

所以在這中情況下趙構選擇了跪著活,但是岳飛還是選擇了北伐,要站著死,前面說了他們兩個人站的角度不同,趙構的目的是保住這半壁江山,延續趙氏的統治,保住自己的皇帝之位,而岳飛想的是洗刷靖康之恥,贏回二聖。奪回漢人的尊嚴。所以當君和臣之間發生了分歧的時候,死的只有臣。

歷朝歷代追捧岳飛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精忠報國的精神,封建社會唯君最高,如果讓趙構跪在岳飛墓前,那麼會顛覆了封建社會幾千年的思想傳統,想想會是什麼後果,君給臣下跪,那不是在鼓勵以下犯上嗎?


中國歷史研究所


先說結論:因為皇帝的代言人秦檜張俊王俊万俟卨(讀:莫騎蟹,贊海鯉叔)四佞臣跪了,所以宋高宗不用跪。

自古民間大多數情況下都有一個共識,一旦出了壞事,就是皇帝是好皇帝,只是大臣把經念歪了。

這既是皇帝有意為之,又是文官體系的統治需求,這樣,不管出了什麼事,換一批辦事員即可,不用換老闆,統治可以繼續。


統治階層包括皇帝和大臣是要一起分蛋糕的。皇帝給臣子權和利,臣子替皇帝辦事,事辦好了是皇上英明,事辦壞了需要臣子背鍋。

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