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中進士有多難?

用戶68712571


進士最低也能做個七品知縣,現在考完什麼試能當個縣長?

從這一點講,進士非常高端。

進士是讀書人的盡頭,榮譽至高,利益極大,所以當然要歷經重重考試,他們的考試比我們多,也比我們難,下面以制度最完備的明清來描述一下,最後再說說各種科舉裡的小知識。

童生與童試

沒中秀才的讀書人都是童生,來源主要是私塾、家館和義學。私塾是先生自己辦的學校,比如魯迅小時候在壽鏡吾老先生的私塾上學。家館是有錢人在自己家設的學堂,塾是家族集體辦的學校。

童生要考秀才,這叫小考或者童試,要考三回:縣試、府試和院試。縣試由本縣縣令主持,考四場或者五場。府試由知府或者同知主持,考三場。下來就有資格參加院試,院試由提學官(清朝的學政)主持,考兩場。

童生至少順利考完九場才能成為秀才,第一名叫案首。

秀才與歲考科考

秀才就是生員,不但免除徭役,還有點小小地位,比如不歸地方官管,出了事情只能交給學校處理。生員分三種,廩膳生員國家管吃管喝,增廣生員沒有糧食補貼,其它是附學生員。按照慣例剛入學的新生員都是附學生員,然後考試,成績好的補充廩膳生員和增廣生員。

生員並不安生,平時小考不斷,由學校教官進行月考和季考(後來流於形式),大考是提學官主持的兩種考試:歲考和科考。

歲考主要為了考察學業情況,然後以成績補充廩膳生員和增廣生員,成績最差的一等會被剝奪生員資格。

科考主要為了選拔科舉生員,以成績決定是否參加鄉試,所以不是所有生員都能參加鄉試,當然,科考另一個作用和歲考一樣,補充廩膳生員和增廣生員。

規矩是三年考兩次,一次歲考一次科考。

生員還有部分可以被推薦進入最高學府國子監,成為歲貢生員,這類學生可以直接參加鄉試。《儒林外史》中,周進是花錢成為監生後進場考得舉人。

舉人與鄉試

正式的科舉考試是鄉試開始,童試、歲考和科考只是熱身。

參加鄉試的人有兩種來源:國子監的貢生(歲貢生員的簡稱)監生和府州縣學的優秀生員。生員在科考中連過三場,成績優異才有資格參加鄉試,國子監的學生可以直接參加鄉試。

鄉試在省城舉行,也考三場,考中就是舉人。

每個省的錄取人數不同,明清時候江浙一代的省份有上百名,剩下的大多九十名左右,個別只有四十名。鄉試是有複試的,清朝到京複試,不然不能參加會試。

這就是秋闈,第一名是解元,唐伯虎就是解元。

(貢院是考舉人的地方)

貢士與會試

考中舉人,第二年春天去京城參加春闈,也就是會試。

會試考三場,由內閣或各部大員主持,考中就是貢士。

會試錄取人數少則一百,多則四百,一般都在兩百三百,考中的貢士都能參加殿試。

進士與殿試

會試第一名是會元,其它都是貢士,然後集體進入下一個環節,殿試。

殿試由皇帝本人主持,只給貢士們重新排名,考完分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此時大家已是天子門生。

殿試考完後還要舉行朝考,考得好入翰林院成為庶吉士,次等的分任主事、中書或者知縣。

進士的難度

清代有資格參加鄉試的人有百萬,但官方只允許八萬人參加,實際上的參加人數約為十萬,也就是說,生員中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才能去考舉人,而全國每科取舉人約有千人,也就是百人中錄取一人,現在的高考能與之相比嗎?

2018年高考錄取比例超過80%。

清朝舉人錄取比例是1%,如果和所有生員相比,比例是0.1%,競爭激烈不激烈?

所以從錄取概率來講,大學生不但比不了進士,就連舉人也遠遠不如,充其量就是個秀才。

有人說現在學生學的科目多,所以難度大。其實難度和科目多少沒關係,因為所有學生都學那麼多科目,要難都難,要簡單都簡單,錄取比例才能說明難度係數。田徑110米欄只是一個項目,你能說劉翔拿第一就沒難度?

科舉考試裡面一波接一波全是淘汰賽,就連秀才平時的歲考都要淘汰最差的,我們上到大學畢業能有幾次淘汰?

科舉中的小知識

1、電視裡我們常常看到一個秀才整天在家苦讀,然而這在明清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秀才要在學校學習。明清兩代,必須要在府、州、縣學中學習才能參加科舉考試,自由人是不可以的。

2、進士原本只是科舉中的一個科目,最早從隋朝開始,此科最難考取,也最為尊貴,所以後來成為最主要的科目,以至於大家眼裡科舉只有兩科,進士科和諸科(其它一切科目都是諸科),而進士也成為獲取功名者的代名詞。

3、進士死記硬背不行,主要看寫作,所以最難。唐朝進士主要考詩賦,寫不出一手好詩是混不下去的,所以王維考了個進士科的狀元。宋代重點轉到經義論策,明清開始寫八股文,反正全是創作,死腦筋是寫不出好東西的。

4、八股文範圍只限定於四書五經。

5、進士的最高榮譽是連中三元:鄉試中解元,會試中會元,殿試中狀元。歷史上大約有二十位左右連中三元的文武狀元,其中還有兩人連中六元,就是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全部第一,為明代的

黃觀和清代的錢棨

6、科舉在東南很興盛,由此出了很多有名的讀書世家。蘇州潘氏,據家族內部統計,中過一百零九個秀才,舉人、副榜和優貢三十一人,進士八人,其中潘世恩是狀元,潘世璜和潘祖蔭是探花,比一門三探花的小李飛刀還厲害。大儒顧炎武的外甥,江蘇崑山徐家三兄弟中徐乾學探花,徐秉義探花,徐元文狀元。

7、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進士中排名靠前的那批人學問水平其實都差不多,所以誰得狀元很偶然,全看皇帝的意思。清代陝西第一名臣王傑,會試第三,乾隆想在北方立個狀元,看他字也不錯,就殿試時選為第一。清代狀元張謇是帝師翁同龢

光緒建議,直接拔為第一的,走了後門。

8、歷代狀元依靠學問毫無爭議得第一的要數明代楊慎。身為大學士楊廷和的兒子,他憑藉深厚的學問拿下第一,沒人懷疑他走後門。楊慎讀書多寫書多,著作有四百多部,以學問名垂青史。

9、正科會試之外,還有恩科和制科取士。遇到皇帝過生日或者別的慶典,除了大赦天下還可能會再開一科,這就是恩科。制科是為選拔特殊人才而專門增加的臨時考試,比如博學宏詞科。


鬼山楓語


在古代想考中進士是非常難的,中國科舉制從隋文帝開皇七年(公元587年) [4-5] 直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一共1300多年,總共產生了將近11萬進士,如今的公務員考試每年錄取人數在2萬左右,對比方知進士有多難考。(雖然公務員與舉人身份差不多,但也反映出進士的錄取比有多麼的低。)

並且古代科舉是分等級的,首先是生員 即秀才,參見“童生試”條。通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

然後是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發佈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最後是殿試,【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進士是科舉制的最高功名,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

進士基本上每三年一考,唐代的進士錄取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宋代多一些 平均每次錄取170人左右。元代每次錄取約在71人,至明清 科舉制度已非常完善,考中貢士參加殿試能都能成為進士,殿試只用來定出名次,不會再有落第情況。

在古代想考取功名,首先在寒窗苦讀十年中開銷就很大,再一個讀書人很少參加農業勞動,一般窮苦之家很難考取功名,窮秀才一詞也是由此而來。

總的來說難點有二,1,錄取比例太低,考中進士可以在京城任職。相當於現在在北京市做官,這個難度自己想象吧。2.開銷大,寒窗十年,念私塾,購書,進京趕考等等。歷史上中進士平均年齡35歲,35年沒工作,需要的財力支持太大。

所以歷史上能夠中進士之人都是非常厲害的,屬人中龍鳳,說萬里挑一一點都不為過。





今說昨事


首先,古代沒有義務教育,不是每個人都能讀書,只有家境富裕者才能讀得起書,才有可能考取功名;

其次,古代等級制服森嚴,想要考取功名需要一層一層的考試,包括童試、鄉試、縣試等一系列考試才能最終獲得京城趕考資格,與全國士子展開競爭;

最後,背景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尤其是當社會進入黑暗時期的時候,一個平常人考取功名是非常難的,像寫了聊齋的蒲松齡,考了幾次都沒考上,最後憤而寫出了《聊齋志異》這樣優秀的人志怪小說。

所以說在古代科舉考試考取功名是非常難的,我們應該慶幸自己活在21世紀,有著最為公平的考試,高考。


無盡天行


天子門生,普通人想一想就行了。

在古代最遙遠的距離就是當進士,鯉魚躍龍門只有當了進士才叫天子門生。

先說說秀才這個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在古代百無一用是書生,書生活著的內容就是考試。如果幸運考上秀才,至少有了大學生的名頭。大學生好啊,記得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大學生的存在就是國家之棟樑。

可見,按市場供需關係來講,沒有戰爭時秀才的價值相對較低,要是戰亂時期,秀才就是搶手貨了。當個師爺也妥妥的好收入。如果,碰上劫匪,知道你是秀才,說不定會給你一個三當家的位置,當個狗頭軍師。

如此,可見秀才就和《超級瑪麗》裡的蘑菇一樣,吃了會長個子,有能量。

好了,普通人家裡出個秀才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了。至少有了攀登權力高峰的資格了。

舉人,考到80歲也行

課本里,有個叫范進的傢伙,考試是主業,丫的從二十歲開始考秀才,一考數年,可以說是應試經驗豐富啊!古代考試可不是去玩,范進考到54歲 ,和兩個縣的童生一起參加考試。這一年,老天開眼,終於一下中舉。舉人的現實意義,就是碩士畢業了,一個童生級別的高中生,連中兩元中舉,比一線公務員強了一線,舉人終於進入了入仕的階層。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兒,當年魯迅的爺爺周介孚,浙江紹興人,賄賂主考官想給自己的兒子弄個舉人的名頭。結果,事情敗露。丫的坐了8年大牢,出來沒多久就駕鶴西去。魯迅的老爹也整日借酒消愁,沒過40歲也掛了。

可見功名利祿是多麼誘惑人。

這還是個舉人,就弄的老周家幾乎崩盤。魯迅從小就往當鋪跑著賣家當,可見舉人這一紅線,讓多少人不成活便成魔。

還記得小李探花嗎?一門三進士,無上榮譽

好了,終於說到進士了。感覺就像看一本玄幻小說,至少要到400章以後才能達到的成就。

對,中了進士,你才真正的有了邁進官僚體系的資質。有了打怪除妖,成神成仙的本錢。

有喜歡古龍的人嗎?看過《多情劍客無情劍》的人,能感覺到李尋歡有多屌嗎?他的身份之一,就是小李探花。正兒八經的天子門生。

在電視裡,咱常常看到進京趕考一齣戲。有些人去趕考,一走大半年的是常態。頭年不中,在京城一住幾年考試的,也是常事。相當於現在為了理想的北漂。

北漂有多苦?成功的人有多少?“緋袍金帶,何等輝煌”。可這其中有多少血和淚就不好說了。

總之,進士就是身份的像徵,不是一般的公務員,是中央畢業的幹部。有沒有到廳級,就不太清楚了。

反正,博士的大名頭,相當於NBA的最高競技水平,走那兒都不愁關注,已經自帶流量了!


冷眼旁觀醬油客甲


要說考進士有多難,那麼咱們得簡單扒一扒科舉制度,最起碼得搞清楚秀才、舉人、貢士、進士之間的關係。下文拿明朝和清朝時期的科舉情況說明,因為到明朝和清朝時科舉已經較為完善,而且這兩個朝代離我們也最近,所以就拿明清時期的進士簡單概括一下吧!

科舉頭銜自低到高到底是神馬情況

按金字塔式一階階上升,首先得從一個平民百姓起步學習,之後考取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按這個路線一步步晉升。秀才是縣、市最高到省一級的考試,只有取得了秀才這個基礎頭銜,才能有資格再次參加全國性鄉試,在全國鄉試榜上有名得舉人頭銜。別以為舉人拿下了就能直奔進士而去了,還有個經常被大家忽略的環節就是三年一次的全國會試,會試成功後得貢士頭銜,一會咱們再說為什麼貢士老被遺忘。

秀才是個神馬頭銜

其實取得秀才這個最低級基礎的頭銜後,基本上就可以被看做是“高雅”的書生,國家為了讓這些“窮秀才”能繼續好好讀書,每個月還會給他們發些保障性糧米。但秀才終歸是最底層的一介書生,他們是活動於縣一級行政機關最基層的編外人員,雖然從社會階層上看秀才有些地位,但總體來說秀才始終是遊走在仕途之外的邊緣人員。

舉人才是鯉魚跳龍門

以上簡單說了下秀才基本情況,下面咱們說舉人是怎麼回事,通過全國鄉試的人稱之為舉人,這個就和全國性公務員考試差不多了。只有取得舉人這個頭銜,才能真正的進入國家行政機關任職,所以舉人相比秀才是質的飛躍,但如果只考取舉人就止步不前,也只能到基層被委任一個小吏乾乾,想要在更高層次為官還得繼續考。

我貢士招惹誰了?為什麼老是被遺忘

拿下舉人這張鑲金邊的畢業證書後,為了進入更上游的階層為官,那麼還得繼續考全國性的會試。會試中最後能成為貢士的人數不太固定,少則大幾十人,多則三五百人,小編特意翻閱了下資料,最多的年份也沒有超過五百人。您要問為什麼會試貢士的最終名額有波動,具體咱也不清楚,可能每年的考生質量參差不齊,或者是每年主考官不同,再加上主考官心情和口味不同所致吧!隨意臆測不可當真。全國這麼多舉人,會試考完後就這麼點人能入圍,可想而知競爭有多麼激烈,只有通過會試成為貢士後,才能有資格參加最後一關皇帝的殿試。為什麼貢士這個名詞容易被忽略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所有參加殿試的貢士,基本上都會通過殿試的考試,也就是所有貢士不出意外的話都能取得進士身份,只不過進士也分三六九等,同為進士含金量是不同滴!所以貢士就等於準進士,這種現實情況就很容易讓人混淆,漸漸的貢士這個詞相比進士就顯得不那麼突出了。

難如登天奪魁的進士身份

進士就是參加完殿試的貢士,有人可能會想貢士直接就是進士不就得了,搞那麼多繁瑣的程序幹嘛!進士最後同樣需要先後排名,說白了殿試就是皇帝給貢士們排名次,簡單的說進士分為三個層次,最高級的“進士及第”就三個人,按排名前後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第二梯隊的“進士出身”和第三梯隊的“同進士出身”不定名額,也就是剩下的貢士按排名先後都是“進士”,排名靠前的在任職時,肯定比排名靠後的要有優勢。全國最後能取得進士頭銜,最多也就三五百人,由此可見考取進士有多難。


追記歷史



當我們參觀考察一些古民屋的時候,經常會在一些規模較大的老建築廳堂上看到門額上懸掛著“進士及第”、“探花及第”“榜眼及第”甚至有時可以見到“狀元及第”的牌匾。此時大多數人心中都油然而升起崇敬之感,或讚歎此主人學識淵博,或感嘆他家陰宅、陽宅風水極佳,光宗耀祖。就像我們現在身邊如果出了一個高考狀元被清華或北大錄取也會直豎大拇指。當下各高校正在錄取各地高考考生,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古代學子中進士和如今考上清華、北大來比較哪一個更牛的話題,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古代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

  一、科舉制產生前國家是如何錄用人才的?   在中國統一封建王朝秦朝以前,我們稱之為先秦,主要採用“世卿世祿”以及分封天下的諸侯、卿、士等等。也就是說當官的基本上都是那些貴族家的子弟,世代延續,平民家的孩子想通過正常渠道當官是幾乎不可能的,後來為了讓更多士兵奮勇殺敵,又引入軍功爵制等。所以古代平民唯一上升渠道估計只剩下上戰場殺敵立功。到了東周末期,開始逐漸出現一些客卿、食客等等。總之先秦以前平民子弟想入仕當官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到了漢代。提拔民間人才的方式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由各級地方官吏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地方州里推舉的稱為秀才,由各郡推舉的稱為孝廉。魏晉時代,門閥制度更是壟斷了官員的任用通道,入仕為官成了貴族的專利。   二、科舉制打開了平民上升通道   古代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朝,完善於唐朝,唐朝武則天還發明瞭武舉,今天在這裡我們只討論文舉。到了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真正意義上完備的制度,共分成四個級即: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為準。   三、中秀才難度不亞於研究生入學考試   古代的科舉制度中沒有我們現在“畢業”這種說法,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沒有考中就是童生。多大歲數考中秀才就多大歲數摘掉童生帽,在古代沒有年齡上的限制。中得秀才可以說是入門級的考試,如果連秀才都中不了,那中舉人、進士只能靠想像了。所以那個時候爺爺和孫子一塊兒提著考籃進考場的人比比皆是。其實單單從考取秀才來說,其難度已經不亞於現在的研究生入學難度了,因為考中秀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考中秀才要經過三級考試。縣裡考一次,府裡考一次,最後到省裡提督學政那裡考一次,這三場嚴格的考試只有考到一、二等級的合格者才能獲得秀才的稱號。每個府院考試每三年考二次,每次錄取45名,平均每年錄取人數大約也就30名左右,那麼按這樣的名額再細分下去的話,也就是說每個縣也基本只有5個讀書人中考中秀才,相當於現在全縣高考的前五名。換句話說,也只有全縣那麼多高中生中的超級學霸才能考取秀才,你說考個秀才難不難?那麼要考中秀才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1.首先你家要有餘糧   你得是一個較為富裕的家庭,我們暫且不說從私塾啟蒙教育到參加秀才趕考這一段時間所花費的什麼學費、書本費等等。單從準備考秀才算起,你教科書的費用,《論語》《孟子》《書經》《詩經》《禮記》《左傳》(共計四十萬七千二百多字)等,以及歷朝歷代的正史典籍,筆墨紙硯,這就讓你要花費不少的銀兩。最讓你感到恐怖的是,這些書你都得必須要背的滾瓜爛熟,倒背如流,應用自如。想想看,讓你去背數十本幾百萬字的書,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這已經足以讓你感到崩潰的了。什麼“十年寒窗中狀元”那都是比中彩票還低的機率。   2.考秀才要有保人為你聯保   保人出具保單就相當於現在的准考證,擔保人替你擔保是有一定責任風險的,紅包大小不論,你家總要意思意思吧。去考場的水陸交通、打尖住店等等這些費用也是不能少的,如果從偏僻的地方去省城趕考路途遠的話花費就更大了。考試完後還要按規定交封卷錢,每人每次考試三分銀子,在沒有開榜前,還是要住在旅店裡等開榜結果出來了才肯甘心回去,這期間住店、吃飯、到處旅遊、買東西所花的銀子也是不小的開支。   考秀才的難度大,所以含金量也高,那麼中秀才後能得到哪一些特權呢?   1.是繼續考舉人的通行證   讀書人只有中了秀才,才有了進一步去考取舉人的資格,相當於拿到了一張考舉人的通行證。   2.可以免除賦稅、徭役   朝廷雖然沒有給秀才發放俸祿,但考取秀才的讀書人已經獲得了一定的特權,比如說,可以免除賦稅、徭役,可以直接找縣官提建議等。免除賦稅、徭役這一點是脫離平民百姓的一個重要開始。我們想想看,平民老百姓天天在土裡刨個不停,幹著最重的活,得到的是最微薄的收入,到頭來還得向朝廷交納各種賦稅、一旦朝廷有戰事還得交納剿餉、練餉等等各種名目賦稅、徭役。   3.有了等級上的特權   秀才見了縣官已經可以不用像平民百姓一樣下跪了,縣官更不敢隨便打秀才屁股的板子,萬一哪一天秀才家中祖墳冒青煙、吉星高照中了狀元,那縣官老爺可就慘了。秀才還可以有向縣官建言的權力了,相當於現在的人大代表或政權委員一樣有建言獻策的權力了。   4.秀才有了當先生的資格   中了秀才那在當地可以說是小有名氣的讀書人了,畢竟中秀才含金量很高,所以考舉人一直考不上的話,至少還可以退回來在當地當個私塾先生,工資雖不是很高,但肯定超過用勞動力賣錢的階層,所以秀才已經是脫離了農民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底朝生活了。如果給富戶或地主家當先生,碰到慷慨的東家也會相對比較滋潤。   


四、中舉人有多難?   古代的讀書人中了秀才以後,意味著有繼續參加考試中舉人的資格。以明清兩代為例,朝廷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選拔考試,叫作鄉試。因為通常在農曆的秋天八月舉行,所以鄉試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直接委派。考後由學政發佈正、副榜,正榜中試者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上面講了那麼多中秀才的難度,那麼下面我們再來分析一下中舉人到底有多難,同時我們也一起了解一下中舉人以後可以擁有哪一些權力和收益。   (一)古代中舉人錄取率只有2%   我們拿距離現在相對近的朝代明朝來分析,有明一朝總共276年,據不完全統計,明朝考上舉人的大約有10萬人左右,明朝鄉試是三年一次,這樣平均下來的話也就是說每年全國大約可以中舉362人。每三年只中舉1000人,一年362人,這是什麼樣的概念?這還是古代全年齡段秀才都可以參加的考試。如果參照清華、北大每年招生7000人左右來計算,一年下來考中舉人的人數為清華、北大人數的1/20,所以古代的舉人的含金量本人覺得要高過清華、北大的研究生。   按一份統計數據裡得出的結果是大約五十個秀才個裡面中一個舉人。錄取率只有2%。所以古代中舉人在本縣內是不得了的事情,以前教科書中學到的《范進中舉》這一篇文章就生動地刻劃了范進由於考中了舉人以後差點瘋掉的情形,也從側面說明了中舉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二)中舉後的權力和收益   1、收入增加變得更加穩定   中了舉的人就可以被稱為老爺了,還是拿明朝來舉例,明朝的讀書人考中舉人之後,各種納稅不需要,那時候有當地的很多富人跟農民為了避稅會把自家田產掛在舉人名下,每年都會給舉人家裡好處費,單單憑這一項舉人一家人一年的吃喝就已經不愁了。中秀才在縣官面前只能說免去跪拜,而舉人不同,可以在本地經濟圈圈錢,還可以在縣官面前可以稱兄道弟,因為他已經具備一定的級別了。   2、具備了當官的資格   舉人已經具備了當官的資格,同時舉人也是省一級地方政府所能錄取的最高學歷的讀書人了,再上去就是國家錄用進士的考試了。一般中了舉的學子還會繼續參加第二年春天在京城舉行的春闈考試去拼一把,爭取中得進士。在清代初期,因為進士人數不多,而且剛立國不久,各地官員缺編多的情況下,舉人一般可出任知縣、教職等職務。因此也有“頭頂知縣,腳踏教官”的說法。但是到了清朝中期以後,隨著每三年開考一次,錄取進士數量增加,要想從舉人直接去當官難度增加了很多,這一時期起舉人要有一定的條件才能授予官職。那就是有一個叫“大挑”的晉升制度,所謂“大挑”就是朝廷在落選舉人中選出一部分人,授予官職。大挑原本是要考四科的,但在清嘉慶時改為了三科,每六年才舉辦一次,所以那些落第的舉人們都十分珍惜這樣一個來之不易的機會,不過大挑週期太長,而且每次提供的官職也有限,能夠如願的還是極少數人。   明清時期,出身舉人的官員本身就不多,能名垂千古的就更少了。舉人出身的古代名人有明代的海瑞和晚清的左宗棠。海瑞有“海青天”之美譽,左宗棠更了不起,鎮壓太平天國,收復新疆,興辦洋務,被譽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五、中進士有多難?   進士考試稱為禮部的會試,每三年一次,都是在秋闈之後的第二年春天,如果碰上國家有新皇帝登基或皇帝、皇后大壽等大喜事還會開恩科。   禮部的會試中榜者,稱之為貢士,其實這些貢士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一般都將會是進士。只不過還得經過最後一關考試,這最後一關考試稱之為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親自監考。殿試實際上是最後排名的一次考試。這些人也全部有一個尊貴的名字,那就是天子門生。經過殿試的考生出成績後,根據成績高低分三等。一甲共3人,賜進士及第,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狀元、榜眼、探花;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自宋代開始,中進士後即可以馬上授官職,明代也是如此。但到了清代,情況又略有不同,清朝時狀元一般授翰林院編撰,為從六品官職,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官職。二、三甲進士會被分派到朝廷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部委級”衙門觀政,也可以稱之為“學習行走”,大體上就是實習的意思。這些新科進士只有通過了實習期(一般為期二年),由各部堂官考核通過後,吏部才能授予其官職。有的在各部委任職,有的放各省的外任。   

(一)錄取比例太少   唐朝初年全國每年平均錄用進士3-5人,到了唐中期時約有20人左右。宋代平均到每年有70多人(三年一屆),清代科舉從公元1645年清政府首次開科取士,到公元1905年宣佈廢除科舉考試,清政府一共錄取26849年進士。其中順治三年449名進士為人數之最;最少一次是在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僅錄取83名進士。在清朝長達268年的歷史上,清政府總共舉行了112次殿試,總共錄取26849人,這樣平均下來其實每年也就100多人。以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展示內容為依據計算得出結果。在中國1300多年科舉考試歷史中,全國平均下來每375萬個讀書人才能考中一個進士。依據泉州地方誌的統計,科舉成績較好的福建泉州,平均60萬個讀書人才錄取一個進士。   (二)考進士要用錢鋪路   古代學子要投身科舉,購書籍、遊學交流、聘請好老師,往來考試等費用都非常高。古代人工造紙印刷成本非常高,以宋朝為例,一本書均價為2貫,約摺合現在的人民幣800-1200元。沒有幾十萬塊人民幣你都買不到一套完整的教材和參考書。一個士子每年要花費幾個月在趕考的路上,到州府、到省城參加歲考、道考、科考、鄉試。還要與其他士子進行文會,所需要的路費、餐飲、車馬輪船等交通費都是一筆鉅額開支。中國歷史上中進士平均年齡為35歲,一個人35年沒工作,一大家子人坐吃山空,等他考中進士來反哺家族,那機率無異於中500萬彩票。如果不是富裕之家,或者沒有全族的資助,是不可能從考秀才到中進士這個漫長的科舉考試過程的。   古代一個讀書人,以最順暢的速度來計算,他6歲上私塾開始學習生涯,35歲中進士,那這裡面大約花費30年時間。中進士後一般由朝廷授予從六品到七品的官職,這個官階放在現在大約相當於正處級幹部,30多歲的正處級幹部是非常年輕的,當然有不少學子50多歲才中進士,這是後話。以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來比較,也以最順暢的速度來計算,一個學生22歲本科畢業,考入公務員,五年一升,從普通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這樣算下來要25年時間,所以正常速度來講混到正處級至少得45歲(那些坐火箭的除外)。相對比如今通過省考、國考以及通過博士人才引進等各種政策和途徑來獲得入仕機會,古代的為官之路就難多了,正是因為古代入仕途徑很少,除了考上舉人和進士,其他的途徑很難當官,所以讀書人爭相向著“進士”的最高目標出發,難度可想而知。


視窗天下


當然很難。

進士分為文科武科,這裡只說文科。

從隋唐至宋,到明清定型。大體有三類進士科舉辦法。

隋唐初創科舉,制度不完備,尤其唐代科舉異常艱難,先是州府試,最後集中到首都參加尚書省的省試。

科舉內容還主要看詩詞,這就很難了,最離譜的是,想要參加省試,不僅要有州府試的通過資格,還得中央政權五品以上官爵者推薦。而唐代五品可不是明清時候的小官——相當於副省長的州刺史也才五品。

最令唐代士子痛苦的是,進士常科每次最多不過二十人錄取,甚至七八人,三五人,乃至一個不中進士。也因此才有——中進士弟,娶五姓女的人生成功標誌。

進士在唐代屬於稀缺資源,雖然初授官只有八九品,但晉升極其迅速,運氣好十來年就有機會入相。也就有了——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宋代:

宋代推崇文治,進士科為國家推崇,科舉形式改變為——州府軍試——片區複試——禮部試——殿試。科舉內容有所變化,經義與策論成為主體,詩詞屬於配菜,所以科舉難度降低了。

常科每次錄取是100進士以上,宋仁宗甚至一科點了800進士。不過,對比讀書人數量,進士錄取率只是比唐代容易了一點。

明清:

真正科舉定型是明清。

科舉形式為——縣童生——縣府院秀才——省鄉試舉人——禮部會試貢士——殿試進士。

八股文為考試主體,呵呵,按照固定格式寫八股文需要——5歲啟蒙,每年休息5天。早上5點起床,晚上9點睡覺,中間全部背書——背誦四書五經,學習詩詞,背誦韻表平仄,熟悉本朝典章,背誦史書,最後再學八股文。

明清舉人平均年齡31歲,進士35歲。想想,刻苦讀書30年才能中得進士——而每科進士300人中只有前三名是一甲,第四至60名是二甲,剩餘的240人為三甲。不過,三甲一般到老混到5品都很難。

繞是如此,明清時讀過書的人約四百萬,秀才五六十萬,舉人十萬之下,進士只六七千。可見考進士之難。


四川達州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從隋朝到清末,歷經一千三百多年,生命力長盛不衰,就像現在的高考一樣讓人又愛又恨,那麼在中國古代想要中舉是有多難呢?

考試分級,層次林比

就像現在考試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一樣,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也是分級考試的,級別依次為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而進士中的頭名稱為狀元。剛開始入學讀書的人都叫做童生,而童生要成為秀才要分別在縣,府,省裡分別考一次,三場都過了才是秀才

而舉人就更難了,你要面對省裡幾千多個和你水平差不多人的競爭,所以秀才在古代也是非常守人尊敬的,見官都可以不跪。而中了舉人就具備當官的資格了,俗稱老爺,舉人參加禮部的考試,全國舉人二十取一為貢士,貢士最後參加天子的殿試競選狀元。

考試內容篇幅巨大,浩如煙海

古代科舉考試一般考些什麼呢,大家都知道,不就是儒家經典嗎?答案是對的,可篇幅會讓你想不到的。古代每個考生都是要熟讀並背誦儒家經典的,最基礎的有四書五經,分別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尚書》,《禮書》,《易經》,《春秋》。其中論語約十二萬字,禮記約十萬字,春秋約二十萬字,也就孟子少點,但是也有萬字,這些都還只是最基礎的,後來五經發展到了十三經,你可以想像一下字數了,

最少也是幾百萬字數了

考試路途遙遠,中轉曲折

大家都是知道進京趕考的說法,說的就是全國各地的考生集中在京城進行考試,可是中國幅員之大,大家也是知道的,舉明清考試地點為例,近一點的考生從直隸,河北趕往北京,而遠的則南到廣西,西到四川,廣西到北京有多遠,都是知道的,現在雖然方便了,但是放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上萬裡的路程甚至能讓考生走上一年,而四川也是七八千里路程,以至於很多考生因故死在趕考途中

,其中艱難可見一斑。

考試人數眾多,競爭壓力大

▲規模宏大的江南貢院

到現在中國都是人口大國,古代也是一樣。以明清時期江南的紹興縣為例,全縣數千名童生,取約二百名秀才,比例為十比一,而這幾百名秀才去參加省數千人舉人試,取三十名左右,比例為一百比一,然後全國數千名舉人去參加京城的進士試,取二十名,又是接近百比一了。可以看見這有多難了吧。

從這麼多的數據中就知道了,為什麼古代中舉那麼難,有時候出現爺爺帶著孫子一起趕考也不震驚了,比起古代,我們現在是真的好多了,所以希望珍惜當下,努力奮鬥。


歷史評說


科舉考試共分以下四個階段。

童試︰在各府、州、縣舉行,每年一次,應試者稱為「童生」,童生須經過縣、府、院三個階段的考試,及格者稱為「生員」,俗稱「秀才」。

鄉試︰在各省省會舉行,每三年一次,應試者必須是成績優良的生員,因考試日期例在八月,故又稱「秋闈」。中舉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鄉試後翌年在京師舉行,故又稱「春闈」。中式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殿試︰會試發榜後不久,在宮中舉行由皇帝親自策問貢士,再按成績分為一、二、三甲,總稱「進士」。一甲三名,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歷史小羊


難,超級難!!!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翻譯成現在話就是說三十歲才考過“明經科”,實在太老了,大部分未成年就高中了;進士科就非常難,所以五十歲才考中已經算年輕的了。大部分考生終其一生都只能在“孫山”上爬行。

先說科舉的爬級之路吧。

首先你得家境優渥,古代的務農率是90%左右,脫產讀書的人口只有不到5%,你若投胎不好這一關就過不去。

讀了書第一關是考童試,而童試又分縣試、府試、院試三關,逐級闖關,最後成功的話你就會獲得“秀才”榮譽稱號。

科舉博物館有過數據,秀才的錄取率只有1-2%,百裡挑一。

所以我們別看電視劇裡只要會識字的就叫秀才,其實很不容易,差不多100個人裡才能有1個秀才,妥妥是地方學霸。

秀才有少量補貼,可免2個男丁的徭役,公堂上不用跪,不會被用刑。

考上秀才後才可以參加每3年一次的鄉試,通過,則為舉人。通過率也很低,根據年份不同在1-3%左右,換算一下就是每1-2萬人讀書人裡才會出一個舉人。

其實從難度上來說,這就和考上清華北大的難度很接近了,因為清北每年招6000人左右,萬分之0.6的錄取率,但高考是每年都考的。

舉人有國家津貼,還能免上百畝地稅,也可以當官不過前提是官員編制有缺額並且無人可補的情況下才可以頂替。和買彩票中大獎差不多,不過也已經可以算是統治階級了。

舉人再往上就是會試,進京趕考,3年一屆,每次錄取100-200人,通過則為進士。這100-200進士最後要到皇上面前再面試一次,前三名就是中國人最熟悉的狀元,榜眼,探花。

考到進士那已經是學霸中的學霸,混的好的進翰林院,混中央,以後有機會入閣拜相,混的差也是外放縣令,相當於縣委書記

我覺得清華北大畢業生的平均水平大概是比不過的古人舉人、進士的考試難度,遠遠高於現代各種考試。

我們就拿現代學子最榮耀的考上北大清華的情況與古代科舉相比較,以宋朝為例:

以2016年的數據來分析:北京大學錄取人數1389人;招生率1.48%。清華大學錄取人數1248人;招生率1.33%。。兩校合計錄取2637人。

宋朝進士考試3年一次,,錄用人數平均200出頭,也就是說,平均每年錄取70人左右。

從錄取比例看,以宋朝科舉成績較好的福建泉州為例:童生考生員(秀才)400取1,生員考舉人30取1,舉人考進士5取1。如此算來,12000個讀書人中,只有1人能中舉人。60000個讀書人中,只有1個人可能中進士。

宋朝考進士錄取率是1:60000. 北京大學招生率1.48%。清華大學招生率1.33%。

千百倍的差距。

難不難?超級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