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是她,就是他們! 這支守護群眾健康的“逆行隊伍”

疫情面前,沒有演習,沒有“重來”指示,只有“真槍實幹”、衝鋒在先。這對一支僅成立七個月、只有9名專業技術人員的年輕隊伍——煙臺高新區疾控中心來說,無疑是一次嚴峻的“考驗”。面對疫情,這支隊伍緊急集合,衝上去、靠在前,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構建起保護群眾最嚴密的防線。

是他,是她,就是他們! 這支守護群眾健康的“逆行隊伍”

是孩子心中的“英雄”,也是疫情防控“多面手”——王科霖,中共黨員,市疾控中心駐高新區疾控中心專家

因工作所需,年前,王科霖同妻子一同從市疾控中心來到高新區疾控中心幫忙。面對突發的疫情,兩人放棄假期,將孩子交給家中老人,一同奔赴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這一去就是連續七天。因人手短缺,王科霖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在中心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更主動擔任起後勤保障、專班聯絡員等工作,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多面手”。白天的時間往往被疫情監測、起草防控建議、撰寫風險評估報告等填滿,只有晚上才抽出時間看一眼微信,“爸爸,你是大英雄!我在家乖乖的等你回來。”王科霖強忍著淚水,給孩子回覆“等爸爸把病毒趕走了,就回家陪你。”

是他,是她,就是他們! 這支守護群眾健康的“逆行隊伍”

一個“諮詢熱線”,讓群眾吃下“定心丸”——石健敏,中共黨員,市疾控中心駐高新區疾控中心主管醫師

為及時對疫情問題進行解答,高新區疾控中心第一時間將“諮詢熱線”電話對外公佈,並將接聽熱線電話的任務交給了經驗豐富、專業知識紮實的石健敏。“好的,我們馬上派人到現場”“好的,我們馬上與相關部門聯繫”,“您沒有武漢旅行史,近期也沒有接觸武漢返煙人員,也不發燒、乏力等症狀,我們建議您不必太擔心,先在家自己觀察幾天,如果還不舒服再戴口罩,乘私家車去醫院就診”,石健敏專業又溫情的回答,讓電話那頭急躁不安的群眾瞬間安定了下來。後來,有群眾打進電話連聲感謝道“謝謝你呀,那天你真是幫了我大忙了,你靠譜的回答可比‘定心丸’好使多了。”

是他,是她,就是他們! 這支守護群眾健康的“逆行隊伍”

一位95後“防疫女戰士”的學醫堅守——姜仔璇,高新區疾控中心醫師

作為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的姜仔璇,在看到單位報名的通知後,主動向單位提出要負責傳染病疫情處置工作,在與家人告別時,母親顯得有些猶豫:“可不可以不去啊?”她堅定地說:“這種時候,我不去,又該誰去?我當初選擇學醫,不就是為了治病救人嗎?”“好,媽媽支持你!閨女已經不再是那個只會在懷裡撒嬌的小女孩了,已經成長為一名‘防疫女戰士’了!我們為你加油!”自返崗後,姜仔璇立即投入到一線防控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疫情就是命令,責任重於泰山”這一誓言。

是他,是她,就是他們! 這支守護群眾健康的“逆行隊伍”

他們與時間賽跑

與疫情相搏

與群眾同在

是他,是她

就是他們

這支穿梭在高新區街頭、樓宇

守護群眾健康的“逆行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