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認為中國史上最好聽的地名是哪個?

似沐夕梓


1. 杭州-臨安。

杭州自秦朝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同時也是“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同時杭州城內人文古蹟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蹟。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獨特文化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成為杭州文化代表。

2. 揚州-廣陵。

廣陵,是揚州的古名,歷史上的揚州一直是以廣陵存在的,當然期間也存在過其他的名稱,但人們的基本認知就是廣陵,而現在廣陵已經是揚州的城區。揚州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在歷史上一直都是經濟重地,甚至有學者認為唐明清時代揚州是整個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大最強的金融中心,其繁榮程度如同當今世界之倫敦、香港。

3. 蘇州-姑蘇。

蘇州是有名的旅遊城市,是江南水鄉的代表,把小橋流水的江南文化氣息演繹的淋漓盡致。同時蘇州又是歷史文化名城,城內名勝古蹟不計其數,古往今來文豪騷客更是數不勝數,像孫武、陸遜、范仲淹、唐伯虎、顧炎武。姑蘇是蘇州的別稱,即古典又有文學性,一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最有名的就是《楓橋夜泊》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姑蘇的“姑”的發音其實是輔音是當地土語音,發聲詞,雖然沒有意義但兩個字在一起後意境就大不一樣了。

4. 南京--金陵。

詩仙李白在他的《金陵城西樓月下吟》中有“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的千古名句,而詩中的金陵就是現在的南京。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同時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其他民族的政權首都的古都,歷史上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金陵改名為南京,也是從明朝開始的,1367年朱元璋稱帝定國號為明朝,同年在八月改應天為南京。至此金陵和南京一直在歷史被應用至今。


DinosaurVideo


長安

長治久安

長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 ,隋唐時期世界最大的城市。長安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隋唐大運河的起點,是迄今為止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的中國城市,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擁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計陪都)的建都史,歷史上曾有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13個朝代建都於此,唐朝鼎盛時期常住人口185萬。作為中國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一千多年,被譽為天然歷史博物館,是國際著名旅遊目的地城市。

蘭陵

蘭陵,中國古代名邑。據傳由楚大夫屈原命名。"蘭"為聖王之香,陵為高地,有"聖地"寓意。

春秋時,魯國在此設次室邑,戰國時,楚國始設蘭陵縣,治所在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蘭陵鎮,春申君以荀子為兩任蘭陵令。漢、三國曹魏屬東海郡。西晉初沿襲舊制,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晉惠帝置蘭陵郡;十六國時期,再設蘭陵郡;北齊設蘭陵郡。

2013年12月27日,國務院批准蒼山縣更名為蘭陵縣。今蘭陵縣,隸屬臨沂市。

蘭陵行政範圍一度變更,但蘭陵之名從未更替。以蘭陵鎮為行政中心,以蘭陵之名一度建立過蘭陵縣、蘭陵郡等等,管轄區域包括今蘭陵縣及棗莊市部分地區,蘭陵與棗莊並不存在地名更替問題。而今蘭陵(蘭陵縣、蘭陵鎮)均在山東省臨沂市,和網傳棗莊沒多大關係啊。

還有以下一些,不過都改了名字了。

汝南,也是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歷史同樣的悠久,在三國的時候,對曹魏來說尤其重要,因為這裡是曹操的後備糧倉,軍馬養地。可是如今改為駐馬店,雖然沒有太大的不好,但也總感覺不走心!
徽州改成黃山市無論是從改名還是區域劃分來說,都比較失敗!另外最坑的是,黃山其實離黃山市還有挺遠的路程,悲了個催!
合肥古時候屬於廬州,所以通常會有廬州才子的說法。把廬州改為合肥倒也沒有什麼不妥!只是合肥是因為合東淝河和西淝河得名,為什麼一直不叫做合淝了?

陳倉改為了寶雞,沒什麼好說的了。把源自於兵仙韓信的典故“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改成“明修棧道暗度寶雞”,你願意麼?

常山 我乃常山趙子龍,趙子龍口中的常山在石家莊市北郊東古城西古城地界。常山趙子龍是蜀國五虎上將之一,常勝將軍,很厲害。但是石家莊沒有擴名為常山也許不太妥當,比較常山趙子龍人盡皆知,我乃石家莊趙子龍多少有些塑料感。


長安城不良人


中國地名最美的當屬 以下幾個 天水,蘭陵,琅琊,四平,長春,錦州,濮陽,金陵,米脂,大同,杏花村,桃花源(全國有很多處), 天竺(在北京順義區),崇文,宣武(在北京,現在已經更名了)。


樸寧


揚州—廣陵





TZY學霸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對於地域的命名也是非常的講究,對於帝都,有南京、北京,東京汴京,對於城市有杭州、廣州,青州等,有的城市則是根據水的方位而命名,如洛陽,濟南等,還有一類則更有意味,如長安,意寓長治久安之意,泰安,國泰民安之意。我個人認為,屬“泰安”為妙。

泰安,位於山東省中部,雄峙中原的泰山就在其境內,山與城相依,城與山相靠,融為一體。

泰安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無論是帝王也好,還是百姓也好,國泰民安四個字把所有的訴求都包括在其中了,這個名字足以傲視群芳。

泰安,早在五萬年前已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一條由東向西的大汶河穿過其境,在六千至四千年前這裡孕育了燦爛的“大汶口文化”,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泰安因泰山的特殊地位,吸引著無數的帝王來此封禪祭拜,歌功頌德,秦始皇,漢武帝,唐高宗等先後來此,文人騷客更是絡繹不絕,孔子在此發出了,登泰山小天下,登東山而小魯的感慨,杜甫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把泰山之雄描寫的淋漓盡致,無所附加。

泰安交通便利,物產豐富。有肥城桃,東平湖的湖產,泰安的板栗等特產,泰安三寶,豆腐、白菜和水更是馳名中外,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著眾多的遊客來觀光。

當然,中國城市名字裡還有很多好聽的名字,如昆明,如香格里拉,一提到名字就能聯想到優美的風景,就能想像到大自然給予人類的無私饋贈,無不讓人感慨於中華之美,智慧之光。


華豎


大部分古地名很好聽。

大一統帝都

燕京、長安、開封、洛陽

小割據:金陵、臨安、晉陽、平城、成都

秦三十六郡:

河東郡 太原郡 上黨郡 三川郡 東郡 潁川郡 南陽郡 南郡 九江郡 泗水郡 鉅鹿郡 齊郡 琅邪郡 會稽郡 漢中郡 蜀郡 巴郡 隴西郡 北地郡 上郡 九原郡 雲中郡 雁門郡 代郡 上谷郡 漁陽郡 右北平郡 遼西郡 遼東郡 南海郡 桂林郡 象郡 邯鄲郡 碭郡 薛郡 長沙郡

漢朝時期:

漢武帝時期,大規模對外開土斥境,奠定了漢地基本範圍 。元朔二年(前127年),遣衛青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置朔方、五原二郡 ;後又修外長城之光祿塞、居延塞,將西漢北疆推至戈壁沙漠一帶 ;元狩二年(前121年),漢將霍去病出隴西擊滅居於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 ,以其地設武威郡、酒泉郡 ,後又分出張掖郡、敦煌郡 ;元鼎六年(前111年),攻滅南越國並進佔海南島,於該地設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址、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又平西南夷置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 ;元封元年(前110年),漢軍又平定東甌、閩越,其地劃入會稽郡;元封二年(前109年),吞併滇國置益州郡,將邊界推移到雲南哀牢山和高黎貢山 ;元封三年(前108年),吞併衛氏朝鮮設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 ,自此邊疆形勢大為改觀。


鳥言夷面


瑯琊山東臨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