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為什麼禁止未婚女航天員上太空?

蘑菇Arale


宇航員這個頭銜很光鮮亮麗,卻不知道背後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宇航員需要學習各種各樣的專業知識,對身體素質的要求也非常高。甚至有人認為還有一些特殊的禁令。

在上太空之前,女宇航員必須是已婚並且生育過孩子的。

為什麼有這樣的禁令?

因為女宇航員在完成太空之旅太空返回地球后,是不允許生育的。

那又為什麼不給生育?

有專家表示,太空中危險無處不在,各種輻射以及升空和降落,都會對宇航員的身體造成很大危害。女宇航員去過太空之後,可能無法再生育。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下一代的健康。宇宙中存在著非常多我們不瞭解的輻射和射線,這些物質對宇航員的影響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很可能發生基因突變。一旦基因被宇宙射線改變,那麼生育出來的下一代可能會出現一些無法預估的變化。

事實上,我國的第一位飛上太空的女航天員——劉洋,在2012年,劉洋與另外兩名航天員乘坐神舟九號飛船飛上太空,成為我國首飛的女航天員。2015年年初,劉洋表示自己已經當上媽媽,孩子健康。

已婚生育是最好的條件,已婚女性有了家庭,就有了一份責任,她考慮問題就會更加理性,成熟 ;太空中未知危險確實多,輻射強大,太空服雖然強大,但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所以生育過後去太空相對更好,不怕影響下一代。







自然並不是孜然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很多國家都有禁止未婚女航天員上太空的規定。我國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也非常不建議未婚女宇航員上天的。

原因如下:

1.對於生育的影響

太空很多都是未知的,對於長期在太空執勤的宇航員來說,未知的東西可能代表著嚴重的風險。雖然男女都可以凍結生殖細胞,但是女子還要有提供孩子成長的體內需求,所以,一般來說,不建議未婚女性進入太空。

2.實際情況

因為大多數國家對於宇航員有著嚴格的飛行時長要求。這是對其經驗、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的一個考量緯度。

比如我國,1000個小時的要求,從你離開模擬器開始真正開飛機開始算,除了不婚和晚婚族,基本不太可能有。。。還未婚未育的女飛行員。這樣的概率算在本來就很少的女飛行員裡,就顯得似乎禁止未婚女航天員上太空的要求了。

3.心理素質

已婚已育,心理素質會相對更好。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世上首位女航天員飛上太空時還是單身

前蘇聯率先使用女航天員,年僅26歲的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上太空的女性,並且也是至今最年輕的航天員。而她在入選航天員並進入太空時,還是單身呢。1963年6月16日,捷列什科娃進入太空,並在太空呆了三天時間,環繞地球軌道飛行了49圈。她於1963年11月3日結婚,並在1964年6月8日,生了一個女兒。2013年,捷列什科娃表示她願意參加飛往火星的單程之旅。

至於我國選拔女航天員,不是禁止未婚女航天員上太空,而是未婚你就沒資格成為航天員。

2009年8月30日,中國第一批女性戰鬥機飛行員在北京空軍基地集中進行選拔,國家將在她們之中選出中國首個上太空的女性。這次選拔要求參選者已婚並且已育。


這一條件公佈後,在當時引發過媒體關注,而解放軍北京臨床航空醫學中心主任,遴選小組成員之一的徐憲榮,在面對新華社記者的採訪時,是這樣回答的。

“儘管沒有證據表明太空經歷,將嚴重影響女性的生育,但我們必須格外謹慎,因為這是中國的第一次,確保這些女宇航員已經為人之母,這將保證她們的生育不受太空飛行的干擾"


但這個已婚已育的要求,實際上最終並未真正執行。中國首位女宇航員劉洋,就只是已婚但並未生育,而解放軍北京臨床航空醫學中心主任徐憲榮的那番話,顯然在受到外界質疑之後,遴選小組做了適當調整。

圖示:中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宇航員,劉洋。1978年出生,2004年結婚,2010年成為宇航員,2015年成為母親。


一旦放棄已育這個硬性標準,那麼已婚這個標準也就會失去真正的意義。其實要從生育的角度考慮,其實男性的風險比女性要大一些,畢竟女性的卵巢在體內,而男性的睪丸可沒太多特別的防護。


不過,各國女航天員的確大多數都是已婚的。但這並非真的規定要結婚才能當航天員,主要還是和年齡有關。航天員這工種,不是18歲就能幹的。在成為航天員之前,需要前置學習許多技能,當你掌握了這些技能的時候,也差不多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齡了, 在航天航空領域,女性本來就很稀少,這些優秀女性,壓根不缺乏追求者。因此,到了二十五六大多也就結婚了,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嗎?


民用航天和技術的發展,航天員將成為年輕人就可以從事的職業。

隨著民用航天業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未來的航天員的門檻將慢慢下降,從業人員的年齡也會下降,到那時候年輕人也能成為航天員,而已婚未婚就不再是個問題。


當然,太空飛行的高能射線依然會是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大概是儲存精子和卵子。除此之外,對於從事這些高危工作的航天員來說,還可以直接選擇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GD)),對受精卵進行遺傳檢測,排除精子或卵子基因突變帶來的問題。


裸猿的故事


楊利偉說他提議過,對於女性航天員已育者優先。但是後來他自己承認這種想法不現實,因為30歲正是一個飛行員技術走向成熟的黃金時間,如果生育,那她至少要停飛兩三年,必然影響飛行事業。

在當時入選的候選女性飛行員中,6個人有5個尚未有過生育。當時的劉洋也沒有,劉洋是在2015年育子,所以說對於已育者優先的說法並不成立。

真正的要求是身體上不能有明顯疤痕。因為宇航員在起飛和降落的時候,加速度產生的壓力往往很大,有些傷口可能承認不了,例如非順產留下的刀疤。

在最早的時候宇航員往往要承受6-8g的過載,現在由於技術的改善只要2-3g的過載,因此對宇航員的要求也相應的降低了。

對女性航天員的選拔與男性並無本職差別

出身

:仍來自空軍--其中男性候選人均是現役空軍殲擊機飛行員,女性候選人是現役運輸機飛行員。

年齡:27-34歲

身高:165cm-175cm

素質:飛行技術過硬,心理素質俱佳。


漁耕樵讀


女航天員的比例非常至少,主要也與國家禁止未婚女航天員上太空有關。2012年,我國第一位女宇航員劉洋成功進入太空,成為第57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

那麼為什麼國家禁止未婚女航天員上太空呢?

1、家庭方面:

已婚女宇航員與未婚女宇航員相比,有了穩定的家庭,生活比較穩定變動會很少,而未婚的一般還要有結婚生子的過程。航天員的訓練非常艱苦很且是長期的,在參與項目之後,她們就很難有時間顧及家庭。

2、健康方面

首先,國家對於女宇航員還有一個要求就是已婚且為順產生子。這是因為剖腹後身體會留下疤痕,而疤痕在太空飛行的過程中是很危險的。此外,適婚,適育的年齡正是青壯年時期,人體各方面機能達到最優秀的狀態,有利於執行航天任務。與此同時,地球的環境和太空的環境有很大的區別,太空中一些物質很可能會對女宇航員點生殖系統造成傷害,可能會影響生育能力。

3、心理素質方面:

人達到30-40歲時,身體狀況,心理狀態,性格情商,人生閱歷都達到了巔峰。這時才足夠成熟,能冷靜的處理各項突發狀況,去面對太空中未知的困難。結過婚的女性一般思想上比較成熟,不僅能夠和其他的宇航員協力合作,還能應對一些突發的情況。

因此,禁止未婚女航天員上太空其實也是100%地保護女航天員。對於航天局和女航天員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鎂客網


這個規定確實是有的,確切的說是禁止未婚未孕女性。並且各國對於女航天員的規定也都各有差異。看了前面幾十條回答,感覺都是答非所問湊字數!!!就事論事很難麼...?

首先,要了解一個問題:“為什麼還要選女性做航天員?光用男人不行嗎?”

嚴格來講,光用男人是不行的!

在執行短期太空任務時,宇航員對男女性的要求並無差異。但如果是探索外太空、登陸火星甚至執行更遠的太空任務時,宇航員在太空環境下的心理壓力會變得非常巨大,時間越就越可能會對任務執行產生影響。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執行復雜或長期太空任務時,女宇航員的心理素質和情緒穩定性大大優於男宇航員。並且選擇女宇航員加入到太空任務中,也會對男宇航員產生正面、積極的心理影響,從而讓太空探索不那麼枯燥乏味。男女搭配的梗還是有科學依據的...

明白了為什麼要選女人當宇航員。

再來解釋為什麼要“禁止未婚未孕女性當航天員”的問題!

同樣據科學研究表明,人類進入太空後所受到的太空輻射風險非常大,尤其是女性,在宇宙輻射環境下可能會對生育功能產生很大的影響,女性不同於男性,女性所產生的影響來自身體內部的,所以這個規定必須有。

同樣依據上面心理學的結論,已婚已孕女性的心理素質和性格更加沉穩,再加上執行長期任務時整體心理素質優於男性,這就讓女性具備了非常大的優勢。

明白了嗎?就醬!


  • (點擊關注可以查看更多我的問答動態,歡迎與我交流。圖片來源:Google)
  • (本答案由貓哥@楊明慧原創於悟空問答,基於CC創作共用協議BY-SA發佈)

貓眼智客-楊明慧


無論中國還是外國,都沒有明確的條例,禁止未婚女航天員飛上太空。雖然我國的兩名女航天員,劉洋和王亞平,執行太空任務之前,的確已經結婚。有關負責人在被問到這一問題時的答案是,婚姻與否並不是硬性規定。只是在相同條件下,會優先考慮已婚航天員。

迄今為止,全世界共有537航天員飛上過太空,61名是女性。其中,美國的最多,獨佔46人。前蘇聯和俄羅斯共4人,加拿大、中國、日本各2人,法國、英國、韓國、意大利和印度各1人。美國的46名女航天員中,3名因“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失事而犧牲。

和所有其他領域中的女性一樣,這些女航天員中,也有一些直到退休都未結婚,可見題主的問題不實。世界上第一名、也是迄今為止最年輕的女航天員、前蘇聯的捷列什科娃,26歲飛上太空時就還是單身。結束航天飛行任務5個月後,她才結婚的。

出生於1937年,捷列什科娃於1963年6月16日,獨自乘坐“沃斯托克6號”航天飛機升空,在太空呆了3天,繞著地球飛行了48圈。她的飛行代號是“海鷗”,為了紀念她,小行星1671號以她的名字命名。

除了第一個和最年輕,她還是第一個與另一架航天飛機上的航天員通話的女性。“沃斯托克5號”航天飛機比“沃斯托克6號”早3天升空,兩位飛行員在軌道相遇的最近點,只有5公里。正是在這裡,兩位功勳航天飛行員在太空中通了話。

1963年11月3日,捷列什科娃與另一名航天員尼古拉耶夫在莫斯科舉行了婚禮,赫魯曉夫等一眾最高領導人和科學家出席了她的婚禮。捷列什科娃上天9年以後,才有第2名女航天員飛向太空,她同樣是俄羅斯人。直到1980年代,女航天員突然多了起來。


世界真的很大


2012年,我國第一位女宇航員劉洋成功進入太空,成為第57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

目前,我國正在選拔第二期女航天員,其中有一條很扎眼的規定,要求女航天必須已婚或是已生孩子,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和航天員的年齡是密切相關的,航天員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執行航天飛行任務的飛行員,一種是能上太空做科學實驗的專業研究人才。

航天員多來自於空軍殲擊機飛行員,必須具備1000小時的飛行經驗,以每年飛行150小時來算,再加上其他訓練時間,具備這樣條件的宇航員大多數都達到了40歲,最年輕也滿了30歲,大多數女性早過了結婚生子的年齡。

況且,人達到30-40歲時,身體狀況,心理狀態,性格情商,人生閱歷都達到了巔峰。這時才足夠成熟,能冷靜的處理各項突發狀況,去面對太空中未知的困難。

此外,太空中有大量紫外線,各種粒子,會對人的身體產生某種傷害。

這就和備孕和懷孕期間的女性不能靠近醫院的CT室,X射線室一樣。雖然目前並沒有出現去完太空就生不出孩子的案例,但國家為了保護宇航員,擔心宇航員上天以後身體萬一受到損傷,會對後代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要求女宇航員必須已婚最好生子後才能上外太空。


找靚機科普君


2012年,我國第一位女宇航員劉洋成功進入太空,成為第57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在目前國家也正在選拔第二期的女航天員,其中有一條很嚴格的規定就是女航天員必須是已婚或者是已生孩子,制定這一要求也是有原因的,在航天員裡一種是能上太空的並且能夠在太空進行科學實驗的專業研究人才,另一種就是執行航天任務的飛行員。在後一種航天員中大都來自於空軍的飛行員,並且必須具備1000小時的飛行經驗,這樣的飛行員我們算下來最年輕也滿了30歲甚至40歲,也過了結婚生子的年紀,更何況,人到了30到40的階段,不管是身體狀況,心理狀況,還是人生閱歷都達到了一個峰值。也有一定的能力去面對太空中的而各種狀況和困難,而且在太空中有大量的紫外線和各種粒子會對人體又不小的傷害。這就和備孕和懷孕期間的女性不能靠近醫院的CT室,X射線室一樣。雖然目前並沒有出現去完太空就生不出孩子的案例,但國家為了保護宇航員,擔心宇航員上天以後身體萬一受到損傷,會對後代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要求女宇航員必須已婚最好生子後才能上外太空。

最後對所有航天員致敬!能上太空的都是英雄 豪傑


愛健身的志覺


國家為什麼禁止未婚女航天員上太空?答案終於被人說出不只是禁止未婚女航天員上太空,男的的一樣,主要原因是社會關係、太空環境、事故危險度。

社會關係:眾所周知人生頭等大事傳宗接代,繁衍後代是生命不息之河,培養一個宇航員成本非常高,航天員,要沒有外傷及後遺症,身體表面沒有畸形,肢體上沒有障礙,沒有家族遺傳史,不抽菸不喝酒,心功能強大,對超重力有很強的耐受程度,運動平衡功能一流,對低壓和缺氧的耐受能力超強還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能承受超重,失重,振動,噪音,航天員是千挑萬選,雖然話不太好聽,但優秀基因很有必要留下。

太空環境:太空環境極度嚴酷,在真空中,直面太陽時溫度極高,背面太陽時溫度極低,還有宇宙線輻射和各種高能帶電粒子、等離子體包括:γ射線、X射線、紫外線等,雖然有太空服,但這些依然可能對身體造成影響 ,除了降低或是殺死精子和卵子的活性,還涉及到基因突變的問題,就算返回地球后精子卵子能夠正常結合發育,如果基因變異重組,生出來的後代可能出現畸形等不良現象。

事業危險度:雖說在真正上太空前,宇航員必須經受各種魔鬼式訓練,但危險係數依然很高,不管是在發射、真空作業、降落環節中,因為速度太快,細微的差錯就是機毀人亡,事故存活率基本上是零,所以以防不測,必須留後。

①1967年1月27日,在阿波羅1號的一次例行測試中指令艙發生大火,三名宇航員:指令長維吉爾·格里森、高級駕駛員愛德華·懷特及駕駛員羅傑·查菲在17秒中喪生喪生。②1971年6月30日,蘇聯“聯盟11號”飛船實施返回艙和軌道艙分離時,返回艙的壓力閥門被震開,艙內迅速減壓,致使3名宇航員因急性缺氧、體液沸騰而死亡。③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從卡納維拉爾角升空72秒後爆炸,包括一名教師在內的7名美國宇航喪生。

總結:宇航員就像國寶大熊貓一樣,培養一個宇航員要付出很多心血,外加關注度高,必須要為他們考慮很多安全和輿論因素,目的是減少出事概率,就算退一萬步出現事故,也好和家人、社會有個交代。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