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從沒交過社保,如果離職可以讓單位進行補繳嗎?

捂愛的人


這個問題是封閉性問題,不講大道理了。先上一個具體案例,實打實解剖“乾貨”:

老闆想不繳社保省錢,張三想不繳社保多到手點錢,兩人約定,工資裡多加300,雙方友好籤訂了“員工自願放棄社保”的協議。張三工作受傷,住院期間受到老闆冷遇並勸退。張三到當地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結局:老闆為張三補繳社保2萬元,並賠償醫療費4500元。本來還應向老闆處以補繳額三倍以下的罰款,考慮到有那個“自願放棄社保”的協議,沒有對老闆進行罰款。員工自願放棄社保,企業都必須補繳,何況企業故意不交?第一,企業為員工上社保是法律責任和義務,是必須履行的;第二,“自願放棄”,前提違法,無效;第三,企業要補繳,情節嚴重的要被罰款。

你的具體行動:

第一,你拿著勞動法和社保政策,向單位協商解決,要求補繳社保。先禮後兵。

第二,收集你的工資流水記錄,比如銀行打款單。如果配合勞動合同、工牌、考勤等資料更佳。

第三,單位肯定不願意,找一萬個理由應付你。你拿著以上資料,去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勞動監察部門、人社部門)申請仲裁。一般情況下,企業會補繳的,因為惹急了當地部門,可能要對企業罰款。

第四,單位如果硬著頭皮頂,那麼,就去法院走民事。拿著合同、拿著工資流水,勝算概率非常之大。


職場火鍋


你好,親,關於親的問題,我想發表下自己的看法,首先可以明確告訴你,可以找單位的

從法律上將,任何企業單位,都必須給員工繳納社保

按照目前的勞動法,單位必須主動為員工繳納社保的, 不論公司是大,還是小,基於這一點,你可以離職後找勞動局,要求單位補繳,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最終,你勝利了,單位是全額繳納,你一分都不用出勞動

勞動合同藏套路

很多中小企業,在員工入職簽訂合同的時候,同時要求籤訂了一個自願放棄社保的合同,用以約束很多員工,用來不給員工繳納社保,要知道,社保,是強制的,單位必須交,至於入職簽訂的自願放棄,其實本身就是違法的,不具備法律效益,關於這點,親可以諮詢當地的律師

如果親要讓單位補繳,請熟悉以下流程

  1. 首先和企業自行協商,要求單位全額補繳,單位肯定不願意

  2. 準備好自己的銀行流水,就是說你必須先舉證,你什麼時候開始入職公司,或是勞動合同

  3. 到勞動局,去申請調解,但是對於這一步,不要期望值過高,一般很難有結果

  4. 申請勞動仲裁,這個很重要,一般到勞動仲裁的級別了,企業妥協的就很多

  5. 如果勞動仲裁解決不了,我們可以到法院起訴,這種情況,到了法院,要相信我們的法律,一定會保護遵紀守法的職工的

以上屬於個人的觀點,歡迎討論

EXCEL知識屋


單位從沒交過社保,如果離職可以讓單位進行補繳嗎?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68896610171486733, "media_id": 51052764558, "vname": "\\u3010\\u5e7f\\u544a\\u7248\\u3011\\u5341\\u4e00\\u3001\\u5355\\u4f4d\\u5012\\u95ed.mp4\

社保分析師


首先,單位從來都沒有給你繳納社會保險,如果離職可不可以讓單位補繳得看雙方是否存在勞動關係。如果簽訂勞動合同後者未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可以提供證明勞動關係的材料都可以認定為是勞動關係,離職時就可以要求用人單位依法補繳勞動合同期間的社會保險;如果是簽訂的勞務合同或者是兼職及非全日制勞動合同,就算離職時要求用人單位為您補繳社保,法條也是不支持的;

其次,如果發現公司在勞動合同期間未給您繳納社會保險,可以先拿出法條《社會保險法》第58條,用人單位必須在勞動關係建立之日起30日內為勞動者依法合規向社保局繳納社會保險,來跟用人單位講清楚及時繳納的必要性。如果用人單位及時補繳,則皆大歡喜;

最後,如果跟用人單位解釋了繳納社會保險的必要性,仍然執迷不悟,可以攜帶勞動合同、工資表、考勤表、工作服等證明材料,向所在區社保局申請仲裁,由社保局相關部門責令單位為您儘快補繳。如果單位拒絕執行,可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強制執行,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如果您有更多社保及職場問題,請關注我喲!


職說社保


樓主您好,工作單位從未給你交過社保,那麼離職以後可以讓單位進行補交嗎?這個問題是可以的。首先你可以和單位面談來解決這個問題,在單位明確拒絕補交社保的一個前提下,那麼你可以通過勞動監察大隊來進行舉報處理這個問題。由勞動監察大隊調查。我說調查結果屬實,那麼可以責令所在的工作單位來補交相關的社保費用。

因為勞動合同法是有著明確的規定的,只要企業單位和員工建立勞動合同關係,那麼依法就要為自己的員工繳納相應的社保。當然這裡面就是說,如果你即使沒有和企業單位建立勞動合同關係,也就是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書,那麼也沒有關係,只要是你事實上和企業單位存在勞動關係,那麼也是可以依法來進行維權的。

你就說你需要提供在工作單位工作期間的一些證據和證明,比如說每個月上卡的一個對方的對公賬戶,那麼這個對方的對公賬戶只要是你們所在的企業單位的對公賬戶,那麼這樣的話就可以足以證明你曾經在這家企業單位工作過,根據流水的這個日期,來決定你的這個勞動合同的期限,那麼按照這樣的一個期限來補交你的個人社保。


懂社保


這個問題根據勞動合同法的明確規定所在的工作單位只要和自己的員工建立勞動合同關係以後,那麼依法就要為自己的員工承擔相應的社保待遇。如果說單位沒有給自己的員工來交納社保,那麼實際上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屬於一個違法行為,作為企業單位來說是需要承擔相應的一個法律風險。如果說單位從未給自己交過社保,那麼離職以後確實是可以要求,所在的工作單位來進行補交,

但是在補交的過程中,你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明你曾經在這家企業單位工作過,所以說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跟所在的工作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那麼持有這個勞動合同書就可以有效的證明你是這家企業單位的員工,那麼根據勞動合同書的簽訂日期,比如說簽訂了5年的一個勞動合同,那麼就可以要求所在的工作單位來給你補交這5年的社保,這個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如果不能提供有效的勞動合同書,或者說根本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那麼可以通過別的途徑,比如說每個月上卡的工資明細,那麼這個工資明細也是可以有效的證明你是企業的單位的員工,因為每個月上卡的工資,一般情況下,對方的一個上卡賬戶就是你們所在工作單位的對公賬戶,那麼根據這樣的一個上卡明細,比如說你從工作單位工作的5年,那麼這5年以來都是這樣的一個賬戶來給你打工資的,那麼這樣的證明也是可以的。

通過相應的一個證據提出一個勞動仲裁處理,或者說勞動監察大隊進行舉報都是沒有問題的。有勞動監察大隊或者是勞動仲裁委員會來處理這個問題,他一般是會責令要求企業單位來進行補交,並且在補交的過程中所需要承擔的滯納金的費用,也一定會由企業單位來進行承擔,當然你個人需要承擔的,大約1/3左右的費用應當是個人來進行承擔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說單位還是拒絕補交你的社保費用,那麼這個時候你可以根據勞動仲裁委員會出具的一個勞動仲裁結果,申請人民法院訴訟的方式來解決這個爭議,這個時候人民法院是可以樹立你的這個勞動仲裁的一個處理結果,那麼通過人民法院來進行強制執行,你的這個社保待遇應該會得到一個有效的補交的。

但是這麼多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提供有效的一個證據來證明你是這家企業單位的員工,無論是什麼樣的證明都是可以的,比如說通過工資明細證明,或者說通過勞動合同證明,再或者說通過你以往工作單位的同事來證明都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都是可以依法來申請勞動仲裁。應要求你所在的工作單位來補交你的社保待遇。


小贊一哥


樓主您好,單位從來沒有交過社保,如果離職可以讓單位進行來補交嗎?當然這個是完全可以的,為什麼呢?因為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單位是有責任和義務來給自己的職工繳納相應的社保待遇的,所以說如果所在的工作單位沒有繳納相應的社保,那麼對於你本人來講,應當是有權利要求所在的工作單位來補交你的這個勞動合同關係期間的一個社保待遇。

不過在補交的過程中,如果作為單位來講明確,拒絕補交你的個人社保,那麼這種情況就只能通過法律的途徑來解決這個爭議了。首先你可以通過勞動監察大隊來進行舉報,由勞動監察大隊來受理這個問題。這樣的話,勞動監察大隊就會責令要求企業單位進行補交你的個人社保,不過在補交的過程中,你個人所承擔的部分比例應當由你個人來支付!

或者也可以提請,一個勞動仲裁委員會來處理這個問題,因為勞動仲裁委員會,也是具備法律效力的,那麼在勞動仲裁委員會出具勞動仲裁結果以後,那麼作為企業單位來講,就是要無條件的執行這樣的一個結果。這樣的話也會對你的個人社保補交奠定一個很好的基礎。


社保小達人


【單位從沒交過社保,如果離職可以讓單位進行補繳嗎?】

當然要補繳。現在入職都是交社保了的,如果有那種流氓公司直接不交社保、或者說每個月多給你幾百塊,有什麼用,萬一出點兒啥事,是那幾百塊能解決的嗎?

所以社保一定要買,如果已經沒買的話,那麼就趕緊補繳!!!


羅薪剛


根據我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七條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憑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單位印章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同時,《社會保險法》第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

所以,單位不給職工繳納社保費是違法行為。你可以向單位所在地勞動仲裁部門進行申訴。


葫蘆河畔有家園


可以。先向單經要求補發現金,如單位不補,可以向人社部門申請仲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