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你知道農村為什麼會有這一說法嗎?

不知不覺,今天已經到了2020年的2月了,今天是2月4號,從節氣上來說,今天是立春,而立春又是農曆年裡24節氣的頭一個節氣。

“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你知道農村為什麼會有這一說法嗎?

在農村有這樣的一句古話,叫做“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這句話是農村裡的一句古諺語,這是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積累下來的,是有一定的實際指導意義的。它的意思是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過完後後很快就會開春,而開春後,各行各業都要重新的進入到一個新的生產活動中。而對於農村裡面的農民來說,開春後很快就要組織農業生產了。

“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你知道農村為什麼會有這一說法嗎?

進行農業生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溫度和雨水。溫度決定著什麼時候播種,而雨水又決定了種子是否能夠順利發芽,出苗後是否能夠順利的生長。所以,在農村種地,一直有句古話叫做“靠天吃飯”。在以前人們也是經常祈禱當年能夠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而如果天公不作美,人們則註定也不會有好的收成。

那如何大概的判斷來年收成情況如何呢?古人們通過長年的觀察總結出來了這樣一句諺語: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意思就是說,如果立春這天是晴天的話,當年的收成都不需要過多的問神仙了,肯定會是比較好的。

“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你知道農村為什麼會有這一說法嗎?

為何會有這個說法呢?

我們都知道,立春過後氣溫不會馬上升得很高,但是如果是晴天的話,這往往都說明往後氣溫回升還是會比較快的。而農民種植作物,氣溫又是一個非常關鍵因素,如果氣溫低,開春後的播種這些都會受影響。如果是陰雨天,這後續都會影響到播種等工作。而農業生產上,對播種、栽這些時間又是卡控得比較嚴的,一旦錯過了就可能大量的減產。

所以,立春這一天的天氣就顯得是比較重要的,也成了往後一段時間天氣好壞的晴雨表。如果在這天是晴天,往後一段時間氣溫回升得快一些,這有利於土壤積溫的提升,後期在播種的時候也是有利於播種下去的種子發芽的。作物生長離不開陽光、雨水,在這些條件都較好的條件下,作物生長得才好,當年的收成自然也會要更好一些了。

“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你知道農村為什麼會有這一說法嗎?

可以說,立春這一天的天氣,從基本上定調了今年的天氣雨水情況,也基本上定調了今年的收成情況。而今天立春,我們這的天氣還是可以的,上午到下午還出了太陽。期待今年有個好的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