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納稅額10萬以上怎樣減低成本?

珠海晴天


非請自來。

這基本上無解,納稅金額多少與如何降低成本之間,沒有什麼關聯。

現行稅有十幾種稅種,這裡說的納稅額10萬元以下,也不知道具體是哪些稅種的納稅金額,無法判斷公司的經營業務,具體規模如何更是不得而知,也就無法推斷成本的構成。

成本,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構成也是不同的,具體到成本,也有分採購成本、生產成本、銷售成本等。比如傳統的造成業,原材料、人工、水電等是主要的成本,服務行業的主要的是人工成本。因此,要降低成本,得結合具體經營業務來制訂相應的方案。

比如,以製造業來說,從採購到銷售,每個環節都合理節約支出,是最直接有效的降低成本的途徑。經常說的,多拉快跑,不就是能減少運輸成本嗎?提高工人的生產效率,也可以節約相關的水電等支出。

理論上減少支出即能降低成本,理論上是這樣。當然了,要從以上各環節節約支出從而降低總體成本,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概就是這樣,我先閃了。


龍門賬


不同商業模式下的稅收籌劃

在21世紀的當下,隨著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催生出瞭如今不同形式的各行各業,而在不同業務模式下,企業稅收也是有差異的,那麼對於同樣的經濟業務,在不同模式下對於企業的稅收負擔又是如何的呢?

方案一

例如:某市有一大型服裝生產企業,近年來隨著經營業務的不斷增加,企業的產品銷售可謂供不應求,該企業老闆便打算再投資新增生產線,但是經分析後,又覺得新增生產線建設期過長,無法及時解決缺貨問題,於是該企業老闆收購了一家同樣是服裝生產型企業的小規模納稅人,由該小規模納稅人生產出毛坯產品後,再銷售給該大型服裝企業,大型服裝企業在將該批服裝貼上本企業的服裝品牌即可,本年該大型服裝企業銷售購進服裝取得含稅收入500萬,購進含稅成本200萬,該批服裝生產成本120萬,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暫不考慮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該部分收入涉及稅收:

增值稅=500/1.13*13%-200/1.03*3%=51.69萬

企業所得稅=(500/1.13-200/1.03-51.69*12%)*25%=60.52萬元

大型企業利潤=500/1.13-200/1.03-51.69*12%-60.52=181.57萬元

小規模納稅人利潤=(200/1.03-120)*(1-25%)=55.63萬元

合計利潤=181.57+55.63=237.2萬元

方案二

例如:如果該大型服裝企業老闆,改變上述銷售渠道,即通過運作後,銷售方式由原來的小規模納稅人銷售給大型服裝企業毛坯成品,大型服裝企業再貼上自己的品牌銷售,變為小規模納稅人直接銷售該批成品,即該大型服裝企業將本企業的服裝品牌授權給該小規模納稅人,並收取相應的品牌使用費用,收取品牌使用費100萬,小規模納稅人銷售500萬。(暫不考慮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增值稅=100/1.06*6%=5.66萬

企業所得稅=(100-5.66*12%)*25%=24.83萬

大型服裝企業利潤=100/1.06-5.66*12%-24.83=77.49萬元

小規模納稅人利潤=(500/1.03-120-100)*(1-25%)=199.08萬元

合計利潤=199.08+77.49=276.57萬元

利潤差=276.57-237.2=39.37萬元

對比兩次銷售策略的影響方案二的總體利潤較方案一多出了39.37萬元的利潤,所以在原有的生產經營模式下,選擇方案二的經營模式更佳。

正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如今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都在向著多元化發展,那麼對於企業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要想企業發展的更快,多元化發展是必然趨勢,固守曾經一層不變的經營模式,在當下的經濟時代背景下終究是有所欠缺的。



稅問稅答


  新企業成立之初,沒個老闆都會考慮這些問題。註冊什麼樣的公司納稅最少?選擇什麼樣的納稅人身份對公司更有利?

  況且自從19年的3月1日起,新增了好幾項增值稅政策,比如新版的防偽發票,小規模納稅人減徵印花稅,許多新政策都與企業發展和收益息息相關,特別是小規模納稅人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範圍的再次擴大(住宿業、建築業、鑑證諮詢業、工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越來越多的小規模納稅人可以自行開具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使得小規模納稅人可以更加便利的參與到各類經濟業務中來。

  很多中小企業納稅人在身份選擇上不是很明確是因為對於沒中企業的納稅情況以及自身的業務模式不是很清楚,致使企業多繳納不少增值稅,現在國家針對小規模納稅人的優惠政策不斷出爐,企業也可以重新考慮下企業納稅人身份如何選擇對公司最有利。

  企業成立之初是選擇有限責任公司還是成立個人獨資企業,又或者合夥企業或是其他類型,對企業未來的節稅效果有很大的影響;是小規模納稅人好,還是一般納稅人好,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企業註冊時提前做好規劃。接下來我們看一下企業可以根據哪些情況選擇納稅人身份。

  1. 看新企業規範程度

  如企業有真實辦公場所,能夠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設置賬簿,根據合法、有效憑證核算,能夠提供準確的稅務資料,可以直接申請一般納稅人;如企業暫時無實際辦公場所,財務不健全,無法準確核算,可以先申請小規模納稅人,待企業走勢正軌再申請一般納稅人;

  2.看新企業發展趨勢

  如企業起點高,資金足,銷售額很快突破500萬元,可直接申請一般納稅人;如企業起步階段預計月銷售額低於10萬元,可先申請小規模納稅人,享受免稅政策節約成本;

  3.看上游供應商

  如供應商以一般納稅人為主,購入的材料和資產,取得進項發票可以抵扣稅額,可申請一般納稅人;如供應商以小規模納稅人為主,沒有進項可以抵扣,則申請小規模納稅人;

  4.看下游客戶

  如客戶以一般納稅人為主,要求按稅率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應直接申請一般納稅人;如客戶以小規模納稅人為主,不需要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應申請小規模納稅人;

  5.看前期投入

  如企業前期固定資產投入較大,並可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可抵扣進項較多,則建議直接申請一般納稅人,避免這些進項成為沉沒成本;如前期投入較少,輕資產運營,可以申請小規模納稅人;

  6. 看行業類型

  如以銷售貨物為主稅率為13%的行業,貨物進銷發票鏈完整規範,增值稅進銷相抵,實際稅負不高,建議申請一般納稅人;如以服務業為主稅率為6%的行業,以人力成本為主,進項發票較少,建議申請小規模納稅人,按徵收率3%繳納增值稅,降低成本。

  那麼,不同的納稅人身份對企業自身存在哪些不同的影響呢?

  1.增值稅計稅方法不同

  小規模納稅人按徵收率3%、5%計稅,一般納稅人按稅率13%、9%、6%以及零稅率四檔計稅;

  2.銷售額標準不同

  小規模納稅人年應徵增值稅銷售額(不含增值稅)500萬元以內,一般納稅人年應徵增值稅銷售額(不含增值稅)500萬元以上;

  3.申報期不同

  小規模納稅人按季度申報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按月度申報增值稅;

  4.稅收優惠不同

  國家存在很多提供稅收優惠的園區,地方政府通過一些優質的稅收優惠政策給予企業一定比例的財政扶持,對全國企業進行招商引資,一方面增加地方經濟稅收,一方面減輕企業壓力。

  ①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

  小規模納稅人入駐上海、湖北園區成立個人獨資企業,申請核定徵收,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

  核定後0.5%-2.1%,而針對一般納稅人也可以通過入駐上海園區申請核定徵收,核定後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在0.5%--3.1%左右。

  以小規模納稅人為例

  企業增值稅:3%

  企業所得稅:無需繳納

  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核定徵收0.5-2.1%(小規模最高2.1%)

  總體稅負最高不會超過5.18%,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整體稅負

  ②有限公司增值稅、所得稅扶持

  對於有限公司,企業可採用成立新公司、分公司、子公司或者遷移的方式入駐湖北、上海、重慶園區,依據稅收的屬地原則,當地的園區會對正常納稅的企業給予一定比例的財政扶持補貼。

  增值稅以地方財政所得的40%-70%給予扶持

  企業所得稅一地方財政所得的40%-70%給予扶持。






世界很行


現在小規模納稅人月營業額10萬以下(季度營業額30萬以下)免徵增值稅,你公司年納稅額在10萬元以上,說明你公司還是有一定的規模。你想減少成本應從減少生產經營成本、減少生產經營費用、減少稅金及附加三方面考慮。

我想給你提個直接有用的建議就是充分利用大數據信息做對比分析研究,找到你公司短板進行整改。此如,你可以在企查查、天眼查系統找到與你相同行業優秀企業的財務數據。看這些企業的成本利潤率、銷售利潤率、三大費用與銷售收入佔比,你逐項比對一下就能發現你企業管理中的問題和毛病。

在減少稅金方面,提醒你充分利用小微企業和小規模納稅人的稅收優惠政策。比如你是否知道30名員工以下的企業不用再繳殘保金、小規模納稅人可以享受“六稅兩費"減半優惠,這些政策含金量挺高,用好用促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前期發展促進很大。

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公司發展有所幫肋。



老黃牛000903


因為不清楚你說的納稅額是單稅種還是多稅種,是月納稅額還是年納稅額。所以就簡單粗暴的將你可能遇到、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羅列一下,你自己辛苦一下對號入座吧。

1、增值稅。只要開發票必須申報增值稅,這個稅種也是最普遍,大家最最關心的。如果你年度銷售額不超過500萬,千萬不要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如果已經認定成一般納稅人了,那麼趕緊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的好處多多啊。一般納稅人的稅率為13%,9%或者6%,而小規模納稅人的徵收率都是3%,雖然一般人能夠獲得一些進項抵扣,但是實惠遠遠不及小規模納稅人。此外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不超過10萬,季度銷售額不超過30萬是免增值稅的,同時城建稅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都是免的。此外,即使你超過了月10萬,季度30萬的標準,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等地方稅種及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稅兩費也是減半徵收的,一般納稅人則享受不了這個待遇。

2、既然你提到了公司,那麼你應該是在交企業所得稅。看看你們公司屬不屬於小型微利企業,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另外如果你是查賬徵收的企業,那麼你的所有支出都要取得發票或者其他合法有效的憑證,這樣就能夠作為你的成本在稅前列支,達到減少應納稅所得額進而減少稅收的目的。


小河財經


納稅人是完成納稅的光榮義務。降低成本不能從納稅方面來考慮,因為,只要有生產就會有銷售。有成本就會產生進、銷、存環節,應該在環節上下功夫。有進貨就必須有能夠抵抗的增值稅發票,並且,所收到的進項增值稅發票與本企業生產環節息息相關,能夠納入生產成本。

所以說,只要在進貨渠道上下功夫,進貨就必須帶發票,按照國家稅收規定納稅,有了進項稅,有了抵扣,企業的成本降了,納稅也只是銷售差價了,成本也減低了。











老李普法


公司納稅十萬以上,可能是所有稅種吧!這應該是小規模企業!也或是小微企業!無論哪種企業,減低成本,一是靠科學的管理機制,再就是良好的設備運轉!好的設備生產效率高,好的員工工作效率高!自然就會在規定的時間內,產出一級品率高的產品

!原材料消耗降低,固定費用攤銷少,產品成本自然就低下來!

在市場管理上要考察好,儘量做到以銷定產,不要造成產品積壓!還有要制定一套合理的促銷政策,對業務人員的獎勵機制設立合理偏於激勵!並與應收賬款掛鉤,因為應收賬款可是企業的一大病灶!沒有不賣,有則可能會成為壞賬!及時催收清理很重要!

總之,企業要想降低成本,既要抓內部的管理,同時還要與市場接軌!把握市場行情,努力做到產銷平衡,方能使資金良性運轉,以節約財務成本!


鴻雁大姐


第一,在日常採購業務中多把開進來的發票改成專項發票提高抵扣率,減少直接繳納稅額

第二,充分利用行業稅收優惠政策,做到差額納稅也是減少納稅成本的最好辦法


滄海寄平生


有納稅證明企業有實力和能力創造價值,依法納稅是每個企業和公民的義務。現在各地銀行都有政策根據企業納稅評級和納稅額審批相應的低息或免息貸款,有充足的現金流就這也是節約成本的一大途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