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王寶釧的結局如何?

幹彬


提出這個問題一定是受戲曲或者影視劇影響,藝術作品中的王寶釧本是丞相之女,在與薛平貴相識後,兩人一見鍾情。奈何薛平貴是貧苦出身,王寶釧為了能與薛平貴在一起,不但拒絕很多富家公子的追求,甚至與自己的父親三掌之擊而斷絕關係。

王寶釧與薛平貴在一處寒窯,以天地為媒喜結連理,並生下一對可愛的子女,後來,薛平貴去參軍,王寶釧則一人含辛茹苦的帶著兩個子女。王寶釧不分晝夜的做著針線活,總算是將一雙兒女撫養成人,這時已然過了十八年之久。

薛平貴也不負眾望,成為朝廷重臣,薛平貴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結髮之妻,親自把王寶釧從寒窯接出來,兩人得以團聚,當然這是美滿的結局,也是人們所期望的結局。

後來隨著藝術作品的改動,卻讓王寶釧繼續悲慘的命運,有的結局是薛平貴做了西涼國的國王,在與王寶釧團聚之後,王寶釧已經年老色衰,致使薛平貴忘記了當年的結髮之情,冷落了王寶釧。王寶釧雖然被立為皇后,可是薛平貴時常留宿於其他妃子住處,王寶釧僅僅當了十八天的皇后就撒手人寰,命運何其悲慘。

藝術作品只能是藝術作品,王寶釧與薛平貴的故事乃是杜撰而來,美滿結局是古人嚮往自由戀愛,而悽慘結局則是崇尚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人對於自由戀愛的牴觸。

那麼正史中有沒有王寶釧這個人,結局如何

其實王寶釧的原型就是唐朝名將薛仁貴的妻子柳銀環,當然柳銀環並非丞相之女,而是一位富家千金。同樣薛平貴和薛仁貴類似也是貧苦出身,為了生計做小廝與柳銀環之家,薛仁貴雖然出身貧苦卻有很大的志向。

一來二去,富家千金柳銀環和薛仁貴從相識到熟悉,最後柳銀環慢慢的愛上了這個男人,當然兩人都清楚明白當時的社會環境,兩個人是不可能在一起的,畢竟門不當戶不對。

薛仁貴為了愛情選擇去爭取,薛仁貴壯著膽子向柳銀環的父親求親,誰知其父勃然大怒並讓下人對薛仁貴一通打罵。

柳銀環在得知父親態度之後,毅然決然的選擇自己心愛的男人,與薛仁貴私奔,其父知道後與柳銀環斷絕父女關係併發誓以後互不來往。

柳銀環與薛仁貴在寒窯之內拜了天地,並生下一對兒女,後來跟我們熟知的故事一樣,薛仁貴從軍入伍,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一字並肩王。

而妻子柳銀環的日子卻悽慘無比,由於柳銀環天生麗質,雖然日子貧困並生了子嗣,但是柳銀環出眾的相貌依然讓很多人心生歹意。平日裡不少富家公子和不知禮義廉恥之徒去騷擾柳銀環,柳銀環為了躲避他們和一些流言蜚語選擇閉門不出。

古時的信息不便,柳銀環此時不知道薛仁貴已經出人頭地,俗話說人吃五穀哪有不病的道理,貧困加上心裡對薛仁貴的想念,沒多久柳銀環就病倒了。

薛仁貴身在行伍,平日裡軍務繁忙,在得知柳銀環生命之後,火速趕往家中。誰知只有區區數天,薛仁貴無奈得繼續回到軍營之中處理軍事,作為妻子柳銀環理解自己的丈夫,可是柳銀環畢竟也只是一個女子,不是想讓丈夫有多麼飛黃騰達,而是想與丈夫平凡度日。

雖然薛仁貴並沒有像藝術作品中那樣,娶異國公主,也沒有另取他人,可是柳銀環其實並不幸福,為了大義只能犧牲。

沒過多久,柳銀環就在鬱悶中離世,出現這些藝術作品表面上是宣揚古代女子的愛情觀,王寶釧和柳銀環在寒窯苦等夫君十八年,讓很多女人感動,在感動的同時也會心生嚮往,倘若自己遇到如此讓自己可以託付終生的男人也會選擇與他不離不棄。

但是我們慢慢品味就會發現另一番景象,藝術作品之中其實不乏在精神上來愚弄女子,讓女子認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或許是男子用悽美的愛情故事讓女子遵從三從四德吧,乃是男人的謊言也。

不知道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豫北老崔


歷史上是沒有王寶釧這個人物的,但結合薛仁貴的情況,歷史上王寶釧的人物原型應該是柳銀環。

而柳銀環也並不是宰相的女兒,根據薛仁貴歷史上的一些資料,薛仁貴早年在柳員外家打工謀生,後與柳員外的女兒柳銀環相愛,由此可見柳銀環的父親是柳員外。當然這種家裡下人與大戶人家女兒發生感情的事,肯定是會受到重重阻礙和反對的,柳銀環在這種情況下就毅然選擇了和薛仁貴私奔,之後二人就在戲曲中出現的那個寒窯中喜結良緣了,現在位於西安市南郊大雁塔附近的那個寒窯遺址公園,之後柳銀環還為薛仁貴生下一對龍鳳胎。



薛仁貴和柳銀環私奔結婚後,也是鬱郁不得志,後來不知聽哪個風水先生說,只要將祖墳移動到更好的地方就會飛黃騰達。柳銀環便說,有本事的人是不會相信這些封建迷信的,如今國家正在徵兵打遼東,你還不如參軍去搏一把!


在柳銀環的支持下,薛仁貴就應徵參軍走了。柳銀環就一個人撐起了家庭的重擔,非常艱難的養育著那對雙胞胎,一直等到薛仁貴功成歸來衣錦還鄉,其實薛仁貴和柳銀環戲曲等相關故事情節和歷史上主線還是差不多的。

手機打字不易,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


追記歷史


王寶釧,傳說戲曲故事中的古代人物。

  戲傳唐懿宗時期朝中宰相王允的女兒。不顧父母之言,下嫁貧困的薛平貴為妻。被父母趕出家門,薛平貴入伍後,王寶釧獨自一人在寒窯中苦度18年。後來薛平貴成為朝廷功臣,將王寶釧接入府中,夫妻團聚。然而僅過了18天的幸福生活便死去。我國戲曲中有許多關於她的戲目,如京劇《紅鬃烈馬》、秦腔《五典坡》、越調《王寶釧》,文學上對劇中王寶釧死因分析認為,王寶釧是個女人,在漫長的18年的等待中,苦苦思念自己的丈夫,早已心力枯竭,支撐她的唯有對愛情的堅貞,待到與薛平貴重聚,看到日夜思念的丈夫,最後的心願已了,撒手人寰。

歷史上,沒有薛平貴,有薛仁貴。薛禮(614-683年3月24日),字仁貴,唐朝名將,隨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在軍事、政治上有赫赫功勳。《舊唐書》、《新唐書》有史料記載。薛仁貴的故事廣為民間流傳,《薛仁貴衣錦還鄉》、《薛仁貴徵東》等。

歷史上的薛仁貴之妻姓柳,見於史傳和地方史志,但未記名字。柳姓也是河東著名大族,以薛仁貴的出身,與河東柳姓是門當戶對的士族聯姻。當薛仁貴想在家改葬祖先時,是柳氏勸夫速速投軍,“君盍圖功名以自顯富貴還鄉,葬未晚。”在這位頗有見識的妻子勸告下,薛仁貴應徵參軍並立下了赫赫戰功。史書沒有記載薛仁貴之妻柳氏後來結局。而薛仁貴卻有五個兒子。長子薛訥(字慎言)亦是唐朝大將,也是《說唐演義》人物薛丁山的原型。另有四子:薛慎惑,官至司禮主簿、薛楚卿、薛楚珍和薛楚玉。要是薛仁貴之妻柳氏的經歷都如戲中的王寶釧,那他哪來那麼多兒子?

薛平貴、王寶釧故事的出現,最早約在唐、宋之際。較多的看法認為它是薛仁貴與柳迎春故事的演變。民間傳說薛仁貴之妻有三個名字:柳迎春、柳金花、柳英環。





岳陽鄒先森


歷史上根本就沒有王寶釧這個人,這個只是戲曲裡面的人物,還有薛平貴也是戲曲裡的,這個只是戲曲故事,民間傳說而已。

在戲曲裡面王寶釧的結局可以說算好,也可以算是悲劇,薛平貴在西涼當了皇帝之後,回到了大唐,然後把王寶釧接了回去,還封了皇后,但是當了皇后僅僅18天就死了,也沒有和薛平貴相伴到老,廝守一生。所以說王寶釧的結局看似是一個大圓滿的結局,但是還是有一些悲劇的成分的。

王寶釧和薛平貴的故事,據說就是根據薛仁貴和柳銀環的故事改變而來的,薛仁貴和薛平貴本來就只相差一個字,而且都是在唐朝,所以歷來很多人都是猜測薛平貴的原型就是薛仁貴,而薛仁貴和柳銀環的故事,基本上和薛平貴王寶釧的卻是差不多的。

柳銀環和王寶釧都是出自大戶人家,王寶釧還是宰相的女兒,而薛仁貴和薛平貴都是家庭不好,然後結婚之後參軍,建立功業,不同的是薛仁貴在大唐建立功業,而薛平貴在西涼和公主結婚成為了駙馬,最後當上了西涼的皇帝。最後薛仁貴和薛平貴都是回到家鄉,和自己的妻子在一起了。

所以說這兩個人的故事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中國歷史研究所


王寶釧是歷史上不存在的任務,她是古代傳說中戲曲中的人物,目前好多電視劇都是通過這個人物改編,故事中,王寶釧是宰相三千金,為了嫁窮小子薛平貴, 與家中斷絕關係,等薛平貴去當兵後,她自己苦首寒窯18年,後期薛平貴成為朝廷重臣,才將王寶釧從寒窯中接出,夫妻團聚了。


經查詢,歷史上也沒有薛平貴這個人物,那薛仁貴以及王寶釧的故事是怎麼來的呢?

王寶釧的歷史原型應是柳銀環,柳銀環也不是宰相之女,是一富商之女,薛平貴是一個窮小子,去柳家打工,認識了柳銀環,柳銀環感覺薛平貴非常有義氣,她對於薛平貴很欣賞,一直在暗中幫助薛平貴,時間一長,日久生情,但柳銀環知道自己的父親一定不會同意他倆的事情,乾脆與薛平貴離家出走了,是在一處寒窯中結為夫妻,生有一子一女,因為薛平貴一直鬱郁不得志,古人比較迷信,想把祖墳遷出,期望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遠,但柳銀環勸薛平貴:有本事的人,要善於抓住時機,現當今皇帝御駕親征遼東,正是需要猛將的時候,你功夫高強,這一身的本領,為什麼不去從軍好得個功名,等你富貴還鄉之後,在改葬父母也不遲。故薛平貴去從軍,柳銀環自己一人養育子女,也幸得王茂一家相助,等待薛平貴回來,功成名就之後,一家人得以團聚,。也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通過他倆的 故事還改編很多的戲曲故事,如《汾河灣》,《五典坡》,《王寶釧》等。

寒窯地址具記載有兩處,一處是在河津市修仁村,村東有一土崗,狀似臥虎,故曰白虎崗。 還有一處是在西安市南效曲江池東南鴻固塬上的鴻溝坡岸,又稱為曲江寒窯。

大家對於此事有什麼看法呢。


生活中的胖子


王寶釧寒窯苦苦相守十八載的故事感人至深,但她是戲曲藝術中的人物形象,歷史上還真沒有這個人。戲曲《寒窯》《五典坡》《王寶釧》中都有王寶釧和薛平貴的故事。相傳在唐懿宗一朝宰相王允的三女兒王寶釧長得貌美如玉。相傳在一個奼紫嫣紅的春天,王寶釧在長安城南樂遊原遊春,被一群浪蕩公子糾纏。

那是一個白面書生看到此景,就上前阻攔。結果公子哥們對書生出手就打,而且還口出狂言。沒想到,那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出手利索,功夫了得。惡人們倉皇而逃。王寶釧心儀美少年,書生靦腆不開口。一段浪漫的情感從此開始了。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宰相王允不停地催促女兒。王寶釧在無計可施的時候,想出了拋繡球擇婿的辦法。經過一番曲折之後,書生薛平貴被繡球拋中。

王允一看薛平貴出身貧寒,堅決反對這門婚事。而女兒王寶釧卻不顧門第差別,不顧父母之命,非薛平貴不嫁。女兒如此執拗,宰相王允把女兒趕出了家門。婚後薛平貴被徵入伍,撇下了新婚的妻子王寶釧。一別就是十八年,薛平貴牽掛了十八年,王寶釧在寒窯苦守了十八年。薛平貴經歷了一波三折,最後成為有功之臣。他來到了寒窯,見到了離別了太久的妻子王寶釧。夫妻重逢來,淚水連天。最後王寶釧被接入薛府,過上了十八年前渴望的生活。這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多年來被人們傳唱頌揚。

這個傳說故事,經過無數人的加工,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特別是戲劇《五典坡》從明代至今都很受老百姓的喜愛。劇中王寶釧對感情的堅守,她對遭遇的隱忍以及她的勇敢正直、勤勞忠貞感動了無數人。儘管王寶釧和薛平貴的故事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但是人們禁不住要慨嘆她對人間真情的守護。


創業用思想點亮人生


當年,王寶釧放棄千金小姐身份,放下錦衣玉食,心甘情願粗布麻衣和薛平貴相守寒窯。

王寶釧心知自己的丈夫非平庸之人,只不過缺少個機會,毅然決然支持薛平貴當兵一展身手以報國家,希功成名就榮歸寒窯。

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從妙齡少女等到中年華髮,終於等來了薛平貴,沒想卻是薛平貴高娶西涼公主的晴天霹靂。

十八年的日夜期待,十八年^的輾轉難眠,換來的是如意郎君另娶她人,換來的是變心辜負,還不如等不到,一直等下去,再等個十八年也還有個盼望,還有希望。

如今等來的是失望,甚至絕望!

十八年的含辛茹苦,十八年蹺首期盼都化為了泡影,心哀莫過於心死,曾經苦苦等待,至少還有期盼,如今只有痛苦,無奈,絕望,一切都沒了,一切都化為烏有!

在終於等來了期望變成失望後,王寶釧心如死灰,十幾天後離開了人世。

真想問問薛平貴,當初錦衣玉食的大小姐不嫌棄你貧寒飢迫,委身下嫁你這樣一個無名的窮小子,還支持你施展才華報效國家,為人洗衣針線,食不果腹,苦苦地等待了十八年,多少個三百六五十天,人生又有多少個十八年?

這十八年你竟片言不回,是貪圖榮華富貴,是迷陷溫柔之冢,早把糠糟髮妻拋卻腦後。

好一個忘恩負義的負心漢!

只怪當初情深意重的王寶釧瞎了眼,看上你薛平貴這種狼心狗肺。

十八年後才想起寒窯有那麼一個對你情深似海的好女人在苦苦等待你的歸來。

你既已變心,你既已辜負,你又何必出現?你無須回來,何必在別人心上狠狠插上幾刀。

即使你背叛,也就永遠消失,留個讓人等待仍有希望在,而不是被深深傷害至絕望,再也沒有活下去的希望。

該死的薛平貴!

你何其殘忍!

該千刀萬剮!

如今西安還有王寶釧寒窯,千百年風霜屹在。

這世上有多少人值得等待?一



6293228045君君


要說王寶釧這個人,其實歷史上根本就是不存在的,這個人存在於一個戲劇《薛平貴與王寶釧》裡邊,是一個很感人的愛情故事,也許就是因為這個愛情故事足夠經典,才讓人們以為歷史上真的存在王寶釧與薛平貴這兩個人。

既然大家這麼感興趣,我就打算就這個愛情故事的內容以及起源來講一講,也就當做是一次區別歷史事件與戲劇角色的分辨吧。


一、王寶釧與薛平貴的愛情故事

薛平貴是一個農村貧苦男孩,一直也沒有什麼起色,生活過得也一般,他甚至和我們現在的大多數年輕人一樣迷茫而不知所措,可是薛平貴比我們現在的年輕人要幸運很多,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在一次宰相家拋繡球為女兒選親的活動中,薛平貴很幸運接到繡球,而且宰相家女兒對薛平貴一見鍾情,深深愛上薛平貴,當然我也不知道愛薛平貴什麼,也許他比較帥吧,又或者愛情來的時候真的不需要理由。

宰相家女兒就是王寶釧,一個與當時時代格格不入的追求真愛的女孩。宰相知道薛平貴的身世之後,鐵定不同意自己女兒與他在一起,說如果王寶釧要和薛平貴在一起,就和她斷絕父女關係。

這時候王寶釧果然為了愛情與宰相斷絕父子關係,並且跟著薛平貴放棄原本富裕的生活去到農村過上窮困的日子。儘管生活窮困,但是小兩口你儂我儂,日子過得還算幸福。

後來薛平貴覺得人生不能就這樣虛度,該幹出一番事業才對得起自己,在王寶釧的支持下,薛平貴毅然決然去參軍,讓王寶釧在家照顧父母和孩子。


薛平貴這一去就是好些年,他在軍隊中表現優越,屢屢被皇帝賞賜,直到後來去攻打西涼國的時候遇到奸人所害,導致戰敗流落到西涼國,一時間人生再次跌入谷底。

要說薛平貴,就是幸運之神眷顧,他在西涼國遇上西涼公主,公主也被他的才華吸引深深愛上他,一下子薛平貴平步青雲成為駙馬,後來還成為西涼國國王,在西涼國錦衣玉食,好不自在。

然而王寶釧呢,薛平貴不知去向,她悲傷欲絕,家裡已經揭不開鍋,生活十分痛苦,她每天在門口看啊盼啊,就希望薛平貴能夠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終於蒼天不負有心人,薛平貴出現在王寶釧面前,此時她已經生病,和薛平貴在一起沒過幾年好日子就悄然離世,留下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二、故事起源

據說這個故事發源於山西,當時一個大戶人家的奶奶過生日,專門請這個演戲的編了一個戲劇演出,當時演員就演出這個愛情故事,只是最開始愛情故事到王寶釧等待薛平貴,薛平貴在西涼國享受榮華富貴就截然而知,很是悲傷。

看完這個戲劇,老太太久久不能忘懷,一直沉浸在悲傷的故事中無法自拔,還因為憂鬱開始生病。家人看到這種情況,很是擔心,就去請演戲的回來把結局改成大團圓再演一次。演出結束,老太太看到王寶釧終於等到薛平貴,自己也感覺到釋懷,不久後病情不治自愈。

於是這個愛情故事,也流傳下來,在民間迅速傳播開來,最後家喻戶曉。隨著時間流逝,如今我們很少看戲劇,也就以為這個故事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事件,足以說明這個愛情故事深入人心啊。


結語

看完以上分析,我想大家肯定也明白這個王寶釧僅僅是一個戲劇人物,千萬不要混為歷史人物哦,畢竟歷史和戲劇還是存在很大不同的。


備註:圖片來源與網絡,侵權必刪,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嗔痴歷史觀


王寶釧、薛平貴,民間傳說中唐朝時期人物。各地有許多戲曲劇種流傳:薛平貴出身貧寒,宰相王允的三女兒王寶釧拋繡球下嫁薛平貴,被父母趕出家門,薛平貴從軍後,王寶釧獨自一人在寒窯中苦度18年。後來薛平貴成為朝廷高官,將王寶釧接入府中,夫妻團聚。然而僅過了18天的團圓生活便死去。文學上對劇中王寶釧死因分析認為,王寶釧是個女人,在漫長的18年的等待中,苦苦思念自己的丈夫,早已心力枯竭,支撐她的唯有對愛情的堅貞,待到與薛平貴重聚,看到日夜思念的丈夫,最後的心願已了,撒手人寰。歷史上,沒有薛平貴,有薛仁貴。薛禮(614-683年3月24日),字仁貴,唐朝名將,隨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在軍事、政治上有赫赫功勳。《舊唐書》、《新唐書》有史料記載。薛仁貴的故事廣為民間流傳,《薛仁貴衣錦還鄉》、《薛仁貴徵東》等。歷史上的薛仁貴之妻姓柳,見於史傳和地方史志,但未記名字。柳姓也是河東著名大族,以薛仁貴的出身,與河東柳姓是門當戶對的士族聯姻。當薛仁貴想在家改葬祖先時,是柳氏勸夫速速投軍,“君盍圖功名以自顯富貴還鄉,葬未晚。”在這位頗有見識的妻子勸告下,薛仁貴應徵參軍並立下了赫赫戰功。史書沒有記載薛仁貴之妻柳氏後來結局。而薛仁貴卻有五個兒子。長子薛訥(字慎言)亦是唐朝大將,也是《說唐演義》人物薛丁山的原型。另有四子:薛慎惑,官至司禮主簿、薛楚卿、薛楚珍和薛楚玉。要是薛仁貴之妻柳氏的經歷都如戲中的王寶釧,那他哪來那麼多兒子?薛平貴、王寶釧故事的出現,最早約在唐、宋之際。較多的看法認為它是薛仁貴與柳迎春故事的演變。民間傳說薛仁貴之妻有三個名字:柳迎春、柳金花、柳英環。


孤城影隨


薛平貴是唐朝,武家坡在新疆西北,西涼是蒙古,薛平貴正名叫李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