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要捨得給員工工資,曹德旺:給員工工資不能打破行業規則,誰對誰錯?

行走中的錦鯉


都對,得看行業。製造業和貿易業,是要不能高的離譜。而一些其他行業,要就事而論。


焦點V5


任正非、曹德旺,一個是5G全球首創的核心人物、一個是全球汽車玻璃頂級製造商。論規模、論財富、論管理、都是一流的頂級企業、頂級企業家。

兩家企業雖然行業不同,但都處在行業的風口浪尖。作為管理、各有各的套路、各有各的高招,龐大的企業、眾多的員工,管理就是一項系統工程。任正非、曹德旺兩位企業家的觀點,沒有對與錯、都是根據自己企業的特點、採取的不同管理手段。有道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任正非的主張是、要捨得給員工高工資,這顯然是一線員工的期望。高工資一定要帶來高收益,這是員工不會去想的。當工資提高了,沒帶來邊際收益時。這種高工資,是不會長久的。


企業開張、要掙錢,員工上班、要掙工資。目標雖然不同,但卻是合情合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用在這兒是非常的合適。

曹德旺的主張是、工人的工資不能打破行業規則、意思是要適度,不能無限滿足和提高。當高工資不能帶來邊際收益時,可能會拖垮企業。企業除了關心企業的利潤外、還要關心企業的長期生存。員工則不同、吃光分淨無所謂、企業垮了、我走人,因為他不是企業的主人。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員工的正常流動、對企業是有好處的,一位老員工的離職、帶走的是陳舊和固化,一位新員工的到來、帶來的是生機勃勃。有人為辛苦、勞累離職,有人為高薪進來。這是企業人員的正常的流動,也是企業人員的一種自然淘汰。

企業高管、高技術人才是不會輕易離職的,企業待遇也不會造成他(她)們的離職。相反、離職或辭職的人、一般的講、是對生產經營、不會造成影響的人。



象華為、福耀這種人才濟濟的頂級企業,作為一名普通的員工。如果沒有學歷、學識、專業技能或獨有的技術能力,是沒有提拔重用、加薪的可能。唯有兢兢業業、不辭勞苦的,幹好本職工作。

作為華為、福耀的管理者、財富的擁有者,重點已不再是掙多少錢的問題。而是企業如何發展壯大、如何生存的問題,用錢來衡量他們是狹隘的。


來自老區的毛刺槐


至於曹德旺,和任正非這兩個說法我覺得都在理,但是工資給多給少每個月能到位就好,因為他們就靠這點工資養著一家老小,我是幹工程的所以我特別瞭解工人的難處,比如我的工人進來幹活沒幾天孩子要錢,工人還不好意思借,我從事工程快二十年了,尤其孩子快開學那個間斷,自然就能看出來他們缺錢的那個難處又不好意思張口借錢,所以開學前三天就開會決定,不管來幹幾天的都可以借錢,甚至於可以多借幾千,不能小看受苦人其實他們內心很感激你的,只不過他們不會花言巧語表達只是每天默默無聞的給你在賣力的幹活!!受苦人真的很難,我們靠智力吃飯他們靠苦力吃飯,說白了靠智力吃飯總比靠苦力吃飯的要好點,別克扣工人,他們雖然說是弱勢群體,但是他們的內心很實在!!!


老賴看新聞


都是資本家。讓被剝削者討論哪個剝削者更好,本身就是個笑話。馬克思告訴我們,工資都是資本家讓工人能夠生活,保持身體健康,培育下一代以便資本家繼續剝削的費用。給的多少,取決於你能創造的剩餘價值。華為的利潤高,需要的被剝削者有較好的教育,那麼工資就高。曹德旺生產玻璃,相對低端,工資就低。要用馬克思主義作為放大鏡和顯微鏡,去分析問題。


手機用戶6981829217


我認為這兩個人的話都對。但是每個人只引用了一半,兩個人的話合起來才是一句完整的話!因為任正非說“要捨得給員工發工資”,聽起來很順耳。仔細想來無前因無結果,即使華為再有錢,也不會無原則地多多益善,分光吃淨吧?曹德旺說“給員工發工資不能打破行業規則”,聽起來掃了員工的興,但人家前面肯定還有前提,有承諾的。任正飛和曹德旺都是有責任,有擔當的著名企業家,我不相信他們在員工工資分配的問題上只會說半句話。以上兩個半句合起來,“要舍的給員工發工資,但給員工發工資也不能打破行業規則”倒象是他倆的觀點。


邁克大山


按常理,多勞多得,付出與得到成正比就行了,其中勞動也包括腦力勞動,因為腦力勞動也是很辛苦的,比如科技工作者們,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是經常性的。


任幫全


似對罵似較量實搶人!拉籠人才古今都有勁!做領頭羊有超班人才!財德仁義拉人才條件!(題;古今勝出都需籠人才)


永動機一


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主要特徵,跟老闆有關係。

任正非與曹德旺都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任正非處在主要生產通訊設備的高科技產業之中,曹德旺則處在汽車玻璃這個具有歷史的傳統制造業之內。他們分別創造及成就了各自行業的龍頭企業,都用人之道的理解應當都是非常實用,非常接地氣的。

任正非曾說過:要捨得給員工工資,給夠了錢,普通員工也會變成人才。工資的激勵,能不能成為員工成長的催化劑?這當然是符合邏輯的 ,重賞之下三軍用命啊。

2018年,當華為的營收數據公佈時,有一個數據驚到了企業界:華為18萬員工平均工資達到了110萬元。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應當還沒有其他企業能達到這個薪資均值高度。而在2019世界500強的名錄中,華為一如既往的成為民企的領頭羊。企業夠優秀,企業薪資夠靚眼,這就是華為。

當然,華為有這麼高的平均工資,也是員工拼命努力而來的。這符合老道理:努力越多,收穫更多。

捨得給員工工資的任正非,打造了一個具有強大內生力與外部競爭力的華為,他的工資觀在發展中得到了驗證。

曹德旺是閩商的領軍人物,其創業史與改變開放史同頻,由小而大的草根創業令他更加註重穩健發展與同業平衡。注重不與同業的薪資水平拉開距離,這符合曹德旺樸素的唯物觀。

曹德旺是閩商首善,其慈善之舉廣為人知,近期又在疫情發生時捐出1個億。以前就有員工說,捐了超過百億的錢,怎麼不加工資啊。曹德旺回答則是,“我給你加工資,還要考慮到其他企業能不能承受,因為其它企業不能承受,就我一家企業這樣做,會打破企業的行業規則。”

從個人來講,還是更讚賞任正非的工資觀。以前馬雲也說過,人才走了,一般只有兩個原因:錢沒給夠,以及心裡受了委屈。這說明給夠錢,對企業發展還是很重要的。


波士財經


一個是流水線的,一個是創新的研發的。根本不是一個概念的事。兩個人都沒有說錯


無聲的呼吸人


看起來任正非比較闊手一些,因為在發工資時要捨得些,就表明員工有充足的工資才能安心工作,才能安心就業,不說常規規定的工資,而是帶一點浮動性的話語在裡頭,工資不是死的,是活的,才能抓進企業的發展,企業的安定,企業民利兩不誤,這種的想法做,也會帶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前行。而曹德旺在工資上是按工人的正常工資發放的,按國家的工齡方面決定的,多勞多得,也沒有什麼錯,抓的比較死一點來抓住人們的勞力,來發展的,定向比較死一些,但也不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也會抓進員工的進步。兩者一比較,各有各的才能,各有各的做法理智,都能抓進企業發展的達到個人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