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病例接觸者:得知鄰坐男子被確診後嚇哭

在確診、疑似、治癒等冷冰冰的統計數據之外,有諸多密切接觸者正在經歷14天隔離。

他們可能只是碰巧,在高鐵站、機場與人群中的一個感染者相遇,短暫交集後各奔東西。

幾天後,他們突然被告知,因為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被劃定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接著收到一封醫學告知通知書,開始隔離。

李萌是正在隔離的密切接觸者之一。

她在廣州工作,家住延邊州。1月23日,她搭乘飛機落地長春,在長春至延邊的高鐵上,她與一位後來被確診的男乘客相鄰而坐。得知此事後,李萌當場嚇哭,她擔心傳染家人,隨後又遭遇了信息洩漏,但她最終鎮定下來,接受隔離。

李萌想告訴更多人,因防護到位,她至今無恙。隔離期間,確診乘客的個人信息在網絡流傳、其中不乏惡意評論。李萌從沒怪過這位老鄉,“我和他一樣,都是在外漂泊一年的返鄉人,我們不該責怪感染者,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病毒不是病人。”

以下是她的自述。

嚇哭了

看到群裡轉發的文件截圖時,是1月29日下午兩點左右,我正和朋友在飯店吃飯。文件的標題是“密切接觸者協查”,內容是一位27歲男性肺炎患者從武漢回延邊的出行全記錄,其中第二條消息讓我有點害怕,他的乘車日期是1月23日、乘坐車次、車廂號和我一模一樣,他的座位是7A,我是7C。

我確實有點慌,當時很著急,怕旁邊桌聽到引起恐慌。就跑到一邊,在相對隱蔽的桌位開始打電話。同桌的朋友其實也害怕擔心,他們也有點生氣這個人在那個時候回來。

新冠肺炎病例接觸者:得知鄰坐男子被確診後嚇哭

△李萌的購票記錄顯示,她與一位確診病例乘坐同一車次,同車廂,座位相鄰

我先打給了在政府機構工作的朋友,想讓她幫我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我要嚇死了,一直催促朋友快點查。朋友回覆說那個人是疑似病例,沒有確診,讓我別亂想,還說挨著近也不用怕。

電話裡,她念座位號的時候,我嚇哭了,是真的。當時心裡就兩個字:臥槽!我覺得應該不會有這種“緣分”吧。

後來我打電話給延邊州疾控局、圖們市疾控局、圖們人民醫院,希望進一步核實消息,當時得到的回覆都是還沒有確認。考慮到和他沒有任何肢體以及語言接觸,我也不那麼怕了。我又給我媽打了電話,她讓我不要慌張,等她去接我回家。

從飯店回家也就十幾分鍾,我媽讓我別怕,說是人為的恐慌,不會有事兒。我那時候沒有再哭,就是內心很愧疚,擔心傳染家人,他們歲數都比較大。也擔心傳染朋友,要不是和我吃飯,他們的爸媽也不同意他們出家門。

1月30日官方公佈他(上述疑似患者)確診的消息。當天下午三點多,我正式收到了醫學觀察告知書。社區的工作人員開始跟我對接,發給我一個密切接觸者的居家醫學觀察提示,我就按照上面的提示嚴格遵守。

我每天上午八點五十、下午兩點五十測體溫,然後發給她們。我還準備了一個小噴壺,裝了點含氯的漂白水(消毒水賣光了),每隔一個小時噴一次。我不出門,就在家乖乖待著。最近有時候會感到胸悶,但是我不發燒,而且吃嘛嘛香,我就沒那麼擔心了,可能是心病。

我有一大半時間都在刷疫情的新聞,這兩天最讓我憂心的是無症狀感染者,我擔心自己是(無症狀感染者)。我忍不住要不斷地看新聞,我不能沒有信息,無知才會讓我恐慌。

我拿無症狀感染者的經歷,和我的經歷互相佐證。他們大部分發病都比較早,我第七天才開始隔離,身邊的人都沒事,這大大減少了我的恐懼感。其實我想過拍CT,但我媽說,沒症狀,能不去醫院就不去。

新冠肺炎病例接觸者:得知鄰坐男子被確診後嚇哭

△李萌每天兩次向社區彙報體溫,圖為聊天記錄

要冷靜

我膽子很小,疫情發酵以來,一直小心翼翼。1月22號我還在廣州上班,看到人民日報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21日23時,湖北有270例確診的,廣東有17例,很害怕。

我不敢坐地鐵,出門儘量打車,上班時都戴著口罩。當時辦公大樓的電梯按鈕都貼著每小時消毒一次的提示。我還看到有人轉發一些報道,按照數據模型估計,當時(21日)至少7000人感染,我還納悶這是什麼“妖魔鬼怪”。

廣州屬於比較嚴重的區域,在回家路上,我做了很多個人防護。

1月23日早上8點,我從廣州飛長春。朋友給了我幾個N95口罩,我在飛機上用了,臉都勒疼了。我特地升艙到公務艙,儘可能減少人群接觸。

換乘高鐵後,我馬上換了新口罩,除了喝水,一直沒摘下來過。即便不知道有沒有用,本著預防的心理,還是在路上喝了999感冒靈。到家以後,我先把衣服洗了,用的是衣用消毒液,拖地也是用的含氯的漂白液。

新冠肺炎病例接觸者:得知鄰坐男子被確診後嚇哭

△延邊地區高速設卡進行防疫檢查

我記得7A座的男乘客,他全程戴口罩,是黑色的一次性醫用口罩。他打電話的時候,口罩也沒摘過,全程沒有咳嗽。我和他沒有較為直接的接觸。

根據網上的消息,我瞭解到,他27歲,現在基本不發燒,說明年輕人抵抗力強,可能真的會戰勝病毒。回家這麼久,我沒有任何症狀,這說明只要防護措施到位,對於隔絕感染是有效的。

我有時候也會胡思亂想,擔心萬一有意外,感染家人。他們大部分都50到70歲。我哥因為和我一起吃過飯,也被隔離了,他有一點輕微的咳嗽,因為家裡有小孩,他搬到了一個單間自己住。他在單位接觸過的同事也隔離了。

我和哥哥現在都不出屋,每天會微信聊天,他一直安慰我“啥事沒有”,讓我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不要有心理壓力。

我的隔離期到2月6日,現在雖還在觀察期,但已經過了發病高危期,我現在很淡定。只是我的家人蠻恐慌,他們擔心我,我二姨都急哭了。

今年我大姨66週歲生日,初六是我爸生日,我們原本打算過年一起聚一聚,現在我只能在家待著。我也給公司報備過,領導很好,讓我不用擔心,安心隔離。

到現在我和家人都沒有任何問題,雖然咱不唯心,但要相信精神的力量。我們人類有主觀能動性,要冷靜下來,慌亂解決不了問題的。

現在,我真的很想喝一杯波霸奶茶,也很想念廣州榕記的凍檸茶。

受害人

這兩天我刷微博,看到很多人在罵我鄰座的乘客,網傳的文件把他的家庭住址、電話、身份證號全都洩漏出去。怎麼能把個人信息全部發出去呢?不要負責任的嗎?

網上有很多責怪他的聲音,比如:‘明知自己有病,還回來”、“該死的,不好好在武漢待著,回來幹什麼,要被氣死了”、“把他揪出來捱打吧”。看到這些我很難受,我很想替他說話,但又怕引起更大的恐慌。我想著,等我隔離完了再說。

後來,我在網上看到他的自述。他說,23號從武漢出來的時候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在長春機場也做了體溫測試。因為不放心,他回家前,還特意到圖們市人民醫院進行了血常規檢測和CT檢測,醫生讓他隔離觀察。

他回家以後,24號出現症狀,發燒37.4度,吃了藥以後體溫一直是36度左右。28號疾控中心通知他需要做核酸檢測,他凌晨接到通知,才知道自己是疑似,但當時也還沒有確診。他在自述中提到,如果知道自己患病,是不會回來的,他自己壓力也很大,他愛延邊。

新冠肺炎病例接觸者:得知鄰坐男子被確診後嚇哭

△從武漢回鄉的男乘客被確診“新型肺炎”後,遭到網友的惡評,他在朋友圈發表了個人聲明

一些延邊本地人生氣,原因在於,武漢23號關閉了離漢的機場和火車,有人認為,他在1月23號回來,存有僥倖心理。事實上,他的航班在10點前,當時機場沒關。

我相信他可能和我一樣,也是工作忙到最後一天,一年就等著這一次回家,在家的人可能感受不到漂來漂去的心理。當然這是個人選擇,我講這些也不是給他加同情分,只是希望多些換位思考,少一些網暴。

公眾對他“有風險就不要回來”的要求,也能理解,病毒誰都恐慌。但我想說,我就坐在他旁邊,我也不會怪他,這是系統排的座位,不是他選擇和我坐在一起的。我沒有理由去責怪他生病,更不會罵他。他是受害人,他也不想這樣。我希望他健康病癒,27歲,人生才剛開始。

朋友後來跟我說,我們一節車廂的人員信息都流出去了,很詳細。我真的很生氣,我最怕影響爸媽的生活。我給疾控中心打電話投訴,他們也很著急,在控制。他們解釋,之前是微信群進行工作,容易信息流出,現在改為點對點工作。

經歷這次事情,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要曝光病人及密切接觸者的信息,這不僅對停止病毒傳播沒有任何幫助,也是違法的。我希望我們不要互相排斥,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病毒。

(為保護採訪對象隱私,李萌為化名)

新冠肺炎病例接觸者:得知鄰坐男子被確診後嚇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